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闺记事-第4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瑾之见他已经安排好了,也就不再多言。
  朱仲钧陪着顾瑾之,直到顾瑾之睡了,他才起身,去和林翊说话。
  他把燕山的习武停了,让燕山到林翊跟前。
  朱仲钧没有提旁的事,怕林翊觉得他目的不单纯。
  到了下午,顾瑾之起床,精神抖擞,朱仲钧才彻底放心。
  第二天,他去了宫里
  一进宫门,在乾清宫服侍的小内侍偷偷跟他说,有份关于朱仲钧的奏章,太子让内阁重新票拟了。
  朱仲钧心头微顿。
  *****

第440节桃花汛

  朱仲钧隐约把最近的朝政在脑海里过了一遍。
  他想到了几件事。
  心里有数,朱仲钧脚步稳健进了乾清宫。
  早朝上,皇帝提到了黄河的桃花汛。
  每年三四月间,黄河猛涨的春水,形成汛期,需要人去治理黄河。
  治水并非容易事,不容易出政绩,多少大臣避之不及。
  今天,太子却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朱仲钧。
  他这是想尽了办法,把朱仲钧这个掣肘从京城调离。
  朱仲钧非常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汛期将临,朱仲钧不能耽误,后头就要出发。
  “……内子身怀六甲,家务事繁杂,臣要回去整顿一番,后天一早便启程。”朱仲钧告辞说。
  大殿里隐约有低低的笑声。
  大概是朱仲钧要回家管理内院的事感到匪夷所思,又觉得他着实没出息,像个娘们似的。
  不少人对朱仲钧起了轻视之心。
  朱仲钧也不理会。
  太子则点点头,道:“皇叔先退下吧,把家务事整顿后,别无牵挂。黄河的汛期,孤就托付给皇叔了。”
  朱仲钧道是。
  他当即回了家。
  顾瑾之对他突然回来感到心里不安,迎上来就问他:“出了什么事?”
  “进去说。”朱仲钧道。
  顾瑾之心里就更加不宁了。
  夫妻俩进了内室,朱仲钧才一一道来:“……借着治理黄河。我顺道回趟庐州。当初咱们也是这样安排的,陈鼎文在府上防卫,我再跟太子要一支亲卫,来府上护航。你不要担心。”
  “此话怎讲,是个人就能治水吗?工部难道没有治水大臣,非要派你去?”顾瑾之蹙起眉头,“若是黄河决堤,百姓死伤都是你的责任。太子用心险恶。”
  “这个不用担心。我之前跑过不少的水患灾区,也接见过好些水利专家。不说精通,也算心里有数。小小的桃花汛。还难不倒我。”朱仲钧信心满满。笑了起来。
  顾瑾之被他的乐观带动,心情也开朗几分。
  她前世也跑过水患区。
  不过她和朱仲钧的目的不同。
  她一般是水患过后,去防止瘟疫的。她不需要见水利专家,也没有认真请教过治理水利的问题。
  “还是要一切小心。”顾瑾之叮嘱。
  朱仲钧点点头。
  当即。他去见了陈鼎文。让他做好别馆的全部防卫。
  下午的时候。朱仲钧又进宫去了,向太后讨要一支亲卫到府上防护。
  他说:“……如今天下大治,京城也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我总不放心。母后,您还记得小七之前发生过的事吗?我不敢大意。我府上侍卫不足五十人。王府别馆,太过于宽阔,五十人根本守不过来。况且,如今小七又有了身孕。”
  他没有去求太子。
  太子对他的憎恶,去求了也没用。
  还不如来求太后。
  果然,太后听了朱仲钧的话,连连点头,说所虑有道理。
  “……如今宫里的亲卫,乃是太子做主。”太后犹豫了下,然后对太监常顺道,“去东宫瞧瞧,看看太子今日朝政忙完了不曾,就说哀家有话和太子说。”
  常顺忙领命去了。
  而后,他回来说:“太子爷还有奏牒尚未处理完毕。说立马便来。”
  太后点了点头。
  没成想,太子这个“立马”,愣是让太后等了半个时辰。
  他估计也是打听了太后何事。
  得知朱仲钧进宫,以为太后要替朱仲钧说情,才故意给太后一个下马威。
  太后脸色就不好看了。
  她想到自己,从一个小小才人到生下长皇子,吃了那么多的苦,才把皇帝扶上了万几宸函的尊位,难道就是为了有一天被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羞辱吗?
  太子不把皇祖母放在眼里,哪怕是在普通人家,也是大过。
  太后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仍是从脸上表露出来。
  她气得气血翻滚,头又开始发晕。
  朱仲钧忙上前,坐到了太后身边,握住了太后的手,低声道:“母后,您别生气,太子他还是个孩子,不懂事。他素来是个孝顺孩子。今日只怕是政事繁忙……”
  “政事繁忙?”太后冷笑了一声,“哪怕是你皇兄,哀家派人去说一声,也立马到了。太子这架子是越发大了……”
  朱仲钧劝慰半晌,等太后火气渐渐歇了几分,太子才进来。
  太后脸上的笑,有点阴阴的。
  太子心里也咯噔了下,连忙给太后行礼。
  太后却不吭声,没有搭理他。
  太子自己,讪讪然起了身。
  “皇祖母,孙儿有几个要紧的奏牒要批红,故而来晚了。”太子笑着给太后赔礼道歉,然后又道,“如今春水猛涨,那边到处都有汛事。孙儿头一回监国,不知该如何是好,生怕乱了纪法朝纲,才不得不处处用心。”
  他不仅仅来晚了,还抬出朝政大事来糊弄太后。
  朱仲钧觉得,太子的确是不把太后放在眼里了。
  太后又如何不知?
  太子这一番辩解,没有让太后心里好受些,反而是怒火又涌上了。
  “你父皇在京的时候,朝政也没有太子这么忙。”太后声音不由僵硬阴冷,“司礼监的向梁和刘术是死人么,不会替太子分忧?”
  太后这是故意的。
  她听说,太子对向梁和刘术不信任,而是自己一个人批红。但是他根本处理不完那些奏章。都搬回了东宫。
  而他的老师袁裕业,最近也歇在东宫。
  批红的字迹,有大部分是模仿太子的,却比太子的笔力要苍劲几分,朝中早有人说,太子让袁裕业辅助批红。
  批红,就是奏章的最后确定,这是极大的权力。
  而身处内宫的太监们,他们是没有尘世的**。或者说,**没有那么强烈。也不能结交朝臣。他们替皇帝批红。那是稍微公正几分的。
  可袁裕业不同。
  这让朝中有人不满。
  只是,无人点破。
  朝臣们没有十足的证据,也不敢妄议太子是非。
  太后也从未说过,直到今日才提起来。
  太子听了此话。果然脸色微变。有点失措道:“孙儿……孙儿想着。既然父皇重托,便该用心竭力,才没有劳烦向太监和刘太监……”
  “忙得连见皇祖母都没有空闲。太子不爱惜自己,哀家可是心疼了……”太后轻轻一笑,脸上却无半点笑意,道:“明日太子还是把奏牒搬回御书房,处理完了再回东宫。太子也该好好歇歇。国事要紧,太子的身体更要紧,可别累了。”
  太子沉默了下。
  他也是有苦衷的。
  他初次监国,生怕自己做不好,落了话柄。那些老臣,个个都是人精,谁不是满腹小算盘?
  而宫里的太监,又见过什么世面?
  太子是不信任宫里那些太监的,所以才求了他的老师袁裕业,辅助他批阅奏章。
  这些事,不妨已经被太后知晓了。
  既然太后都知道了,那么朝中大臣,只怕也有人知道了。
  太子后背有点凉。
  他心里微微权衡了下,还是决定听太后的比较妥善,就道:“是,孙儿劳皇祖母操心,一切听皇祖母的……”
  太后笑了笑,笑容很轻淡,不着痕迹。
  太子又想到方才的迟到,不过是不想太后帮着庐阳王说话。
  如今瞧太后满脸不高兴的样子,就知道自己估错了庐阳王和自己在太后心里的分量。
  太后是偏向皇帝的,却未必偏向太子。
  庐阳王和太子,太子是隔了一层的,庐阳王才是太后的亲儿子。
  太子微微攥了攥拳头。
  他想,他要咬紧牙关,把庐阳王暂时从京里弄走。这个人着实讨厌,拿着鸡毛当令箭,处处要管,而且毫不客气,让太子无可奈何。
  而且庐阳王明显就站在顾延韬那边。
  皇帝出征前,钦点了庐阳王辅助太子监国,太子又不能明目张胆和他闹得太凶,否则将来皇帝回来,太子也不好交代。
  这种打不得、骂不得又讨厌的人,唯有打发得远远的,才能如了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