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因为很多老油条在出发前把火龙出水、大炮等重火力都搬上了船,这虽然是为了加强火力,但问题就恰恰出在这里。小艇才多啊?装了这么多东西,速度当然上不来。如果是编队航行时候,还体现不出来,可是当汉军船队在150米地距离加速的时候,速度差异就显出来了。那些没装重火力的小艇哗啦啦的冲到前面去了,装了重火力的“火箭艇”、“炮艇”都落在了后面。尤其是那些“火箭艇”,由于在发射时,人都躲到水里去了,等他们爬上来重新前进的时候,甚至还落到“炮艇”后面。就这样,汉军的船队分成了2个集团,那些没有经验的新兵基本上都没装重火力,有很兴奋,所以几乎都在前面,而那些老油条却因为装了火箭大炮,全部落在后面,那些军官和资深士官(如苏飞),也一个不落的全部在内。在野分号冲撞过来的时候,2个几天的距离已经拉开了5、60米。于是,就出现了前方集团全是新兵,后方集团全是军官和老兵的奇特现象。
小甘同学由于是新兵,又是火线提拔,所以也混在前方集团里。在这种情况系,他一时之间居然成为了前方集团里面军衔最高的人,新兵们虽说是菜鸟,但也是经过了严格的训练,菜鸟们看到有人出头,现在有了主心骨,也逐渐发挥出训练的水平了。*****像雨点一样砸到野分号上,随着阵阵爆炸声,林邑兵的活力被压制住了。虽然这种原始*****的威力很小,不足以对巡洋舰本身造成,但现在只需要能够对人造成伤害,那就足够了。
*****手也没闲着,他们射出的霹雳神箭(火药爆炸箭),让林邑兵们抬不起头。趁此机会,十几艘汉军小艇冲了上去,靠在野分号旁边。这种小艇前头有三根铁质的锋利冲角,一冲上去,就牢牢的钉在野分号船舷上。
甘宁看到机会来,一边轮捂着飞爪,一边大喊道:“*****手掩护!准备跳帮!”众人连忙照办,“唰唰唰唰~~~”只见小艇群里飞起几十根飞爪,准确的落在船舷上。
小甘同学虽然只是菜鸟士官,但他在服役前,好歹也当过几年“街霸”,手下也有那么几十号兄弟,多少也有些指挥经验。当然,街头斗殴的经验肯定不能等同于战斗经验,但必须注意的是,现在还是公元2世纪,除了几个大国之外,很多小屁国的军事水平都很低。
在这些国家发生的战争,好多都还不如中国的宗族械斗呢。即使到了15、16世纪,也有好多国家的战争规模对于中国而言,只能小得可怜形容。鬼子们吹的神乎其神的“战国时代”,绝大多数都是千把人的战斗,欧洲也好不到哪里去,而同时期的中国就不一样了,哪怕是乡村、宗族之间的械斗,也能达到这种规模。比如广东的土客械斗,甚至上万人规模的大会战也是常见的事情,连大炮都有。所以,小甘的街头斗殴经验,虽说对于中国的战争无能为力,但像眼下的这种情况,还是多少有些帮助的。甘宁猪猪飞爪的绳索,试了试是否牢固,又按照训练的条例,扔了颗*****上去。随即,咬住水手刀,抓住绳索上的节(飞爪的绳索上都大了很多防滑结,以便攀登),手脚并用的蹭蹭蹭的就爬了上去。
攀爬可是水手的基本功夫,菜鸟们虽然蔡,但三四米的高度对于他们来说,也不算什么。还有些等不及的家伙,甚至搭起了人梯。仅仅是几秒的功夫,就有二十几个战士爬上了野分号。下面的*****手们也停止了掩护射击。
“杀~~~”甘宁大吼一声,拿出当年在江州抢地盘的劲头,嗷嗷叫着冲了上去。手起刀落,一下子就砍翻了一个发愣的林邑兵,抢了头功。那些林邑兵刚才被*****和霹雳神箭炸昏了头,小甘都爬上船了,他们还傻傻的蹲在女墙后。直到被砍翻了一个,这些家伙才在惨叫声中反应过来。敌人上船了!可就这么点功夫,又被甘宁同学剁了两个。汉军们士气大振。“杀~~~”上了船的战士们大喊着冲上去,见人就砍。回过神的林邑兵也急忙丢掉*****,拔刀应战。双方的士兵立刻“乒乒乓乓”的站成一团,野分号上杀声一片。
“格老子的,杀杀杀~~~”小甘同学独战两个人,手中的水手刀挥舞的虎虎生风,不但不落下风,反而把两只林邑猴子啥的连连后退。小甘同学臂力极大,拿的又是优质钢刀,砍得两只林邑猴子脸色发青,叫苦连天。妈呀,怎么遇到这种杀神。
甘宁刚才已经捅死了三个,溅得一身血迹,脸上身上到处都是,加之表情狰狞,看起来分外可怕。两只林邑猴子现在时骑虎难下,被砍的毫无还手之力。他们正准备逃走时,突然面露喜色,有咬紧牙关继续坚持着……有个林邑兵偷偷摸摸的摸了上来,在刚才汉军狂丢*****时,这家伙躲在一堆木桶后面,所以没被上船的汉军发现。现在看到有机可乘,就悄悄摸到甘宁身后,准备来个偷袭。这小子看到甘宁正在专心对付面前的对手,根本没有发现自己,不由大喜过望。立即抽刀在手,看准甘宁的脑袋,狠狠一刀砍去……
第274节 月落安南
那个林邑兵悄悄摸到甘宁身后,抽刀在手,看准甘宁的脑袋,狠狠一刀砍去……这家伙得意极了,仿佛已经看到甘宁倒毙的样子。这只猴子正得意来着,突然“铛~~~”一声金属碰击声响起。他的刀没有砍中目标,居然被一只手臂挡住了。这小子都傻了,怎么回事?我这么小心,他怎么发现的?而且,他的手臂怎么可能挡住我的刀?这厮还在胡思乱想时,突然觉得胸前一凉,一把锋利的水手刀已经穿过胸口。
甘宁一脚踢开这具死不瞑目的尸体,又抽出刀来,向身前的对手砍去。另外两只猴子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这个汉兵脑袋脑后长了眼睛吗?而且他的手臂怎么能挡刀呢?
其实,这根本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小甘虽然彪悍了些,但也不是怪物,他脑后当然没长眼睛。但是小甘毕竟是当了几年的街霸,具有丰富的混战经验,街头斗殴尤其要讲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不然被人抽冷子一下,那就惨了。甘宁当时发现面前的连两个对手神色有异,不断看向身后,立刻就警惕起来了。趁着挥刀时,他就从刀的倒影中发现背后有人接近,立刻回身一刀,就让那倒霉蛋偷鸡不成蚀把米,强奸不成反被日。
至于为什么手臂能挡住刀,这就更简单了,说穿了不值一钱。前面说了,小甘同学在入伍前,就拥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当时虽然不禁止民间拥有兵器,但铠甲还是管制物资,所以盾牌就成了“街霸”们唯一的防具。但是,随身带把刀还好说。要是随身带面盾牌,就未免太夸张了,同时也太笨重了,不被人当成笑料才怪。甘宁作为一名优秀的街霸,也对缺乏防具的情况动起了脑筋。很快他想到一个好办法,他找到一个铁匠。定做了一附尺把长的钢制护臂。这种东东是紧贴在小臂上的,把皮带一紧,外面衣服一穿。根本看不出来。这对小巧地玩意儿,虽说无法与铠甲相比,但也能提供相当的保护,尤其方便的格挡,可以说是种很不错的轻便防具。小甘同学参军后,也把这种玩意儿带到了军队。
当时海军的跳帮组都只配备了轻便的半身皮甲,就是皮背心地样式。这是为了方便和环境因素,海军当然无法像陆军那样准备重甲。甚至无法装备全身皮甲。(你一定穿重甲当然也可以,但是掉水里就好玩了)。甘宁发现,在跳帮时很难使用盾牌,仅仅靠那半身皮甲,防御力实在太低。于是。他就把自己发明的钢制护臂给长官。一试之下,大伙纷纷称好,于是这种东东就成了海军的制事装备。甘宁能被破格提拔士官,也和这个小发明有莫大地关系。
这不,在实战中,这东西的效果就出来了。双方都没盾牌和长兵器的情况下(海战也很难使用兵器,施展不开啊),这对钢制护臂就成了汉军的护身法宝。战士们用钢制护臂架开对手的刀剑,另一只手却可以趁势进攻。此消彼长之下。猴子们被杀得难以招架。
随着上船的汉军越来越多,林邑兵越来越少,野分号上大局已定。“啊~~~”农大岗终于坐不住了,他带着最后的几个亲兵杀了出来。装备跑到岸上去。
甘宁把刀从第七个对手的胸口抽出,正好看到农大岗跑了过来。一看那装束,就知道是条大鱼。“来得好!终于有个将领了!”小甘顿时大喜,二话不说就迎了上去。
“大人快走!”农大岗地亲兵们一看甘宁浑身血污,就知道是个扎手货,立刻冲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