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数据三国-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烨对张白骑解释道:“我所说的太平和你师父所说的太平可不一样,我说的太平仅仅是不让百姓再受战乱流离之苦而已。只要白骑麾下士卒远离战乱安心耕种,难道还愁不能温饱吗?”
    张白骑摇头道:“我还以为法师能对我黄巾士卒一视同仁是因为法师知道我等的难处;我还以为法师大道高深定然能看清这天下弊病所在;我还以为法师的科学大道要强过师父百倍。如今看来我和师父都错了,法师不如师父多矣。”
    南烨奇道:“此话怎讲?”
    张白骑不答反问道:“不知法师如何看待这天下之乱?又如何看待我黄巾义士?”
    南烨真没想到这第一个和自己谈论天下事的不是当今汉灵帝,也不是未来的蜀汉皇帝刘玄德,更不是智谋高深的戏志才,而是张角的亲传弟子张白骑。如何看待天下之乱?官迫民反呗。
    南烨想了想道:“我亲卫之中黄巾降卒不在少数,自然知道黄巾士卒多是走投无路的穷苦百姓,只因忍受不了贪官污吏、地主豪强的压迫才不得已起兵造反,并非皆是十恶不赦之徒。所以我才劝朝廷招降黄巾,不主张一力剿灭。至于这天下之乱,则根源多矣。”
    张白骑、管亥、周仓听了南烨的话全都眼前一亮,戏志才、典韦、苏双则是大惊失sè,他们从来没想到斗法张角大败黄巾的南烨法师竟然是同情这些黄巾贼的。
    张白骑追问道:“法师请说这根源何在?”
    南烨道:“观天下之乱,表面上看是百姓造反,于是世人便将这祸乱根源归结于百姓,实际则不然。我大汉之百姓最是良善,只要能有口饭吃填饱肚子,他们便任劳任怨。能把如此善良的百姓逼迫造反,显然是当政者的过失。
    所谓当政者,便是朝堂之上的皇帝、大臣和各地官员。天子若贤,则朝堂清明,多君子,少小人,上行下效,政绩显然,百姓安居乐业;若君昏而臣贤,就好比一木,枝粗而杆枯,贤臣所在之地便太平安乐,贤臣不在便民不聊生;若是君臣皆贤,便是百世强朝,诸般不敢犯;反之,则祸期不远!
    当今之世,天子不明,宦官当权,贪婪残酷,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再加上连年灾荒,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乃至出现了白骑所说人吃人的惨剧,百姓为求活命不得不反。所以这根源之一便是这当政之人。”
    戏志才、典韦、苏双皆觉得法师此言有些大逆不道,可是却又十分有理,让人反驳不得。张白骑则是拍手叫好道:“师父果然没看错人,法师竟然敢直斥皇帝,真是痛快。”
    南烨摇头苦笑道:“你们不曾见过皇帝,我却是见过的。若将这祸乱之始全都推到他一人头上,确实也有些冤枉。
    这皇帝整rì就在深宫之中,如同笼中之鸟。他哪里会知道治下百姓的疾苦?当然是十常侍怎么说便怎么是。就算天下大乱,也能谎报军情,说成天下太平。
    那张让把自家庄园建得皇宫还高,又怕皇帝发现,挖空心思来蒙骗皇帝说‘天子不可登高,登高必遭大祸’皇帝身边都是这种小人,想不昏庸也难啊!
    再说天下之事何其多也,皇帝就算是神仙,一个人也管不过来,还是要靠大臣。所以我才说天下之乱在于当政者而不在于皇帝一人。”
    在座众人还没听说过皇帝被骗这种事,都一起摇头苦笑。戏志才、典韦和苏双此时也都从震惊中缓过神来,越听南烨的话越有道理,都觉得大汉百姓实在倒霉,竟然摊上了十常侍和这种昏庸皇帝,难怪有人要造反。
    戏志才道:“法师言祸乱根源不止一处,依我看,除了这当政者外还有世家。那些世家大族罔顾王法互相包庇,取国利而谋私益,豪夺巧取残害百姓。为国举士,只举亲而不举贤,只顾自身而忘天下。这才使得宵小遍布朝堂。”作为寒门士子戏志才反感世家也很正常。
    张白骑道:“志才先生所言有理!既然法师与先生皆知天下之乱在朝廷、世家,不在百姓。那我黄巾军斩杀贪官污吏,攻打世家豪强便是正道,为何我等却不能取胜呢?”
    南烨想了想黄巾起义的失败原因道:“你等仗义起兵却不能取胜的原因有三。其一是缺乏统一指挥也没有共同的作战计划和目标,原本就不完备的计划还被叛徒出卖了。起义之后各地黄巾义军又没有迅速地集结起来,而是分散在各地孤立行动,或占地死守或到处劫掠,甚至当友军有难时,各军都不会相救,以至于被官军各个击破。
    其二是你等的对手太过强大,除了朝廷官军之外还有各地世家豪强。他们训练有素,兵器jīng良,已然是劲敌,此时就不该再胡乱树敌。可是黄巾军没有军法,不受约束,四处劫掠,裹挟平民百姓,把原本支持义军的百姓、富户全都变成了仇敌、死敌。这就等于是与天下人为敌,又怎么能胜?
    其三便是黄巾军中人才缺失,兵虽然多,将却不广,更无谋士、帅才。反观官军,皇甫嵩、朱儁、卢植、刘备、曹cāo、孙坚皆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不论是统兵作战的能力,军事指挥的才能还是战术计谋的运用都十分得当,这才能以少胜多,以弱克强。
    上述三点归结为一点,便是人才的缺失。没有指挥作战统领全局的人才,没有制定军法约束部下的人才,没有统兵作战运用计谋的人才。如此又怎能不败?”
    南烨这三点败因可不是他自己总结的,而是历史总结,每点都是一针见血。不仅仅是张白骑和管亥、周仓听傻了,就连戏志才、典韦、苏双也听傻了。他们都有一种感觉,南烨法师根本不是剿灭黄巾的官军,而是被死去的张角附身了,正在总结自己失败的经验教训。又好象南烨法师就是天上的神明,一直在注视着下界黄巾军的兴起和覆灭。
    张白骑愣了好一会突然跪在地上激动道:“法师既然有如此大才,能知兴衰,为何不助我师一臂之力推翻这腐朽的朝廷呢?为何又要与师父为敌呢?这到底是为什么啊!”
    南烨当然不能说自己熟知历史,为了活命才站在胜利者一边,与个人立场无关。只能说道:“白骑快快起来,其实你师父张角刚刚开始治病布道之时,确实非常值得尊敬。他劝人多行善事,少做坏事,反对贪官敛财,主张平等互爱。这些都与我修习的科学大道并不冲突。
    可起兵之后他又是怎么做的呢?四处劫掠敛财,裹挟穷苦百姓,不加入黄巾者就一律杀害。这岂不是比你口中的贪官污吏还要不堪?就算我帮你师父得了这天下,对于天下百姓来说无异于另一场灾难,不过是把一个昏君赶下台,换上了一个暴君而已。
    再说我也不敢保证你师父一定会听我的。毕竟他宣扬的是太平道,我宣扬的是科学大道。我去投他,他不杀我已然算是便宜我了。”

第十回 法师密室说大势 剑神上擂为扬名 2
        张白骑仔细想想南烨的话还真有道理,起义前后的师父确实判若两人。再说主张太平道的师父怎么会重用信仰科学大道的南烨法师呢?这两人本就是水火不同炉嘛!
    南烨怕张白骑还想不开,继续劝道:“退一万步讲,就算你师父不杀我,仅凭我一人也胜不了官军,就算胜了官军,将来总不能靠我一人治理天下。到时候这天下还是一团乱麻,百姓还是苦不堪言。”
    张白骑点点头道:“法师一片苦心白骑已然明白。刚才我说法师不如师父只是一时气话,还请法师不要见怪。不过法师既知我等是迫不得已起兵造反,又知天下祸乱根源。怎么还会说出远离战乱安心耕种这种话呢?这天下哪里还有一片净土能让我等战乱安心耕种呢?若真有这种地方,我等也就不必起兵了。”
    南烨一笑道:“怎么会没有呢?我看这洛阳城中便没有战乱,百姓也还算富足嘛!”
    张白骑道:“洛阳乃是都城所在,天下财富汇聚于此,虽说没有战乱之苦,可是也没有我等立锥之地啊!”
    南烨道:“既然白骑来投靠我,我自然要让白骑能够在此立足。只是白骑必须让麾下听我号令,再不可行那劫掠、反叛之事。”
    张白骑道:“若法师能保我等xìng命、衣食无忧,我自然愿听法师号令。可这天下还有无数黄巾和穷苦百姓……”
    南烨没想到这张白骑还是个忧国忧民之人,估计他的理想也是天下太平吧。难道说他来投靠自己,是想让自己带着他继续打天下闹革命?这不是瞎掰嘛!现在的大好局面可别让他这热血青年给破坏了。
    南烨想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