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历史的b面-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答呢?”奢香万般无奈,答应为明王朝从贵州东北部开一条通往四川的山路,以供驿使往来。奢香答应的这一条件无疑是永乐帝极其欢迎的。官府有路可通,铁鞭可及少数民族地区,那他们自然不敢再造反。永乐帝也实践诺言,随即召回马烨,将其
斩首。这马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明王朝的利益,但他所做的一切却又成了最后被杀的罪状。事后永乐皇帝也说过:“我也知道马烨对朝廷忠心耿耿,但是我如果顾惜他,就没办法安定贵州这块地方了。”话说到这份上,即使被杀的马烨在场也不会再有什么话说的。' 。。'
说到永乐帝杀马烨,很容易让人想起魏武帝曹操借人头安定军心的那个著名故事。一次曹操率兵打仗,由于战争旷日持久,中途粮食不足了。曹操灵机一动,私下召见军需官,要军需官分发粮食改用小斛。事后军中纷纷议论、人心浮动。眼见一场哗变就要发生。曹操忙召见军需官,对军需官说:“我只好借你的头来平息这场怨愤了,不然就会出大乱子。”于是曹操便杀了军需官,取下首级,写上题辞,巡示各军营。题辞上说,因为军需官使用小斛,偷盗军谷,才出现克扣军粮,导致这次事件发生。兵将们见是军需官从中作梗,现在军需官已被正法,情绪很快就平静下来了。其实,事情的真相只有曹操和军需官两个人知道。现在军需官已经作了刀下鬼,明白内情的就只有曹操一个人了。
历史上还有一个故事很有说服力。唐玄宗初期,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势力很大,甚至当朝宰相也不乏太平公主的党羽,弄得玄宗行政多有困难。此时玄宗手下有个大臣叫刘幽求,此人是玄宗的铁杆亲信。面对玄宗身处的尴尬政治处境,他便与当时的羽林军首领张NB06E秘密计划采取军事行动以除掉这帮政治对手。设计一定,刘幽求就把行动计划告诉了玄宗,要玄宗不用操心具体行动,只要发一声命令就可以了。玄宗此时对太平公主的所作所为早已深恶痛绝,只是慑于太平公主的势力而无可奈何,现在听刘幽求这么一说,他当然没有异议。可是事不凑巧,由于张NB06E对他和刘幽求的计
划太满意了,喜形于色,以致无意中走露了风声。消息传出,还没见对太平公主采取行动,玄宗早吓得坐不住了。他果断地先发制人,不等别人说话,就先揭发刘幽求、张NB06E所谓离间骨肉的罪行。为保住玄宗自己的皇位,刘、张二人被玄宗当作小卒丢了
出去。结果自然不难明白,刘幽求、张NB06E被下进大牢,最后以流放边地而了结了此案
。退一步讲,刘、张二人没有因此被杀头,这对他们个人而言已是不幸中之大幸了。但是唐玄宗见势不妙,就先抛出替罪羊,用的也就是“丢卒保车”法。
总之,不管是永乐帝、魏武帝,还是唐玄宗,三人都是百分之百的政治下棋者。下棋者下棋,考虑最多的是通盘的胜败得失,为了全局胜利,丢卒保车无疑是常用的战计。为了开通大明王朝通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通路,马烨被作为一卒牺牲掉了;为保证战斗的胜利,平息兵将情绪,军需官被作为一卒抛出去了;同样为了玄宗的帝位和权力,刘幽求、张NB06E也被作为一卒甩出局外。很显然,牺牲若干小小的臣子,而
因此收到巨大利益的是皇帝,是朝廷,这就是帝王君主的得失辩证法。

驭臣之法(之二):1。互相刺探互相监督

人是永不满足的动物,历史上有才能的臣子虽居万人之上、一人之下之位,却也不免常觊觎王位,因此帝王对臣下如管理不善、控制不严,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如三国时司马懿之于曹氏就是如此。早在曹操时代,司马懿就常假托身患风湿性关节炎,跟曹操捉政治迷藏。到魏明帝曹NDE43执政的时候,司马家族竟已成尾
大不掉之势。明帝临死,遗诏司马懿和曹爽共辅曹芳。曹爽虽然对司马懿存有戒心,但司马懿不愧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剧演员,他故伎重演,轻而易举地蒙骗了曹爽,使曹爽毫不怀疑地认为“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矣”。就在正始十年正月,皇帝曹芳要去参拜明帝陵墓,曹爽率文武百官一同前往,司马懿见时机已到,乘机控制都城,诈称奉太后之命,要曹爽交出权力,终于一举剪除了曹爽势力,为司马氏推翻曹氏奠定了基础。对于皇室来说,这是一次血的教训。作为皇帝,既要用才爱才,又需严格控制,不能放任自流,就像清雍正皇帝所说:“不敢轻信人一句,乃用人第一妙诀。”围绕使用、调动、控制臣下,历来帝王费尽心机,使出种种办法和心术。
大臣们如果真的联合起来对付皇帝,你皇帝纵然有天大的能耐,最终也会非吃苦头不可。为此皇帝对臣下常采用分化、拉拢、瓦解、各个击破的办法,让大臣之间互相牵制、互相监督,使他们人人都以为自己是皇帝的亲信,而事实上自己所做的一切又无一不在皇帝的掌握之中。像清代雍正皇帝,就曾命署理广东巡抚傅泰暗中访察广东布政王士俊。同时,又让王士俊秘密监视傅泰。此后不久,傅泰向朝廷报告说,王士俊“才具练达,办事勤敏”,很是称职,但是从王士俊的言行举止看,好像很有“自得自矜”之意。与此同时,王士俊也常打傅泰的小报告。一次,雍正在王士俊的小报告上批示,说:“傅泰识见甚不妥贴,汝意以为如何?其操守若何?居心立志若何?办事之才若何?统率属员公私明暗若何?秉公抒诚据奏闻。”王士俊从皇帝批文中看出傅泰在皇帝面前说过自己的坏话,于是,再奏一本,说:“傅泰胸无定见,毫无可否。偶有议论,也属平平……访闻粤海关新充书办陈炳文、范九锡、潘栋、高维新、柳大本五名,傅泰每各得银三百两,方准入册……傅泰之操守,臣未敢信其廉洁也。”雍正利用互相刺探、互相监督的办法,从傅泰那里得到王士俊“自得自矜”、骄傲自大的罪过,而又从王士俊那里抓到了傅泰受贿贪赃的把柄。这样,随时打发掉哪一方,都可谓易如反掌。
雍正皇帝刺探监督臣僚,不仅限于公务,就连私生活他也不曾放过。据载,某大臣退朝后邀了几个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玩几圈麻将牌,玩着玩着忽然发觉牌少了一张,无奈只好就此罢手。第二天上朝时,雍正问某大臣,晚上常常以何为乐,大臣以实相对。雍正笑笑,夸赞对方是个老实人。然后把昨天晚上他们玩丢的那张牌拿给他看。皇帝对手下大臣监视掌握到如此精细的程度,那手下大臣有什么不恭不敬的歪邪招数能逃得过皇上的耳目?
利用臣僚互相刺探、互相监督,皇帝可以明察秋毫、坐收渔利,不止雍正如此。早在三国时,曹魏、孙吴,还有南北朝时的北魏,五代十国时的南唐,都曾在政府机构中设有专事侦察、刺探大臣的机构和官职。在唐朝,武则天为诛杀异己,更创造性地在各政府部门专门设立接受告密报告的铜匦,或重赏或许以高官,广开告密之门。明朝则大张旗鼓地设立特务机关东西厂、锦衣卫,专事监视告密。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增加告密工作的可靠性,多任用宦官、外戚等亲信作特务机关的最高长官。洪武十三年,中书参政胡惟庸见他滥杀勋旧,就打算以请朱元璋到自己府上观醴泉为名,趁机在席间杀掉他。结果计划不密,被一个名叫云奇的小臣知晓。当朱元璋驾出西华门时,这云奇突然奔跑到朱元璋面前,拦住车马,因激动无论如何说不出话来。朱元璋以为他无礼取闹,对皇上不敬,怒令左右乱锤痛击云奇。云奇右臂折断,眼看要被打死,仍不顾自己,努力用手指着比划胡惟庸住宅。朱元璋这才恍然大悟,即令羽林军逮捕了胡惟庸,处以分裂肢体、抛之于市的刑罚。胡惟庸的私党、御史大夫陈宁、中臣涂节等都一同被斩首。此案株连一万五千多人。由此可见监督告密对皇帝是如何重要,造成的影响又是如何之大。就说朱元璋对臣下的监督也是事无巨细。有个叫钱宰的人被调到皇家图书馆整理编订图书,一天罢朝回家,他灵机一动吟出一首小诗,其中两句是“四鼓NB074NB074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第二天上朝,朱元璋一见到他就说
:“你的诗写得不错。可我并没有‘嫌’你迟啊,何不把‘嫌’字改为‘忧’字?”这钱宰
听罢两股战战,连连叩头谢罪。做臣子的忙了一天回到家中,连随口吟诵一首小诗也须小心
谨慎,也要防备墙外是否有耳,这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