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也被英、法、日三国吞并了,还美其名曰「委任统治」其实就是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然后把别人的财产无偿转变为自己的罢了。
当然,这是强盗对土匪的掠夺,欧洲那些国家没一个是好鸟儿,它们狗咬狗越激烈,那才越有意思,正所谓看热闹不怕事儿大。
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双方共动员丘八6503万余人,战争中损失3750万余人,其中,呜呼哀哉者853 万余人,另有倒霉蛋儿平民死亡1261。8万人,军费消耗1863亿多美元,各交战国经济损失总计2700亿美元。
此外,在大战期间,德国有总计50余万吨的船只被美国侵夺,加上它被夺去的海外资产,德国几乎一夜间变成了穷光蛋,几乎一无所有,倾家荡产,快要光腚了。
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德国经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到沉重打击,战后又受到战胜国的毁灭性掠夺,但它雄厚的工业基础并未受到触动,几乎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
此时,德国的重新崛起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它的经济机器已经重新运转开来,但动力不足。这个动力就是资金。
洪清的到来,给德国带来了大批资金,德国的经济立即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仿佛一个垂死之人突然吃了灵丹妙药,重新焕发了青春的活力,又宛若蛟龙如海一般,立即展现出无限的生命力。
1929—1932年的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打击十分沉重,使它的经济倒退了36年,同时造就了大量的失业人口,高达800 万之众。需知,当时德国的总人口只有7000万左右,也就是说,每100 个人中,有11。4个人失去了工作。
到1935年,德国的失业人口有所减少,但依然高达500 万。
洪清到德国后,与沙赫特博士联手,二人共同致力于德国经济的振兴,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使德国的失业人口减少了一半多,只剩220 万人了。
此时,德国的失业率仅为1。3 ﹪,在各资本主义国家中最低;同期,美国的失业率为1。89﹪,英国的失业率为8。1 ﹪。
德国失业人口的骤减,得益于两个原因:一方面,德国工业获得了巨额资金,生产规模如气泡般迅速扩大,吸纳了大量无业人员;另一方面,希特勒把《凡尔赛和约》当个屁就给放了,根本就没在乎它,开始了大规模扩充陆军,也吸收了大量失业人员。
同时,德国的扩军备战工作也大大加快了步伐,只因为有了充足的军费。正所谓有钱好办事儿。
1933年初,希特勒上台,由于财政拮据,到1935年,德国军费总开支不过130 亿帝国马克;但1936—1937年,德国军费开支达到了530 亿帝国马克。
此时,德国的工业产值再度超过了英、法,但是却只能在世界上位列第三位,因为俄国鬼子的工业产值跃居了世界第二,这可真是世界人民的不幸。
到1936年底,德国的生铁产量翻了两番,达到了1860万吨;钢产量由560 万吨(1932年)上升到2320万吨,增加了314 ﹪;而铅产量达到19。4万吨,大大超过了美国佬儿,居世界第一位。
以强大的工业作后盾,德国几乎一夜间打造出了一部令世界为之瑟瑟发抖的战争机器。它的钢铁利剑的锋芒已指向了俄国鸟儿人。
此时,德国陆军总数达到了275。8 万人,其中现役师53个,即35个步兵师、3 个山地师、6 个装甲师、4 个轻装甲师、4 个摩托化步兵师、1 个骑兵师,可动员的师数目为103 个。
陆军的武器装备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装备各型装甲车辆3200辆、反坦克炮11200 门、迫击炮4624门、步兵炮3340门、轻型榴弹炮4845门、重型榴弹炮2049门、100 毫米口径加农炮350 门,以及大量工程、通信等装备和器材。
空军也有了长足发展。
希特勒上台之处,德国的国防军只有550 名飞行员和180 名飞行观察员;只有5 架轰炸机、3 架战斗机、5 架侦察机;加上那些民用飞机等,各种飞机总共也不过250 架。
此时,德国空军拥有军官1。5 万名,士官和士兵37万人;有21个飞行联队、302 个飞行中队,拥有作战飞机6093架;另外,德国空军还有4600架非作战飞机。
德国空军已成了一支令人胆寒的空中打击力量。
由于德国奉行先陆后海的战略,因此,海军的发展较慢,但在潜艇司令邓尼茨和海军总司令雷德尔的大力推动下,也有了比较大的发展。
现在,德国拥有战列舰6 艘、装甲舰2 艘、重型巡洋舰3 艘、轻巡洋舰24艘、小型巡洋舰36艘、潜艇173 艘。
同期,英国的海军力量如下:
战列舰12艘、战列巡洋舰3 艘、航空母舰6 艘、巡洋舰68艘、201 艘驱逐舰和护卫舰以及潜艇407 艘;
海军司令部的航空兵拥有232 架作战飞机,编为17个航空大队;
航空母舰上有大约500 架飞机,后备飞机490 架;
另有5 艘战列舰、6 艘航空母舰、21艘巡洋舰和50艘驱逐舰正在建造中。
德国的海军力量与英国的皇家海军尚不能同日而言,但德国的海军利剑已可对大英帝国构成不小的威胁,尤其是邓尼茨的蓝海「狼群」,像一只只无形的幽灵一般,始终围绕着英伦三岛;同时,一只只龇着牙,随时准备撕裂英国的运送货物和补给的商船。
此时,德国的军火产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仅克虏伯兵工厂一家的军火产量就超过了整个欧洲的军火产量的总和的两倍。
德国的重新崛起已成事实,为了锦上添花,增强德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柏林奥运会也进入了倒计时的筹备阶段。
洪清特意向希特勒提了一项建议,说道:「从希腊雅典采集奥运圣火,然后在世界各地传递,必然会引起各国民众对德国的关注,吸引世界的眼球。」
希特勒大喜,说道:「好主意!」
此时,奥运圣火已开始在欧洲传递。
洪清没想到他无意中的一项建议,竟然开创了奥运会的一项盛大前奏。奥运圣火的传递正是始于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而在此前,奥运会并没有圣火传递这项活动,可以说,奥运圣火的传递是由洪清开创的。
柏林奥运会于8 月1 日开幕,为期15天。希特勒亲自担任奥委会大会总裁,并主持了开幕式。
第十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柏林圆满召开,大大增强了德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此届奥运会中,德国可谓出尽了风头。
希特勒下令用16吨铜铸造了一座奥林匹克巨钟;建筑了一座高达70米的希特勒钟塔;修建了一个可容纳2 万名观众的游泳馆;并建造了比美国洛杉矶奥运村更豪华的柏林奥运村。
这些规模和气势皆称世界一流的工程,大大增长了德国人的志气。
而且,德国第一次通过电视播放了奥运会的比赛盛况。
另外,德国最终获得了33枚金牌、26枚银牌和30枚铜牌,居世界第一。
凡此种种,莫不说明德国的重新崛起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
中国也派代表队参加了此届奥运会,不过,由于当时中国综合国力有限,体育事业十分落后,在此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队的成绩很不理想。
中国足球队以谭江柏、李惠堂为首,最后也失利而归。希特勒出于洪清的缘故,觉得应该对中国有所动作,以示尊重,以使中国代表队在此届奥运会上不至于太丢面子。
于是,希特勒亲自接见了谭江柏,并赠送了他一块儿金铊表。
那么,这谭江柏究竟是何许人也?
非是旁人,他就是谭咏麟的老子。
此人的球艺不错,当年被成为「谭铜头」,乃是中国足球队的头号主力,只是由于中国体育总体水平不高,这才失利。一切也算是情理之中。
谭江柏比较长寿,直到2006年方自辞世,享年95岁。
德国国会大厦。
杯盘交错,欢声笑语。
气氛热烈,人人兴高采烈,满面春风。
但是,有一个人并不高兴,甚至面上还带有几丝愠怒。此地正在为一对新人举办婚礼,其实,人已不「新」,因为两人都已四十多岁了,只是初次步入婚姻殿堂而已。
这不悦之人非是旁人,正是新娘。新郎深沉内敛,但别人依然可以从他面上发现喜悦之情,俗话说,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新郎虽然善于隐藏内心情感,但他的眼神还是透露出了他内心的些许喜悦之情。
出席婚礼的嘉宾,个个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都是第三帝国「炙手可热势绝伦」的角色,为首者正是第三帝国的老板阿道夫。希特勒,他同时也是婚礼的证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