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场怪谋-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先伪造了一份秦始皇给李斯的临终嘱托,又矫诏立胡亥为太子,同时,篡改了秦始皇给扶苏的诏书,在上面写道:“朕御驾亲征,巡行天下,向各路神祗祷告,希望能延长朕的寿命。而你同将军蒙恬一起,率30 万大军屯驻边境,十多年来,未能开拓疆土,反而耗资无数。又三番五次上书,诽谤朕的所为。这都是因为朕没有封你为太子,以致你日夜怨恨于朕。作为人子,你是不孝顺的,特赐你一柄宝剑,望你自裁。至于将军蒙恬,与扶苏一起,非但不帮助规劝扶苏,反而一起参与不轨,作为臣子,便是不忠,令你将军务移交后自刎!”写好伪诏书,又在上面加盖了御玺。派亲信火速送至扶苏、蒙恬所在的上郡驻地。
扶苏听完“圣旨”,如同晴天霹雳,不由放声大哭。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扶苏当场就要拔剑自刎。蒙恬将诏书接过,看了一遍,觉得事情发展太出人意料,其中必定有诈。就急忙制止扶苏说:
“陛下在外巡游,未立太子,命臣率30 万大军驻守边关,派公子前来任监军。
皇上委我们如此重任,说明皇上是信赖我们的,如今只因区区一名使者到来,便要我们自杀,怎么能知道其中没有欺诈?不如派人再向陛下请示,如果属实,再死而不迟。”
扶苏他们一点也不知秦始皇已死,再加上那使者以违抗君命相威胁。老实忠厚的扶苏说:“父皇既然赐我一死,如再去请示,又会被认为对皇上不詹不忠。既然父要子死,子就死吧!”说完就自刎了。
蒙恬拒不自刎。他将帅印交给了副将王离,让使者把他关进了监狱,他要等见了皇上,说个明白再死。蒙恬被关在了上郡阳周,不久又被赵高杀害。
胡亥等人载着秦始皇的灵柩,日夜兼程赶往咸阳。由于天气炎热,秦始皇尸体开始发臭。胡亥按赵高的意图,命令随从买了许多带有奇特臭味的鲍鱼,每辆车上各装一担。弄得一路臭气冲天,从而掩盖了尸体的臭味。官员们虽被熏得作呕,但慑于秦始皇的独断专行,无人敢打听皇上买鲍鱼的意图。
车队回到了咸阳,李斯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宣布秦始皇死在途中,并拿出伪造的遗诏,宣布立胡亥为太子,继承皇位。大臣们个个深信不疑。于是选择吉日良辰,举行仪式,立胡亥为皇帝,史称秦二世。
赵高被提升为郎中令,参与政事。李斯等文武百官,各任原职。胡亥又大大地重赏文武百官,以换取民心。
至此,一场偷天换日的宫廷政变宣告成功。 


  

让对方逆“龙鳞”

赵高用尽伎俩,让秦二世终日处于深宫之中,自己独揽朝中大权。丞相李斯对此深为忧虑,痛恨赵高的欺君夺权行为。赵高也发现了李斯的不满,所以,就没法子来整他。
一天,赵高对李斯说:“函谷关以东盗贼纷起,而皇上却从那里抽调许多人去服谣役,修建阿房宫。我想向皇上进言,但我的地位卑下,难以开口。
这其实是丞相您的事,你为什么不进谏言呢?”
李斯无可奈何的样子说:“皇上处在深宫,我想谒见他都没有机会,还谈什么进谏言?”
赵高一听,忙说:“这还不好办?等到皇上有空暇时,我来通知您。”
赵高见李斯已上了自己的圈套,有说不出的高兴。于是,赵高专门等到秦二世正在举行宴乐,娇妻宫女们簇拥在前,狂欢乱舞,秦二世玩得正在兴头上时,派人告诉李斯说,可以向皇帝启禀国事了。
李斯进去,见到秦二世正在寻欢作乐,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十分为难。
而秦二世也因李斯来得不是时候,而显得十分难堪,认为李斯是在故意捣蛋。
一次倒也罢了,一连几次都是这样,使得秦二世不禁龙颜大怒。
赵高见秦二世对李斯正在火头上,又趁机大进谗言,火上加油,说李斯如何有怨恨皇上之心,又如何想谋反等等。使得李斯在秦二世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最后,再加上赵高有意构陷,秦二世竟下令将李斯关进监狱,后又将李斯诛灭三族。
像赵高这种施坏水,让对方去拂帝王之“逆鳞”的人,唐代的李林甫要算其中之一。
李林甫任宰相时,与宰相李适之不和,就设法让李适之自找倒霉。
有一次,他对李适之说:“我听说华山有金矿可采。如果将其开采了,就可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可惜皇上还不知道这件事。”
李适之说:“那我们找个机会跟皇上说说吧。”
李林甫说:“还是你去比较合适,因为你是专门负责这一项工作的。”
李适之见到唐玄宗后,就提到了有关华山金矿一事。
唐玄宗知道后,就向李林甫问起此事。李林甫赶紧抓住时机对玄宗说:
“我早就知道这件事了。只是因为华山是陛下您的本命王气所在地,不宜进行开凿呀!所以,我就不敢向你提这件事。”
唐玄宗一听,忙说:“还是爱卿想得周到。”
从此,唐玄宗两相比较,就更加觉得李林甫是真正爱护皇上的。而逐渐开始疏远李适之,直至终于罢了他的相职。
传说,龙的下颌有逆鳞,如果有人去拂龙的逆鳞,那龙就会发怒,将人杀死吃掉。赵高、李林甫正是利用施坏水的方法,让别人有意去触怒君王,直至丧命遭厄运。 


  

以人为的

西汉初年,匈奴头曼单于的太子冒顿企图杀父自立,就设下一条毒计,暗中进行实施。
冒顿常常和自己的部下一起练习骑射,并立下了一条军令:“凡是我射的目标,你们一定要跟着我射,不从命者斩首。”
有一天,大家正在练习原地射箭,冒顿突然将自己的马暗中放跑,只见那匹脱了缰绳的马在前面欢快地奔跑着,冒顿突然手起箭发,一箭射中了自己心爱的战马。于此同时,他还大喊一声,“射马!”只见万箭齐向那匹马射去,刹那间,那匹战马立地毙命。冒顿看见有两个骑兵愣在那里,没有向马射箭,就下令立即将这两个骑兵杀死。并再次重申:“谁若不听我的指挥,不随我射箭,这两个人就是最好的镜子!”吓得那些部下整天看冒顿一个眼色,一个手势来行事。
这天,冒顿正领着部下在校猎场上骑射,一片杀气腾腾,人叫马嘶。这时,冒顿的爱妻闲着没事,也来到了校猎场地观看夫君的高超骑射技艺。只听冒顿一声“射人!”刹那间,万箭齐发,冒顿平时十分怜爱的美丽妻子倒在了血泊之中。这一次,没有一个骑兵不踊跃参加。冒顿满意地笑了。
冒顿就是利用这种方法,将他的部队训练到了唯他的马首是瞻的程度。
在一次外出打猎时,冒顿请父王头曼单于共同出猎,头曼不知是计,就备马出发了。在围猎时,冒顿趁头曼单于不备,一箭射去,顿时,他的部下也万箭齐发。老单于连吱都没吱一声,就一命呜呼了。
冒顿从此接过了头曼单于的位子,当上了头领,史称冒顿单于。 


  

过河拆桥

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曾有一次大败,而刘邦本人也被项羽的一个部将丁公追迫甚窘。后经多方求劝通融,丁公竟然将刘邦私下放走了。
楚汉战争的结果是项羽被刘邦打败,刘邦建立了帝王政权。此时,丁公也变得走投无路了,他就大着胆子去找刘邦,想通过叙叙旧情来打动刘邦,好为自己讨一点封赏。
刘邦生性狡诈,更是怕别人揭他的短。现在,丁公冒冒失失地来拜访他,顿时使他回想起当年败在丁公手下的惨相,不免旧仇复发,怒火中烧,想不到当年的对头今天倒送上门来了,立即命令,将丁公斩首示众。丁公自己送进老虎口,真是站着进来,躺着出去了。
刘邦在下令杀了丁公后,对众位大臣说:“丁公身为项王的大将,却对项王不忠。他没有追杀我,因而最终使项王失去了天下。我之所以不服他对我的救命之恩,正是为了让当臣子的今后不要学丁公的样子。”说着,眼睛又向四周扫了扫。
众大臣听了,知道刘邦话外有话,也都默不作声。
像刘邦这种过河拆桥的行为,在后世也常常可以见到。
元惠宗至正年间,广东的王成、陈仲玉二人共同作乱,朝野为之震惊。
这时,东莞人何真向江西行省请缨,带领义兵,很快就擒拿住了陈仲玉,将其献给了行省。而王成却修筑了鹿砦,工事坚固,一直独守着,与何真的军队展开一场又一场激战。何真将王成的防御工事围了个水泄不通,但过了很久,也无法攻克取胜。于是,何真就悬赏十千金捉拿王成。
王成的一个奴仆一听,就见利忘义,觉得发大财的机会来了,就偷偷趁王成熟睡时,将王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