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富贵-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奴家哪能与那女子相比?”
    “你还不明白我的意思,他们是做大事的人,想的无比高远,金钱与美sè已经困不住他们眼睛了。”宋九道。就象自己,潘怜儿在自己心中貌若天仙,略让自己相思,失措,但也没有疯狂。难道赵大还没有自己冷静?打死宋九也不相信。
    可是宋九觉得宋朝与唐朝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李世民也狠,也杀人,杀张亮杀兄弟,但大大方方地让史官将这一段事件记下。宋朝不同,史书根本不能相信。
    让宋九觉得从赵匡胤开始,整个宋朝就充满着一种yīn柔的氛围。
    但宋九也认为孟昶是非正常死亡,原因恐怕不是世人所猜测的这几条。甚至不仅是孟昶,宋朝还有几个皇帝,高继冲,周保权,未来还有,吴越的,南唐的,北汉的,南汉的,包括赵匡胤自己,基本都是英年早逝。
    宋九大笑,他想到一件事,这世间最富贵的职业无外乎是做皇帝,但在宋初最最危险的职业也是做皇帝。
    那么多皇帝,就没有一个得到善终的。
    玉苹奇怪抬起欣长的脖颈,道:“九郎,你笑什么?”
    夏衣单薄,玉苹正好弯着腰,*光乍泄,宋九避免不了偷看一眼,看得有些浴血沸腾,连忙说道:“我是在笑她作的那首诗。”
    说完,匆匆忙忙离开家。
    找秦再雄几个手下,宋九安排人手替他们买了许多必备货物回去,包括农具,但也要他们会一点,于是让人带着他们到郊外观看,京畿人口密集,耕种技术比较先进了,让他们学习,不能再象以前那样刀耕火种。辰州开始先进耕种,就会象一个传染病一样,向四面八方生蛮区蔓延,整个湘西包括未来的chóng qìng与贵州交界大部分地区的百姓生活都会渐渐改善。越有奔头,越会安定,谁愿意做强盗?
    因此还未走,准备过几天,他们带着宋九两个学生一道南下。
    两个学生授官了,从九品的散职官。只是可惜他们对工农商等行业皆十分陌生,否则凭借南下吃苦,再加上会计与算术,只要不犯错误,前途会十分光明。现在只会一个算术与会计仍然不行,顶多是技术官员与书吏。
    宋九将他们找到,说道:“天也热了,我担心秦刺史他们不大放心,万一以为你们出了事,在地方上发生一些误会,未免不大好。”
    彭家娃子说道:“是啊,我们也想家了。”
    几个孩子很乖,明明个个年龄与宋九仿佛,因为宋九是秦再雄的结拜弟弟,偏偏将宋九当成了长辈,很听话。听话就好,宋九让他们速速回去。孟昶母子之死,会闹很长时间,宋九担心这几个青年听到后,将消息带到南方,万一秦再雄手下那些族酋们产生误会,借着湖南未完全平定之时再谋乱,会连累了自己。
    说走就走,宋九替他们将购来的货物雇人搬上船,来时一船,去时还是一船,然而xìng质不同了。两个学子家长来送行,哭得象泪人一样。宋九安慰:“南方没有那么可怕,况且他们的刺史是我的结拜大哥。这是好事儿,吃一点苦,未来朝廷不会忘记的,说不定几年后就能升官拜爵。”
    不但他们,六十名学子,有的抽掉到湖南,一共是五人,还有的抽掉到巴蜀,一共是七人,不是二十人,其他各州县也瓜分了一点,京城也有不少学子留下,包括三司的,开封府的,以及其他各部司里。也许他们待遇不及到sī人商铺里的待遇,可这是吃官家饭,两相不可比较。
    天气越来越热。
    但今年夏天与去年夏天不同,宋九终于尝到了穿越者的甜头。
    这个职业也不好当的,若在前世没有一些本领与学问,到了这时代会更难受。当然,这个学问是真正的学问,之乎者也不算,在这时代与古人拼之乎者也能拼得赢吗?
    潘惟固与符昭寿联手找到他,将宋九拉到一边,说道:“九郎,国舅托人阆中带信给我们,他会调一万匹帛入股……”
    这事儿比想像的复杂。
    严格说现在宋朝有三家国舅,第一个是杜老太太的兄弟五人杜审琦,审玉,审琼,审肇,审进。然后是赵匡胤在未离家出走之前,十七岁娶的贺怀浦女儿贺氏。那时赵匡胤家也就那么一回事,老小不容,加上赵匡胤本身看似的游手好闲,恐怕贺家同样也没有多大好脸sè。因此赵匡胤登基后,贺氏虽替赵匡胤留下赵德昭,贺家并不显,她有一个哥哥叫贺令图。
    到了显德五年,贺氏去世,赵匡胤迎娶名臣王饶的女儿王氏,也就是王皇后,听说这个王皇后十分的贤惠,能与长孙皇后相比。然而好人不长命,几年后去世。
    赵匡胤十分悲伤,一直未纳皇后,甚至没有怎么宠幸宫的宫女,更不用说册封什么宫娥为妃嫔了。
    王皇后有一个弟弟,就是潘符二人所说的国舅,王继勋,从小武勇,在收复湖南中还立下一些战功,朝廷将要征讨巴蜀,王继勋素与大校马仁瑀不和,临出征前想要谋害马,赵匡胤闻听后,将马调到密州,也不怪罪王继勋。爱屋及乌,宠爱如此。
    宋朝还有一个王继勋,原来是李守贞的部下,十分勇猛,随李守贞反叛柴荣,最后在后周与后汉夹攻下,王继勋度李守贞必败,献城投降了柴荣。此时正领兵驻扎在磁州,防止北汉与契丹借宋朝出兵巴蜀时南下。那才是一员真正的虎将,非是这个国舅可以相比的。
    国舅参股,看起来是好事,反正东也是参,西也是参,然而这些衙内们也不笨。长公主胁迫宋九,说到底,那仅是一个失势的公主,又是她的养子,非是亲生儿子,问题不大。若是王继勋搅和进来,又有野心,不要说宋九,连符潘他们最后都啃不到骨头。这与二大王三大王参股情况不一样的,他们是皇太弟,要做天下的表率,王继勋需要做什么表率!
    然而拒绝也不大好,也不敢拒绝。宋九说交给你们,几个衙内商议不出好办法,潘惟固与符昭寿只好找宋九,人多力量大,人多主意多,大家一起想办法。
    宋九喃喃道:“国舅啊……”
    他倒不是怕王继勋以后会怎么的怎么的,一是源源不断的技术流出,朝廷不得不慎重,二是庞大的税务,现在未交,只是空嘴讲白话,一旦交了,可不是少税,说不定收益高了,自己必须主动加税。
    到时候就是国舅也不行。
    但他想到一连串的名字,南北朝赵国石虎的儿子石邃,东晋农民军首领孙恩,刘秀的手下刘信,后汉前大臣赵思绾,隋末的诸葛昂与朱粲,黄巢与他手下的大将秦宗权,若抛开正义与邪恶不提,还有张巡与许远。然后就是这个……国舅爷!RS!。

第一百零八章 走后门
    王继勋要做什么,宋九管不了,恶人自有恶人磨,他也不会有好下场。但宋九侥幸记得这段历史,也就不想与王继勋有何瓜葛,不过王继勋插足,宋九担心的还有背后,说不定赵匡胤是好心,看到自己还没有开工,以为钱不足,正好小舅子与一群将领在巴蜀那边收获巨大,于其胡作非为花掉,不如用在河洲上。
    自己不领情,那就不好了。
    宋九想了想,问:“你们一个募得多少本金?”
    “有钱有帛还有其他,折合一下,大约有十二万多缗钱。”
    “走,”宋九道。
    将他们带到河洲上,宋九在人群中找到帮忙的李柱,将李柱喊过来问:“李柱,你与胡行头募了多少钱帛?”
    李柱这边算得很清楚,马上答道:“九先生,一共是三万四千六百余缗钱。”
    “这么多?”宋九道,那边十二万多缗钱不算多,这是募得慢,说明还有许多人不大相信,或者不愿意让他们子女居于自己下面,或者其他的一些想法,不然三十二万缗也不算多,多少衙内了。河中百姓没有多少钱,就是三万缗也不算少。这也是一种相对论。
    “九先生,是不少,但不仅有河中的,还有河北的,以及一些商人也投了一些钱进去。”
    宋九默算,道:“那么说来,还差一万多缗钱,我自己也能抽出几千缗钱垫上,估计还差一万缗钱。潘二郎,符三郎。你们回去,立即想办法将一万缗钱凑出来。然后放出风声。二十五万缗满了,不能再收。但国舅那边有心,那就收一个三四千匹帛。”
    二人会意点头。
    符昭寿是赵匡义的舅爷,可他这个舅爷远不及王继勋这个宝贝,而且王继勋仗着赵匡胤对他的宠爱,在京城就一直横行霸道,无论符昭寿,或是高处恭,都不想招惹这个人。
    二人匆匆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