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宣称,科威特埃米尔政权已被永远废除。它说,“政府决定废除在科威特的
君主政权”,“只有这样才能永远埋葬由殖民主义者扶植的腐败附属政权”。
“自由科威特临时政府”还宣布,没收贾比尔·萨巴赫和几个王室成员及几
'手 机 电 子 书 w w w 。 5 1 7 z 。 c o m'
个科威特高级官员的财产。
“自由科威特临时政府”总理阿利亚·侯赛因·阿里上校还表示,“感
谢伊拉克及其军队对科威特人民起义的支持”。伊拉克总统对阿里上校此举
备加称赞,说他使科威特“恢复了民族的和阿拉伯的特性”。双方决定,在
伊拉克国民议会召开紧急会议之前,萨达姆总统将与侯赛因·阿里总理在巴
格达“第一次会面”,并举行会谈。
观察家们评论说,萨达姆是个诡计多端的领导者,为了使他的兼并合法
化,就在科威特宣布成立共和国的第二天,即8月8日,伊拉克又公然宣告,
它已应“科威特共和国”政府的要求,同科威特“彻底地不可逆转地”实现
了合并。伊拉克政府和“科威特共和国政府”一唱一和,演出了一场“合并”
的闹剧。为此,巴格达电台广播的“科威特共和国”的一项声明说:“科威
特政府已决定呼吁我们这些阿拉伯骑士的领路人、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元帅
和他领导下的伊拉克同胞们同意:他们的儿子返回他们的大家庭了,科威特
回归其祖国大伊拉克。”
“科威特共和国”的这项声明还说:“科威特共和国临时政府渴望科威
特和伊拉克实现完全统一,渴望英雄萨达姆·侯赛因作为伊拉克共和国总统
并成为我们的领导人和我们前进中的保护者,因为他目前是伊拉克革命指挥
委员会主席。”
同一天,伊拉克政府发言人立即表态说:“科威特现在又回到了祖国的
怀抱,伊拉克准备起来对付任何的外来干涉。”紧接着,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
赛因又发布命令,任命“科威特共和国临时政府”总理侯赛因·阿里上校为
大伊拉克政府副总理。与此同时,还任命了7位“科威特临时政府”成员为
伊拉克总统的部长级顾问。
流亡国外的科威特官员听到这一消息后,愤怒填膺,把它斥为一幕“滑
稽戏”。他们坚决反对与伊拉克合并的主张。科威特王储兼首相萨阿德·阿
卜杜拉·萨利姆·萨巴赫在埃及亚历山大市发表谈话说:“科威特合法政府
继续把反对伊拉克侵略的斗争进行下去,我们绝不屈服。”同时他又指出,
只要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他的政府还是愿意坐下来,同伊拉克谈判。
但是,伊拉克人并没有理会他的建议,反而加快了兼并和使科威特伊拉
克化的步伐。8月28日,伊拉克正式宣布将科威特一分为二,把北部一块狭
长地带划归伊拉克南部的巴士拉省,其余地区划为伊拉克的第十九行政省,
并任命萨达姆·侯赛因的堂弟阿里·哈桑·马吉德为科威特省第一任省长。
把科威特强行圈进伊拉克的版图。
伊拉克取消科威特国家特征的另一个主要步骤是取缔国际通用、一直坚
挺的科威特货币第纳尔,代之以国际并不通用的伊拉克第纳尔。
伊拉克吞并科威特两天后,立即宣布取缔科威特政府的喉舌——科威特
国家通讯社,接着又关闭了科威特国家航空公司。此外,科威特公共场所一
切能体现科威特民族和国家特征的标志或名称,一律被加以更换。最重要的
是将首都科威特市改名为卡迪玛市,并作为新行政省的首府。伊拉克当局宣
称,科威特市本是奥斯曼帝国时期的一个贸易港,叫卡迪玛港,现在恢复其
本来名称。在伊拉克10月16 日发行的一张新的行政区域规划图上,科威特
被标为伊拉克的第十九省,科威特北部约7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北部边
界油田和布比延岛、沃尔拜岛在内)划归伊拉克的巴士拉省管辖。
伊拉克并吞、消化科威特的第二个、也是最厉害的招数,就是人为地改
变科威特的人口结构,对科威特的国民进行“大换血”。据统计,伊拉克入
侵之前,科威特总人口为191 万。其中本国人仅53 万人,约占总人口的36
%,余者以巴勒斯坦人、埃及人、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为多。伊拉克占领科
威特后,“自由科威特临时政府”宣布组建“人民军”,伊拉克南部当即有
15 万公民“报名”参加。伊军占领科政府机关后,将科合法政府各部门的民
事档案一扫而光,并蓄意大量销毁。在伊军占领科威特期间,约有13000 多
人被打死或失踪,近万个家庭约25 万人流落到沙特阿拉伯等国,沦为新的战
争难民。科威特的合法人口在急剧下降。对于留下没走的科威特人,伊拉克
当局没收了能证明科威特国籍身份的一切证件,并以法律的形式限期强迫科
威特人加入伊拉克国籍。
与此同时,伊拉克则有计划地“偷梁换柱”,把大批伊拉克南部居民迁
入科威特境内各地,填补大批科籍公民流失后出现的人口空白。伊科两国同
属阿拉伯民族,有相同的文化背景、语言文字和生活习惯。若没有身份证明,
实难分别出伊拉克人和科威特人的籍属。科威特住房部长不无担忧地说,伊
拉克总统萨达姆打算在大批伊拉克人定居科威特后举行所谓的公民投票,然
后宣布“科威特人”要求伊科合并,并写入宪法。其用心“十分狠毒”!
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后,对科威特进行了强取豪夺。未及开走的大部分科
威特的坦克和装甲车早已落入伊军之手;科威特航空公司全部25 架客机中,
有18 架豪华飞机被伊拉克掠到巴格达;科威特中央银行等8 家金融机构,在
伊拉克没收科威特埃米尔家族财产的幌子下遭到洗劫,科威特金库里约254
万盎司的黄金和20 多亿美元的流动资金成为伊拉克侵略军的囊中之物;科威
特库存的500 万桶高级燃料被扫荡一空;科威特的石油设施、工厂机械设备、
农机灌溉工具、各种零配件成了伊拉克有组织拆卸、掠夺的重点对象;数以
千计的进口汽车也成了侵略者的战利品。而科威特人的私人珠宝、金银首饰
和交通工具也难逃被席卷的厄运。科威特的伊斯兰博物馆7000 幅名画和其他
珍品也被抢个精光。据新闻媒介报道,就连科威特城动物园中的珍禽异兽也
成了伊军盘中的佳肴。昔日繁荣的科威特一片狼藉,几乎成了一座“空城”。
据估计,伊拉克入侵给科威特带来的直接损失达数百亿美元。
科威特人民对伊拉克的入侵和吞并并没有屈服,而反抗情绪日益强烈。
流亡在国外的科威特广播电台,经常播放科威特国歌,号召人民反抗伊拉克
占领军,并呼吁阿拉伯世界和国际社会对科威特进行紧急援救。电台播音员
以悲愤而沉痛的声音说道:“科威特在流血!我们正在遭受野蛮的侵略,我
们呼吁联合国、海湾兄弟以及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给予紧急援助!”
从8 月2 日凌晨伊拉克入侵以来,科威特人民群众的反抗和斗争就从来
没有停止过。伊拉克占领军竭力想使科威特市秩序正常起来,它宣布政府所
属机构及商店都要办公、营业。但是科威特人不听这一套,没有一个机关开
门办公,除了少数出售食品的合作社对外营业外,其他商店几乎都关着门。
一位报社的编辑对记者说,伊拉克人要求他们的报纸照常出报,但没有人去
上班。这是因为“他们需要的内容我们拒绝,我们需要的内容他们拒绝”。
从8 月3 日起,在科威特市区到处都可以看到悬挂的科威特国旗和埃米
尔画像。不少房屋的墙壁上,都被写上了黑字大标语:“伊拉克人滚回去!”
“打倒萨达姆!”甚至在过往的汽车上,也有人用喷漆喷上了“萨达姆必死”
一类的标语。
随着伊军占领时间的延长,科人民群众的反抗活动日趋频繁。连科威特
妇女也走上大街,游行示威反对伊军占领。有一天下午5 点多钟,贾比利亚
区的70 多名妇女,身穿黑袍上街游行,她们手举埃米尔画像和科威特国旗,
高呼反伊口号。她们来到外国驻科威特大使馆门前,往使馆汽车上贴科威特
的国旗。8 月7 日晚上,科威特市全城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有组织的抗议活
动。夜里零点整,男女老少同时出现在房顶上、阳台上,或者打开窗户探出
头来,反复同声高呼“伟大的真主保佑我们!”这一口号持续时间达半个多
小时。
8 月中旬以后,科威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