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九-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欲归时,归无处,往日英雄尽迟暮,青春能几度?
欲前时,前无路,牢骚千古向谁诉,都作烟花舞。
叶骏遂悟,乃依辛怡表姊而居,后亦留下叶氏一脉。有诗叹慕容秋水曰:
不恋红尘满世夸,昆仑绝顶有人家。仙猿屡赠天边果,丹凤亲栽梦里花。
既已归山闻鸟语,何须入世听悲笳?风云总是前朝事,莫问今朝得与差。
再表归尘,受了逐流惊吓,回京之后,便已染病,虽夺皇位,怎奈不过一年而崩,陆逊业因多历忧患,又思先帝,因此病死。归尘临终,传位叶雄,嘱曰:〃司马懿虽有大功,然其人狼顾虎视,必有异心,不可大用。朝中臣子,泰半为其门生,朕今早死,此局未变,尔当徐徐削之,不可仓促,切记切记。〃闭目而崩,薛灵芸不知政事,心中只以归尘为夫,不知为帝,亦相随忧死。有诗叹曰:

筹谋廿载计何深,只为登临九五尊。父女操戈无一语,弟兄反目有三军。
超凡英烈早失意,绝代豪雄已陨身。追捕鸣蝉方欲获,谁知黄雀未除根?
于是叶雄继位,改元景初,后改元正始,下葬归尘于高陵,谥为孝元皇帝,廷议之时,多有大臣上疏曰孝字不合,皆被叶雄搜捕下狱。由此群臣缄口,心下失惊。叶雄乃废丞相,以叶超为大司马,邓艾为大将军,有司马师为太尉,司马昭为司徒,蒋济为太傅,钟会为侍中。司马懿以年老,推病辞出,复归田园。

嘉平元年,叶雄与叶超计议曰:〃先帝临崩有言,司马懿他日必反,嘱朕缓缓图之。然司马懿推病不出,并无口实,待其自陷,不知何年何月也,卿可设宴,假诏召司马懿前来,一并杀之,永绝后患。〃

叶超领命,设宴暗伏刀斧手,司马懿只推病重,不能起床,叶超性起,索性领兵,杀入司马懿府中,不问老幼,尽皆杀绝,有司马师、司马昭在外,急召群臣道:〃大司马屠戮功臣,实有反心!〃乃联名上奏弹劾。叶雄只得徙叶超于西域,司马师深记父恨,叶雄自此为臣所制。

甘露五年,扬州刺史王凌思及逐流之恨,叶超之徙,乃起兵淮中造反,司马师留司马昭总领朝政,督邓艾、毌丘俭、文钦诸将征讨,围王凌于寿春。丹阳子弟,奋勇还击,杀邓艾于淮岸,毌丘俭斩王凌之首,淮南之乱遂平。司马师因此功,废建兴削爵旧制,进位晋公,重居丞相。师薨,司马昭继位,辅政五年,叶雄崩,司马昭与群臣乃立叶雄之子叶挺为帝,追谥叶雄为景帝,后司马昭亦薨,群臣逼宫,叶挺乃于高陵筑受禅台,让位司马炎,改国号大晋,用陈群为丞相,羊牯为大将军,尽废中华旧政,重用九品中正制,交纳士人,安抚大族,天下重定,有诗叹曰:

天道循环报不差,未知鹿死在谁家。风云已付东流去,受禅台前有落花。
司马炎即位,口述诸事,令陈寿攥笔编著《三国志》,风行世上。时有建兴朝间,翰林供奉刘禅,因家国大变,退隐秣陵,笔著《蜕虫三国志》,司马炎大怒,即将刘禅赐死,《蜕虫三国志》不复存世。至于漠北吕蝉病卒,嘱曹楷曰:〃是非功过,一切休论,因果循环,彼此不爽。汝虽习文武,然当今之世,非出仕之时,汝但安居为民,勿念外事。〃曹楷不听,聚鲜卑之众,演兵讲武,以致五胡乱华,英雄难觅,因此本回书便唤作:雨打萍英雄安在,风吹叶豪杰何存。有《念奴娇》一词,呼应开篇词曰:

金戈铁马,驾轻舟快艇,曾经豪壮。碧血凝成山石乱,伴有悲笳低唱。
古月犹存,故人安在,知我孤灵丧?逡巡远岭,偶逢野鬼飘荡。
昨夜欲做英雄,徒逞意气,愿把江山掌。却见浮云今变了,空使亡灵难葬。
大梦方觉,流年似水,千古皆惆怅。刀光剑影,几家衰败兴亡?

飘萍小述

飘萍小述

看到各位gg的评价,对各位gg的热情首先表示感谢,我也将更加努力的完成这部作品作为回报。由于这段内容稍微长一点,所以发在这里面。我从来不擅长评论,若有混乱之处,敬请谅解。

飘萍这个角色出现的用处是质疑一下本文的主题,因为世上并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或者是一个较沉重的玩笑吧,其实飘萍一开始出现,她已经是一个弱者,先丧情郎,后失养父,所谓坚强不过是表象而已。至于统一不统一我还是飘萍这个观点,真正的安定不在统一与否,而在“人”本身。飘萍之死,的确是因为与整个世界抗争,如果她象一般古代的女孩子一样当然就不会导致后面的结局。

对于zhao1111兄关于飘萍死去的看法我不敢苟同,男女的逻辑想法本来就是不同的,男生以为荒谬不堪的想法在女孩子眼中的确经常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就象银屏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嫁入南蛮也并不是完全表面上所说的上升到了大局观的高度一样,飘萍的意志并不是脆弱,而是她认为她理该如此。她论文韬武略当世能比的虽然没有几个,但是她是个女孩子,还是个不顺从敢于藐视天下男儿的女孩子,在当时这不可避免的将导致悲剧了。

至于zhao1111兄这句“单为此物极度意淫之后突发心肌梗塞虚脱而死”。首先飘萍不过能力达到一流而已,她真正的功业是欺负了一下少数民族,在当时漠北分成许多部落,势力不强,所倚仗的唯有地利而已,而且她并不完全是靠美貌取胜,大部分时候还是定计筹谋,只是由于美貌的刻意烘托给人的印象较身,因此导致大多数读者都误认为飘萍完全是靠一笑而倾千军的美女,事实上她扫平漠北的时候描写得更多的是她的胆识和谋略。由于对手的弱小而造成了她的强大。

当她开始实施她的第二个步骤——夹击中华的时候,理所当然就遇上了险阻。她的举动,无不脱庞统陆逊司马懿所算,虽取得一时擒获皇后的大胜,大军却轻而易举的被反间计击退,而擒获皇后的初衷也最终无法实现。其后她的身世被揭露,陷入两难。如果她是一个顺服的古典mm,那么自然就臣服于当时忠孝节义论下,或回归中华,或投身魏国,任凭命运安排即可。但她不但没有,反而把心中的柔弱隐藏起来,作出藐视天下之状,大举东征,自然理所当然的失败,生命也该走到尽头了。

至于这里的姜维我只能说遗憾了,对于姜维的设定,一出现他就不再是演义或者史书上那个忠肝义胆的烈士,而是一个无心世事、孤芳自赏而后不慎坠入情场的浪子,跟他去谈功名上的忠义是没有意义的。关于飘萍这个圈子引入了很多感性的思维,与前面争霸天下过程中以理性为主的思维是截然相反的,也算是对前面这么多情节的一个小小的颠覆吧。一部作品只有包含了正反顺逆多种组分,才是血肉丰满的。飘萍本就是一个争议性的人物,我也无心把她写得象银屏那样只受怜惜,说来说去,她只是在做一个质疑而已,当然她提出的问题是可以批判的,但却不是可以一句话就断然否定的。

在公网和教育网上,虽然正如我所意料,对于飘萍,否定的比肯定的多,甚至包括了比如色佛兄、曲径通幽兄这样给过我很大动力的支持者也是将飘萍一棒子直接打倒,这正如书中天下百姓都斥飘萍“不孝”,“妖女”,“狐媚化身”,而叶飘零身为人父,掌握生杀予夺大权,却对照顾飘萍的死后声名也是无能为力一样。我作为作者,只有写作的权利,而一旦作品出炉,其中人物如何评价就全看读者本身,作者没有干预的权利。但是我还是很欣慰的看到了,毕竟还是有一些飘萍的支持者,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但是对于我们在否定飘萍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想一下,如果我们自己处在那个环境下,我们又会怎样?

顺便提一下,这本书总共一百八十回,快要结束了,但是再贴一两回余下的暂时不能贴上来,因为寒假已到,我得回长沙了。祝各位大大新春佳节愉快。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