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觉着跟那帮子人肯定没啥共同语言的叶红,犹豫了一番后,终于决定今天给张劲一天自由,不黏糊他了,让张劲单刀赴会。而她自己则是陪着张劲家老妈、老爸还有老姐几个人一起,去龙湖凑凑热闹,逛逛京市的新年大庙会。
…………御膳房所在的食街,距离张劲的家倒是也不远,开车半个来小时也就到了。
随便找了个停车位把车子停下后,张劲就跳下车子顺着御膳房牌坊般,很有气势的大门走了进去。
京市最为一国首府,人口数千万的超级城市,地界里自然寸土寸金,尤其是御膳房所在的这条举世闻名的食街,更是堪称整个四九城中最贵的商业地段之一。
但即使如此,‘皇汉’陶老头的‘御膳房’仍然是规模宏大,富丽堂皇。辉煌的金色和鲜亮的朱红做主色调,看起来就眼睛一亮,既高贵、又辉煌、又庄重。
用这老头儿的话说:
‘这条街上随便挑出来一家,哪一个不是在脚下的这个球儿上,有名有姓的馆子?
虽然它们的名气都不比咱差,但是这是在咱华夏人的地界儿上,比气势、比派头,咱说啥也不能让那帮子老外、鬼子比下去啊?
更何况,咱做的是啥菜?那是御膳,那可是过去给皇上吃的东西。咱跌份子了,不就是给皇上跌分子了么?这种事儿咱可不能干。就算倾家荡产,割肉卖血,咱也要撑住。不能让别人觉着咱小气。让这帮子老外看看啥叫皇家气概!’
陶老爷子说这话的时候,相当的‘伟光正’,相当的慷慨激昂。
这话说的,好像真是那么一回事儿似的。
但是张劲可不傻,张劲可是知道,这老头虽然是一名厨,但是能把御膳房发展成这么庞大的一个饮食帝国,绝对不是那种为了面子不顾里子的人。
他的御膳房这种装修风格说实话,也不过就是为了配合他宫廷菜的噱头而已。
所以,当时听到这皇汉老头的自吹自擂的时候,张劲可是没少在肚子里腹诽。
…………当张劲在一个一手拂尘,一身宫廷内侍服饰的小弟引导下,进入今曰与会华夏厨师聚集的‘天宁宫’的时候,几十平米的包厢中已经落落大满的坐了二三十人。
正在和几个同龄老头寒暄的的皇汉老头陶祖庚,见到被自己店中小弟引领进来的张劲后,连忙起身招呼道:
“小张你可算来了,我正琢磨这要不要给你去个电话催一催呢。”
说着,已经走到张劲身前的陶祖庚拍了拍张劲的肩膀,挤眉弄眼的向一屋子的名厨努了努嘴,悄声的说:
“老头儿我没出去亲自迎接你,你可别不高兴啊!你跟他们不一样,他们都是客,但是咱们爷儿俩却不算外人,不用这么客套。你到老头儿这儿,就跟到自己家一样。到自己家了,就不用客气了,你说是吧!”
虽然张劲始终不明白,自己怎么和这老头就不算外人了。但是他也必须承认这老头确实很圆滑,这老头很会说话,而且说起话来很是亲近,不让张劲有一丝一点的不满。
陶祖庚和张劲拉呱的这两句的当儿,之前和陶祖庚一起聊天的几个老头儿走了过来,笑着问道:
“我说老陶啊,这小伙子是谁啊?该不会他就是你的那个小儿子吧?”
这几个老头和陶祖庚是几十年的交情了,虽然天各一方,但是却未曾断了联系。他们都知道,陶老头儿有一个小儿子,刚刚三十郎当岁,据说是几个儿子中,唯一得到陶老头儿真传的人。现在,已经有了陶老头儿八分的火候。是沪市御膳房的主厨。
所以,当他们见到陶祖庚和张劲说话时的亲近态度,以及张劲的年龄相貌时,忍不住做出如此猜测。
“老孟说笑了,我那个不争气的小幺儿,还在沪市不过来了,他那两下子来了也是丢丑的。他的厨艺要是能有小张这两下子,我就烧高香喽!就算是我现在闭眼都是笑的!”
虽然陶祖庚并不清楚张劲真正的实力,但是通过刁嘴蓝老头的评价,加上他本人身为传统国人自谦的姓子。让陶祖庚一张嘴就把张劲捧到了半天高,把自己的儿子贬的一文不值。
在陶祖庚的介绍下,张劲与几位各执一方菜系牛耳的几位老名厨互相通了姓名后,几个老头儿客气的寒暄几句,就纷纷离开。
“张劲?听都没听说过的毛头小子。估计是陶老头儿往这小子脸上贴金吧?”
几个老头儿不约而同的这样想着。
这些老头儿都是人老成精的,虽然他们一个个基本上大半辈子都是围着锅台转,比不得从政、从商的那些人精明,但是却也颇精通着华夏的人情世故。所以,对于之前陶祖庚言不由衷的夸大,并没有放在心上,也不当真。
整个华夏的地界儿不小,菜系更是纷繁众多,但其实华夏顶尖名厨的圈子却并不大。
真正冒尖的人,这些海内名厨,就算是不认识也会有所耳闻。
所以,对于张劲这个懒洋洋的,毫无‘名厨’气质;年轻轻的似乎也没有什么积累;师承无名,本人在厨师圈子中,更是毫无名气的人;这些眼高于顶的大厨自然不屑一顾。
都说‘文人相轻’,但其实各行各业都是一样。
这些与陶老头相交堪称莫逆的老名厨们,那一个不是自视甚高。互相间虽然感情相当不错,老兄老弟的相处融洽,但是要是说到‘厨艺’还真就是谁都不服谁!一个个的认为‘厨艺老子天下第一,就算是老天都要往第二名让让’。
(未完待续)
314 灶位
连他们这些蜚声海内几十年,在华夏餐饮界的地位能够平起平坐的名厨们,相互之间都互不服气,更何况张劲这个籍籍无名的小青年呢?
之前,他们能够笑脸与张劲招呼,这已经是看在陶老爷子的面子上,很本着华夏礼仪了。在打过招呼之后,若是再让他们和张劲闲聊,他们可就不肯了。
虽然通过和叶红父母、小区中的叔叔大爷、粤省省府的一群老头老太、以及柳老爷子这帮子老家伙们的相处,证明张劲是一个拥有‘老人都爱’光环的小青年。
但是,似乎这个光环今天失灵了,这些围着锅台转的‘专业人士’可不CARE你神马光环,他们就像情商不高的那类技术人员一样,更钻研于‘专业技术’,在张劲没把有说服力的‘技术’亮出来前;在张劲没有证明他的厨艺能与这帮子老家伙相褫,甚至更胜一筹之前,他们是不会把张劲放在眼里的。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山中老虎,不与家中馁犬为友’。
在这几个大厨、名家,寒暄两句离开去与‘志同道合’者闲话后。作为组织者,作为地主的陶祖庚,自然不可能总是陪在张劲身边,所以又和张劲聊了两句后,也离开了。
于是,张劲变得孤立,位置变得尴尬起来。
显然,这些名蜚海内的华夏名厨们,相互之间,就算是素未谋面,但也神交已久。一个个称兄道弟的正聊的火热。
而张劲,这个从未曾在餐饮界冒头的小子,自然就无人理会。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张劲看起来,显然和这些大厨、名厨们不是一类人。所以,他们甚至不用刻意,就很自然的把张劲排除在他们交谈的圈子外。
不过张劲如今的修养毕竟非比寻常,至少在这种情况下做到平和淡然还是毫无难度的。
更何况张劲本就不是专业的厨师,他来这里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扩充自己菜谱来着,并不需要一定去交好他们,来培养自己在业内的声望。
所以,见到这先到二三十个海内名厨,三五成群的凑在一起聊天,而自己却无置喙之地,张劲也不在意。随意找了个角落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清茶后,从口袋中掏出柳老爷子前几天特意派人捎给自己的一本关于鉴宝的书籍——《物史》,一边噎着茶水,一边看了起来。
正当张劲看到书中关于真假包浆甄别的种种手法,对于其中深入浅出的讲解恨不得击节叫好的时候,一个很爽利的声音在张劲耳边响起:
“咦——《物史》?是讲什么的?什么物啊?厨具么?”
张劲抬头看去,却是一个年龄大约二十岁刚刚出头的女孩子,正眨着一双窄细的丹凤眼,好奇的盯着自己捧起来的书封面品头论足。
这个女孩子看起来很有个姓,小眼儿高鼻梁方阔嘴,不漂亮,但是看起来却很舒服。颇有些男孩子的英气。
尤其是一头圆寸,头发根根都不超过一厘米,连头皮都清晰可见,比光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