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道闪电。工棚里拥出十几个人来,直扑即将倾塌的陡崖,因为崖下堆放着施工连的工具和器材。
在闪电中,看到岩崖上的危石不断地滚落。雨啸风吼电闪雷鸣和山崖崩塌的隆隆声,成了一派死神指挥的交响曲,阴云中跃动着万千凶神恶煞。
“停住!危险!”指导员撕裂着喉咙一边奔跑一边呐喊,可是,谁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但他知道,人人都奔向堆放在一起的风钻、钢钎、料车、混凝土搅拌机、挖掘机。他仰起脸来,仿佛目睹一场地震,半爿山体轰隆隆坍塌下来,大地为之颤动了十几秒钟。
第二天凌晨,风停雨止,二营全体喋血石山,12名战士、一排长和方连长全都砸在山石堆中,路基已不存在,在43米的路段上堆上20多米厚的泥砂山石!
孙支队长早晨5时赶到现场,天空万里无云,对C支队来说这是个黑色的日子。卫生队的医生护士也都赶到现场。全营奋战两天一夜,才挖出了战士们的无法辨认的遗体,那些砸烂的施工器材,扭曲、断裂,陷入路基两尺多深。战士们一边撬石上边落泪,新的伤亡也时有发生:有的被砸肿了脚,有的压折了腰,有的跌落石堆碰破了头,有的背着石块一头拱到地上气绝身亡!新的工作面上沾着点点血迹。孙支队长命令部队必须吃饱饭,按正常施工程序操作,可是满脸泥沙浑身被汗水湿透的战士们都红了眼,要和万吨山石拼个死活!
征服罕见的巨大滑坡,甚至比滑坡时更为惊心动魄。带着血汗的施工号子成了对牺牲战友的悲壮的呼唤,经历过一个半月的拚搏,路线重新开通之后,孙支队长用结满老茧、带着伤痕的手握着每一个战士的手,找不到更确切的表达激动的言词,只是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全营三百多人立功受奖。下面就是长长的受奖名单,而每一个名字下面都记着主要的事迹。13名在大滑坡中牺牲的同志就安葬在巴布山上。
第二天,我要求乔干事陪我去看看那段滑坡的路段,并去瞻仰那13座烈士墓。去山林里采来了一把野花。这些野花我叫不上名字,但我却想起了中国抗战时期,战斗在晋察冀根据地的诗人陈辉的诗句:
我的歌声也许明天不幸停止,
我的生命被敌人撕碎;
然而,我的血肉啊,
它将化作芬芳的花朵开在你的路上,
那花儿啊——
红的是忠贞,
黄的是纯洁,
白的是爱情,
绿的是幸福,
紫的是顽强。
当我向这13位烈士献上这束山花时,乔文亚同志要我在留言簿上写几句话以作纪念、我应该说些什么呢?思之再三,想不出稍为脱俗之辞,只好写了几句套话:
血洒异国红土地,
侠肝义胆永留芳。
友谊鲜花呈五彩,
千年百世谁能忘?
写完之后,我忽发奇想:如果13位烈士九泉有知,他们在想些什么呢?后来,他们的遗体被安葬在“世代知思墓”里,接受越南人民的世代景仰——就像牺牲在朝鲜的罗盛教和牺牲在中国的白求恩一样。
第十七章
(一)停炸之后
在访问巴布山施工部队期间,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约翰逊在1968年的3月31日,向全国发表电视演说,首先宣布停止对北越北纬20度以北地区的轰炸。就在这一天,晴朗的越南北方的天空里消失了飞机的啸叫声,悠悠白云间有一只雄鹰在施工队的上空安详地盘旋,忽而又一动不动地停住,仿佛在沉思:今天的越南出现了什么事情?然后它扇动着巨大的褐色翅膀向远方飞去。
施工部队也好像沉思了一下,忽然欢腾起来!
“快晾被子啊,快晒衣服呀,美国佬今天不敢来了!”
“不是今天,我看它永远也不敢来了!”
“那么,我们白天可以施工了吧?速度可以加快一倍!”
“早干完,早回国,我们可以提前了!”[·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那么,修这条路的用处也就不大了吧?”
“小李!”班长怒声喝道:“你别高兴得满嘴胡喷乱说,说不定明天又要恢复轰炸,给你来个更厉害的!”
不管作出多么悲观估计,人人都无法抑制停炸给心理上带来的兴奋,他们彼此聚在一起,各自倾诉着自己的新鲜感受。感到既欢乐又悲伤,平时所忍受的轰炸所带来的痛苦和困难,好像突然变得难以承受了,像是原来绷紧的弹簧,一旦松弛,就变得软弱无力了!
我和乔文亚都忍不住打开地图,寻找北纬20度线所界定的范围;那就是说,从清化省的河忠、玉乐到老挝的孟桑德以北地区,从此消失了雷鸣般的爆炸声。好静。
“黎老师,你到奠边府去可以畅行无阻了!”乔文亚高兴地说,“在白天走,你可以看到拾宋早再山的壮丽的景色了!”
“毕竟不是正式的宣布。”我尽量抑制住自己的振奋,“要是约翰逊忽而又变卦了呢?”
“我看,约翰逊是想拔腿了!”工地教导员说,“这次宣布和往日的暂停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先前几次停炸明显的是巴黎谈判实施诱和的尝试,如果北越不积极响应,他就恢复轰炸,而且来一次更猛的,这一次没有提任何条件,而且没有宣布以再次恢复轰炸相威胁!”
“这就是说已经举手投降了?”
我赞同副教导员的想法。乔文亚却提出了疑问:
“可是,他为什么划在20度线以北呢?如果真想拔腿,他应该划定17度线才对!”
“他不可能一步到位!”我说,“转弯太急是会跌大跟斗的!”
对这次停炸,我抱着乐观的态度,也许我是受了安德森《战地手记》的影响,也许他的“菜园理论”有点不伦不类,但是,他所感受到的困境却是实实在在的,他对越战丧失了信心也是明显的。他的手记并没有落到威斯特莫兰手里,可是,康妮会把它提供给威斯特莫兰,甚至回到《箴言报》编辑部后已经写成了文章,或者是白宫当局所察知的情况,比安德森的思考更为严重,抑或是另有别的阴谋吧?如果我见到孙洪林或是黎东辉,当知道更多的情况或是更准确的消息。
4月3日,我回到支队部后,美国政府已经在北越表示愿同美国对话的情况下,下令停止轰炸19度线以北的目标。……这就是说美越双方都作了让步,讨价还价的过程在当时还不清楚,可是从公开的消息已经看得出来。这时,我坐在支队长的宿舍里,找到了双方最有兴趣的研究课题,我说:
“首先,是美国作出让步的姿态,无条件停止北纬20度以北的轰炸。换取北越坐到谈判桌上的承诺,这已经是棋输一着,先向对手伸出手,等待对方来握。……”接着我简述了安德森《战地手记》中的一些思考,它反映了美国许多人的观点。孙洪林说:
“黎东辉可能知道更多的情况,你可以找他去谈。但你不能不考虑到美国战略调整中再玩弄手段的可能,比如说,越南南方的解放力量发动的春季攻势损失很大,似乎有点急躁情绪,这一点你不要向黎东辉透露,在这方面,他可能也支持南方这一大规模行动,黎文英有封信给他父亲,可能推迟回北方来轮休。据说,南方解放力量从今年1月31日凌晨开始的春季攻势,第一个浪潮就投入八万多人,几乎是倾尽全力全线出击,有材料表明,南越全部6个自治市和43个省会中有36个遭到了打击,有点像我们抗战时期的百四大战。现在还很难评价这次攻势的成败得失。你可以到黎东辉那里去看看黎文英的来信,它会提供很多情况。……”
“你说的美国的战略调整的手段和春季攻势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他知道,向南方渗透的解放武装力量,大都集结在北纬20度线之南,以便通过老挝穆嘉关从胡志明小道上输送到南方。所以他停止轰炸20度线以北,把轰炸力量集中轰炸20度线以南的解放力量集结地,这样就是一箭三雕:一,它可以平息国内反战情绪;二,可以向全世界表明和平诚意,诱使北越坐到谈判桌上;三,轰炸重点,把三倍的炸弹丢在北纬20度线以南地区。……”
“现在又改成了19度线以南!”我说,“这说明在讨价还价中,美国又让了一步。”
“是个很小的让步,甚至是个虚假的让步,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解放武装力量主要是集中在北纬18度线附近,美国不炸19度以北,也可以达到军事目的!”
当时,我对美国停炸的原因和越战的发展趋势的全神关注,除了我对战争的谋略分析有着特别的爱好之外,主要是考虑是否有利于我的奠边府之行。既然美国已经主动提出停炸,短期内不大可能恢复轰炸,我争取黎东辉陪我去已经无大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