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道理是一样的,一盘棋能不能成为名局,同样也要满足三个条件,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是不是合情合理,那就见仁见智了,简单的说,这三个条件就是棋手的知名度,比赛的重要性,对局是否精彩,是否有妙手出现,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名局。”李朝源非常自得的说道。
“呃。。。。。,前辈,可不可以解释的更详细一些?”赶紧抢出纸笔,崔实源问道。
“哦,要记录呀?呵呵,解释的现详细一些当然没问题,不过就这样把自已的总结的东西讲给别人,这样是不是太简单了一些?”李朝源哪肯那么容易就把东西教给别人,想要学知识,不付出点儿代价行吗?
“好,知道了,晚上我请您吃烧烤行不行?”崔实源心领神会,马上说道,心中算计——这次出差采访又白忙活了,补贴费都得进人家的肚子了。
“呵呵,那就不好意思了。”嘴上说是不好意思,李朝源的表情却是完全没有不好意思的样子,在他看来,知识无价,只用一顿烧烤就能换来一个名词的解读方法,自已其实是吃亏的才对——好在这样的知识可以不只卖一次,这次便宜点儿就便宜点儿好了,谁让崔实源也不是有多厚家底儿的人呢。
所谓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接受了别人的好处,就得为别人办事,既然对方答应晚上请客,李朝源自然也不能老是吊人家的胃口了。
“。。。。。。棋手的知名度不言而喻,就是棋手的名气,如果棋手的名气不大。基本就是个无名之辈,试问有谁会关注他的比赛?没人关注,又怎么会成为名局?二,比赛的重要性,只有重要的比赛才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棋手内部训练比赛时,肯定会有许多质量很高对局,但那些对局再怎么漂亮,最多也会被归为游戏之作,不为人们所重视。三。对局是否精彩,是否有秒手出现,这是技术方面的因素,棋手再怎么有名气,比赛再怎么重要,但棋下的普普通,毫无特点,又或者错招连连,惨不忍睹。谁又打去欣赏这样的棋局?没人欣赏,又怎么成为名局?”
“。。。。。。,看看历史上的名局莫不如此,比如因彻吐血局。又称丈和三妙手之局,一方是日本围棋三圣之一的刚腕丈和,一方是日本棋史上大名鼎鼎的幻庵因硕最得意的弟子,名气都是极大。而这盘棋是幻庵因硕想要通过弟子打败丈和而争夺名人棋所之战,意义重大就不用说到,至于棋谱质量。丈和弈出三步妙手,将对手击败,完全符合刚才我所讲的三个标准,所以被称为名局没有任何疑问,当然,这盘棋结束后赤星因彻因为受打击过度吐血而死也有一定的关系,不过对我提出的理论并没有影响。”
“。。。。。。再有,被称为世纪之战的吴清源与本因坊秀哉之战,一位是历史上最后一位终身制名人,数十年未曾一败,号称为不败名人。。。。。。当然,这个‘不败’水分很大,因为为了维持这个不败的形象,秀哉很少接受别人的挑战,通常只下授子棋,而以他棋坛至尊的地方,他不想下,别人也没不可能逼他去下,所不战无败,自然是不会输了。另外一位呢,则是东渡日本,被称为百年一遇的中国天才棋手,创下新布局,被后世称为‘昭和棋圣’‘十番升降棋之王’的吴清源,而这盘对局则代表着新生派或改革派向传统派又或者保守派的终极挑战,比赛进行了三个多月,中间数次打挂,为了确保胜利,每次打挂期间坊门都要组织门内高手集体研究,商量对策,而被认为决定此局胜负关键的第一百六十手据称就是本因坊秀哉最得意的弟子前田陈尔最先发现,所以这盘棋实际上是吴清源以一已之力对抗整个坊门,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吴清源还是走出了对角星,天元,三三的新布局,最终仅以两目小负,可谓虽败犹荣,正因为如此,这盘棋被称为世纪第一名局可谓是名至实归。”
“。。。。。;讲过了名局的标准,再来看你所说的王仲明与坂田浩二之战,棋的内容既然得到职业棋手的认同,而且其中出现了妙手,第三条算是符合了,三星杯三十二强进十六之战,虽不能算是重大的关键比赛,但终究是世界比赛,第二条马马虎虎也算够上个边吧。但第一条呢?坂田浩二名气是足够大了,但他终究是六十二岁的老人,过气了,而王仲明呢?只是一位业余棋手,说是名人,成色未免就差了些,所以第一条难以符合。因此这盘棋很难被称为名局。当然,如果王仲明能打入决赛,甚至夺得冠军,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不过,那样的事情,你觉得可能吗?”李朝源笑着问道。
“呃。。。。。。您这么一说倒也是。。。。”,被前辈的理论所说服,崔实源也有些迟疑,“不过话说回来,黄院长和大枝理事都这么讲,应该也有他们的理由吧?”
“呵呵,他们自然有他们的考量了,现在所谓的年度十大名局不同于我刚才所说的名局概念,简单的说,就是先打枪,后画靶,先有了全年比赛的棋谱,然后再从中选出十盘作为最佳,用句中国话讲吧,就是‘矬子里拔将军’,不管是不是达到标准,一定会有十盘棋入选,这十盘棋或许在这一年的比赛对局中不错,但一定就是名局吗?韩国小姐选拔,如果参加的全是歪瓜裂枣,同样也能分出冠亚季军,但那样选出来的能被视为代表韩国形象的佳丽吗?”李朝源问道
“。。。。。。;呃。。。。。。前辈,您的举例真的是太强大了,我想要反驳都找到不地方。”听了李朝源的解释,崔实源只有满口赞同——连选美都扯出来了,再扯下去,该不会扯到总统选举上去?(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候机
“呵呵,年轻人,好好学着吧。怎么样,一顿烧烤换来这样一番真知灼见,值吧?”李朝源笑道,对自已的理论观点能够取得他人的认同而得意。
崔实源苦笑摇头——马不知脸长,牛不知角弯,自我感觉还真好呀!“呵呵,值,太值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赚得太多了。”心中的想法却哪里敢说,嘴上他还是非常诚肯的感谢道。
“是吗?你真的是这么想的吗?好办,我也不是贪心的人,这样吧,两顿烧烤,ok?”李朝源喜上眉梢,显得非常大度的提议道。
“啊。。。。。;那还是算了吧,刚才的话我收回,改成‘听君一席话,胜读五年书’好了。”烧烤可不便宜,请一顿还行,请两顿,肉疼啊!崔实源连忙改口。
“呵呵,瞧你那小气样儿,我开玩笑的,当前辈的怎么会欺负晚辈呢。”看崔实源紧张的样子,李朝源开心的笑道,一付恶作剧得逞的样子。
前辈不欺负晚辈,难道还会欺负老板去吗?真当我是幼儿园的小孩子吗?——崔实源心里嘀咕着,当然,这话他是不会讲出来的,至少不会在李朝源面前。
“对了,除了这些以外,这次采访还见到什么有意思的事儿吗?”这一篇儿过去了,李朝源继续问道。
崔实源继续讲了下去,比如高尔夫球对抗赛,比如开幕式上的棋手发言,比如餐会上坂田浩二的泼墨题字等等,听得李朝源连连点头,直说有趣。
“。。。。。哎,前辈,有件事儿想请教您一下儿。”聊着聊着,崔实源忽然想起了什么向李朝源问道。
“什么事儿?说吧。”后辈有不懂的事情向前辈请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李朝源不以为然的说道,他在《韩国日报》工作了十多年,算起来也是老员工了,跑新闻这么多年,还有什么事能难得住他?
“是这样,刚到三星研修院的那天晚上和几位中国朋友闲聊,聊着聊着聊到刚刚去过的新年元旦中国棋院举办的新年联欢会,谈到中国中国棋院有好几位唱歌水平很高的棋手,还问我咱们韩国棋手中有没有歌唱的很好的人,我说了几个棋手的名字。对方表示不熟悉,不清楚,其中一位提议,问我可不可能写一篇关于棋手唱歌才艺水平的文章,比较一下儿中,日,韩三国中哪国的棋手更多才多艺,嗓音更好,歌唱的更好。我觉得这个题材有点儿意思。值得一写,不过我负责的是围棋版,这样的题材写出来发表在围棋版面上合适吗?”崔实源问道。
“呃。。。。。,这个题材很有趣呀。写出来一定会受到读者的欢迎。我支持你,到于适不适合,我想就是个版面的问题,依我看。你不妨以连载的形式来做这个专题,看读者的反应如何再决定是否继续写下去,如果这么做。估计版面编辑那里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