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闺记事-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午的时候,大夫人吃饭,又让她在一旁服侍。

    五姑娘就不停的想:扑上去,抢把米饭吃了也好……

    不过,要是真扑上去抢,能不能抢到两说,明日只怕还要罚,估计还是没饭吃。

    大伯母才不怕她是不是饿死了。

    她鼻子一阵发酸,眼泪止不住,瞅着大夫人,无声的落泪,好不可怜。

    大夫人无动于衷。

    又是一夜,五姑娘睡不着。

    她饿了连起身喝水都手脚打颤。

    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到了第二天一大清早,她听到了院子里有丫鬟起来扫地的声音,才不管外头多漆黑,一骨碌爬了起来,喊了丫鬟进来梳妆,去大夫那边服侍。

    大夫人也起来了,正在服侍大老爷用膳。

    看到五姑娘,大夫人笑了笑。

    大老爷微微颔首。

    等大老爷用过了早膳,出了门,大夫人才让下人端了她们的早膳来。

    给五姑娘的,却只有一碗粳米粥和两个小菜包子。

    大夫人给她解释说:“你饿了两日,要慢慢来,一次吃多了,上午心里头不舒服。等会儿过了一个时辰,我叫人给你点心填补。”

    五姑娘哪里还嫌弃?

    她端起粥,大口大口的喝着。听说上午还有点心填补,她立马道:“多谢大伯母,您最好了!”

    大夫人看着她这个样子,心想也不难治。

    五姑娘虽然不懂事,却没什么花哨心眼,任由大夫人拿捏。

    等她吃了饭,大夫人就开始跟她讲规矩:“每日卯初要起身,到我跟前来,迟了要罚;上午跟着我,在一旁听着我说话,不许插嘴,要不然也要罚;下午跟着妈妈们做活计,到了申正一刻要到我跟前请安,迟了也要罚。”

    五姑娘心里飞快记着。

    她有些记不住。

    大夫人也不急,又说了一遍。

    这下子,五姑娘就记下来了,她点头如捣蒜。

    原来她听话的时候,大伯母也不凶的。

    她要听话,好好听话,然后等大伯母满意了,赶紧离开这个鬼地方。

    接下来的几日,五姑娘每天到了卯初就准时醒了,一刻也不敢多睡,生怕大夫人挑刺。

    她知道,大夫人虽然说让她住一年。可表现好了,也许半个月就放她回去了……

    大老爷也觉得五姑娘这几日表现可圈可点,就道:“很不错!”

    五姑娘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过年的时候事多,五姑娘也跟春巧一样,跟在大夫人身后,看着大夫人如何管事。

    一开始她不太明白,而后,竟然看出些门道。

    管家,首先要回算账……

    这一晃就到了除夕。

    吃了早饭,便是要祭祀的。

    二房和三房的人都来了。

    看到五姑娘乖巧跟在大夫人身后,给大夫人端茶,看着大夫人的眼色行事,二夫人和宋盼儿都错愕不已。

    这温顺乖巧的女孩子,怎么像变了个人?

    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她装的,反正看着挺讨喜。

    宋盼儿挑唇笑了笑。

    二夫人和二老爷则一阵心疼。

    好好的闺女,现在被大夫人管得暮气沉沉的,好不可怜!

    ——*——*——

    第二更求粉红

 第155节除夕

    顾瑾之随着母亲宋盼儿,坐到了大伯母正院的东次间,见了五姐温婉贞静,跟在大伯母身后。

    一大清早,大哥顾辰之就去礼部领了春祭恩赏的银子回来。

    这是每年的定例。

    每年到了年三十,朝廷就要给京里的功勋贵族和各级官员,发一笔银子,用在宗祠的祭祀上。

    大哥先给大伯看了,才拿进来交给大伯母收着。

    用黄口袋装了,上面有“皇恩永锡”和“礼部祠祭司”的字样。

    大伯母当着宋盼儿和二伯母的面,打开了口袋看。

    她数了数,对顾辰之道:“比去年多了三倍……”

    顾辰之脸上就藏匿不住喜悦,笑着对大夫人道:“是!去年还是拿着祖父的爵位恩赏,今年不仅仅有父亲的,还有三叔的;另外一份赏赐,大约是看着宫里的娘娘,赏二叔的。”

    就是说,顾家三个房头,都有春祭恩赏。

    二夫人隐晦不明的脸,倏然就灿烂起来。她笑着也上前,看了几眼,对大夫人道:“咱们家也不缺这些银子祭祀,可到底是皇上恩赏,情分不同寻常。”

    大夫人就笑:“正是这话。”

    然后就叫人拿去收了起来。过等过了年,祭祀完了之后,还有剩余的,就分给各个房头。

    大伯几个人,在外头已经开了宗祠,摆了供器,收拾停当,又请了祖宗和神主。

    只等老爷子来,才开祭。

    老爷子没跟顾延臻等人一起来。

    早起顾延臻去问,他就说:“你们先过去。那边还要准备一上午。等差不离准备妥当,再叫人来请我。”

    到了晌午的时候,这边府里一切都准备妥当。

    新油了桃符,换了门神、对联。从内院到外院,到处悬挂了高高的灯笼。大上午的时候,灯笼就全部点了下来。

    家里的主子下人,人人换了新衣。

    大老爷亲自带领着大少爷顾辰之,去了那边府里,接了老爷子来。

    等老爷子到来,大家就去了宗祠祭祖。

    老爷子顾世飞是主祭,大老爷顾延韬陪祭。其余的男丁,都跟着二老爷,或献爵或献帛。或捧香。

    顾瑾之的两个弟弟琇哥儿和煊哥儿,就跟着三哥顾晴之收拾拜毯,两个小家伙表情严肃。颇有大人的样子。

    宋盼儿在里头看着,忍不住笑了笑。

    等老爷子等人上完了香,大伯母就领着众女眷摆供菜。

    家里未出阁的姑娘,只有顾瑾之和五姐。

    她们俩跟在三奶奶夏氏身后,传茶水。

    等一切准备妥当。才开始大礼。

    男东女西,三跪九叩,行了祭祀大礼。

    老爷子回身,看了眼儿孙,倏然觉得家里的人很少。

    往年在延陵府,年三十祭祖。都只有顾延臻一家人,也不觉得。

    如今,反而感叹儿孙不旺。

    大房只有辰哥儿。二房只有晴哥儿和五姑娘珀姐儿,三房人稍微多些,却都是毛头小子。

    祭祀毕,正院摆了午饭。

    老爷子跟着吃了饭。

    饭毕,这边府里搭了戏台。众人听戏。

    老爷子就要先回去。

    宋盼儿等人也要回去。

    “吃了晚饭。”大夫人拉着宋盼儿的手不放,“我也不虚留你们。晚上早点开席,吃了再回去,也不耽误。我知道你们明日也要进宫朝贺的……”

    顾延臻和宋盼儿得了爵位,大年初一,要进宫朝贺,早上五更就要起来,的确不适合闹得太晚。

    “家里也有事……”宋盼儿笑道,“我又不是飞了,往后吃饭的日子还少?”

    “好些年了,都没有一起过除夕夜。”大夫人笑着道,“要不是明早要进宫朝贺,我都要留你们守岁的。”

    宋盼儿就推脱不开。

    老爷子则执意不想赶这个热闹。

    大夫人也不敢多留他。

    顾瑾之就道:“我陪着祖父回去……”

    最后,她跟着老爷子回了家。

    下午的时候,老宅那边,大伯母身边的妈妈,愣是送了菜来,给顾瑾之和老爷子吃。

    老爷子的外书房,在外院西花园的最西边,紧挨着南昌王府的后花园,最是僻静。

    那边,南昌府众人,皆进宫陪着太后娘娘守岁,那边府里也安静。

    顾瑾之布菜,和老爷子吃饭。

    “祖父,您的书,写到了第几卷?”顾瑾之问老爷子。

    老爷子道:“最后一卷了。明年端午节之后,就能写完这卷。”

    然后想了想,对顾瑾之道,“瑾姐儿,你的医术,非顾家家学。我也不多问。过了年,你的琐事都要放一放。我要开馆一年,你做我的徒弟。将来我去了,我的衣钵就传给了你。”

    这是老爷子第一次跟顾瑾之正式说传衣钵的话。

    每家的家学,都需要传人。

    手艺不同于其他。

    像号脉问诊,光看医案,很难领悟到最核心的要领,需要手把手的教,像匠人一样。

    开馆挂号,病家上门问诊,师傅用最切身的诊断,教给子弟。

    可顾瑾之即将不是顾家的人……

    “祖父,我行吗?”顾瑾之道,“煊哥儿年纪已经大了,何不让他跟着您学,我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