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第一强兵-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我说完。”王羽的语气依旧平淡,但其中却多了一股无形的威严,众将尽皆凛然。
这场大捷,众将无疑都在出力,而且各有出色表现,但整个战略构想,却是王羽定下来的,也是他决定要逆流而上,迎而战之。
最终的结果,证明王羽是对的,也让后来的二将真正见识了他的勇武。
不怒自威的大将之风,已经在少年的身上彻底展示了出来。
“春秋无义战,今天这一战,徐将军是秉承信念而来,羽亦是为了救国而战,只有胜负,没有对错,将军在此战后求仁殉道,却是出于何种典故?”
徐荣不答,他已经见识过王羽的舌辩之能了,不想以短击长。
“何况,羽击败将军,用的是诡计,而非堂堂正正的战法,刚才与将军说的话,也多半是出于招揽将军的考虑。羽出道以来,只有将军让羽使尽了浑身的解数,却也之能险险得胜,还险些折了大将……”
王羽感受到了黄忠的注视,他点点头以作回应,继续说道:“也就是说,当今之世,能压制羽的,只有徐将军,将军若死,将来羽若为祸天下,又有何人能制?”
听到这里,李逸风再忍不住,眼泪‘刷’的一下就下来了。
王将军的胸怀,真是太宽广了,为了救人,他竟然不惜自污名声。这样的大英雄,怎么会为祸天下?他是天下人的救星啊!
“哈哈,”徐荣笑了,“王将军须知,天下之大,英雄辈出,不知有多少豪杰隐于草莽之间,与荣相近,甚或胜荣一筹者不知凡几……你若自以为无敌,小觑了天下英雄,将来是要吃大亏的。就拿荣来说,在荣出战梁东之前,将军可知荣名?”
如果仅仅是名字的话,那我还真知道……王羽也是朗声一笑:“将军此言倒也不差,但草莽虽有龙蛇,却未现于世,在有人现世之前,确是只有将军能威胁到某。”
“错了,错了。”徐荣连连摇头道:“单就用兵之道而言,与荣相仿佛者又何止一两人?”
“敢问是何人?”
徐荣说出一个名字:“皇甫义真。”
“皇甫将军虽然精于军略,但胆略似乎……”
董卓入京,皇甫嵩当时正在长安,麾下有数万雍州边军,若是反戈一击,未尝不能拨乱反正。然而,他没选择勤王,而是奉旨入京,差点被董卓找借口给杀了。说他顾全大局也好,忍辱负重等待时机也好,反正王羽就是觉得他没担当。
“陈留曹孟德,江东孙文台。”
“这二位固然是英雄不假,不过,在将军面前,似乎……”
三国时代的两大开创人之一,牛,当然很牛,不过,这俩都是徐荣的手下败将。若非徐荣击败了这俩人,在后世还真就未必那么没名气,历史这东西,本来就是笑到最后的人书写的。
徐荣摇头叹道:“王将军,你擅长找人弱点,乘隙而击,怎就不想想,荣是如何取胜,其中又有何缘故呢?”
“敢问徐将军,到底是何缘故?”王羽开始只是想劝徐荣,这会儿兴致却被彻底勾起来了。
(未完待续)


一五三章 煮酒论英雄
梁东、成皋两战震怖天下,但这两仗的具体过程,却没什么人能说得清楚。当事者倒是都还健在,但孙、曹二人都不肯多说这个话题。
孙坚是一点就炸,袁术去打听具体过程的时候,都被孙坚甩了脸色,最后只能从孙坚部下那里零零碎碎得了点情报。
王羽根本就没去自讨没趣,以他跟孙坚的关系,上门说这个,肯定会被视为挑衅,一场内讧群殴必然无法避免。王羽不怕打架,可这种无谓的架有啥可打的?
曹操的答复,王羽是从李逸风那里辗转得知的。这边的答复更奇葩,曹操说自己莫名其妙就输了,根本就不知道输在何处。
这个说法,给徐荣威名锦上添花的同时,也给他笼罩上了一层高深莫测的面纱。世人皆言:徐荣用兵,有鬼神莫测之能。
如李校尉这种亲眼观战的人倒是不少,但打仗这种事,眼光不够,又岂能看出门道来?他能看出胜负,具体过程却是说不清的。
总而言之,这个话题相当吸引人,别说几位武将,就连贾诩这个对军阵之事不大感兴趣的人,都凑近了些,悄悄的竖起了耳朵。
“成皋之战,曹孟德联合了兖州群雄,兵强马壮,人多势众,荣只带了以雍州军为主,夹杂部分北军和西凉军的万余军马迎战,看似强弱分明,实际上却是不然……”
徐荣也没卖关子的意思,坦然道:“其实,那一战,与今日之战颇有些相似。王将军固然奇计百出,但利用的,却都是荣的破绽,比如那洒金诈败之计,若是换了公孙将军,能约束兵马否?换了王将军自己又当如何?”
王羽点点头。
此战能胜,两翼的百姓起到的作用更大,不过徐荣特意提到这点,显然是想告诉自己,曹操在成皋之战中的弱点是,他带的也不是自己的兵,而且比徐荣的状况还要糟糕,曹操带的是联军!
“曹孟德列的是鹤翼阵,他将鲍信的兵马分成两部,在左右两翼分别与刘岱、张邈的兵马相混杂,中军只有他的五千本部以及卫家的三千私兵。荣以车悬阵列阵,猛攻曹孟德中军,故而大胜之,然则,若就此定论,说曹孟德军略不如荣,可也?”
徐荣话没说尽,但王羽已经有悟于心了。
鹤翼阵是两翼齐飞的阵势,将重兵列于两翼,攻势也由两翼发起。不过,曹操之所以如此列阵,主要是出于无奈。
张邈和刘岱面和心不合,其下的部将自然也一样,让他们并肩作战,很容易出乱子。
而鲍信虽然看重曹操,但也是那种长辈看好后辈似的态度,曹操别想摆出上级的命令号令鲍信。其实,鲍信的地位比曹操要重得多,联军一共才五万,鲍信一家的兵就有两万多,他说话的分量有多重也是可想而知。
曹操真正能如臂使指的指挥的,只有他本部的五千人,加上卫兹的三千家兵。这还是王羽帮了他的忙,把卫兹给干掉了,不然更惨。
曹操应该不会不知道这些问题,可他能怎么办,总不能只带着五千人就杀向洛阳吧?趁虚而入,也不是这么个搞法的,他只能尽量协调各方,弄出个相对中庸的方案来。
如果遇上几个庸将,他打几仗下来,威望就竖立起来了,战斗力也能相应提升。结果他一头撞上了徐荣这种逆天人物,不败才奇怪呢。
徐荣的车悬阵在正面的攻击力极其强悍,若是曹操的鹤翼阵能彻底发挥出威力,那就是中央突破对两翼包抄,输赢尚在两可之间。但依照徐荣的说法,很显然,曹操的两翼运转不灵,中军又抵挡不住徐荣的猛攻,结果就悲剧了。
“……待其中军一垮,我从中军驱溃兵卷击两翼,兖州军便再无回天之力了。”徐荣的描述并不是很详细,但每句话都切中了要点,通过他的描述,成皋之战的全景,展现在了众人面前。
单以此战来断定曹操、徐荣的兵法孰高孰低,确实不太合理。就像是阳人之战,王羽也是以少胜多,可他自己可不敢说,兵法韬略远在徐荣之上。
李逸风疑惑道:“既然如此,曹将军为何不……”说到一半,他自己就讪讪的住了口。
曹操根本没法解释原因,否则就真是输阵又丢人,顺便还把鲍信、刘岱那帮人全给得罪了。打落牙齿往肚里咽,承认技不如人,是他的唯一选择。
王羽可以想象,对那个心比天高的曹孟德来说,这仗输的有多憋屈,输了还不能跟别人解释,憋出内伤了都未可知。
“那梁东之战呢?”
徐荣大有深意的看了王羽一眼,道:“孙文台输在他的习惯和脾气上。”
“跟我有关?”王羽觉得有些摸不到头脑。
徐荣颇为玩味的说道:“孙文台自负勇武,行军时通常都走在最前方,还喜欢自己举着大旗,身上的披风是大红色的,头上的赤帻也是鲜红闪亮,想看不见他都难。作战的时候,他也经常身先士卒,屡屡以身涉险,王将军,你不觉得他的弱点更明显吗?”
“……”王羽无语。
这么一说,孙坚跟自己还真挺象的,嗯,比自己还喜欢装酷。当然,跟自己还是有些差别的,自己喜欢身先士卒不假,但每次都是出现在最关键的地方,很低调的,比如潜入洛阳的时候……而孙坚呢?简直是高调的代名词哇!
对付这种人真是再简单不过了,围点打援就好了,据说梁东那一战还是遭遇战……王羽脑子里幻化出了当时的场景。
孙坚威风八面的举着大旗,高歌猛进,结果一头撞上了徐荣的军列。两军都是拉着长蛇阵行军,孙坚当时应该觉得是个破敌的机会,换了王羽,八成也会这么想,狭路相逢勇者胜么!
结果,孙坚一马当先就冲上去了,然后就悲剧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