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湾战争-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不同的意见,他断然否认以色列政府向美国保证不对伊拉克进行报复。
埃及和叙利亚的报纸1 月20 日发表评论说,伊拉克向以色列发射导弹毫
无军事意义,只是一个政治阴谋,旨在破坏盟军的团结。叙利亚通讯社说,
在过去,萨达姆也想把阿拉伯人拖入对付伊朗的战争,现在阿拉伯人已经知

道怎样采取理智的立场。甚至连埃及反对派报纸也指责伊拉克说:“我们要
告诉萨达姆,还是玩些其他的游戏吧!”一些评论文章认为,伊拉克制定的
“萨达姆战略”首先就是袭击以色列,使海湾战争演变成一场阿以之间的冲
突,置美国于政治和军事上的两难之地。
伊拉克的行动也得到阿拉伯国家一些人的支持。埃及一个穆斯林原教旨
主义组织20 日呼吁穆巴拉克政府从沙特撤军,称多国部队是一个“犹太复国
主义者的联盟”。约旦一些穆斯林示威者要求萨达姆摧毁以色列。伊朗一位
强硬派议员说,伊拉克对以色列的导弹袭击“重新燃起了许多穆斯林心中的
希望”,一些议员甚至要求伊朗参战,支持伊拉克。与此同时,巴解组织、
约旦、摩洛哥等国领导人呼吁联合国采取行动,停止海湾战争。
1991 年2 月3 日凌晨,特拉维夫市又响起刺耳的防空警报声,这是海湾
开战以来伊拉克第十次向以色列发射常规弹头的“飞毛腿”导弹。对此,以
色列总理沙米尔表示:“我们今天采取克制态度并不意味着我们明天还会这
样做。”以色列国防部长阿伦斯重申“要对伊拉克进行报复”,但要在一些
问题解决之后。
早在1 月18 日,即海湾开战的第二天,伊拉克就提出“萨达姆战略”,
第一点就是袭击以色列,引以色列报复,使海湾战争演变成“阿拉伯对以色
列”的中东战争,瓦解反伊联盟。但是,在以色列连遭10 次袭击之后,以色
列仍没采取行动,这就使得把以色列拖入战争的“萨达姆战略”产生了适得
其反的结果。就连一些阿拉伯外交官也悲叹:“就形象而言,战争10 天内就
使以色列由侵略者变成受害者。”路透社也认为:“以色列不发一枪一炮,
却成了海湾战争的大赢家,而巴勒斯坦人失去了他们在过去10 年中赢得的一
切。”
以色列这个弹丸之国,面积按联合国1947 年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规
定为1。4 万平方公里。
1948 年阿以战争后,实际控制面积为2。07 万平方公里。通过1967 年“六
五”战争,又侵占了西奈半岛、戈兰高地、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那路撒
冷阿拉伯区,实际控制面积2。8 万平方公里。
1973 年“十月”战争后,被迫在苏伊士运河东岸和戈兰高地作了有限后
撤。
1982 年4 月又撤出除塔巴地区外的西奈半岛。现今人口450 多万,其中
犹太人占80 %以上。
以色列这个国家的特点是:国家小,无战略纵深;人口少,无充足兵员;
资源贫乏,综合国力有限。它被众多的阿拉伯国家包围着,它处于被动防御
的地位。然而,自1948 年建国以来,以色列先后同阿拉伯国家发生了五次战
争,与它被动的军事地位相反,它的气势咄咄逼人。
以色列的政治、军事家们认为:消极防御对他们的国家来说意味着挨打,
会招致巨大损失,甚至亡国。以色列应该采取高明的和积极的防御:主动进
攻,积极出击。这样才能遏制敌方,威慑对手。因此,进攻是以色列军队之
魂,是以色列军人奉守的信条。有人说“进攻式的防御是以色列的绝招”。
正是依据这样的思想,以色列在战略战术的运用上具有如下的特点:一
是“把战火引到敌人的领土上”;二是“先发制人的预防战”;三是“选准
敌人,先打击对己威胁最大的主敌”;四是“快速的闪击战”。
以色列人力、资源有限,最怕打持久战、消耗战。第一次阿以战争,以

色列尚不能控制局面,战争持续了一年零两个月。以后三次战争分别是10 
天、6 天、16 天。据说,在第三次阿以战争进行到第六天时,以色列的燃料
储备已经用完,如当时的纳赛尔还能坚持几天,以色列就很困难了。为了“闪
击战”的需要,以色列军队要求诸兵种协同作战,特别要求士兵要有很高的
素质。以色列军队很注意在军人中灌输勇猛快速、一往无前的思想,培养积
极主动的进取精神,告诫官兵不固守教条和传统的模式。在以军作战中,常
发生要求遵守命令、纪律与自发地、创造性地完成任务之间的矛盾。战场形
势瞬息万变,事事都要请示、汇报,不敢越雷池一步,必定贻误战机,丧失
闪击取胜的机会。前国防部长摩西·达扬曾说:“制止跳跃的骏马要比踢着
不愿上路的骡子好多了。”另一位前国防部长泽尔·魏茨曼也说过:“我们
决不能模仿别人。。重要的是你的首创精神和你的随机应变的能力。”
与以色列战略战术思想相适应,它还有一整套相当严密的、科学的规章
制度,包括后备兵役、战时动员、官兵训练、后勤保障、战地救护、战场军
械维修等等,这一切都保证了战略战术思想的实现。
为了在孤立中求生存,并不断进行领土扩张,以色列在大力发展经济的
同时,还不断扩军备战,强化军事训练和武器装备。据外电报道,军事专家
认为,以色列常备军由14。1 万人组成,拥有553 架作战飞机,4000 辆坦克。
以色列有射程为450 公里的”杰里科1 ”式地对地导弹,还有“长矛”式导
弹,据说还拥有100 枚左右的核弹头,它在全世界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中居第
六位。以色列还有能力利用芥子气和神经毒气发动大规模的化学战。以色列
海军有9000 官兵,驻扎在海法港、阿什杜德港和埃拉特港。有3 艘英国制造
的维克特型常规潜艇、63 艘护卫舰和其他舰艇。这些舰艇部分地装备“鱼叉”
式和“加布里埃尔”式导弹。以色列空军有20 个大队的战斗机,包括美F— 
4 、F—15 、F—16 飞机、“空中之鹰”式飞机、以及以色列制造的“幼狮”
式战斗机。以色列有15 架用于电子侦察、供应和运输的波音飞机,还有75 
架F—18 战斗机,几十架装备空对地、空对空和地对空导弹的直升机。
为什么以色列这个具有军事实力又富于侵略扩张的国家,竟对伊拉克的
导弹攻击保持沉默呢?国际政治分析家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海湾
危机的爆发,打乱了中东持续多年的政治格局,使伊拉克同美国、科威特、
沙特阿拉伯、埃及等国家的矛盾突出出来,暂时压倒了长期以来的主要矛盾
——阿以冲突。这样,矛盾斗争的焦点变成伊拉克,而以色列则变成了一个
“旁观者”。以色列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并根据其盟国美国的要求,在这
场危机中,采取了一种“低姿态”、“高警惕”的政策,即保持不介入,旁
观坐视,密切注意事态发展,时刻警惕伊拉克发动进攻。
许多中东问题专家认为,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触发的海湾危机,“不啻是
为以色列送上了一个金盘子”。1990 年上半年,由于以色列沙米尔政府态度
顽固,美国和埃及撮合以—巴谈判失败,大量的苏联犹太移民涌入以色列,
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阿拉伯世界的强烈反响。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转移
了全世界对犹太移民问题的注意力。对以色列来说,这自然是一件快事。因
而,它趁机加快移民步伐。据统计,1990 年8 月以来,每个月移民以色列的
犹太人数都创历史记录。截止11 月底,1990 年的移民人数已达16 万。以色
列官员当时预计,1992 年年底前,争取有100 万人移入以色列。以色列报刊
认为,海湾危机确实为以色列提供了一次改变人口构成、加强长远实力的好
机会。

长期以来,以色列和伊拉克的关系十分紧张。伊拉克拥有百万大军和精
良武器,在阿以争端中,坚持强硬的立场,以色列一直把伊拉克的存在视为
心头之患,必欲除之而后快。以色列特别担心伊拉克掌握核技术,认为这是
对它安全的最大威胁。
1974 年伊拉克与法国签订了核技术合作合同,由法国帮助伊拉克在巴格
达郊区建立起一个核反应堆。以色列对此耿耿于怀,蓄谋将其摧毁。1981 年
6 月7 日,以色列派遣一个飞行中队袭击了这个核设施,将其全部炸毁。伊
拉克极为恼火,发誓要报此仇。
这次伊拉克入侵吞并科威特的行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