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隐相-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脚下方动,整个身子就被唐松从后面拦腰给抱住了,“今日酒已饮的够了,再者,这世间又有什么美酒能比你更动人”

“油嘴滑舌,无赖小贼”上官婉儿嘴上笑语嗔怪,身子却如蛇一般的软了下来。

抱着抱着,上官婉儿的身子就转了过来,与唐松正面相对,随即就见灯树映照下两个人的影子紧紧贴在了一起。

许久许久,两人这才分开,因是刚才憋的太久,屋内顿时有了一阵急促的喘气声。

气息平复之后,响起了上官婉儿呢喃般的声音,“唐松,明日出京之后行事再不可像京中这样……嗯……老实些,跟你说正事了”

唐松的声音很含糊,“你说,你说”

“一路所需钱财我已为你准备妥当,你南下之后做事所需的花销陛下准你从扬州市舶司支领,明日福祥会随你一同南下办理此事”

“嗯”唐松的声音愈发的含糊了。

任上官婉儿一连将唐松那双如老鼠般钻动不休的手打了好几次,却是不见丝毫效果,相反的,那一对老鼠在白裙下忽溜溜钻动的更欢实了。

至此,便是上官婉儿也再说不下去了,唐松也不容她再说,双手一提一抱,前行几步便将上官婉儿放在了窗前的书几上。

想着身后就是窗户,坐在书几上的上官婉儿极不自在,挣扎着就要下来。

但她如何拗得过唐松?拉拉扯扯之间,那白裙不知不觉就被卷上了腰际,上身的裙装也随之滑落到了腰际。

就此,安坐在书几上的上官婉儿除了堆叠在腰间的长裙之外,全身上下已成赤裸之势。

“你这妮子竟是连内衣都不穿,其心可诛啊”唐松一边拉住上官婉儿的手,一边细细的欣赏着眼前美到一塌糊涂的景象。

养在深闺三十年,尤其是近十六年来富贵天下的娇养,上官婉儿已熟透到毫无一丝瑕疵,此刻正是她一生最艳美的绽放。

看着,抚弄把玩着,上官婉儿脸上有了微湿泛红的潮润,春意已起,唐松身上的衣服也已散乱一地,再下一刻,唐松跨前一步,一声娇呼声中,两人已紧紧的连接到了一起。

上官婉儿身子刚刚绷紧,就见唐松身子前探,随着一声“吱呀”轻响,书几后的窗户竟被他推开了半扇,朦胧的月光顿时透窗而入洒扫在了上官婉儿赤裸的身上。

“不……别……”

既羞且冷,上官婉儿本就不曾放松的身子再次紧绷起来。

火笼内烧着贡炭,温暖如春的室内,半片朦胧月光洒照在书几上的上官婉儿细密肌肤上,此时此刻,名满天下的上官待诏恰似一尊羊脂玉观音,温润流光,毫无瑕疵。但细看她那绝美容颜上的表情,却又似罗刹妖女,扭曲放荡,痛至极乐。

(第三卷完)

第一百三十七章 江南好,扬州遇怪人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有唐三百年间,扬州实在是一个不得不说的城市,如果说长安占尽了盛唐的大气恢弘,那么扬州则是盛唐风流的最好注脚。扬州处于淮河下游,经此东行不远就是出海口,一边连着大海,一边连着南北沟通的大运河,作为隋唐之际最大的出海港口和最具活力的商业城市,扬一益二,千族汇聚、万舶云集这些考语实已道尽了扬州的繁华。

圣神皇帝登基第三年的深冬年末时节,唐松手挽健马走进了淮南道第一重镇的扬州城。

此时之扬州分为“子城”与“罗城”两个部分,一行四人在罗城通润坊找了一家客舍安顿下来,梳洗罢热热的吃了一顿酒后。唐松眼见天时尚早,便与福祥同雇了一辆马车向城中蜀冈上的子城而去。

子城是沿用前隋江都宫城,乃扬州城内各衙门聚集之地。除州衙之外,尚有扬州大都督府、扬州市舶司等衙门也都汇聚于此。

唐时海运贸易发达,丝绸之路除陆路的一条外尚有海上一条,这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便是扬州与广州。武周上承唐制,也在扬州与广州设有市舶司,负责进出商船的管理与征税等事宜。

只不过这两处市舶司收入所得俱入内宫,其人事调派任命的管理权也掌握在内宫手中,福祥此来子城便是要往市舶司衙门,而唐松则是要找一位扬州大都督府中的属官。

马车驶入子城,唐松坚拒了福祥的推让,下车后在纷纷不息的雪花中探寻到了陆宅门前。

这处宅子不大,门房中也只有一个老仆,闻唐松是替老大人传书而来,忙开了小门将其迎入。

门房内,老仆边给唐松递着手巾把子,边提及本府老爷仍在大都督府忙于公事。

听老仆此言,唐松不免心下感慨。虽然只是一面之缘,但当初还真是没看错人,这位陆象先恰如其父陆元方一样,不论做人还是做官都实有君子之风。

他适才之所以没到扬州大都督府而是直接找到府宅所在,就是想着今日如此大风雪,想来陆象先是不会到衙了,却没想到其人一丝不苟到了这等地步。

擦完手脸递还手巾后唐松笑笑道,“无妨,我等着小陆大人回来就是”

自那夜与上官婉儿一夕欢会之后,第二天上午,唐松便带了上官黎上官谨两位捉生将及内宫太监福祥一起南下。却没想到临行之时却有陆元方来送,也就一并接下了这份给陆象先传家书的活儿。

“这里又冷且暗,实非待客之地。公子若是要等,里面倒是有一处好所在”,老仆说话间又将唐松上下打量了一番后笑说道:“正好公子也是读书人,凑凑这热闹却也便宜”

说完,老仆便关了房门导引着唐松向后宅走去。

走在路上,老仆略做了解释。却是今日有几个陆象先的朋友来访,如今正在后宅小园的半壁阁子里吃酒赏梅。

“这几位都是老爷惯熟的朋友,往来之间并不拘礼,因是如此,老仆才会带公子前往,公子去后但随意就是。稍后待老爷散衙回来,自会前往当面致谢”说话间两人便已到了后园,老仆将唐松带到半壁阁子外向他笑了笑,示意一切随意之后,便自回前院招呼门房去了。

半壁阁子与寻常的亭子不同,虽然形制一样,但却于四璧齐胸处垒以泥墙,上面的空旷处则覆以厚厚的帷幕,可放可收。此时阁中帷幕虽已放下两方,但因里面燃着四个火笼,人走进去后顿时便觉一股暖气扑面而来。

挺大的阁子里已坐有四人,高居阁内尊位的是一位面上常带笑容,须发皆白的老人。此时,四人正围炉而饮,边饮酒边赏玩着阁外远处那几株盛放的红梅。

四人正说到兴处,见唐松进来也不曾断了话头,白须老者向他笑笑后伸手指了指胡凳。

唐松还以一笑后坐下身来,边伸手在火笼上烤着边听四人说话。

这四人先是说着梅花,随后由梅花说到梅花诗,进而开始品评历来的梅花诗,随后又由此发散到读书上,并有向藏书扩散的趋势,兴之所至,随意言说,正是再典型不过的漫谈,但其漫谈之间言辞可采,毫无半点学究气,只让唐松听的甚是得趣。

恰值一瓯酒尽,四人的漫谈也就正好停在了读书向藏书的扩散上。那白须老人转身取酒时向唐松道:“我等一番乱语倒让小友见笑了,小友看着眼生,当不是扬州士子吧?”

“在下是从北地而来,这还是第一次到扬州,丈人好眼力”唐松起身接过老人递来的酒盅,浅笑道:“适闻四位之语,字字句句出于天然,若非是读书得了真趣者断然说不出来,乱语之说实是过谦了”

——唐松此言引得另外三人转过身来看他,“哦,你也懂读书?”

——说话的是个三十岁上下的士子,面容粗犷,身形长大,其人与他的话语一样,带着些不拘于世务的真率。

——“伯高,你且住口”白须老人向这人压了压手后移目唐松,“看你这年纪,当是漫游而来?”

——唐代读书人好读书山林,读成之后也好漫游。以唐松的年纪来看,可不就是四方漫游的士子?

闻言,唐松笑了笑,“是,一路南来,自渡过淮水入了这扬州城之后,就连满天大雪似乎都轻软了不少”

此言一出,那四人都笑了,老人抚须而言,“北地士子初来江南,总是有些不习惯的”

唐松坐下身来,就着火笼慢慢的搓着手,“倒也没有什么不习惯。一渡淮水便入江南。风轻水软,杏花烟雨,这才是江南的味道。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扬州乃江南名城,岂非正该是轻软流丽?只是惜乎来的太晚,若是烟花三月来此,方最得江南与扬州之神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