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姑姑大惊。
虽然逢了春,可外头仍是苦寒烈风,吹得骨头都能散了架。
太后娘娘这咳嗽。刚刚好些,最是不经风寒的。
她忙跪下去:“太后。外头冷得紧,您凤体要紧。不如等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再出去逛逛。如今除了腊梅,御花园里也没有旁的花儿草儿的……”
太后却很坚决。
她道:“哀家难道没见过花草?哀家只是想出去走走……”
成姑姑见劝不住,就一个人给顾瑾之递眼色。
顾瑾之倒笑了笑,道:“穿得厚实些,走走没关系的。太后娘娘的病,跟风寒不相干,吹点风不要紧。”
太后娘娘眼角的笑更浓了。
成姑姑无法,只得寻了见厚实的斗篷,又寻出了观音兜,又拿了手笼,烧了小手炉。
色色准备齐全,外头碧穹万里无云,虽然有刺骨寒风,可升起的日头照在身上,又是有缕温暖。
顾瑾之和成姑姑左右搀扶着太后娘娘,出了坤宁宫。
太后到底病得时间久了,没走几步,就累得心慌,她大口喘气。
成姑姑提心吊胆的,听到太后喘气就忙道:“太后,回去吧?明日再出去瞧……”
太后娘娘停顿了一下,虽然不甘心,还是点点头:“在屋子里坐着不知道,出来走走,才觉得腿脚都是软的。等调养些日子,有了些劲儿再来逛吧。”
然后又有顾瑾之和成姑姑搀扶着,回了坤宁宫。
坤宁宫乃是中宫,宫里多少双眼睛都盯着。
前几日太后娘娘病清减了些的消息传出去,已经在宫里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目光全部在坤宁宫上。
如今太后出门,一下子轰动了六宫,虽然只走了几步。
皇帝下朝,太监第一件事就是告诉他,太后出了坤宁宫,沿着宫墙走了几步,又回去了。
皇帝大惊:才好些,这是做什么?冻着又添了病重,可如何是好?
他急急忙忙往坤宁宫赶。
刚刚进内殿,就听到了太后的笑声。
皇帝只感觉自己提着的心,倏然归位了。
他眼睛发涩:一年多了,这是他第一次再听到了母后的笑声。
——*——*——*——
感谢熱戀^^ 、老君新华路730 、小院子 等亲们的打赏。
第078节陪伴
太后的咳嗽渐渐止住。
喝药到了第六日,日夜都不再咳了。
皇帝又夸了顾瑾之好几遍。
太后娘娘也是拉着她,索性琼阑殿也不叫住了,直接让她歇在坤宁宫里。
每日太后睡前,顾瑾之都要替她按揉手心脚心。
于是,她每夜睡得格外香甜。
太后就对皇帝道:“皇上往后就不用四更天起床,多睡一个更次,五更初起来上朝吧。哀家这几日睡得好,等皇上下了朝,哀家才能醒……”
语气里满是轻快愉悦,还拉着坐在她身边顾瑾之的手。
除了自己小时候、幼弟仲钧,皇帝还没见母亲这样疼过谁。
他也开心,道是。
可这一年多,习惯了四更天,到了时辰自己就醒了,怎么也睡不着。皇帝穿戴好,用了早膳,又往坤宁宫去。
太后没醒,顾瑾之倒是起来熬药了。
皇帝就跟她说了几句话。
她回答虽然恭敬,可皇帝感觉不到自己平常听到的战战兢兢,或小心翼翼。不知不觉,他说话也变得随意。
和顾瑾之聊天,他觉得很轻松。
皇帝想要轻松聊天,是很很难的事。
他想平易近人,可旁人不会忘了他高高在下,手掌天下生死。他越是亲近,旁人就会越猜测他的深层用意。
最后,谈话都是索然无味的。
反而是顾瑾之,让皇帝没有这种感觉。
年纪小也有年纪小的好处,皇帝心想。
年纪小,对世事看的少,心里保存着那份最天然的纯真,不知道帝王意味着什么,所以只把皇帝当成普通人。
每个人都会得陇望蜀。
真让皇帝去做个普通人。他一定不愿意。
当他是天子,顾瑾之却视若普通时,他心里居然美滋滋的。
“……多小?”他站在药炉旁边,看着顾瑾之蹲着看药,就问她从什么时候开始学医的。
顾瑾之说,很小的时候。
皇帝瞧着她,现在也不过十来岁,就忍不住笑了起来,问很小的时候,是多小。
顾瑾之则很认真的想了想。道:“满了十岁之后。十岁之前,在家里幼学念书。十岁一过,幼学里不要我了。只得回来,跟着祖父念书。”
皇帝则微微错愕。
他失笑:“你现在多大?”
“满了十二,今年八月十五满十三。”顾瑾之道。
皇帝就又是一讶,狠狠打量了她几眼。
当年他还是太子的时候,谭贵妃和先皇后一起进他的太子府。姊妹俩都是刚满十三岁。可那时候,皇帝也不觉得她们年幼,一眼望去,乃是两个娉婷娇媚的女子。
而后的张妃、苏嫔、董贵人和陆贵人,都是十四五岁到他府上的。
没一个像顾瑾之这样的……
这样的小。
像个孩子!
皇帝还当她不满十岁呢。
顾瑾之弄好了药炉,站起身来。皇帝就在她旁边。倏然就感觉有钗环映入眼帘。
他没有低头。
顾瑾之的头顶,居然能到皇帝的视线之内。
皇帝中等偏上的个子。
这样一看,顾瑾之个子挺高的啊!
皇帝不由伸手。往她头上一比划,个子居然能到皇帝的耳根处。
在女子中,这就算比较高的啊?
顾瑾之就抬眸,不解看着他。
皇帝就笑了笑。
外面太监进来说,该上朝了。
皇帝叮嘱顾瑾之:“好好照顾太后。”
顾瑾之道是。
太后睡到了辰初一刻才醒。
醒来之后。梳洗一番,用了早膳。喝了药,卧在炕上和顾瑾之两个说话。
她问顾瑾之,江南是不是真的像说书的人讲得那般有趣好玩?
“是挺好的玩……”顾瑾之道。
她虽然不怎么出门,可是宋盼儿喜欢热闹。每次逛回来,都要跟身边的人念上几天,顾瑾之听熟了。
她就把江南元宵观灯、中和探春、清明郊游、上巳临水、六六归宁、七夕乞巧、中秋赏月、冬日围炉品茶等等,一并说给太后娘娘听。
太后乃是京都出身,她没有到过江南,这些风俗玩乐皆不知道。
顾瑾之说得有详细有趣,她竟然听得愣住了,让顾瑾之说了半上午。
中午一起吃了饭,下午的时候睡了一觉。
起来之后,咳嗽了两声,让太后娘娘心头大惊,问:“是不是反复了?”
顾瑾之笑着,道:“应该不是。睡着的时候,这屋子里笼了地炕,火气重些,有点咽喉干,不碍事。”
太后是吓怕了,仍心有余悸。
顾瑾之道:“民女再给您把把脉。”
太后娘娘道好,把手伸给了顾瑾之。
把脉之后,的确没有反复之证。
太后娘娘仍不安心,可咳嗽那几声,再无复发,她才安心下来。下午,顾瑾之又跟她说延陵府的风俗人情,直到晚膳的时候。
又过了两日,太后再也没有咳嗽了。
皇帝知道是大好了,就问顾瑾之:“太后的药,还要用多久?”
“再用上九剂,每日一剂,顾肝护肝,使肝气不再发作。”顾瑾之道。
皇帝和太后都非常信任她了,点点头说好。
顾瑾之一开始就说,用药七日,咳嗽就会止住。结果,一点也不差。她跟其他大夫不同,她总能一口肯定具体的药剂,又说的非常准,一剂不差。
这点,让皇帝和太后对她信任非常。
虽然他们还是不知道顾瑾之的医术从何而来。
“母后,谭贵妃和张妃等人,都想来给母后请安。”皇帝见太后大好了,就道,“二弟和六弟也问上书问什么时候能再来探望母后,大皇子几个,也想来请安。”
皇帝的先皇后。和谭贵妃是双胞胎姊妹。
新帝二年,原本就体弱多病的先皇后病逝,只剩下了大皇子一根独苗。
原是打算再过两年令封皇后的。哪里知道,半年后,太后重病,后|宫琐事就全部耽误下来,由谭贵妃暂掌六宫。
太后生病之后,心情不济,很烦有人在跟前。
那些后妃甚至远道而来的南昌王、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