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爸爸梁万禄在赵各庄赶车,几天回不了一次家。大哥梁凯在煤窑做工,经常住在工棚里,家里的活主要落到妈妈和珠子身上。妈妈已经是四十出头的人了,最大的妹妹二珠才十一,二弟十岁、三弟六岁、最小的四弟才两岁。
珠子对老人分外孝敬。一看见妈妈干累活,就说,“妈,歇歇抱抱四弟吧,我手中的活这就完了,那点活给我留着。”妈妈说:“也不能都留给你一个人挨累呀。”珠子说:“我年轻,多干点,不累。”
爸爸、大哥一回来,珠子忙得更欢。屋里屋外总是有她咯咯的笑声。她先找换洗衣服,把爸爸、大哥换下来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坏的地方立刻补得整整齐齐。晚上,给爸爸捶背捶腿。都说女儿是爸爸妈妈的贴心小棉袄,珠子还是爸爸妈妈的心中幸福神。珠子使梁万禄全家总是充满着欢乐和幸福。爸爸妈妈有什么心烦的事,珠子总能慢慢问出来。其实烦心的事,有很多时候,说出来心里就宽敞一半了。把烦心的事说出来,听几句宽心话,再看看可爱的女儿,心就顺了。慢慢地,爸爸妈妈有啥烦心的事,都愿意跟女儿说说。其实女儿帮不了什么忙,就是能让爸爸妈妈自己宽心。
珠子对弟弟妹妹特别喜爱。弟弟妹妹整天离不开大姐。这个手脏了找大姐洗,那个衣服刮破了找大姐缝。晚上,珠子做针线活的时候,弟弟妹妹就挤到大姐身边,求着大姐给讲故事。‘黄狗大狸猫’、‘二小拾柴’、‘碗划买爹’、‘画上的巧媳妇’,讲了一遍又一遍。讲了上边的事,弟弟妹妹能接上下边的事,可是还是让大姐讲。老故事讲絮烦了,珠子就现编,逗着弟弟妹妹玩。编得不好了,弟弟就嚷,“大姐是现编的,不好听。”珠子就说“不爱听,不讲了。”弟弟们马上软了,“大姐讲吧,讲吧。”珠子又接着编下去。
好女百家央求珠子难舍父母
一家女,百家求。珠子十六那年就有人托媒提亲,珠子就说:“妈,人家还小嘛。再说,弟弟妹妹们都小,我走了,谁帮助妈妈呀。”
妈妈说:“要说小,也不算小了,再说从定亲到结婚还有一年时间。从前的小介媳妇,十四岁就有上头的。十五六结婚的多的是。”
珠子说:“从前是从前,现在是民国了。老习惯得改改了。”
妈妈也舍不得自己心爱的女儿离开自己。如今民国了,十八九的大姑娘才结婚的越来越多。于是就没有再坚持。
又过了一年,到了民国二十五年,珠子已经十七了。这年秋天下尤各庄的王家来提亲。小伙子叫王义成,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上边父母身体结实,下边有一个弟弟。因为父子能干,母亲又善于勤俭持家,日子过的挺殷实。
珠子没有拒绝,说,“妈妈,我走了,谁帮助妈妈照看弟弟妹妹呀。”
妈妈说:“女孩子大了,总得嫁人,不能在爸爸妈妈身边守一辈子呀。你也不小了,今年相亲,明年也该出嫁了。明年你二妹子也十三了,你二弟明年也十岁了,是半大小子了,都能帮妈妈做点啥了。妈这儿,你不用惦着。再说下尤各庄离家也不远,你可以经常回家呀。”
几天后,妈妈到王家去相看,见了王义成,觉得这孩子还行,比珠子大两岁。王义成长的也算不错,中上等身材,说话不多,但是憨厚中透着一股精细。又过几天,王义成和他母亲来相看。王义成见了珠子,表示一百个愿意。珠子见了王义成,没有拒绝,说听爸爸妈妈的,于是这门亲事就算订了。几天后,王家送过来财礼,其中有几丈细布,是给珠子做衣服的。如今年轻人订婚实行照相,珠子提出要照订婚像。王家同意了,可是因为忙,没有照成,说结婚的时候照个结婚像也就行了。
珠子把王家送来的布,一针针一线线做成了结婚的服装。
快到结婚的日子,珠子把二妹子叫到身边,嘱咐二妹子说:“大哥上工,经常不在家。姐姐走了,家里大的就是二妹子了。以后姐姐在人家的时候多,回来的时候少了。二妹子就多受累,多多照看弟弟们。别让爸爸妈妈操心。弟弟们的鞋,姐姐做好,回来的时候带来。平日里大伙的衣服,洗洗涮涮,缝缝补补,就得多靠二妹子了。有什么成宗的活,给姐姐留着。姐姐回来时做,或者拿到王家去做。”
二珠一边流着泪,一边答应着姐姐的嘱咐。问珠子:“大姐,咱们女人长大了都要出嫁吗?为什么不一辈子待在爸爸妈妈身边呢?”
珠子说:“二妹子,你还小,再过几年你就懂了。”
珠子又嘱咐二弟德子,说:“二弟已经是大孩子了。姐姐以后到老王家去,二弟是男子汉,对弟弟们有啥事多担待点。他们都是你的弟弟。哥哥么,就要多担待。家里活,能干的,多帮妈妈干。多听话,别让爸爸妈妈操心。咱家穷,你不能上学,就想办法自己学。咱们爸爸小时候也念没多少书,大部分都是自己学的。大哥也是。”
德成一一答应,说:“大姐你就放心吧。我也会去尤各庄看大姐的。有啥好吃的东西,我会给大姐送去的。”
珠子说:“你可别自己去。那么远的路。姐姐会不放心的。”
德成问:“大姐,你为什么一定要到老王家去呢?不去不行吗?”
珠子说:“再过几年你就明白了。”
从前背妹往家走今天背妹送外乡
第二年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珠子十八岁了。这年秋天珠子出嫁了。出嫁之前,王家送来一套首饰。出嫁的前一天,爸爸和大哥都请假回来了。这天晚上,妈妈和珠子挨着躺在炕上,娘俩唠呀唠呀,唠一会儿,娘俩流一会儿泪,擦擦泪又接着唠,再流一会儿泪,再接着唠,一直唠到深夜,枕头都湿了。本来女儿大了,出嫁是一件喜事,可是作妈妈的舍不得女儿离开,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爸爸妈妈和弟弟妹妹。第二天,娘俩的眼睛都是红红的,眼泡儿都哭肿了。
早晨,珠子换上自己做的细布新衣服。邻居家的媳妇过来帮忙,用细线给珠子开脸。脸上那么多寒毛都要一根一根绞掉,甚至发际边上的短头发也要绞掉,留下一条整整齐齐的发际。开了脸,结了婚,就不再是黄毛丫头了。开脸真是好疼好疼,没有办法,姑娘结婚的时候都要受这份罪,珠子强忍着。绞那些短头发时,头发根带出了一丝血筋,赶紧摸上胭粉擦掉。开完脸,再轻轻擦上一点胭粉,眼眉也稍加修饰,脸上淡淡涂上一点红,珠子更显得楚楚动人了。妈妈帮珠子把粗粗的大辫子绾成纂儿,罩上纂罩。把辫子绾成纂儿,就标志女人由姑娘成为媳妇了。妈妈打开王家送来的首饰盒,拿出银簪子别在珠子大大的纂儿上,首饰一件一件戴在头上,有花,有云,有凤;耳朵换上新银质耳坠儿,手腕上戴上银镯子。身上套上一件大红袄。新娘子打扮得标致,光彩照人。
日头上一竿子高的时候,从庄南边传来欢快的喇叭声音。声音越来越近,还伴有炮仗二踢脚声音。花轿快进院子的时候,珠子穿上绣花鞋,盖上红头盖,在炕上坐在妈妈的身边,拉着妈妈的手,静静地等着。梁万禄和梁凯在院子里照应着,给大家端茶递水。梁凯看着花轿慢慢放到屋门口前边,地上放一块红毯子,知道上轿时候快到了,可是还是在院子里转游,端茶递水。梁万禄说:“还转游啥?进屋看看你妹子准备好没有?”梁凯像没听见似的。梁万禄抬高声音说:“晨子,你听见没有?”梁凯低着头不情愿地进到屋子里,靠着炕沿站着,看着盖着红盖头,静静坐着的妹妹,等待着司仪喊话。
鞭炮声音一停,屋外有人高喊“请新人上轿喽!”。
大哥对珠子说:“珠子,慢慢过来,哥背你上轿。小心点儿,脚不能挨着地。”梁凯说着转过脸,靠着炕沿,背向着珠子,把珠子背到背上。
以前,梁凯经常背珠子。在关东法库的时候。梁凯领着珠子去玩,回家的时候,珠子常常不想走,让大哥背着回家。那次去教堂洗礼,珠子耍娇,去和回来都让大哥背着。珠子在大哥的背上总是特别高兴,有时还拉着大哥的耳朵,嘴里说:“快走,快走。”有时候,拿个啥东西,就在大哥的后背上玩起来,还在大哥的后背上画东西。回家就得洗。珠子看见大哥洗自己画的东西,就咯咯地笑。大哥看见妹妹笑,自己也笑。
还有一回,梁凯去卖老姜。珠子非要跟着不可。大哥拗不过,只好带着。先是领着小手。后来走不动了,就让大哥背着。大哥又挑担子又背妹妹,实在没有办法走路。就跟珠子说:“珠子,大哥把老姜都放到一个筐里,你坐到空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