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幻纵览-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之,没有对社会的深刻改造,科学就只不过是皮毛和器具。现实生活显然并不如此,几百年来,科学从来都是最主要的革命力量之一。

现代科学家脱胎于传统人文知识分子,也曾经耻于言利。但今天已经能够正视“赛思”与“莫尼”的关系。政治从来都是人们关心的焦点。在科学这个强大的生产力基础上,政治这个上层建筑又有什么表现呢。请看科幻中的政治。战争是政治的发展。笔者自小反感暴力,但军事科幻从来都是科幻中的热门话题,也不可不介绍。科幻本身就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科幻作家对艺术的理解肯定不同寻常。此类妙想汇集于科学与文艺中。除此之外的其它问题,都集中到科学与社会其它领域里一并介绍。

第一章:“赛思与莫尼”

E一章简介

第一节: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

第二节:消费主义批判

第三节:技术与利润垄断

E一章简介

笔者小的时候喜欢阅读科学家传记。记得在《居里夫人传》中有这么一段描写:居里夫人拿到诺贝尔奖后,不知道怎么安排其中的那个奖章,就送给女儿作玩物了。作者显然是要展示科学家对金钱和荣誉的轻视。当然,那时候,我也认同这一观点。

不知是自己长大了,还是时代不同了。今天,如果有人说,单凭对科学的狂热献身精神,就能产生重要科技进步,我是怎么也不信了。当然,现在的科幻作家们也不信,所以,他们几乎从一开始,就注意描写科学与经济之间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

到了二十世纪,西方社会消费文化大体形成,蔽病丛生。一些科幻作家从新的角度进行了消费主义批判,是科学与经济这个论题里独特的一面。当然,技术与利润垄断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可或缺的题材。

第一节: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

求知欲是科学发展的原动力?是的,但在现代社会里,金钱恐怕是科学发展的另一个原动力了。当然,相辅相成,科学也成为经济的巨大拉动效应。

从十八世纪末,科学就在增加财富,提高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科学研究本身也结束了作坊阶段,成为在消耗大量资财的事业。这样,科学与经济的关系就成为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对外关系”。而在科幻文学中,也出现重视经济问题的作品。

凡尔纳的《大炮俱乐部》可谓这一探索的先驱。后世评论家们只注意到这部作品对登月旅行细节的精确描写上。但凡尔纳的又一贡献,是在这部佳作中第一次描写了大规模商业运作下的科研项目。设立这个项目的巴比康是“大炮俱乐部”主席,而这个俱乐部是一个民间机构兼军火商组织。在南北战争结束后,政府不再重视它,它要自己吸引社会的眼球,进而吸引社会的金钱。整个登月计划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确立的。而这个计划能够付诸实施,完全是一次商业运作。

凡尔纳细致地描写了他们怎么建立筹款机构;象账房先生那样一笔笔介绍资金的来源;描写了得克萨斯与佛罗里达争夺发射场址的斗争,一如今天各国争取奥运会主办权。当射月大炮在佛罗里达坦帕小镇开始铸造时,凡尔纳又描写了这个小镇怎样被这一壮举所改变:铁路被修建起来,大量的观光客使坦帕小镇成了旅游城市,经济繁荣,城市扩大。

可以说,凡尔纳笔下的大炮射月,和近百年后的阿波罗登月一样,是一个缺乏直接经济效益,但充满间接经济效益的宏伟工程。而这些经济方面的描写,更显示了凡尔纳作为预言家的伟大。

和《大炮俱乐部》里轰动世界的登月相比,威尔斯在《首批登上月球的人》中描写的登月之旅,显得有些偷偷摸摸,但那也是一次商业考察:科学家凯沃发明了凯沃物质,但从不想它能派什么用场。而破产的商业冒险家贝德福德虽然不懂科学,但立刻理解了这一发明的经济价值。在他的启发和鼓励下,凯沃最终建立了登月球体。而他们的这次登月之旅之所以偷偷摸摸,完全是贝德福德想在日后取得特殊权益,希望以“凯沃物质”来建立一个新公司。

到了二十世纪后半叶,科技成果转化为商业成果的时间越来越短,而其效益则越来越惊人。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是由企业家,而不单单是科学家本人,或者政府推动下取得成功的。在科幻小说里,由企业界主导的科学发明屡见不鲜。在克莱顿写于1999年的《重返中世纪》里,更是鲜明地描写了当时美国的“高科技新贵”的形象。在这些作品里,科学技术已经和经济利益水乳交融了。

在《侏罗纪公园》里,恐龙复活这一伟大奇迹,是由资本家哈罗德推动完成的。影片开始的两位古生物学家只能利用些许经费,挖恐龙的骨架,推测它们的生活习行。巨富哈罗德希望他们为自己服务,说服侏罗纪公园董事会继续这个项目。方法很简单,连续四年支持他们的考古研究!两位生活简朴,从没有坐过商务专用飞机的学者很快就答应了。

在中国,科学事业长期处在计划体制下。直到八十年代中期,科幻小说里的科学家还都是“政府雇员”,以推动科学进步的事业心为原始动机。九十年代后新的一批科幻作家里,开始有人尝试着把科学与商业合为一处,交织在作品里。王晋康在《美容陷井》里,虚构了一个“赛思与莫尼公司”,直接点出两者的关系。在《异域》里,何宏伟“建立”了一个以解决粮食危机为目的的时光农场,都可以看作这方面的例子。

在《中国太阳》里,刘慈欣比较客观地预言了经济对宇航事业的推动和限制。在小说中,人类踏上月球八十四年后,竟然再也没有返回那里,更不用说进入更深的太空了。因为支持当年登月计划的冷战格局已不复存在。相反,倒是经济目的推动着太空事业的发展。其中之一就是在近地轨道建立“人造太阳”,照亮黑夜。

在中国科幻作者里,郑军对科学与经济的关系着墨最多。他的科幻外女作《万贯家财》(发表时名为《资产评估》)就是描写未来世界虚拟资产普遍化的图景。在长篇科幻小说《网魔》里,商业公司成为新技术的推动力。而在最新出版的长篇科幻小说《寒冰热血》中,作者对科学与经济的关系的探讨进一步深入,描写了一次科技探索与风险投资的完美结合。在它的续集《海与人》中,经济野心推动已经沉寂许久的深海勘测事业再次起步。

上述种种,涉及的还都是应用技术研究。如今,耗资巨大的基础科学研究,不再是伽利略、列文虎克,甚至居里夫妇时代,凭着自家小作坊和“手工业劳动”便能够搞定。它与大量投资更密切地挂起钩来。

七十年代末在中国热播的《大西洋底来的人》,其中有个有趣的角色……贾志伟。他是海洋研究院的行征主管。在科学研究方面,他基本听命于下面的几个专家。而其主要责任,就是与政府和民间赞助商周旋,讨钱。在其中几集里,阴谋家便是以民间赞助的名义引他们上勾。

贾志伟张口闭口都是经费问题,经常因此与第一线的几个科学家冲突。但他又能很好地搞到钱,帮助他们研究。实际上是一个科研机构不可缺少的人物。对于当时的中国观众,这个角色似乎可有可无,印象模糊。但时代发展至今,再回过头看这套剧集。我们对贾志伟所扮演的角色,会有更深认识。

无独有偶,美国科幻片《接触》,甚至用占片长五分之一的篇幅,讲述主人公艾莉怎么到处化缘,让自己看不到收益的“外星监听”项目能够进行。而这个项目最终能够进行,也是靠了一个类似巴菲特的巨富的暗中支持。原作者卡尔萨根是职业天文学家,对个中苦恼有切身感受。在艾利和各界人士唇枪舌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各界对科学经济价值这个问题的真实态度。

第一卷:科幻讲什么? 第五编:科学与社会(1…2)

第二节:消费主义批判

市场经济帮助人类解脱贫困,走向富裕。如今,不仅发达国家,就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也因为实行了市场经济而能保证基本的衣食无忧。

然而,继续发展下去,这项给人类来带莫大福音的经济制度就显现出了它的荒诞面:它必须以消费为推动力。企业家为了使财务报表上的收益每年增加,必须促进人们的消费。在基本的衣食住行需要还不得满足的情况下,它是进步的。而今天,商人们正在铰尽脑汁去令人们购买第二台彩电、第二部汽车和第二套住房。消费主义的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