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亲兵这儿,颠倒了一下,变成女兵了。她们是随时都能看见男人的,但是她们却没有碰男人。她们不想吗?不想才怪了。她们当中,有的是未经人事的未婚女子,但约有一半却是田兰这样的结过婚的妇人。)经)历(网)过,所以想得出。想得出,所以很具体。她们能够看见男人。而且还有一定的权势,可以去碰男人,但她们洁身自好,没有去碰。她们内心的煎熬难道就比那些看不见女人的男兵更轻吗?
为了发泄这种煎熬,于是,在没有男人在场的情况下,她们就会拿出来说。最初,她们说那些话的时候是避着田兰的。后来很快就被田兰发现了。田兰不但没有制止,反而加入到里面,同样说得带劲。因而,到了这个时候,这方面的煎熬大家都心中有数。
田兰如果上去揩油,众女亲兵当然就看在眼里,不敢吱声。但是,当在场的男人离开之后,田兰注定是要被众亲兵狠狠地取笑一番的。田兰的羞涩,就是这样的原因。
“且慢,我来!”已经说出口,没有适当的理由,是不好更改的。更改了,就等于还没做贼,就心虚了。于是,田兰又道:“姐妹们。一起来解。”一起解绳索,一起揩油,下来之后,谁都不能说谁了吧。
……
周瑜是个聪明人,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周瑜心胸宽广,没有一丝杂念。因而,田兰和众亲兵上来解绳索的真正意思,周瑜就没能猜到。周瑜心中就把田兰当作为许褚解缚的曹操那样的人。周瑜心中想的是,想招揽不妨明说,弄这些虚头巴脑的没意义。
周瑜前面的心思一直放在孙策那儿。包括与孙策产生芥蒂之后。最后,因为孙策杀严舆而离开。杀严舆看上去是小事,但周瑜是何人,周瑜一眼就从杀严舆的小事上,看出了孙策必将置百姓于不顾;而置百姓于不顾,就有违仁义,那就成了大事了。大军冲锋的时候,突然半途冒出个小孩,大军冲过,小孩丧命,那是无意的,不算有违仁义。而孙策杀严舆,显然是有意的;后面置百姓于不顾的打算,也是深思熟虑的。周瑜非常看重自己与孙策的哥们义气,无数次想要离开孙策而始终没有离开。但这一次,在仁义与非仁义面前,周瑜不能再含糊了。周瑜信奉仁义,所以周瑜一定得离开孙策。
离开了孙策之后,又到哪里去,周瑜并没有什么打算。皖城里有弹琴之人,完全是随口一说。周瑜倒是听说皖城里乔家大户有两个女儿美如天仙,不过,此时周瑜绝对没有登门求亲的心情。因而,离开枫桥县之后,周瑜北上,真正的打算却是走一程是一程,先远离孙策再说。
……
没走多远,周瑜便被太史慈的哨骑擒住了。周瑜并没有过多的挣扎。被擒,显然是不太令人'炫'舒'书'服'网'的。但周瑜的心境很差,虽然没有明确,但确实有一丝求死的情绪在内。因而,周瑜得过且过,被擒就被擒吧,杀就杀吧。周瑜没有多想。
哨兵把周瑜带到军营。这个过程,当然是没有蒙眼睛的。于是,周瑜便看见了如山的旌旗和无边的连营。营内的士兵,个个精神抖擞。意志昂扬。远处,约有一千名士兵在训练刀法。一刀砍下,破空之声大作,连几百步之遥的周瑜也听得清清楚楚。沉重的大刀,要砍出破空之声,周瑜自己是可以做到的。因而周瑜也就深深知道其中的不易。那刀,一定要砍得非常之正,宽宽的刀背必须与刃锋前进的方向形成完全的直线。而且,还得有力,还得快,快得破开了前面的空气,而空气一时之间还来不及补充钢刀划过之后的空间。那样才能有破空之声。
周瑜自己虽然能够砍出破空之声,但也是武艺大进之后的事情,而且还不能保证刀刀都有。可以说,连砍几刀,刀刀都有破空之声的话,那么这个人的武艺就相当不错了,就已经是将领的级别了。而周瑜看见的,却分明不是将领。那就是普通的士兵。
这样的强兵,周瑜见过一次。就在那个噩梦一般的夜晚,就在那个湖边,孙军五千人被田兰的士兵杀得毫无招架之力。因而,周瑜一见之下,就判断出了这支军队的归属。这就是田兰的士兵。
……
周瑜以前对于田兰这边的情况是没有细想的。这个时候,周瑜已经被押进军营。眼看着转眼就会被军营里面的将领提审。通常这样的提审,就是问降不降,不降就杀。杀,周瑜是不怕的。周瑜本来就有些想被杀。但是,降不降呢?
第一反应当然是不降。正所谓忠臣不事二主,好马不配二鞍。但这个念头一冒出,就立即被周瑜自己否定了。孙策还算是自己的主吗?自己绝不能奉这种不讲仁义,不顾百姓的人当自己的主的。但田兰呢?田兰讲仁义吗?周瑜还真是不知道。
周瑜就知道田兰的兵强。当然,将也不弱。太史慈曾经打败过孙策。由于孙策有伤在先,也可以说,是战了个平手。不过,太史慈那样的武艺,也就是孙策那样的武艺,周瑜并没有认为有什么了不起。田兰士兵的强大,周瑜倒是真心地认为了不起的。
士兵强大,还是不能说明其主人的心胸。周瑜照样不知道田兰是否仁义。但是,却让周瑜有了一丝向往和好奇。好奇的是,这样的士兵是怎样练出来的;向往的是,如果自己指挥的就是这样的士兵,那该有多好。
有了向往和好奇之后,那求死的念头就完全彻底地消失了。于是,周瑜就有了烦恼。周瑜希望,先判定田兰是否仁义,然后再确定是否归顺田兰。因而对于军营里面的将领马上就要问到的降与不降的问题,极为头疼。
……
见到了军营里的主将。周瑜认识,就是跟孙策打过一场的太史慈。还好,太史慈认出周瑜之后,并没有立即询问周瑜降与不降、不降就杀。太史慈派了个百人小队,把周瑜押走了。
这就算是过了一关了。“降与不降、不降就杀”这样的问题太让人头疼了。放在半个时辰以前,很简单,也就是“不降,要杀便杀。”但是,当周瑜再次见到田兰的强兵之后,周瑜发现自己已经不想死了。既不想死,又不愿意归降,这就矛盾了。
转眼就到了于禁的军营。躲过一次的问题,还能不能再次躲过呢?周瑜被押着见到了于禁。周瑜也记得于禁。还好,于禁也没有问那样的问题。于禁居然派了一个千人队,把周瑜押往曲阿。
一次躲过那样的问题,可以解释为偶然。两次躲过,应该就不是偶然了。周瑜不由得思考了想来,为什么田兰的将领都不问那样的问题呢?绝对不能解释为田兰的将领没有杀人的权力。
到了曲阿,周瑜被移交给张昭。这个过程中,周瑜并没有见到张昭。不过,此时周瑜已经不再头疼了。两次躲过那样的问题,周瑜就判定出曲阿的主事之人同样也不会问自己那样的问题。当然,为什么不问,周瑜还是没有想通。
由曲阿到建业,张昭带队,衙役护送。这个时候,周瑜见到了张昭。但周瑜并不认识张昭。周瑜仅仅是知道张昭这么个人,并且认为张昭有大才,却并没有见过。
就这样,周瑜最后被带到田兰这里来了。将领们不问那样的问题,田兰肯定要问。那样的问题,始终是躲不过去的。而周瑜这边,却还是没想好应该怎样回答。
第二卷 第238章 建业逛街
第238章 建业逛街
“且慢,我来!”田兰喊了。那两名衙役就退开了。田兰又喊:“姐妹们。一起来解。”然而,田兰没有动,亲兵们也没有动。田兰与这些女亲兵都一样,是传统的女人,又是品行端正的女人。没有男人在场的时候,一个个说话十分露骨,仿佛是色中饿鬼。真正要实际地做一回,却人人都畏缩不前了。
田兰有些下不来台了,恰在这时,陆议来了。田兰一眼看见陆议,就松了口气,叫道:“伯言,快过来。亲兵,备马。”陆议依言走了过来,田兰就低声跟陆议说话。亲兵也解放了,一窝蜂,全去备马去了。一时之间,无人理会周瑜了。
不一会儿,就有亲兵来报,马已经备好了。田兰带着陆议就往外走。经过张昭、周瑜的旁边时,田兰道:“子布。你都看见了,我没有空了。你跟管事说说,先给周公瑾安排个住处吧。哦,好像没有房子了。文则那边空着,先住那儿吧。我走啦。”说完即走,不敢再看周瑜了。
……
田兰离开后,张昭见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