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箭传说-第4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但他心底里对谢明伦这个敌手,倒也有些钦佩。若是谢明伦遇上的不是他。说不定还真会是另一番光景。仅看谢明伦凭着武陵一郡之力,便能养起五万大军,便让杨诚自叹弗如。而且武陵在他的控制下。丝毫没有半点混乱,即使有驱逐饥民之举,也没有引起任何骚乱,谢明伦的治理手段可见一斑。

谢明伦摇了摇头,无奈的说道:“杨将军倒也用不着安慰我,只恨我生在帝王之家,而且还是个落魄地帝王之家,一切早已注定,没有任何可供我选择地余地。倒是天下大乱将至,以将军雄才伟略,不知有何打算?”

“谢兄太高看我了,杨诚不过一村夫而已。况且天下并非是大乱将至,而是大治将至。”杨诚笑着回道。

谢明伦盯着杨诚的眼神,皱眉说道:“谢某已是阶下之囚,生命只在旦夕之间,杨诚军仍不能以诚相待?”

“杨诚句句出自内心,谢兄何出此言?”杨诚一边替谢明伦倒着酒,一边不以为意地说道。

谢明伦笑着摇了摇头,正色说道:“以将军的眼光,难道还看不出大陈江山已是摇摇欲坠?”

“些许小恙,药石可治。”杨诚淡淡的说道。

“哈哈。”谢明伦大声笑道:“百年陈疾,竟被杨将军看作小恙,谢某实在不知杨将军是有意糊涂还是天纵奇材。”

“谢兄所谓百年陈疾,可否详细道来?”杨诚一脸诚恳地说道。大陈的种种危机他已从章盛那里听得不少,此时倒也想听听以谢明伦的眼光,有何不同之处。武陵一平,荆州境内便再无大患,蔡进锐已经带着平海营奔赴洞庭,剿灭从江夏逃出来的那只贼军已是指日可待。他接下来需要面对的事情,便是荆州的治理和如何以荆交之力,助天下之治了。虽然志向早已立下,但他现在仍没有一

的方案,再加上长安目前的危机,让他倍感肩上的压

“听说杨将军将荆北三郡拱手让给三大世家?”谢明伦低头看着杯中清辙淳香的七井酿,平静的问道。

杨诚微微一怔,疑惑的问道:“谢兄是如何听到这个消息的?”他的奏本已经递上朝廷,虽然在三辅大臣那里被一致通过,但并没有正式公布,连他的正式回文也在数日前才接到,谢明伦困居武陵。竟然也得晓此事,怎么能让他不暗暗吃惊。

谢明伦不答反问:“荆州这几年的情况杨将军想必也是了如指掌吧。”

杨诚点了点头,叹气说出四字:“民不聊生。”

“杨将军可知天下各州百姓,大多比荆州更甚?”谢明伦朗声说道,面色竟有些激昂。

“更甚?”杨诚沉吟道。在征西之战中,他曾在凉州呆过一时日。也曾亲眼目睹百姓大举逃亡之举。但从内心里,他却并不相信天下还有比荆州更混乱的地方。其他州郡大多在各大世家的控制之中,相比之下还算安定,百姓暴动之事更是从未听闻,是以他对谢明伦这话颇有些不以为然。



“杨将军定是以为我在危言耸听了。”谢明伦自嘲道,随即正色说道:“将军可是以为这几年荆州民乱不断,而其他地方却是风平浪静?这只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已。远地不说,就说荆州附近这几州,可以说没有一处比荆州好多少。除了将军你管辖的交州以外。”

“哦?”见谢明伦一副肯定的样子,杨诚也不由微微动摇。这些年他一直致力于交州的事务,根本无遐他顾,就连政务上的很多事情也是先交给叶浩天,后交给张识文,自己出力并不多。至于天下各地的形势,大多只是听别人提起而已。虽然铁严华着手建立地情报网络已经逐渐成形,也仅是专营荆州一地而已。“愿闻其详。”

“将军可知百姓真正所求的是什么吗?”谢明伦并没有下面回答,反而仰首问道。

“民以食为天,当然是先解决肚子的问题了。”杨诚想也不想的说道。这些年来虽然他不怎么理政。但对于粮食这个切肤之痛却是深有体会。不论是在征北军中征战,还是他和叶浩天初抵安平时安抚流民,甚至这次的荆州之战,粮食一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可以说这次他若没有倾交州之存粮以资荆州百姓,战斗绝对不可能如此迅速的完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历来都是兵家必须放在首位的考量。

谢明伦点了点头,正色说道:“将军的话并没有错。可是民虽以食为天。却以地为本!”

杨诚不自觉地点了点头,谢明伦这话虽然是老生常谈,却也是至理明言。百姓的根本便是土地。若是连安身立命的所在也没有,谈何安居乐业。

“将军可知道,徐州之地,已有六成属潘氏一族!豫州的叶家也不遑多让,五成的良田尽成其私产。至于西蜀,更向来便是康家的产业,百姓未曾拥有寸土!只是康氏对财富并不热心,所以百姓日子还算过得去。至于天下其他各州,情况也相差无几,试问将军的大治,从何而来?”谢明伦愤言问道。

“这……”杨诚微微一怔,他向来以为靠着轻徭薄赋,清明吏治,便可以让百姓得到休养生息,谢明伦所提及的这个问题,却是第一次进入他的视线之中。交州一向被誉为蛮夷之地,并没有什么大家族在那里落脚,所以土地的问题并没有那么突出。更何况这几天交州大举开垦荒地,亲增地良田早已是以前的十倍,百姓户户都有充足的田地,根本没有让他产生过任何的担心。但其他各州却不同,特别是中原各州,开发比起交州要早数百年,能开垦的土地几乎都已开垦,数百年地家族在那里比比皆是。

“所谓不破不立,若不能改天换地,试问如何能把土地从这些陈腐地家族手中夺回来,还百姓以根本!”谢明伦慷慨激昂的说道。

谢明伦语出惊人,顿时让杨诚呆住。他倒不是为谢明伦这番改天换地地言辞打动,对于那千万人为之痴迷的宝座他从未生出过觊觎之心。真正让他动心的是“还百姓根本”这五个字。民以地为本,没有地就算他再怎么努力,百姓又如何能安居乐业?但是凭他自己地力量,又如何能将这些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中掌握的土地重新分给百姓呢?就算他对政治斗争再怎么愚钝,也知道那样一来,便等于与天下所有世家大族为敌!

“难道就真的没有其他解决方法?”杨诚不死心的问道。在这个问题上,他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办法,与天下所有世家大族为敌,就算他有那个胆也没有那个实力。就算是声名卓著的章盛,对各大世家也只能制衡。更不用产是他了。谢明伦在这个问题上显然比他看得更深,是以杨诚立即虚心救教,希望他能有更好的办法来。

“杨将军一心为民,谢某早有听闻,今日一见果然非虚。”谢明伦对着杨诚长长一揖,由衷地说道。

“谢兄若是与我换个位置。想必比杨诚做得更出色。”杨诚谦虚的说道,“若是谢兄真有良策,还请不恪赐教,杨诚感激不尽。”

谢明伦摇了摇头,喟然叹道:“在下哪有什么良策,就算天下真的让我夺了下来,也不过重蹈覆辙而已。”

“刚才谢兄不是……”杨诚不信的问道。看到刚才谢明伦那种慷慨激昂的样子,实在难以让他相信谢明伦也只是一时激动之言。想到这里杨诚不由想起,四年前谢明伦起事之时。不仅将官仓的粮食接济百姓,而且还大肆将大户地田地分给百姓。当时他还只是以为他此举不过是要收拢民心而已,现在想起早在四年前,谢明伦心里便有些想法了。只是最后被杨诚和裴成奇打得溃不成军,空有百姓支持也只得含恨逃亡。

“富者有其田,贫者尽其力,数百年来早就不可更改。凭人力,就算能有这个机会和实力,也仅能制其一时,最终仍会被这个规律所替换。昔日商君变化。可谓轰轰烈烈,但也仅能维持数十年而已,连自己最后也车裂而亡。”谢明伦叹道,脸上颇有些无奈之色。

“不然,商君虽死。但却为秦尽其益。终一止纷攘,天下一统。”杨诚正色说道。

“是吗?”谢明伦谓然笑道:“天下一统又如何。百姓未得其利,还不是二世即亡。朝代更替无可避免,圣人之法也不可能让百姓万世受益。”

“照你这样说。个人的努力岂不是毫无意义?”杨诚不以为然的问道。

谢明伦点了点头,颇有些失落的说道:“现在我已经完全看透了,一切都是命运,半点不由人。每一个人在命运面前都只是微不足道的可怜虫而已,要你生便生,要你死便绝不能活。”

“谢兄若是大事一成,必不会如此颓废。虽然无万世之法,但能使百姓一时受益,便足矣,后人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