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想要试探自己?这个想法刚一冒头,就被否定。拿皇长子冒险,不可能。
是因为清扬不在了,失去了倚重,太后便想来投靠自己?不,城府颇深的太后,到死都不会倚靠任何人,也不需要倚靠任何人。
那,就是爱屋及乌,因为知道了自己是清扬的妹妹,所以将对清扬的喜欢转移到了自己身上?想来想去,还是这一点比较合情合理。她忽然想起,太后的话“这也是清扬的遗愿”,是清扬求她的,一定是的。想到这里,她的鼻子,忽然一酸,险些落泪。
有些东西,一定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它的可贵。
忽然衣角被人扯动,低头一看,是心慈,蹒跚地走过来,拉她的裙摆。她愣愣地望着心慈,一张这样神似的脸庞,像极了清扬。她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伤心,一把抱起女儿,绝望地哭道:“她死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正哭得伤心,怀里的心慈忽然手抓脚蹬起来,身子一个劲地往前探,皇后疑惑地回头一看,那默然走近的人,不是皇上么?
她慌乱地站起来,吓得面如土色、战战兢兢。背着皇上私哭一个叛逆之贼,可治死罪。
“人死不能复生,节哀顺便吧。”他并没有要责罚她的意思,甚至连要生气的意思都没有,反过来,宽慰她,又好象,是在宽慰自己。
她长吁一口气,放了个大心,再去看皇上,一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心慈,周围的一切,仿佛都不复存在了。他还是,忘不了她啊,皇后的心里,酸酸涩涩起来。他到集粹宫来,还是因为清扬啊——
良久,他从女儿身上收回目光,转头再望向皇后,却见皇后也盯着心慈两眼发直。他突然意识到,面前的这个女人,是清扬的妹妹啊。他看着她仍旧水意盎然的眼睛,忽然心念一动,她或者,不是他从前想的那样薄情寡义,也没有他设想的那样不堪,毕竟,她还有勇气,在这深宫里为自己死去的钦犯姐姐偷哭一场。她或者,是在忏悔以往的种种,毕竟,那时她根本不知情。
耳畔仿佛又传来清扬低声的乞求“去看看皇后吧,她很爱你,不是吗?”
造物弄人啊,他伤感地叹息了一声。我是那样深爱清扬,却一再被自己愚弄;而皇后是这样深爱我,我却无法唤起对她的爱。天地万物,为何总是颠倒错过?这到底是谁的过错?
头一回,他用充满了怜惜的声音对皇后说:“你也累了,早些歇息了吧。”
“是,皇上。”皇后躬身行礼。
他柔声道:“免了,以后随意一点吧。”
皇后激动得哽咽起来。
次日,圣旨公布。
造反一干人等,全部赦免,官复原职。
削去陈光安“魏国公”封号,全族发配岭南,终生不得进京。
但与陈光安有关系的大臣,一律既往不咎。
如此宽大怀柔的政策,真是破天荒头一遭,大臣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谁也没有注意到,圣旨中,并未提及清妃,既没为她平反,也没明确由她承担全部罪责。一切归于平静后,人们,似乎都将她忘了。
而她,却永远地留在了某些人心中。
三日后,皇帝在城门上悬挂“罪己诏”,反省自己八大罪状,诚心邀返众臣归朝。
然而十日过去,城门每日往返人数愈万,却无一人响应。
当日离朝的大臣们,均没有动静。
整整五天过去了,皇上从最初颁布“罪己诏”的踌躇满志变得有些垂头丧气。且不说他一改往日的苛责,立志以仁治天下,只说向天下公示自己的罪状一事,从古到今,象他这样敢于自我批评的君王,能有几人?他以为,此举定当感动老臣们,他们一定会回来辅佐他,助他渡过难关。可是,等待让他失望,伴之而来的,是更大的挫败感。
他自问,如此气魄,如此雅量,如此诚心,天下帝王再无二者,可是,为什么朝臣依然不肯回朝?
他陷入深深的苦恼当中。
如果不是清扬,一个陈光安,足可以让他满盘皆输。
他想亡羊补牢,却深感势单力薄。
想找一个贴心人商量,脑海搜遍,却没有一个合适人选。老臣尽去,新臣稚嫩,诸多重要位置空缺,他缺少的又何止是左膀右臂?
万般无奈之中,他想到了母亲。
“母后,”他一脚踏进庄和宫,就看见母亲在绣花,细眯着眼,很是吃力的样子,“这些事,叫宫女们做就可以了,何必弄得自己这么为难?”他说。
“越是不做就越手生啊。”太后感叹道:“人呐,能靠自己还就不要去麻烦别人。”
他一愣,母亲是在说他么?难道母亲猜到了他的来意,是在暗暗的拒绝自己?
他迟疑一下,忽然问:“母后,我到底错在哪里?”
她无声地笑了,执拗的儿子竟然肯承认错误了,可见,城门口的“罪己诏”不是他的惺惺作态。她轻声反问一句:“你说呢?”
“为人太过苛责,处事太过急躁,脾气太过暴烈。”他说。
“就这些么?”太后平静地问。
他沉默了片刻:“我难道改得还不够诚心么?”
“不,”太后一语点醒他:“你够诚心,是他们难以放心。”
他静静地望向母亲。
“伴君如伴虎,”太后轻声道:“你若曾被驱逐,甚至险些丧命,还会轻易相信人么?”
他茅塞顿开,却又一筹莫展:“要怎样做,才能打消他们的顾虑?”
太后不言语,从桌子那头轻轻推过来一个黑匣子。
他疑惑地看母亲一眼,打开匣子,那匣子里,静静地并排躺着八个半张桃符。
他向母亲投来更加疑惑的目光。
“把它挂在你的‘罪己诏’旁,你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太后说。
他半信半疑地接过了匣子。
第二天一大早,城门口的“罪己诏”旁,赫然挂上这八个半张桃符。
第三天,没有动静。
第四天,没有动静。
第五天,一大早,公公一路狂奔,径直扑进正阳殿。
“皇上!回来了!回来了——”
皇上从龙塌上一翻而下,衣裳也没来得及穿,打着赤脚就往外跑,公公在后面高叫:〃奇〃书〃网…Q'i's'u'u'。'C'o'm〃“正宫门!正宫门!”
皇上急切,直奔正宫门,远远地,他看见——
宫门开处,以周丞相为首的八位老臣,一字排开,跪在宫门口。
他的眼眶湿润了。
“爱卿,平身。”他声音唏嘘:“大家都受苦了。”
周丞相将手中的托盘举起,暗红的托盘上,八个拼凑完整的桃符,泛着浅黄色的光。
“臣誓死效忠皇上,肝脑涂地,再所不辞!”众人齐声说。
他又愧又喜又感动,说:“朕对不住大家了,今后君臣一心,开创太平盛世!”
庄和宫。
皇上进来,一言不发,将装有桃符的匣子放下,倒头就跪。
太后什么也没有说,静静地转过身去。
“母后,儿臣知错了。”皇上说。
她转头,深深地望了儿子一眼,眼泪,无声地滑落下来。
母亲从来都是强悍的,他的印象中,只有母亲的声色俱厉,没有母亲的柔弱温和,他头一次看见母亲的眼泪,知道那眼泪里包含了太深的意味。他已然为自己的卤莽付出了代价,可是这一刻,他明白了自己对母亲的伤害,和母亲因他而受的委屈,他因为自己的过份更加羞愧,脑袋无力地掉在胸前,喃喃地重复一遍:“儿臣知错了。”
“知道错了那就跪着吧,”太后严厉而决绝地说:“在这里跪一个晚上!”
说完拂袖而去。
这一句“儿臣知错了”她等得太久了,为了这迟到的一句话,她失去的太多了,这句话,勾起了她太多的心事,让她再坚强,也难以自持。数十年来,她付出了多少艰辛、多少牺牲、多少担心,才为他挣来了一切,他却不领情。在他终于明白的她的苦心之后,她的委屈,才一泻而出。
她太爱儿子,因而也更恨儿子。她所有的生命都是为他而铺就,她渴望,得到他的孝敬,可他的固执和霸道又那样伤她的心。有一种恨,明明白白就是因爱而生。于是,当一切都过去了之后,她也只能咬牙切齿地罚他跪上一晚。太重了,狠不下心;太轻了,她又解不了恨;原谅他,她更加不甘心。她是要罚他的,重重的罚他,可一颗母亲的心,却怎么也硬不起来。
于是,返身掩上门后,她的眼泪更加止不住。
这回的眼泪,是为清扬而流。
清扬,你知道么,他跪在我面前承认自己错了。
清扬,请你原谅我,我只是一个自私的母亲,我象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希望儿子依恋我,所以我夺了你的功劳,没有告诉他这是你的先见之明。我们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