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见上最后一面。”
刘备知道关、张二人找来的医者已经是城中医术最高明的了,若是他说没办法,恐怕武安国就真没救了。可是此时又让刘备去何处找武安国的家人呢?看着全身是伤的武安国,刘备忍不住一声叹息,流下眼泪来。一是为这个忠勇之人即将逝去而感到难过,二是觉得武安国临死都不能与家人相聚实在可怜。
就在此时,武安国睁开了满是血丝的双眼。适才张飞大吼的时候他就已然悠悠转醒,将医者的话听在了耳中,只不过一时无力睁眼罢了。他见到刘备落泪,勉强一笑道:“玄德公莫要悲伤……若用我一命能换北海百姓万千xìng命,我愿足矣……也算报答了孔北海的知遇之恩……如今昌豨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告,危在旦夕……常闻玄德公仁义,能救人危急……故我主特令我冒死突围,前来求救……还望玄德公速施援手,救救北海百姓……也了我一桩心愿……”
刘备听武安国断断续续说完更是流泪不止,正sè答道:“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备又怎能不去相救?安国请放宽心,我定全力去救北海。”
武安国能撑到现在全靠坚强的意志硬挺,此时听刘备答应前去救援顿时松了口气。他心神一放松,马上就感觉一阵倦意袭来,伤口的疼痛感也渐渐消失,轻轻的闭上了眼睛。这双眼一闭,就再也没有睁开……
关羽见武安国拼死完成了使命倏然而逝感叹道:“武安国真忠义猛士也!”
刘备、张飞也十分伤感。三人厚葬武安国之后,即刻尽起jīng兵三千,往北海郡进发,平原之事皆交由简雍照料。
刘、关、张三人皆以为北海事急,不敢耽搁,一路快马加鞭,风餐露宿赶到北海城外。可是一到地方三人都傻了眼,这城外哪有什么贼兵围城?
“兄长、二哥,武安国不会是诓骗我等?”张飞瞪着环眼道。
刘备摇头道:“安国舍命送信,又有孔北海亲笔,岂能是假?”
关羽道:“其中必有缘故,我等入城便知。”
北海城上守军早望见刘备旗帜,禀报孔融。得知刘备兵到,孔融马上出城迎接。二人叙礼已毕,刘备抢先问道:“敢问明公,城外贼兵何往?”
孔融喜道:“贼兵已被光华法师所退,贼将昌豨也已授首。”说罢他向刘备身后望了一眼问道:“怎么不见安国回来?”
刘备先听贼兵尽退本是一喜,可是当孔融提及武安国时,刘备又是一悲。早知今rì,武安国又何必身死?这真是造化弄人。
孔融见刘备三兄弟表情奇怪就猜到事情不好,又追问道:“安国何在?玄德还请直言。”
刘备从怀中掏出孔融那封带血的书信道:“武将军突围之时身受重创又一路奔波未曾医治,待到我处已然油尽灯枯。留下这封书信之后没讲几句话便去了。”说着说着刘备又想起武安国来,深感这猛将死得冤枉,忍不住又流下泪来。
孔融闻听武安国身死也是一惊,见刘备一哭忍不住一同落泪道:“安国为北海而死,我之过也!真痛煞我也!”
众人见刘备、孔融落泪不止急忙上前劝解。这二人生在汉末乱世,又是一方诸侯,见惯了生离死别,一颗心格外坚强。经众人一劝,二人便渐止悲痛恢复了常态,因为他们明白,就算此时哭死也无济于事。死者已矣,生者还要为了继续生存而奋斗。
孔融一面遣人将武安国身死之事告知其家人,又命人多备抚恤金银善待武安国家眷。
刘备见孔融安排完毕,首先转移话题道:“明公适才说法师来援,不知法师何在?”
孔融道:“光华法师正在府中做客,玄德与我回府相见便是。”
刘备犹豫道:“北海之围已解,我引诸多兵马在此徒费粮草多有不便,还是就此告辞,不入城中了。明公代我问候光华法师便是。”
孔融忙摇头道:“玄德莫走!北海之围虽解,还有徐州之难未除。我与法师等玄德多时矣!何况玄德一路兵马劳顿怎能说走便走?粮草军饷之事玄德不用忧心,皆由城中供给便是。”
刘备等的就是孔融这话,他也不想白跑一趟还要往里倒贴粮草,这才急着要走。此时听孔融管饭,他也就不着急了,问孔融道:“不知徐州出了何事?”
孔融这次倒是学乖了,照着南烨的样子回答道:“此时说来话长,我等先入府饮宴再叙不迟。”
张飞赶了一路早就饿瘪了,听孔融说完甚合心意,大喜道:“俺早就饿了,这便快些入城。”
刘备瞪了张飞一眼,孔融却不以为意。一面引领三兄弟入城,一面命人准备酒肉犒赏刘备士卒。孔融得了昌豨一半辎重,正是有钱的时候,这回倒是便宜了刘备。
筵宴之上,孔融引南烨、糜竺来见刘备。南烨与这三愤青多rì不见,一见面便聊到了一处。南烨所言之事自然离不开张辏Ы俾硬茚裕躢āo起兵报仇之事。刘备也将武安国拼死完成使命之事告诉了南烨。
南烨得知武安国身死当真百感交集,也觉得天意弄人。他从吕布手中救下了武安国,没让他受断腕之灾,可没想到正是因为如此,反而令他葬身于此。南烨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救了武安国?还是害了武安国?自己rì后还该不该去救人?该不该随意改变别人的命运?
这还是南烨第一次因为自己救人而感到困惑。不过片刻之后他便头脑清明不再后悔。因为武安国之事虽说可惜,却是特例,更多的人因为自己出手相救获得了幸福,蔡邕、蔡琰、典韦、貂蝉皆是如此。
南烨心中已然认定见义勇为是正确的,就算有人因为见义勇为反遭讹诈,也不能因此便见死不救。只要对得起天地良心,该出手时便出手,这才是君子所为,公道自在人心。
刘备听完曹嵩之事的经过叹息道:“陶恭祖乃仁人君子,不料受此无辜之冤。”
糜竺此时插言道:“曹cāo在我境内纵兵大掠,又围住徐州,特来求救。还望玄德公能一同前往。”
孔融也道:“玄德乃汉室宗亲。今曹cāo残害百姓,倚强欺弱,我与法师力劝无用,不如我等同往救之。”
刘备道:“备不敢推辞,怎奈兵微将寡,恐难是曹孟德敌手。”
孔融道:“我yù救陶恭祖,既是为了旧谊,亦是为了大义。玄德岂无仗义之心?”
第三十二回 南光华北海求援 吕温侯濮阳破曹(12
刘备来救孔融却不想去救陶谦并非没有道理。孔融遣武安国往平原求援,刘备来救是名正言顺。就算到了这里没有帮上忙,孔融一样会感念他的恩情热情款待,给士卒准备粮饷。可是救援陶谦之事却不一样,因为陶谦并没有请他,只是请孔融而已。刘备也不确定自己去了之后陶谦是什么态度,若是感谢自己还好,若是怪自己多事,岂不是费力不讨好?
原本刘备想用兵微将寡的理由拒绝糜竺,怎奈孔融却以大义相逼。如此一来刘备想要不去也不行了,于是便道:“非是备不明大义,只是曹孟德兵强将广,人马少了恐不济事。不如请明公先行,容备去公孙瓒处借三五千人马,随后便来。”
孔融听刘备要去借兵不知他是否还在推脱,便嘱咐道:“玄德切勿失信。”
刘备道:“明公将备看作何许人也?圣人云: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刘备借得兵马或借不得兵马,必然亲至,决不食言。”
孔融闻言这才放心,又对南烨道:“我知法师不愿与孟德交锋,也不敢强求法师。但还是想恳请法师与我等同往。不求法师出面助战,只求法师在战事胶着之时能出面调停,令孟德休兵也好。”
南烨对此战心中有底,知道曹cāo占不到便宜,跟着孔融、刘备一起也没危险。他还想收服糜竺、陈登等人,自然点头道:“如此也好!我做事向来贯彻始终,既然伴子仲前来送信,自然要将其平安送回才是。”
糜竺听南烨说完心中感动。孔融听南烨同行也松了口气。他的想法很简单,此战胜了还好,若是败了,有南烨法师在也能保住自己一条xìng命。
孔融说动了刘备、南烨便开始命士卒收拾启程。南烨则混在孔融大军中,决定不与曹cāo碰面。刘备也即刻动身前往公孙瓒处求援。
老实说,刘备对于借兵之事并无十分把握。他跑这一趟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所言的“兵微将寡”不是推脱之词,而,而是确有其事。若是借得兵马自然好,就算借不到兵马也让孔融看看自己言而有信。
刘备一路疾行来见公孙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