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所火箭发动机实验室的与其他部门的交叉研究很普遍,不少高端技术都来 自'炫*书*网'于其他研究院,ASA和WLMS是公司内部获得技术支援最多的部门。
化学火箭一直在进步,但已经没有多少空间。这种技术已经发展了上百年,受限于能源基础,很难有实质性的突破,但经济性和回收技术的提高,让ASA的频繁发射成为可能,虽然仍不能自给自足,但只要月球基地建成,各种采矿工厂收集回来的资源会迅速弥补ASA的亏空,让它成为盈利大户。
在普通财务分析人员看来,一味靠总部输血,会影响其他部门的竞争力。当然他们也不可能了解联合技术公司内部的实际情况,除了少数高级主管,没人能搞清楚公司每年的净利润。
核裂变火箭去年试验成功时,李庄兴冲冲地跑过去祝贺,并亲手为科研人员发放了奖金,当然只是个仪式。核聚变发动机的研制是从五年前开始的,很多高级管理人员都是从理论物理研究院和应用物理研究院抽调过来的。泽维尔因此还抱怨了好几次,说会影响核聚变反应堆的研究。
按照公司内部的接待规矩,除了行政管理人员,不会有人站到大门口迎接李庄,这个习惯现在已经养成。计算机专家带人经过复杂的安保手续,径直前往核火箭发动机实验室。
核火箭发动机实验室与其他发动机实验室不在同一区域,主要是考虑到危险性。新威市现在已经完全被ASA的研究员及家庭成员占据,这个建立在大沙沙漠深处的新城市,现有近百万的人口,面积扩大到十万平方公里,产业链覆盖到宇航科技的各个领域。
ASA的火箭之所以能造得很大,跟这种布局有关系,不像其他国家因为复杂的利益问题,需要各家公司互相配合,道路运输条件限制了很多零部件的尺寸。
超声波核聚变和惯性约束核聚变是核火箭发动机实验室最主要的研究方向,这是WAS和WAE最顶级的科学们经过详细研究后确定的,结合公司实际的理论研究做得很扎实,基本排除了其他的方案。
李庄对公司激光科技的发展一直很上心,他住的地方离激光工程研究所不远,对公司激光领域的进度很了解。相比超声波核聚变,磁约束核聚变方面公司的技术面很宽,在未来二十年中足以将现有发电效率提高30%。他并不是很看好超声波核聚变火箭,认为这种设计在太空中应用受到的限制比较多。WAS和WAE的咨询团队想试试看,他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便由懂行的人做主。
“惯性约束核聚变有进展?”李庄逮着跑来跑去的安德列夫,张口就问。
安德列夫的脸上有丝尴尬,超声波核聚变发动机项目组组长是他的小师弟斯拉瓦。古巴耶夫,这位大哥进来时很牛叉,安德列夫也竭力为他鼓吹。古巴耶夫有个很不好的毛病,就是喜 欢'炫。书。网'吹牛,当然他有资格,研究水平没得说,很快就获得了实验室上下的认同,对他那张大嘴习以为常。
周奇森很不喜 欢'炫。书。网'古巴耶夫,但李庄认为人都有缺点,这个行业压力大,喜 欢'炫。书。网'吹牛的不在少数,因此还是同意了ASA联席会议报送的任职申请。
“惯性约束发动机暂时没有成功,但超声波核聚变发动机有不错的进展,”安德列夫很快调整表情,向李庄报功。
“是吗?带我过去看看,”李庄说。
走过长长的走廊,安德列夫带访客进入了安放超声波核聚变发动机的超大试验车间,数百个科研人员正在上上下下忙活。
古巴耶夫看着两人进来,上来打招呼。他今年四十,个子很高,跟典型的俄国熊不同,他比较瘦,像个竹竿。
李庄目测了发动机,直径八米左右,是个大家伙,集成了发电系统,相比托克马克装置苗条了很多,公司设计的托克马克核聚变堆直径都在十二米以上,最大的近二十米,这还不包括发电机组。
开发新型火箭的时间很长,结构越复杂问题越多,因此ASA管理层决定使用老的NWR-2箭体,并加装回收装置,不打算重新开始。
人类历史上运行成功的最大火箭是土星五号,它的最大芯级直径是10。1米,但ASA目前拥有的NWR-26拥有比土星五号更大的近地载荷,最大芯级直径为10。5米。
工程师们仔细检查了超声波发生器,核心的换能器各组件更是反复测试,这是ASA让应用物理研究院研制的。
“工作频率多少?”李庄觉得这东西很不靠谱。
“500-900KHZ,你可以把它看成一种可调式高频超声波清洗机,旁边的是微波炉,”古巴耶夫说。
李庄头晕,张口结舌地看着在旁边解释的“竹竿”,再看看研究人员正在加装的燃料,似乎是一种淡黄透明液体,更是觉得无法理解。
“老板你以为有多难?原理很简单的,不就是三样东西,超声波清洗机、微波炉加高级配方的氘氚化合物,做出的菜当然是能量,”古巴耶夫的语气很轻松。
“嘿,要这么简单,你们也不用连着做了几十年的实验,”李庄觉得这家伙吹牛的毛病又犯了。古巴耶夫曾是个天才少年,21岁就拿到了莫斯科大学的博士学位,他读书的时候研究的就是核聚变,组里资格最老的是来 自'炫*书*网'花旗国的怀特博士,他在这个领域研究了三十年。以前的研究所财力不支解散后,他才来到ASA继续自己的研究。
试验开始了,李庄跟着主管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监视屏幕。各系统先自检,被古巴耶夫称为“超声波清洗机”和“微波炉”的装置绿灯亮起,各设备按照设计工作顺利依次启动。
输入能量指数在节节攀升,强大的超声波震荡让反应室里的氘氚混合液体在反应室里气化,飞秒级的爆发频繁发生。检测系统查到了氘氚核聚变产生的中子和能量,能量输出指数开始攀升,热交换系统驱动发电机加入供电系统,输入输出能量比达到1:5。5后,外接电源断电。
随着燃料的缓慢加入,输入输出能量比最后达到1:5,并始终保持稳定运行。
“耶!”研究员们一起欢呼,古达耶夫还跳起了别扭的舞蹈。
李庄陪着他们高兴,不过心里还是感觉离实用化差得太远。他刚看过资料,这次用的氚比较多,费用很高,而且发电系统效率不高,只有20%,只比高级同位素电池的16%略高,高能粒子也没法用起来。
可控核聚变跟氢弹的猛烈爆发不一样,必须耗费能量来激发核聚变并控制能量的释放速度。他正想着,古达耶夫递过一张表,上面写的是未来的计划。
超声波核聚变发动机项目组准备研制氘氦三聚变发动机,这是最有前途的核聚变发动机,核聚变产物都是带电粒子,可以直接喷射推动宇宙飞船。
氘氚聚变发动机从地球上发射时,直接使用推进剂交换热量;在太空中则与离子发动机配合使用,充分利用高能粒子。
李庄夸奖了他几句,让他继续努力,然后和安德列夫离开。
“庄头,成功没?”李猛看见他走出来,有些好奇。
“试验顺利,但他们这个搞法,要用上新式的核聚变火箭,得再等十来年,”李庄说。
安德列夫站在边上一脸的郁闷,他是行家,看过试验过程和相关参数,就知道想让核聚变火箭自己飞出地球,还得花很长时间。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催催能源研究所的那帮家伙,这段时间他们过得太舒服。
李庄觉得有些事情急不来,有自己的规律,是不可能凭空飞跃的,好在核裂变火箭已经成功,ASA宇航飞行器研究所正在加紧设计巨型的登月飞船,已接近完成。
“亚历山大,我们有空天飞机和电磁弹射器,就算核聚变发动机无法从地球上起飞,推动飞船应该没问题,比化学发动机总要强,”计算机专家安慰道。
“空天飞机确实不错,但那个电磁弹射器不好用,上次差点把别国的卫星给打下来,空间站抓住货物花了不少时间,”安德列夫的脸色由阴转晴。
李庄摸摸鼻子,有些尴尬,这个被无数人看好的电磁弹射器项目,没有想象中的好使,技术复杂耗电巨大不说,发射到指定位置不容易,太空中的飞行器太多。
计算机专家还没有接话,安德列夫自顾自地说:“这东西不错的,你让应用物理研究院继续研发,争取加上发动机,这样可以在太空中调整,自行飞到太空站所在地。”
“额,希望如此吧,”李庄觉得发动机专家把有些事想得轻松了,这不是空气动力学炮弹。
回来的路上,陈小军说大型机甲已经被人工智能研究院研制出来,问李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