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日本后,却在他们的国内同样遭到了哄抢。带头的,正是被刘铭九控制着、全部挂着西方国家注册的那些公司。日本国内也开始进一步出现了物价飞涨、难以抑制的情况,造成了百姓的恐慌。
11月22日,刘铭九公开在天津发表讲话,声明自己不支持也不反对任何一派。因为自己是已经是外交部的次长,只负责对外事务和通商事务。并且明确了回绝了张作霖电商其复任第七军军长职务的商谈任命,公开表示自己只做一届商政之人足以。
而在山东的第三军,也在武同进的带领下,根本不听张宗昌的指挥,按兵驻扎在鲁北地区就是不动。因为有那么多的洋人在鲁北,张宗昌跟李景林一起组成了直鲁联军,根本没理由再让张家干儿子的老部队去跟他们反张,也只能任由第七军去了。
山东保安第三军也在张宗昌参组直鲁联军后,由刘成烈公开发表讲话,拥护罗希良返回旧部,重新出任保安第三军军长,将这支部队接受张作霖的电令后,迅速扩编到了四万八千后,该称第十六军,也开进了鲁北后开始中立。气的张作霖大骂武同进和罗希良不是个东西。
同一天。尹宝山等将领,也按刘铭九事先的约定,同时辞职跑进了天津英租界,不在参与两派之间的纷争。而尹宝山一到天津,也公开发表讲话,呼吁张作霖恢复刘铭九的军职、提前退休、让位张学良。气的张作霖下达命令,取消了尹宝山的各种勋、绶待遇和军阶饷钱的发放。其实他也很清楚,就算没了这些东西,尹宝山凭借华夏集团虽然看上去比例少的可怜的股份,也足够人家在天津过上逍遥富足的日子了。
11月23日,七万大军浩浩荡荡向奉天进发,一场血战拉开帷幕。
郭松龄敢于起兵反奉,不仅因为他是一名民主**者,与张作霖等旧式军阀有本质区别,同时也与张学良的充分信任和纵容有着密切的关系。张学良秉承父亲张作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作风,对郭松龄有着超乎寻常的信任,这在奉系集团内部早已成为美谈。因此当郭松龄“对张作霖的军政措施,时常表示不满”时,张学良对郭松龄则“每表同情”,并不加以制止。
郭松龄起兵前,称病住进天津意大利医院。张学良于11月20日前去探望,劝他回奉天向“上将军面陈意见”。郭则表示:“上将军脑筋陈旧,在杨宇霆这帮群小包围之下恐已无力挽回,必须赶走老杨这帮人,父让子继,由我们来干”。张学良虽然赞成郭反对军阀混战、革新东北的主张,但无论如何他还是做不到冒着忤逆之名去反对他的父亲。此时,郭松龄的谋逆已表露无遗。可张学良仍未及时对郭加以规劝。后人分析,张学良对郭松龄太过信任,一点儿也没有想到他真会起兵造反。
对郭松龄起兵,张作霖也是万万没有想到。张作霖始终把郭松龄看作是辅佐儿子张学良的人物,郭松龄的快速升迁与张学良有着很大的关系,更与张作霖的寄予厚望有着直接的关系。第二次直奉战争之后,张作霖论功行赏,将山东督军给了张宗昌,江苏督军给了杨宇霆,安徽督军给了姜登选,而贡献最大的郭松龄却什么位子也没得到。对此,张作霖的解释是:“将来我的位子就是小六子的,小六子掌了大权,你郭松龄还怕没有位子吗?”张作霖心里清楚,郭松龄与张学良共穿一条裤子都嫌肥,将来的东北就是张学良和郭松龄的。在张作霖心中,郭松龄就等同于张学良,所以,好武器、好装备都可着郭军来。可以说,奉军精锐当时几乎尽在郭松龄麾下。
郭松龄的突然造反让张作霖如闻惊雷,开始时,他还误以为张学良跟郭松龄一起反老子呢。弄清真相后,他一面指使杨宇霆辞职退隐大连。以去郭松龄起兵口实,一面派张学良直接与郭疏通。
郭松龄罢兵言和。
12月26日,张学良在秦皇岛通过日人顾问仪峨与在滦州的郭松龄身边的日医守田福松电话联系,要求与郭面谈,遭郭松龄婉拒。
12月27日,张学良给郭写了一封亲笔信,日医守田到昌黎将此信转呈郭松龄。信发出后,仍然没有回音。
第二次派仪峨与守田接触,希望郭松龄先行停止军事行动,有什么要求尽可以磋商。郭松龄这次有了回复,提出下列停战条件:1)山东归岳维竣或者李景林;2)直隶归冯玉祥;3)热河归李景林或刘铭九;4)郭回奉执政,统掌东北。
至此,郭松龄反奉之目的已然明朗,他要独自掌控东三省,以实现其改造东三省之目的。张学良感到劝说郭的工作完全失败,不再对其抱有幻想。于是,派飞机在郭军上空投撒传单,揭露郭松龄盗用自己名义倒戈反奉,谴责其忘恩负义。
但当天下午,刘铭九在指挥着五国财团彻底在中国市场上击垮了日本财团后,第二次发表声明。再次公开表示绝不复出、绝不参与、绝不资助任何一方向。
郭松龄和张作霖两面的代表,其实这些天也一直在游说着刘铭九。开始的几天,刘铭九还见完他们请他们吃顿饭,到了后来他们就根本再见不到刘铭九的人了。
11月28日,郭军攻占山海关。
11月30日,郭松龄将司令部移驻山海关,将部队更名为“东北国民军”,官兵一律佩带“不扰民、真爱民、誓死救国”的绿色标志。郭松龄不再盗用张学良的名义,以东北国民军总司令的名义发表通电,电告全国,随即率部队出关。
张作霖也在11月30日正式发布讨伐令,命令张作相、张学良在连山一带迎战。
郭军出关后原计划攻取锦州,然后夺取奉天。不料李景林突然背盟,向冯玉祥的国民军开战,并扣押郭军在天津存放的钱款和6万套冬装,使郭军的给养发生困难,并威胁郭军的后路。为防备李景林从背后偷袭,郭松龄命令魏益三的第五军回守山海关,同时请求冯玉祥派兵援助。但冯玉祥犹豫不决,迟迟按兵不动。所以,郭军一开始就陷入无后方的境地,还要分兵对冯、李加以戒备。
郭松龄派人找到了刘铭九,希望念在旧日的友情上,让刘铭九的华夏纺织公司为他们的军队赶制一批冬装。可惜的刘铭九当面答应。转身就离开了天津城,躲到盛苹荪的外祖宅里去。郭松龄的代表找不着他,李景林的人也找不着,张作霖派来的第三个代表、北京政府外长顾维钧更是被武同周圈留在了天津华夏饭店内玩上了女人。
第二十八节 反奉风云中)
第二十八节 反奉风云中)
12月2日,辽西遭遇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风雪。这场大雪使张作霖喜不自禁。他认为郭军的冬装被李景林扣押,士兵在这样的天气下穿着秋装难以持久,只要奉军坚持住,便可使郭军不战自溃。但出乎意料的是,郭军却利用大风雪的掩护,从结冰的海上进行偷袭,迅速突破连山防线,并于12月5日清早夺取连山。接着,郭军马不停蹄,对锦州发动进攻。奉军只有一小部分进行抵抗,大部分一触即溃。
12月7日黎明,郭军攻占锦州,形势的发展对郭松龄非常有利。当时,张作霖所能调动的只有张作相的第五方面军5万多人,黑龙江的部队由于苏联控制的中东铁路拒绝运送张的部队而无法及时到达。
而此时在热河原来辽西省内的那些个**、国民党人,也纷纷行动了起来。他们一边购买、一边运送,总算是帮着郭松龄暂时勉强的解决了一部分官兵的冬装问题。而且也有不少的**和国民党人,干脆就加入到了郭松龄的队伍中。
不过原来刘铭九的那些个留在辽西的老部下们的反应,却让两派都看明白了,在这片土地上真正已经让人心臣服的,只有躲在天津卫的刘铭九。郭松龄派人先是去动员、不成功后派去一去抓丁。直接就引发了凌南、凌源和建平三地老兵集结后的集体上山。也不跟郭松龄打,就占山为王谁也不帮。郭松龄哪里知道,那个消失在他们视线里很久的独立师军情处长丁绍权,正带着**的特务团,一直在他们的这块根据地上活动着。
12月5日,锦州失守的消息传到奉天后,张作霖大失常态,“当即命令内眷收拾细软转移,府内上下手忙脚乱。 10时检点就绪,即以电车27辆,往返输送家私)南满货栈。然后令副官购入汽油10余车及引火木柴等,布满楼房前后,派兵多名看守,一旦情况紧急,准备逃跑时付之一炬”,据目击者回忆,在得知郭军进入锦州后,张作霖“整天躺在小炕上抽大烟,他抽一会儿烟,又起来在屋里来回走动,口口声声骂小六子混蛋,骂一阵子又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