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孟尝君做了十几年的齐国的相国,基本没有受到什么祸患。
不惜血本
春秋时期,齐桓公靠管仲等人的辅佐,成为一代霸主,号称“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可谓一代枭雄。然而,齐桓公最后却死得相当惨。
当时,齐国有一个名叫易牙的人,烹任手艺相当高明,可以做一手好菜。
为了能够接近齐桓公,易牙就先设法与齐桓公的爱妾长卫姬接近,经常搞一些美味佳肴暗中贿赂长卫姬。
后来,由长卫姬再引荐给齐桓公,果然得到了齐桓公的赏识,易牙成了齐桓公的御厨,专门侍候桓公的饮食。有一次,桓公一边品尝易牙端上来的菜肴,一边对易牙半开玩笑地说:
“先生让我品尝尽了天下的山珍海味,但我至今还没吃过人肉,不知人肉是什么滋味。”
谁知桓公这句带有玩笑性质的话,被易牙听到后,一直放在了心上。易牙接近桓公的目的,并非只是为了永远当大厨师,而是另有所图,想在齐国的政权中插一手。以前,一
直没有找到效忠齐桓公的机会,听了桓公要品尝人肉的话后,易牙想,这倒是个难得的机会。于是,就设法四处为桓公找人肉。易牙找了几天,也没找到可供桓公食用的人肉,心里很是焦急。晚上回家后,易牙那刚刚三岁的儿子向他蹒跚走来,嘴里还发出“呀呀呀”的喊声,那意思是要易牙亲亲他,抱抱他。谁知易牙见到后,心头一喜。这一“喜”,不是看到了儿子天真活泼而高兴,而“喜”他终于捕捉到了猎物,找到了敬献给齐桓公的“人肉羹”。
“哇——”一声惨叫,易牙已将幼子杀死,待到他的夫人循声赶来时,发现亲生骨肉已首身异处,惊悸得昏死过去。
易牙将儿子肉做成蒸肉,送给桓公品尝。桓公品尝后,连声说:“味道好极了。”从此,对易牙更加深信不移。
与易牙同时的还有一个人,名叫竖刀,他为了能接近桓公,到宫廷谋一职位,竟将自己的睾丸割了,变成太监,来到了齐桓公的身边。齐桓公认为竖刀真是太忠实于自己了,也就把他留在了自己的身边。
易牙、竖刀、还有一个名叫开方的人,在宫廷中暗自结成一帮,专门给齐桓公出一些坏点子。管仲早已看在眼里。
齐桓公四十一年,管仲病重,十分危险,齐桓公前往慰问时,问管仲道:
“仲父有什么要跟寡人讲的吗?”
管仲说:“希望国君您能远离易牙和竖刀,将他们逐出宫廷。”
齐桓公不解地问:“易牙将他的儿子给杀了,做成美味佳肴让我品尝,难道还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作为一个人,谁没有爱子之情?虎毒不食子。易牙能够忍心杀了自己的亲骨肉来讨好国君您,这哪里算得上是在爱28 戴国君?不爱亲生子,又怎么可能爱国君呀!”管仲语重心长地对齐桓公说着。
齐桓公觉得管仲讲的也在理,接着又问:“竖刀这个人自己阉割了自己来接近我,为我效劳,难道又有什么可怀疑的吗?”
管仲又说:“人的本性应该是爱惜自己的身体的。现在,竖刀连自己的身体都忍心摧残,又怎么能够指望他会爱护国君!”
齐桓公说,“仲父言之有理,寡人将尽快驱逐这帮小人。”
齐桓公很快将易牙、竖刀等逐出宫廷。管仲不久也病死了。
但自从将易牙、竖刀逐出宫廷后,齐桓公是食不甘味,茶饭不香,心里很不舒服。好容易熬到第三年,齐桓公再也忍不住了,觉得都是管仲让自己把易牙、竖刀赶走的,乃至于在宫廷中发火说:“仲父那样做,不是太过分了吗?”连忙下令,召易牙、竖刀再次进宫。
第二年,齐桓公病重,卧床不起。易牙与竖刀共同谋反作乱,将寿宫宫门给堵死,同时在桓公的住所四周筑起高墙,不许任何人进出。有一个少妇越过墙头来到齐桓公住处见齐桓公。桓公已几天不见易牙、竖刀的人影,更不见有一个人来看他。现在见到这个女子,忙有气无力地说:“我想吃东西。”
那妇人说:“我没有地方能够给你找到吃的。”
齐桓公又说:“我想喝点东西。”
那妇人环顾四周,什么也找不着,只好说:“我也找不到水给你喝。”
“那,你回家帮我搞点吃喝东西来好吗?我以后一定会重29 赏你。”桓公奄奄一息地祈求着。
那妇人见国君这副皮包骨头模样,再听他说这一番话,止不住泪水也流了下来,便咽着说:“我家里也是没吃没喝的了。”
“为什么?”桓公问。
“易牙、竖刀他们共同作乱,塞宫门,筑高墙,不让任何人来往,所以,我确实弄不到东西来给您吃。”
桓公不听则已,听后,禁不住长长叹息一声,老泪纵横地说:“天哪,圣人的见解果真深远!如果死者亦有知觉,我将拿什么脸去见仲父呀!”说着说着,用衣袂蒙住了自己的脸,伤心地大哭了起来。没多久,桓公就活活给饿死了。
在桓公病重期间,桓公十几个公子在易牙和竖刀的参与下,进行了你死我活的夺权斗争。等到桓公一死,就相互残杀走来。所以,根本无人敢于进宫料理后事。桓公的尸体在床上放了67 天,结果尸体腐烂,虫蛆遍地,臭气熏天,只好用黄杨木门板盖在尸体上。
易矛与竖刀拥立长卫姬的儿子公子无诡为君,大杀群吏,赶跑群公子。
最后,公子无诡在一个夜晚,草草地将齐桓公的尸体装进了棺材,一直到了第二年的八月,桓么的灵柩才得以安葬。
在中国历史上,这种不惜血的代价,通过自残或杀害自己的亲人,以换取主子好感的人,也并非只是易牙与竖刀之类。比如,吴起为了取得鲁君的信任,当上鲁国的将军,竟然杀死了自己的妻子;乐羊子在任魏国将军,带兵讨伐中山国时,为了表示自己对魏文侯的忠诚,竟当着中山使者的面,吃掉了在中山国任职的自己儿子的肉。明宣德年间,金吾卫30 指使傅广主动将自己阉割,然后请求到宫中当太监。当然,明宣宗听了以后也奇怪,觉得傅广已是三品大官了,还想通过残害身体再升官,就命司法部门将他治了罪。
清代的安德海,将自己阉割后入宫当了宦官,颇得慈禧的欢喜,最后渐渐干预国政,谮害忠良,笼络朝士,与明代的大宦官魏忠贤相差无几。
互相牵制
齐桓公在鲍叔牙的大力举荐下,不计管仲的“射钩之仇”,大胆任用管仲为相。
一天,他召令群臣,对他们说,“寡人将立管仲为仲父,以帮助寡人治理国家。赞成的人请从左边门进来,不赞成的人从右门进来。”
这时,东郭牙听了这个命令后,偏偏不从左门进,也不从右门进,而是站在中门,不进也不出。
齐桓公见大臣们几乎都从左边门进来了,心里很高兴。再朝旁边瞧瞧,发现中门的位置上,笔直地站立着一个大汉,再仔细一瞧,原来是东郭牙。
齐桓公心里不由一愕,这个东郭牙又在给我捣什么鬼!就令人将东郭牙叫过来。
齐桓公略带愠色地对东郭牙说:“寡人立管仲为仲父。令曰:‘赞成的从左门进,不赞成的从右门进’。现在你偏偏中门而立,这是什么意思呢?”
东郭牙说:“请主公息怒。主公你有没有考虑过,以管仲的智慧,将能够统治天下吗?”
“那还用问?”齐桓公没好气地说。
“以管仲的果断,他敢于做大事吗?”
“敢!”
“好,”东郭牙接着说,“以管仲的智慧足以能够谋取天下;以他的果断足以敢于行大事,所以主公您就将国柄都委交给了他。不知主公有没有意识到,以管仲的才能和智慧,再来凭借你的权力来治理帝国,这对主公您能没有危险吗?”
齐桓公一听,恍然大悟。朝中大丞们也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总觉得齐桓公这样一味只重用管仲一人,也太危险太不公平了。
齐桓公思绪很乱,赶快宣布退朝,而单独留下东郭牙一人。
经过东郭牙的提议,齐桓公最后任命君朋为治理朝廷内部事务的大臣,任命管仲专门治理朝廷外部事务。让他们两人互相牵制,以便于他的统治。
二桃杀三士
齐景公在选拔人才时,常把武艺好、力气大的人作为合格的人才加以提拔,使得一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在朝廷逞威风。当时,在他身边,有三个十分爱宠的人力士:一个叫古冶子,一个叫田开疆,一个叫公孙捷。这三个人是如何被齐景公赏识的呢?
我们先说说古冶子。
有一次,古冶子曾跟着齐景公乘船渡黄河。船到河心的时候,一只巨鼋突然出现在船头,一跃而起,将立在船头上的一匹白马拖下了水。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