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开桑家鱼庄工地后,二人来到新村。
这儿太吵了。
桑木兰饶有兴趣地数着,一排十栋,总共有十六排。丁文和乡亲们一一打过招呼,来到第七排,这里一整排有他自个家的六栋和木兰家四栋。
听说第四排没有愿意认领,说什么“四”字不吉利,这都是某某迷恋号码公司给引导的,结果由村委主持下进行抽签,无论谁抽到第四排都无怨无悔。章守志的地块就抽到第四排,但人家说是“四季发财”,听起来多顺口这是。
大老远就听到大舅骂四舅的声音,怎么回事?丁文一听就明白。四舅桑冬昨晚跑到镇里K歌去了,到凌晨两时才回来,结果四舅妈到大舅这儿告上一状。
“四舅,我老妈有请,请你上县城一趟。”丁文远远地喊去,吓得桑冬赶紧推脱说家里明天要装二楼钢筋,没空。见他那心虚的样子,丁文和桑木兰不由开口大笑。
二人兜上一圈,丁文交代大舅不要为钱犯愁,建筑都包给施工队了,自己不用那么累,接下来还要开展下半年的海产生产。
桑春说自己闲不住。
丁文无语,携着桑木兰离开。
农村的汉子都是闲不住的,有的是为生活所逼,压力大着;有的是被婆娘所逼,受不了唠叨。
桑春显然属于前者。
坐上闷热的中巴,丁文在想是该买部车的时候,来往也方便些。在上海那会儿,丁文就会驾驶,当然是在房总醉酒得厉害时候,硬着头皮弄上几手,不过还没获得驾驶证。
车厢里倒显空荡,人们讨论的话题不离桑家坞,想来以前是狗不理的海外孤岛,如今成为渔澳镇人人谈论的焦点。一位中年妇女讲得最是夸张,桑家坞每家每户都获赔百万元,用不着再辛劳了,这一眨眼家家户户都成了富翁,你们说新村建起了洋房、别墅,早知道当时将她家的大丫头嫁过去。
这感叹话有些时过境迁了吧。
她的话引起几个外村人共鸣,一个年青人愤愤地说,桑家坞新村现在算是咱们镇的特区,同样盖新房的,咋差别那么大,他家三叔的新房前天刚被强拆。
又有一位陈渡村的,他说陈渡村损失最大,被划走大片土地不说,连海地也被圈走了一大半,前些日子还集体向镇里讨说法,闹得可厉害。镇里回复,会对村里进行补偿,可到现在,一毛钱也没兑现。那位中年妇女却扯笑了,说那片土地不知荒了多少年,每年被海水卷走不少,现在有得补偿,赶紧拿钱,还是钱拿到手实在。
嗯,这话在理。
那个陈渡村的村民反驳,听说桑家坞有个渔场赔了五百万,他们十七组的也打算在山坳子挖个水库,可惜没能早点动手,要不然这次可以多赔它几十万。
“山坳子。”丁文双眼一亮,连忙记住了这个地点,没有闲心思再听他的懊悔。其实,桑家坞新村址方案的改变,这事与丁文有着莫大关系。
最早打算分岛而治,可惜从叶振捷证实来的消息,丁文的这个打算已行不通,就算村民们闹上几年,其大致结果还是一样的,也许桑家坞可以多获得一些利益。但这么做的话,整日里纷纷扰扰,人人无心于生产经营,也许算到最后自己的损失还更大,所以丁文和桑春他们商定,只得求其次,主动寻找更有利于桑家坞的条件与镇时协商,此举终于搏得镇里全力地支持,获得诸多优待。
没有土地,但海地比原来更加宽广,这注定了桑家坞人今后要以耕海为生,也许正是桑春他们所期望的那样。估计,今年的紫菜田要比去年多上好十几倍。
到了县城,发现如今的县城,每天一个样,都在变化。新城区往西移,老城区在拆建,只有那条河和河岸两边古民居的仍是旧貌。
这次捎回家的,不止瓜果,还有鱼和海货,搬了几箩筐和两鱼箱。丁母见了笑眯眯的,说还是这些东西实在,两周内不用上菜市场了,前些日子,同事又问起那些鱼呢。这边刚唠叨完,那边又立即桑木兰聊起桑家坞新村建设的情况。
看她们俩聊的兴奋劲,丁文只好单独搬起箩筐上楼。
几箩筐的东西倒让丁文出了身汗,丁文接过母亲递来的毛巾,边擦去满头大汗,边脱去上衣。
丁母连忙搬出电风扇,带来些许凉意。
“妈,怎么就不安空调?也不差那几个子的钱。”
“马上和木蓝一起去看牌子。不安个空调,你和木兰肯定不想回县城这个家。”
看母亲幽怨的眼神,丁文咧起嘴好笑,懒在沙发里不想动,掏出电话打给包品之,叫他抽空勘查山坳子这地方。
这山坳子就在狮子岩那山包里,包品之一口说出地点,还说那儿除了孤零零的几棵矮树外,就只有石馒头。
难道那个陈渡村的村民在瞎说?丁文决定改日亲自到现场看看。
丁父背着双手回来,一进门见到丁文和桑木兰,就说桑家坞搬得好。丁母扔给丁父不满的眼神,就说你说得轻巧,儿子在这次动迁中损失可不小,看你不适合教生物改教政治好了,是专门给家里人做思想工作的。
见父亲疑问的目光,丁文只说得些赔偿却断了长远的财路,咱们家估计会获赔一两千万吧。正在厨房里与桑木兰一块洗菜的丁母,双手连忙在围裙擦干,走到客厅,惊疑地望着丁文。
儿子,咱们家的钱有这么多吗?这太出乎丁母的意外。
丁文给父母亲算了一笔帐后,丁父倒没什么,反正清贫惯了;丁母觉得怪心疼,获赔来的钱要全投到新鳗场和围垦中,等于钱在手里转了一圈又没了。
“文,你卡里有钱,就别让爸妈太节俭。”桑木兰从厨房里喊出来。
丁母暗淡的双眼一亮,说臭小子你什么时候有了私房钱?这不行,男人有钱就变坏,木兰你得好好把钱给管好。桑木兰说这次准备到省城看房,拣个周末,要丁母和丁父一起去定主意。丁母一听乐了,终于安心回到厨房做饭,与桑木兰唠叨得甚欢。
其实桑木兰不知具体数目,丁文的私房钱有七八百万。
丁父不管家里的钱事,父子俩谈起养鱼,说省城的鱼友们准备在近期搞个交流会,特别邀请丁父参加,自从几尾喜鹊花相继被罗元交换走,鱼缸里尽是些寻常货,这不正挠心。丁文对养鱼的看法与其父不同,指着鱼缸里十来条丹凤说,这鱼儿精神,别人那儿是养不出的。丁文见父亲不能释怀,又说:爸,你如果真的想要稀有品种,我可以找叶老那儿讨些鱼苗来。
一听寻到自己导师头上,丁父有些踌躇。
丁文当即给叶振捷去了电话,说一两天去省城拜访他。叶振捷在电话那头高兴大笑,喊着欢迎之至。
丁母在厨房里嘀咕出声,骂丁父死要面子。
桑木兰主勺的午餐,清淡而可口,同样葱蒜和青菜吃起来更具自然风味。一些与丁家夫妇平日交好的邻居,听说丁文回来,趁午饭这当儿敲上门,丁母好一阵张罗,给各人都均上一些。那些人夸说小丁种植的这东西,吃了之后才发觉菜市场里的,都不好入口。丁母乐得哼哼,这些东西绝对是纯天然、而且无污染。
丁文在想以后也可以在洪荒空间里试着种些稻谷,虽然不是特意播种,但可以自给自足嘛,不知会不会种成大树一般大的奇株?
唉,那盆可爱的兰株,某人心思还在挂念着。
第一五零章特价优惠
为圆母亲的购房梦,周末一家四人去了省城。
罗元和李若琳在车站接着,然后直接驱车到滨江高档的社区。
李若琳卖力地介绍。
“滨江景观”是省城一流的社区,第三期开发的几栋楼盘间距大、景观好,而且即将封顶,半年后可交付使用。
丁母问,闺女这里的房价多少?
均价一万二。
那一套不得一百多万
听到丁母惊呼,罗元便耐心解释。
这里楼盘每平一万二不算贵,将来还有升值的空间,而且对房地产商也知根知底,也许可以打一点折扣。
丁母问,能打对半折么?
呃……
丁文和桑木兰掩口大笑。
“泡泡你若有本事打到五折,哥就送你一套。”
李若琳从前座转过头来,对着丁文和桑木兰兴奋喊。蚊子你要说话算话,不要反悔,叔和婶到时做个证人。
丁文嘿嘿一笑,说我们的大律师,你要不要再来次录音呀?
被点出糗事,李若琳依旧笑容满面,一点都不恼。
一行六人进了售房部,丁香和几个女同学早在里面等着。
丁母一见便骂,死丫头不好好在学校里读书,跑出来凑什么热闹?
原来,桑木兰昨晚和丁香一提要去省城买房,丁香似乎做足了准备,指着中意的几套高层大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