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有关丞相、太后的事情,”王恢连忙解释,“臣在廷尉大牢,尚未见过任何人,除了陛下……也许,是小儿情急,去求了丞相大人……陛下恕罪,犬子不懂事,不懂事啊!”
一番推论合情合理,刘彻脸色稍稍缓和了些,“朕……相信你,相信你不是如此糊涂之人。”“臣……臣是糊涂啊,”王恢带着懊悔和泣声,“臣在这里想了一晚上,臣才知道自己的糊涂……那马邑之围,臣万不该为了保存军力,眼看匈奴来去而不出击……臣是应该为陛下战死疆场的……”
刘彻抬手阻止了他的继续,“王恢,朕的确生气,气你的大局不顾,为自保舍弃战机,白白瞧着匈奴来了又走!你原知道,这次伏击计划,朕同你精心策划布局了整整一年……一年的时间,还有三十万兵马,朕是等着你给朕带来好消息的,可是你带回来的是什么?”刘彻吸了口气,“宣室里各大臣诸侯王爷上的奏折,你看过……就知道朕有多窝囊,多羞耻了!朕的征匈大计还要不要继续,要不要继续?!”
“臣死罪!”王恢匍匐在地,泣不成声。
“大行令,朕并不想杀你,杀了你,便是折了自己对抗匈奴的一翼!”刘彻努力将语气放平了,“朕刚才到街上去走了一走,在酒肆里也听到了一些百姓的议论。朕明白,一个武将,在明知敌我实力不均,势必会输的情况下,不会贸然开战……原是朕轻敌了,小觑了伊稚斜的本事,高估了自己,大意……”刘彻说着,突然抱拳,向王恢一揖,“王恢,朕在这里向你道歉!”
“陛下,使不得,万万使不得!”王恢目瞪口呆,连连磕头。“朕有错,朕也要认。”刘彻道,“只是……王恢,朕这错,除了你,再也不会跟第二人提。你可知道……”“臣……”王恢看向刘彻,“臣想,陛下是不愿意坏了今后对匈奴的作战计划……”刘彻深叹口气,“王恢,毕竟你还是了解朕的。”
“可是臣终究犯了大错,”王恢摇头,“臣其实看着匈奴主力离开的时候,就在想,臣的这条命定是保不住了,只是臣……希望可以替陛下带回三万儿郎的性命,他们毕竟还年轻,是将来征匈讨伐的主力……”
“朕明白你的考虑。”刘彻点头,终于承认了王恢的想法。“只是臣……却实在疏忽了,陛下这一战的另一层意义,臣让陛下蒙羞了,臣实在汗颜、汗颜啊!”
“王恢……”刘彻喊了一声。“陛下……”王恢即刻应道。刘彻再叹气,“朕……不想再送公主去匈奴了,朕也不希望再见到朝堂上劝朕收手的人……”他突然笑了一下,“王恢,其实朕听到有人来替你求情,朕心里挺宽慰的,最起码你是从头到底支持朕开战的人,而如今又有那么多人来替你说好话……可是朕这次如果松了手,那这马邑之围就会出现第二次、第三次……”
“皇上!”外面的子夫听得刘彻这般说话,心中万分惊讶,忍不住开口。刘彻却是一抬手,示意她不许多言。王恢见微知著,哀哀笑了起来,“臣……明白陛下的意思,臣明白。”
“王恢,朕当初不甚明白,为什么说一宣战,就再也不能回头了。”刘彻道,“可是如今,朕明白了……朕不能再回头,决不能。朕也不允许别的人反对,打退堂鼓!朕必须要所有人跟着朕走下去!这条路,朕不会回头。下一次……下一次朕决不会再像这回‘守株待兔’,坐等伊稚斜来去……朕会打出去,朕要大汉的军队踏过草原,打到伊稚斜的老家去!”
“臣……臣却是看不到那一天了,”王恢低首,“壮志未酬啊!”突然打起了精神,直盯盯看着刘彻,“陛下,您的雄心壮志会实现的,一定会实现的。”
“王恢……”刘彻转过身来,对着牢门,低低道,“朕……是不是很残忍?无情吧。”“陛下,臣……是忠心耿耿,心甘情愿的。”王恢看着他的背影,很是坚定。
“朕也舍不得啊,”刘彻定着身子,想转回去,又止了住,终还是跨出了牢房,“朕舍不得,可是,不舍……就没有得。”子夫上前去,拉住了刘彻的手掌,刘彻用力捏住,静静看着子夫业已泪流满面地脸容。
“臣……恭送陛下。”王恢再次跪地,带着哀泣,哽噎难语。
“王恢,朕……在这里谢过你了。”
卷三: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 第七十章 大行自裁 下
更新时间:2012…3…1 16:40:59 本章字数:3516
王恢没有应声,子夫亦不敢多言,一时寂静。
刘彻望着面前的牢壁,幽暗灯光透过木栅牢门将他的面容映的明暗昏然,看不出冷暖和喜怒。只听一声轻不可闻的轻叹后,刘彻缓缓道,“他日,取了伊稚斜的首级,朕当会再来谢你。”
子夫一震,透过泪眼望向他,却听刘彻寡淡续道,“朕要说的就这么多,大行,朕……走了。”
言罢,拉过子夫的手,便快步朝外面走了出去。
身后传来王恢断断续续的应声,“臣……叩谢陛下……天恩。”
漫长的一夜,随着微露曙光的东方,而终于宣告了终结。
子夫看着坐在书案前的刘彻,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如何说。自廷尉署大狱回来,他便这样一动不动坐在宣室里头,也不说话,也不吃喝,好像老僧入了定,又好像看透一切,疲惫不堪。
“皇上,廷尉上折子来了。”小唐推门进来,看着静默的刘彻,小声禀告。刘彻闻言,立刻抬头,“拿进来。”声音却因一夜的不眠不休而显得嘶哑。“就在这里。”小唐递了过来,又退下去。
刘彻取过,随即展开,认真地读了起来。子夫忙过去,站在身后一起看。
“……畏敌不进,按律当斩……”刘彻轻声念着上头的判案词,显得深沉。可是“啪”的一下,却是子夫探过身来按下了折子,刘彻有些意外,抬头去看。
“王恢一定要死么?”子夫道,憋了一夜的话终于说了出来,“为什么?他那样忠心待你,你就不能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刘彻看着子夫,看了半天,突然道,“子夫,你知道我心里头的不痛快么?”
“我知道,我就是知道,我才想问。”子夫道,“如果你愿意王恢死,你不会在这里坐整晚上!我就是知道你不愿意,我才希望你……网开一面。”子夫抓住了落在案上的奏折,满是希望的看着刘彻。
“你昨日,听到我同王恢的说话了。”刘彻缓缓道。子夫却很急,“我就是听到,才知道你不愿意。杀了王恢,你有什么好处?只是白白损失了抗击匈奴的一员大将!”
“可是,不杀他,我拿什么向朝廷交待?”刘彻爆发了,“马邑失事,难道就是几句话便可以搪塞过去的?整整三十万大军,去了又回,毫无斩获,天下的人都在看着朕,你明不明白?”狠狠吸了口气,“当初这计划是王恢提出来的,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是朕在背后撑他的腰!眼下失败了,需要人为战争失利来承担责任,谁来担这个责?王恢不承担,难道朕来承担?”
子夫怔怔,被刘彻的怒气吓得退到了墙角。
刘彻却兀自不觉,看着整齐的书案,突然转身去,朝柜子里翻出了一封封卷好的竹简,“刷啦啦”全部扔到了地上,“你看,你看!这些是什么?都是朝廷里的奏呈,明说的暗嘲的,都是责怪朕不应该轻易出兵,嘲笑朕闹了个大笑话!……朕要是认了错,以后还谈什么开战?”转头一见瑟缩在角落的子夫,刘彻猛地冲过来,将人拖到面前,“看,看啊,你告诉朕,朕可以怎么做?朕要打匈奴,朕就不能认输!可是朕不认输,谁来承担?除了王恢,除了拿他的命,如何可以封住朝廷里几百张嘴巴?你教教朕,教教朕啊!”
“我……我不知道。”子夫被这从未遇见过的雷霆之怒吓懵了,愣愣看着一脸愤恨的刘彻,连被抓青的手腕都不觉得疼。
刘彻喘着粗气,看着面前的人惊惶的眼神,随即两道泪光慢慢滑落到脸颊,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伸了手去抹,“子夫……对不起,我……”松开手去,却见到子夫好像受惊小兔似的,慌忙朝一边躲去。
“子夫……”还想伸手去捉。可是那人忙不迭躲开,低垂着头,“我……不懂朝廷的事情,你觉得什么是对……便就是对的。”朝墙壁别过脸去,不想让刘彻见到自己忍耐不住的泪光。
刘彻也不再逼迫,叹口气,回到了书案边,执笔便欲写上“准奏”二字。突然“哐当”一声推门响,又是小唐的声音,“皇……皇上,廷尉署大狱刚来的奏报。”“怎么了?”刘彻转过脸,停了手里的笔墨。小唐非(提供下载…)常小心,悄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