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翔苍穹-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受的。而日益强大起来的中国正进入海洋,并和日本在一些海域存在争议。如果坐视中国强大,在东南亚建立权威,或控制南中国海和印度洋的交通(这对中国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日本的生命线将被别人掌握。甚至在不远的将来,当中国海军有能力在太平洋施加更大的影响力时,日本就只能接受中国在这一地区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这样无异于使日本头上又多了一道枷锁。倭寇认为:中倭合作来达到它的政治目的也是不现实的,因为一切政治目的归根结底都是为经济目标服务的,改善战略环境和政治地位都是为了谋求更广泛的利益,都应该依赖自己的实力,而不能依赖别人。对中国和倭寇来说,扩大自己在亚太地区海洋上的势力,确立自己国家对原料产地和运输路线的控制,都是很重要的。而这条路线(经马六甲到达中东和欧洲的路线)却只有一条。任何一国的政治家都不会安心把这条路线交给别的国家掌控。从经济形态上来讲,日本需要寻求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市场空间。于是有人(幼稚)认为中国因具备这样的条件有和日本合作的经济基础,实际上经济是受限于政治,因为政治的竞争性(两者都谋求大国),所以经济的合作基础很不牢。 

由于日本经济这种依赖海洋的脆弱性,使它的全球性影响很容易被他国左右,甚至在两国利益冲突的时候,不得不妥协,这是一个有大国诉求的国家所不能接受的。改变这一点只能通过建立一定范围内的地区霸权,使自己拥有较稳定自主的经济基础。而倭寇首选的目标就应是东南亚,因为马六甲――南中国海――-台湾海峡――日本海是其生命线,而这里恰恰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首要地区,由谁来主导这一地区,就是中日矛盾的焦点。 

俄国的实力式微,而且俄国一直是实行重欧轻亚政策,所以俄国在远东的利益目标主要是经济合作,希望稳定远东,以便面对西方北约和欧盟的咄咄逼人的政治挤压,俄日有北方四岛的领土纠纷,而且倭寇也是美国的基地,所以不会将北方四岛给倭寇,因为此四岛的战略地位对于俄来说,十分重要,其是太平洋出海口的屏障,若落在别人手里,俄就会丧失太平洋的出海口。倭寇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南下,所以决定俄日虽有领土纠纷,但不会导致严重的对立,因为双方的重点没有交叉。 

日本发展道路上有着中国和美国两大矛盾,它要想真正成为大国,只有两条路可走:即利用中国排挤美国或利用美国排挤中国。使自己最终在这一地区达到主导地位。如果日本选择利用中国排挤美国,它首先要担心的是中日联手是否有这个能力,鉴于这里地缘政治方面的重要性(中国作为新的大国的崛起,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维护全球霸权对其经济的重要性,所以美国决不会轻易退出东亚。只要驻日韩菲的美军还存在,美国在这一地区就拥有事实上的强大影响力。即使中日联手成功驱逐了美国势力,由于中国和日本相比的地缘优势(亚洲国家对日本的传统排斥,日益强大的经济能力,拥有经济资源人数众多的华侨,战争潜力优势),很可能会在尔后与日本争夺东南亚主导权的斗争中胜出,使日本不得不接受刚刚摆脱一个大国的阴影又进入另一个大国的阴影中的处境。由于两国都想成为世界性主导国家,而两国的基础势力范围又恰好重叠,日本在这个势力范围中又处在不利的竞争地位。使日本很难与中国坦诚合作(中国同样难于和日本真正合作),所以这种设想是不现实的,希望国人认清这个事实,倭寇不会与我们真诚合作,对日本我们要政治上挤压它的空间,在国际上弱化其影响力。 

那么另一种与美国合作,排挤中国呢,日本可以通过签订平等的日美保安条约(现在的日美保安条约实际上是把日本置于美国保护下的条约,并不是德国与美国式的在北约中负有平等义务的盟国关系),并取得海外驻军权(意味着修改宪法),改善形象,增加国外投资,扩种军力等方式使美日之间成为一种平等合作伙伴的关系。 

美国以占世界4%的人口消耗着世界四分之一的能源,中国有占世界20%的人口,又是日益发展起来的国家,消耗的资源量正在迅速的增加。美国的全球霸权正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全球经济利益,中国力图成为世界的一极也是希望能获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中国的崛起即意味着打破美国的全球霸权和争夺资源,两国之间有着必然的战略矛盾,这是不可调和的。人权,民主不过是些借口而非实质。由于美国在东亚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日本的支持,兵力的投送也严重依赖倭寇,和日本合作也是可以使美国满意的方案。而日本则可以利用美国的力量限制中国在亚太地区势力的膨胀。取得在这一地区的更大发言权,并用自身强大的经济力量拉拢控制东南亚地区,保障这一地区的资源市场,且由于地理上这里和日本不算十分遥远,是日本海空力量可达的范围,也可一定程度上维护日本海上运输线的安全。在政治上,由于取得这一地区的主导权,加上强大的经济力量。以及与美国合作遏制中国的盟友关系,使日本有了在国际上成为一个重要的大国基础。这无疑是对日本最有利的选择。 

除非日本承认中国在亚洲的领导地位,而中国承认日本的世界政治地位,两国才能避免冲突。但是没有地区霸权作基础,空谈国际影响是没有意义的。而日本作为一个资源贫乏,人口多耗能大的国家,想要保持不受制于人的地位,必须改善它先天不足的地缘环境,从而决定了它必须解决与中国利益重叠地区的问题,而在这些地区,任何一国的让步都等于是把整个地区的主导权交给了对方,所以这种冲突是不可调和的。至于具体美日合作的手段会是什么,则要看具体事件而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从这点上看中日之间冲突的可能性是很高的。或者说是必然的。 

修2 38

(更新时间:2005…1…10 8:49:00  本章字数:5699)

再来看印度,中国和印度山水相依,互为近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两国的关系始终不尽人意,进一步发展中印关系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障碍。 主要如下: 

1、边界问题 

中印两国拥有漫长的共同边界,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国边界从来没有正式划定。因此,中印之间存在较大面积的的领土争端,并在1962年发生过极不愉快的边界战争。这是影响双边关系的一个重大因素。边界问题事关国家的根本利益,又直接涉及国民的民族感情。中印两国现在都很难指望边界问题在中近期内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此它从根本上制约了两国关系的发展。 

2、西藏问题 [·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现在,流亡在印度的西藏人超过12万,达赖集团的流亡政府设在印度的达兰萨拉。流亡西藏人在印度所进行的分裂活动,直接威胁到到西藏的稳定,影响到我国西南方向的安全。印度政府在西藏问题上采取了两面性的做法,它一方面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允许西藏人在印度领土上从事分裂中国的政治活动,但另一方面它又暗中支持达赖集团分裂中国的行径,企图使这个问题成为向中国施加压力和影响的筹码。 

3、三角关系 

中国与巴基斯坦有着十分友好的传统关系,在政治、经济和国际问题上进行过长期有效的合作。中国高度重视巴基斯坦这个值得信赖的朋友。每当巴基斯坦遇到困难的时侯,中国总是给予有力的支持,而在许多重大的国际问题上,巴基斯坦对中国的立场总是表示支持。中巴关系对我保持在南亚的政治影响力,防止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蔓延意义重大。但是,印度对中巴友好关系耿耿于怀,抱怨中国对印度的“安全关切”缺乏“足够的敏感”。尽管中国真诚希望中印巴三角关系呈现良性循环地同步发展,真诚希望印巴之间通过谈判协商的方式,解决双边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改变在克什米尔地区紧张态势,但印度对中巴关系仍心存戒备。 

4、安全观念 

尽管近年来中印关系得到不少改善,双方在边界实际控制线地区也采取了建立信任措施的行动,但印度对中国仍存在不少疑虑。印度的决策层认为,中国的强大和崛起可能影响印度的国家利益,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严重威胁了印度的战略安全。印度的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