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现在来说,就是要立功,然后朝着校官的方向而努力,他知道,自己和那些权贵子弟不同,自己和他们虽然说都是武汉军官学校毕业,但是那些人晋升速度远远不是自己能够比较的,他这一届同学里头,晋升为上校的已经有好几个了,恐怕这一次大战过后,冒出一个将军来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而他自己呢,出身于河北保定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乃是保定市政斧里的一个科长,虽然在官场里混,但是大半辈子也只混上了一个地级市的科长,这辈子算是没有继续往上爬的可能姓了……如此家庭出身的他比起那些穷苦家庭出身的虽然要好很多,但是绝对也和大富大贵扯不上什么关系。
如此出身的他家庭自然不可能给他带来什么助力,从军之路就只能靠自己。
中国的诸多军官将领当中,也就是福州起义时代到宣抚使府时代这段短短的时期里报名参军的年轻人绝大部分是为了理想而来,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是能够为了华夏复兴而牺牲奋斗。而这种情况在统一之后就有些变化了统一之后国家稳定,国社党统治了中国,这种情况下,报考军校从军更是的是一种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其中部分人都是为了自己的未来或者家族的利益而选择报考军校,真正怀着华夏复兴梦想而报考军校的人已经比较少了,当然了,同时有着两种心思的人最多,他们固然想要为华夏复兴而出一份力气,同样也想要让自己获得一个美好的未来并家族兴旺,正所谓公私兼顾。
王上尉就是其中的一份子,身为一个职业军人,他心中固然有着华夏复兴的梦想,但是他对向上晋升的期盼更大。
要想实现公私兼顾也简单,打胜仗就可以了,打了胜仗对国家民族有利,对自己也有利。
王上尉想着这些的时候,部队已经是开始渡江了,十二月的江水冰冷无比,这人如果掉江水里头没淹死估计也得冻死,但是对于王上尉等人而言,区区冰寒不算什么,真正让他们担心的是曰本人。
虽然情报上说这里距离安州已经七八公里意外,加上安州那边双方大军正在进行激烈的交战,按照道理来说曰军应该不会在这个地区驻扎太多兵力的,但是驻扎的不多不代表没有啊。
果然,就在王上尉担心着的时候,很快江对面就是喧哗了起来,很快阵阵枪声就是响了起来,哪怕是隔着江面,那清脆的枪声也能够清晰传入王上尉的耳中,王上尉站在岸边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着江面以及江对岸,江面上,是数艘小木船,木船上做了七八人或者十余人不等,船上的人除了机枪手在船头上架起轻机枪对岸边进行压制射击外,其他的人都是奋力的划桨。
而在江面对岸,则是陆续传来枪声,从军多年的王上尉甚至都不用去看,只听这枪声就能够分辨的出来,对面射击的应该只有两挺机枪,而且火力时断时续,应该只是轻机枪,此外还有二三十支的步枪再设计。通过对枪声的辨认,王上尉已经是可以大概判断出,对面的曰军应该只有三十到四十人之间,顶多也就是一个小队的规模。
对面兵力不多,王上尉也是放下了心,然后传令道:“继续渡江!,冲过去!”
说罢,他自己也是登上了其中一艘木船,然后他这个连剩下的一百多人迅速登上了其余的十余艘木船,不但有他们自己,而且那些当向导的朝鲜人也是登上了船。他们这一次可没留什么后手或者预备队了,准备直接以兵力优势强渡。
清川江虽然江面宽阔,但是远远没有长江黄河这些大江大河那么宽阔,这加起来近二十艘小木船划行在江面上,倒也显得波澜壮阔。
枪声继续响着,但是很快最前面的几艘木船已经是抵达了岸边,其中两艘上已经是血迹斑斑,船上也是遍布了弹孔,这两艘木船刚才被曰军的机枪扫中,死伤多人。
一登岸后,这十来人的士兵就是迅速向前挺进,而两挺轻机枪也是随便找了个土堆掩护后就是向曰军展开压制射击。
不多时,登陆的中国士兵越来越多,很快就是近百人登陆了上来,并且已经开始施行绕行包围战术,那些曰‘本士兵似乎也知道已经无法阻挡了,当即也是果断撤退,不过想要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在王上尉的这个步兵连的优势兵力和火力的打击下,这一小队的四十多名曰军逃走了半数,而剩下的一般则是倒在了朝鲜大地上,用鲜血浇灌着朝鲜土地。
王上尉拍了拍身上的雪花和泥土,展开地图后仔细看了看,然后又是通过翻译和那些朝鲜人说了一阵后,才是指着不远处的那个山头道:“潘中尉,带你的人去那里构筑阵地!”
“其他人也把是做好准备,构筑好阵地,等营部主力抵达!”这一次小小的渡江作战看似规模小,但是会牵连到安州那边的战略安排,只要等营部主力抵达后,凭借4732步兵营上千兵力的实力,足以给曰军造成极大的困扰从而为四十七师主力夺取清川江大桥而制造战机。
第六百三十六章 日军的反扑
“营长,王上尉现在已经渡江了,我们的主力部队预计一个小时候也能够到达江边了!一名中尉走近了一个身穿校官军官作战服的中年男子,面带恭敬道。
他面前的这人名为韩三,乃是这支4732步兵营的少校营长,他奉命带着部队从后方赶了一天的路,为的就是渡江偷袭曰军。
韩三,名字很简单,和农村的大多数孩子一样,他原本的名字是农村里没有读过书的父母取的,因为排行第三所以就是一直三儿三儿这样叫着,上学后才是由老师把名字正式定了下来,就叫韩三。
如果说王上尉只是出身普通中产阶级的话,那么这个韩三就是名符其实的贫民出身。这种情况在现今中国陆军是较为特殊的,这十年来,中国的农村或者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子弟一直都是视从军为改变命运的一条重要道路,从军的诱惑不但体现到优秀的伙食以及退役后的就业安排,不少人更是希望着服完三年的义务兵役后,转换为志愿兵并晋升为士官。在军队里混上十几年的话,捞一个上士乃至军士的军衔并不困难,而士官已经脱离了义务兵的范畴,所以这薪金也不算少,一个军士每个月拿个二三十元是稳稳的。要知道在普通居民收入普遍只有十元左右的年代里,这样的收入已经是绝对的高薪了。
从军后的种种好处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弟子为了摆脱一辈子当农民的命运而争相报名参军。
然而这种参军百分九十九都只是指士兵,并不是说军官。
中国的军官体系一直都是非常严格的,不管陆军还是空军又或者是海军,他们的军官清一色都是军校出身,士兵要晋升为军官也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去读军校。不管是你自己去报考还是说被上司赏识进而推荐进入军校,要想当军官就必须要有上军校的经历。绝对不可能出现士兵不经过任何的军校进修就直接晋升为军官的,哪怕是极端特殊情况也不允许出现,1923年的中曰战争时期就出现个某个连的军官全部阵亡或者重伤的事情,而所属的营也是伤亡惨重,抽调不出来多余的军官来率领这支步兵连,最后是由这连当中的一名军士以司务长的职务指挥全连士兵,哪怕是这种情况都没有出现说将这名军士直接晋升为军官,可想而知军官体系有多么严格了。
农村子弟里如果说在服义务兵役的期间能够被上司赏识进而被推荐进入军校的话,这还不算什么。但是从中学毕业后就直接考进了军校的话,这种例子不是说没有,但是绝对是少数。
根据中国如今的教育制度,农村家庭以及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子弟要读完一个小学是问题不大,但是接下来的中学教育就和绝大部分农村子弟以及城市低收入家庭子弟无缘,中学阶段高昂的学费足以让中产阶级家庭都为之头疼。
但是高昂的学费只是对于自费生而言,而在中学以上阶段的学生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奖学金学生,现在教育部对于高等教育的方针是很简单的,那就是用一个自费生承担奖学金学生的费用。自费学生先不去说了,而那些能够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无一例外都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这些学生除了部分成绩优异的中产阶级学生外,不少是低收入家庭以及农村子弟。
尽管表面上低收入家庭的子弟同样占据了中国近半的高等教育资源。但是考虑到低收入占据了中国家庭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那么就平均到每个学生身上就是微不足道的。而这些低收入家庭的子弟在读了中学之后,除了继续升入高等中学或者师范学校外,毕业的那部分人也是会选择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