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卷:科幻与科学 第十章:科学传播与科幻文学
第一节:从“科普”到“科学传播”
第二节:科幻文学与科学传播的关系
第三节:建筑跨文化之桥
第四节:为什么不是“科学小说”?
第一节:从“科普”到“科学传播”
科幻文学与科学普及几乎有天生的血缘关系。凡尔纳的作品最初经常发表在青年杂志上,作为教育和励志读物。世界上第一本专业科幻刊物《惊奇故事》,前身就是一家电器爱好者刊物,类似于中国的《无线电爱好者》。第一流的科幻大师,如凡尔纳、威尔斯、克拉克、阿西莫夫等人,经常同时创作优秀的科普读物。象阿西莫夫,甚至被称为世界上最优秀的科普作家。
但是,象中国大陆这样的情况还很少见:最早一批科幻作家完全出身于科普作家行列。相当长的时间里,科幻作品被视为科普读物来规划、创作和管理。尽管现在大陆科幻文学已经算得上自立门户,但它与科普的关系仍然无法扯清。今天,各地的科普出版社仍然是出版科幻读物的主力出版社。而研究科幻文学的文字,基本上也只发表在科普刊物上,而绝少发表于文学刊物。
“科普是科学普及的简称,它指在制度化学校教育之外所有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的社会活动,包括出版、展览、讲座等。田松《从普及到传播,从信赖到理解》
科普不仅仅是科学界的事。在现代社会里,它也是一种国家行为。现代国家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科技竞争,是国民科学素质的竞争。至少世界主要大国的领导人是认同这个道理的,并且将科学普及纳入国家行为的轨道。在中国的《科普法》中,明确地提出“科普是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科普事业是国家的长期任务。”
不过,科学界的一些人士已经指出了科普这个概念的缺陷:在科普这个概念下,科学天然地具有正的形象,具有正确、高明、有效等正的含意,甚至拥有意识形态上的崇高地位。有一个至今仍经常出现的词组“神圣的科学殿堂”,就表明了科学在日常话语体系中的意识形态地位。在这种语境下,科学只能是人们崇拜、学习、遵从的对象,不能是批评、怀疑和亲近的对象。而人们所能够学习和遵从的当然是具体的科学知识。“(同上)
在此基础上,这些人士提出了“科学传播”这个概念。刘华杰为科学传播下了这样的定义:科学传播指除科学知识的生产环节以外的其他所有科学活动过程,包括科学知识与科学文化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以及在整个社会中向广大民众的传播。狭义的科学传播专指后者。(《面对国家利益与民众需求的科学传播》,《光明日报》2003年5月13日)
他进而分析了科学传播和传统科普概念的区别。这种区别包含了递进的关系:传统科普建基于小科学的基础上,塑造和传播的是科学神圣的形象,科学家个个都是“圣僧”:公正无偏见、追求真理、不计个人得失。它设定了科学在上、公众在下的认知与价值的双重鸿沟。公众不但在认知层面不如科学家,在道德操守和社会贡献方面也远不如科学家。同上
科学传播事业以“公众理解科学”为目标。我们现在所说的科学传播是以公众理解科学的理念为核心的。对具体知识的普及只是科学传播活动的一部分,而且不是最重要的部分。由于制度化学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基础科学知识的传播当然地要由学校教育完成。传统科普就是由于过分强调科学知识的普及,与学校教育无法分清界限,从而使自己主动地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同上)
田松认为:在“公众理解科学”这个概念中,科学是可以理解、需要理解的社会活动,而不是必须接受的知识。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说过这样的话:“要能欣赏一门科学,并非得对科学有通彻的了解。没有人认为,要欣赏莎士比亚,自己就必须能写出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同样,要欣赏或享受科学的成就,也不一定非得躬身于创造性的科学劳动。” 《现代科普理念》 田松
另一位科学传播的倡导者,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吴国盛也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于科学普及,我主张,用“科学传播”概念替代传统的“科学普及”概念,来整合视野越来越广、内涵越来越深的新世纪科学普及事业。有两方面的考虑:第一,科学的公众形象和社会功能在变化,科学普及的理念也在变化,由居高临下的单向传播过程变成了公众与科学家之间平等的双向互动过程;第二,政府和传媒的介入,使得科学普及的运作方式发生变化,由少数人的事业变成了一项社会立体工程。” (《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是关键》,原发表于《上海科坛》2002年第二期,《科学时报》2003年1月19日科学周末一版全文转载)
总得来说,科学传播代表了一种新理念,它不是要取代传统的科学普及,而是代表着传统科学普及工作新的发展方向。今天的中国不同于几十年前的中国。国民教育素质大大提高,高中教育已经普及,大学教育也走向普及。传统科普工作面对的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工农兵阶层。而如今传播科学精神,更要面对拥有很深的文化知识,但对科学事业不理解,甚至不认同的知识分子。另外,科学普及多少是一种国家行为,而科学传播则是科学界本身与社会各界取得沟通的一个渠道。
7
第二节:科幻文学与科学传播的关系
并非仅仅是普遍老百姓不关心、不了解科学,而且就连那些懂科学的人也对科学缺少真正的信念。他们谈论科学,见过科学成果,但是科学对他们却毫无意义。——威尔斯《获得自由的世界》,187页,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
这段出现在一部科幻小说中的言论,是威尔斯在二十世纪初写下的。它道出了一个自觉地在科幻小说里进行科学传播的作家的动机。科幻文学和科学传播几乎从一开始就有深厚的血脉搏关系。
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明确的是,科幻文学本身既不是科普工作的一部分,也不是科学传播工作的一部分。它属于文学艺术。如果两者合而为一,也就不需要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了。鉴于中国科幻在发展过程中承受了许多来自科学界的误解,这一申明是很必要的。
其次要明确的是,并非所有的科幻作品都与科学有关。有的朋友看到笔者前面的内容后说,你这本书的名字应该叫“部分科幻文学与科学”。虽属戏言,但也道出了真理。相当一部分科幻小说是传奇性的,或者寓言性的。它们的作者主要在艺术方面有追求,而不在意作品于科学方面的价值。在本卷中,笔者没有谈论许多大师级的科幻作家,如巴拉德、奥尔迪斯等人,也因为他们的作品与科学关系不大。
所以,我们确实是在讨论“部分科幻作品与科学传播的关系”,只不过要在每个“科幻文学”一词前都加上“部分”两字非常别扭。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明确呢?因为许多人从这种关系倒推回去,认为那些与科学无关的科幻作品价值不大,甚至是伪科幻,这就有些唯科学主义色彩了。它们仍然是优秀的科幻作品,只不过是科幻文学中的另一些小类。
科幻文学和科学传播最重要的关系,是它们都奠基在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和科学技术史这“三位一体”的三种学科基础上。本卷的文字都旨在分析这种关系。在此不赘述。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科学传播工作者接受过这三门学科的专业训练,而迄今为止,科幻文学作家只是在创作中自发地讨论相关的问题。
科幻文学和科学传播都把科学精神,而不是具体的知识细节当作核心任务。科幻小说能够给予读者的,绝非几个奇思妙想,一堆专业术语,而是要将人文精神,将美与人性重新与科学结合起来。在科学发展的早期,它们曾经是一致的。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们坚持自己负有让全人类智慧起来的使命。他们的豪情壮声,即使用“抛头颅、洒热血”来形容也不过分。但在社会分工日益加深的现代,科学正在与人性和美分离,甚至彼此隔膜。当我们在一些大专院校里看到哥白尼、达尔文等人的画像时,并不能把那里的职业科学工作者当成这些先驱的后辈。他们更多的只是一些从业者。
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当代科学家如此的专业化,如此地深居于象牙塔中,科学在社会大众心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