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快的。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认定了那只龙凤牡丹碗是一件赝品,画工和轴料之类的仿的都很像,但是其中的两点错误却是不可能在官窑瓷器上出现的,张辰的实力他很清楚,绝对不可能在这种他都能看出来的东西上打眼。
张辰并没有和表现的很热络的任志握手,神态很平淡地道:“我先不管你们的纠纷是怎么回事,作为藏协的理事,我需要和你强调一下,你师父在藏协的会长职务已经被撤销了,你以后别打着这个旗号说事,这样会给我们藏协带来很不好的影响。”
本来还因为任志和张辰的熟络而紧张着,怕张辰会帮着任志说话的摊贩,这时候也放心了,看来这位张专家的名声真不是假的,果然是有什么说什么。只要自己的东西没问题,今天的赔偿就要定了。
上前两步咋偶倒张辰面前,很客气地道:“张先生您好,你来给我评评理,说句公道话,看看我的东西是不是赝品。”
任志没想到张辰这么不给他面子,当着这么多人就把他撑面子的谎言揭穿了,可也不敢有什么愤怒,热了张辰的后果不是他能承担的料的,而且他的确也是撤谎了。
可是他对自己的判断还是很自信的也上前和商贩辩道:“这本来就是一件赝品,官窑瓷器都是要供给皇家专用的,你的那只碗的底款中有一个字字体不正,龙须也有断裂这样的瓷器能给皇帝用吗,不是赝品是什么?”
张辰也没有多说什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没有经过观察哪来的发言权呢,不管争执的双方是什么人,他要做到的就是公正公平,把实话说出来就可以了。
让摊贩把已经摔碎的碗拿来,一只很漂亮的粉彩龙凤牡丹纹碗被摔成了五六片不过勉强还能凑在一起,修补修补的话,倒是还能看只不过价值就要大打折扣了。
看过之后,张辰并没有说真假,却是问了商贩一句:“你这碗完后是准备自己留着,还是准备卖了呢?”
叫李三的商贩一下子有点没反应过来,愣登了片刻之后才明白,张辰这话的意思就是确定他的这只碗是真家伙了,道:“我只是一个做小
买卖的,养不起这样的宝贝肯定是要卖了,张先生您要是有兴趣的话,给个三五百的您拿走就是了。”
张辰摇摇头道:“这可不行,这是一只很少见的乾隆官窑,虽然已经摔碎了但也是有些价值的,三五万还差不多。如果你想卖的话,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个地方,相信会有一个公道的价格,你也可以去拍卖行看看。”
任志可就不让了,化觉得张辰这是在刻意针对他这能是乾隆官窑吗?还是比较客气滴对张辰道:“张辰,你可看清楚了啊,这怎么能是乾隆官窑呢我知道你看不上我,也对我有意见可你不能针对我啊。”
张辰瞟了他一眼,道:“我没有针对你,我还不至于为了一点芝麻的的小事去针对谁,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你说过的那两点的确是存在的,这样的碗也不可能被呈送进宫,但是并不能因为这个就确定这只碗不是官窑。我知道你不会这样就相信我的话,可那是因为你自己学艺不精,如果你多看点书,就会明白,我并没有说谎。
古代的宫廷对于官窑瓷器管理很严格,即使是残次品也要专车送往京城专门处理,这只碗的确是乾隆官窑瓷,但它不是呈送进宫的,而是应该被销毁的,但是却因为某个制度被保存了下来。
乾隆皇帝刚刚继位的时候,景德镇的督陶官唐英曾经专门为这个上过奏折,说在烧制瓷器的过程中会因为非人为的因素而造成不完美的成品,和能够选入宫的完美成品差不多是一样的数量,这些落选的即不能进贡给皇帝,又不敢流散到民间,请示皇帝该怎么处理这些淘汰的瓷器。
乾隆下旨回复他说:伺后脚货,不必来京,即在本处变价,钦此。
让他把落选的瓷器在当地卖掉,以后不必再专门送到京城处理了。
乾隆八年的时候,唐英又上过一道奏折请示乾隆皇帝,说黄轴的和带有五爪龙纹的瓷器属于皇家专用品,次品也不应该流入民间,这类的又要怎么处理。乾隆皇帝回复他说:黄器如折所请,五爪龙者,外边常有,仍照原议行。
你明白了吧,不是说官窑瓷器就没有瑕疵了,尤其是在乾隆一朝,有瑕疵的官窑瓷器被大批地贩卖出去,流传于民间。当然,你如果否认我的话,也可以去做碳十四鉴定,相信那个几更直接了吧。”
说完看了看一旁满是欢喜的商贩,道:“你这只粉彩龙凤牡丹碗有点瑕疵,但也是代表着当时的最高制瓷工艺,修补修补的话还是很不错的,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看法,遇到喜欢的人回叙会出更高的价格也不一定。”
张辰的鉴定在古玩行就已经是权威了,他鉴定过的东西没人再会说什么,任志不得不接受自己摔碎了一只乾隆官窑瓷的现实,嘴里念念叨叨的:“这怎么可能,怎么会是这样……”
商贩李三感jī之情溢于言表,道:“张先生,真是太感谢您了,不但帮着做了鉴定,还给我们讲了这么多的知识,要是古玩行的专家都向您一样,那可就太好了。”
张辰微微一笑,道:“其实大多数的专家都很不错的,但是也不能全靠专家,最主要还是大家多多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后,在遇到这样的事就不会这么麻烦了。”!。
第三零七章白琉璃瓦
第三零七章白琉璃瓦
张辰的话再次得到了众人的赞同,围观的人群中不论是摊贩商户,还是来市场里淘宝的,都鼓起掌来,对张辰公正的行事和谦和的态度表示赞佩。
“专家就是专家,看看人家说的这话,就是有水平,难怪这么年轻就有那么高的成就呢。”
“可不是吗,就冲这公平的态度,也足够人们学习了。”
也有张辰的崇拜者在一边大声说着:“张先生说得好,我祝博古藏谈节目越办越好,也祝你的唐韵博物馆有更大的发展,为古文化做更多的贡献。”
张辰当年在学校也接受过很多人的祝贺和恭维,但是却从来没有这么真心的,谦虚道:“我谢谢大家的祝福,我也希望能够为古文化多做一些贡献,想要把古文化的精髓挖掘并且传播开来,不是几个人能够做到的,还需要更多人的支持和关注,我和大家共同努力吧。”
任志不敢对张辰的鉴定有质疑,也没有那个能耐做出质疑,他也相信张辰不会专门针对他。这件事有了张辰参与进来,他更是没可能逃避赔偿,否则会对他大为不利,他以后还想在古玩圈子里混呢,这时候必须得保住面子。
心不甘情不愿地,用很无奈无奈的语气和李三道:“既然你这件东西确定是乾隆官窑,我也不赖你的东西,可这毕竟不是皇家贡品,我就按市场价赔你吧,一百万不高也不低,你看怎么样?”
李三只是摆地摊的,还从来没有在一笔买卖上赚过这么多钱,一时间有点拿捏不准了,眼睛带着求助的味道瞅向张辰,希望他能够给个意见。
张辰在之前已经给这只碗做过定价,差不多就在九十万到一百二十万之间,点点头道:“嗯,一百万虽然不是最高,但也不算低了,这个价格还算合理。你这碗虽然碎了,修补修补也能值个五万左右,好点的话兴许还能上十万,一百万就一百万吧。”
任志本想着赔出去一百万把那只碗收下来呢,要知道刚才李三给他的开价也不过就是六十万,可张辰这么一说,这只碗和他可就毫无关系了。要是自己眼力再高明一点的话,早就能收到一只完整的乾隆官窑了,看来自己真的是学艺不精啊,马上风那老东西还真是没用,一点正经本事也没传授,跟着他尽他**的倒霉了。
递过去签了字的支票,任志的心都在滴血,那可是一百万啊。可李三接下来的一句话,就差点让他的血改道从嘴里喷出来了。
“张先生,如果不是有您帮忙,我这事还不知道怎么解决呢,这碗我也不留着了,送给您当个纪念吧。”
任志心里大骂:你个混蛋加三极的,老子给了你一百万,也不见你说点什么,连句谢谢都没有。他只不过是说了几句话,你就要把碗送他,这可是最少都要值好几万啊,真是个败家玩意儿,活该你一辈子摆地摊。
在心里骂过之后,他也没脸在这儿待着了,趁着大家都注意张辰的时候,一个人灰溜溜地跑了。边跑还边骂马上风,老东西自己不学无术还害人不浅,这个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