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邦大传-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再度重赏魏无知。

谋臣的表现,到底和武将的争权表功完全不同,这的确也是刘邦对张良、陈平两人特别放心的原因。

分片子弟,奠定刘家天下根基

第一批的分封规划宣布后,刘邦便急着想分封自己的子弟,以恢复周王朝的封建制度。

秦国采中央集权的郡县体制,因此赢氏一族均无实力,天下一乱,便没有可以勤王的力量。

刘邦对秦皇室的短命及周王朝的长久政权间,利害得失的比较一直耿耿于怀,很想以封建制度来确立刘氏皇权的根基。

当年赏赐田肯,为着便是明示此政策的重要性。

此时最需要急速处理的是南方的楚国和东方的齐国。

这两国的前任诸侯王,都是让刘邦最为头痛的军事强人韩信。

自从韩信被废为淮阴侯后,也一直找不到继任人选。

特别是楚国幅员广大,军力强盛,为彻底防止其他军事强人出现的后遗症,刘邦将楚国一分为二。

刘邦堂兄代理楚王的刘贾,封为荆王,拥有淮河以东五十三县地区。

楚国原精华的彭城、薛城、东海等三十六县则封堂弟刘交为楚王。

赵国北区原代国的云中、雁门、代郡等五十三县,晋封其兄刘善为代王。

以胶东、胶西、临淄、济北、博阳、城阳等七十三县的齐地,分封其长子刘肥为齐王。

刘肥是刘邦娶吕氏为妻前,在外面与他人的私生子,日后认养为庶长子。由吕氏所生的长于刘盈拥有法定继承权,刘肥虽属长男,却必须臣属于刘盈,为补偿之,特封给他最广大也最富庶的齐国。

另一位让刘邦颇为头疼的诸侯王,名字也叫做韩信。他是韩国贵族后裔,曾在韩地起兵反抗项羽所设傀儡政权,日后更获得刘邦支援,并正式受命为韩王的韩王信。

韩王信一向也以勇猛善战出名。加以韩国的领域颇大,北起巩水及洛水,南至宛城和叶城,东有淮阳,均为天下兵家必争的要冲地,对洛阳和关中的威胁颇大。

刘邦在重划诸侯封地时,特别将韩国原本的精华区全划归朝廷直辖,另以赵国西北区的太原郡三十六县划为韩国,将韩王信改派到这个地方,以防御塞外胡人入侵。

韩王信乃以军事重镇晋阳城为首邑。

不久,韩王信又上书表示:

“韩国属边疆要塞,匈奴经常入寇,晋阳离国境较远,请建筑马邑要塞,以为防守基地。”

刘邦批准之,韩王信便在边塞区建筑了不少城镇,既可作为军事防御,平时又可兼作边界贸易的管理重心。

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

分封功臣到底是件庞大又复杂的工作,地位及封赏必须和功劳相配,但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功劳较大而争执不下,使分封的工作迟缓而无效率。

“像张良和陈平这种富于智慧又不贪心的人,真是太少了!”

有时连刘邦都会感到非常地不耐烦。

除了较为明显有具体大功劳的二十余人外,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

刘邦这阵子也急着处理刘姓诸侯的分封事宜,对这些扰嚷不停的功臣,有点懒得去管他们了。

有天,刘邦和张良在洛阳南宫散步闲谈,从复道上(内宫和宫殿间的高层走道)望见有不少将领坐在沙地上比手划脚,不知在讨论些什么。

刘邦好奇地问张良:

“你猜猜他们在讨论些什么?”

张良也半开玩笑表示:

“陛下真的不知道吗?他们在讨论如何谋反的事啊!”

刘邦也笑道:

“天下才刚安定,他们干嘛又要谋反?”

张良解释道:

“陛下出身布衣,就是靠着这些部属才夺得天下的啊!如今陛下贵为天子,而到目前为止,所有得到封赏的都是亲密部属和陛下所喜爱的人,平生有仇怨的也都遭到诛杀。

“若真的依照这几年军史上的计功簿,天下的土地和财物是无法平分封赏给有功部属的,这些将领一方面害怕陛下无法全部给予封赏,更担心平日的过失可能成为被诛杀的借口,因而相聚讨论如何谋反啊!”

刘邦听了觉得的确有道理,张良虽是开玩笑,但封赏之事若不早点解决,的确是会出事的。

刘邦便请教张良:

“那现在怎么办才好呢?”

张良:“陛下平生最讨厌的,而且大家也都知道的,是哪一位呢?”

刘邦:“就是那个管财政、会钱粮的雍齿。这家伙早年曾背叛我,又经常故意侮辱我,惹我生气。好几次,我都想杀他,但因为他的能力强,也建立了不少功劳,所以才一再原谅,不忍心处罚他。”

张良:“那现在赶快先封赏雍齿吧!这些部属便能够放心了!”

于是,刘邦立刻举办酒宴,晋封雍齿为什方侯,并当场嘱咐宰相、御史等,尽快评审每个人的功劳,以为晋封的依据。

酒宴结束后,群臣皆高兴地表示:

“连雍齿都封为侯了,我等还会有什么问题呢?”

张良自然不认为封赏速度太慢真会惹出叛乱来,否则不待刘邦问起,他也早会提出警告的。

只是刘邦急着晋封自己人和刘氏子弟,的确会造成未分封部属的不安,影响工作效率,所以他趁着这一机会给刘邦提醒和建议。

当然,晋封雍齿对安定人心的确是一帖很有用的妙方。

评定功劳,萧何第一

在彻底加班赶工下,分封作业总算顺利完成,刘邦终于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的工作是评定“元功”,也就是评定功劳的排行榜。当时分封是以爵位及食邑为主,和职务及官禄有关,而“元功”主要在荣誉方面,此外自然也附带奖赏,如同现代的记功、嘉奖和奖金。

被提上竞争排行榜的共有十八人,包括萧何、曹参、张敖(张耳子,继承其父之功劳)、周勃、樊哙、郦商、奚涓、夏侯婴、灌婴、傅宽、靳歙、王陵、陈武、王吸、薛欧、周昌、丁复、虫达等人。

大部分将领认为晋封时曹参食邑最多,理应获得排行第一,因而均表示:

“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余伤,攻城掠地,计功簿上功劳最多,理应排行第一。”

刘邦笑而不表示意见。

关内侯鄂千秋独排众议,主张萧何排行第一。

刘邦问其故。

鄂千秋答道:

“曹参虽有野战攻城掠地的功劳,但这一切只能算一时的功劳。萧何的功劳,却是长期的,影响上自然更大于曹参。

“想想看,陛下和楚军相峙五年之久,损伤无数军队,有几次甚至被逼得不得不撤退逃逸,萧何却不断仍由关中为陛下补充军力,常达数万之众,让我们能重振军威,屡败屡战。

“有好几次陛下粮食断绝,全军处饥饿状态,有崩溃的危险,萧何立刻由关中转运粮食,永不休止的提供,保持我们的战斗力。

“陛下数次败亡于山东(指中原)地区,萧何却以全关中为陛下作后盾,此乃万世之功也。

“今日,即使没有曹参数百次的功劳,汉军仍然可以击败楚军,但没有萧何,情况可能完全不一样了,怎么可以拿曹参的一时之功,和萧何的万世之功相比呢?

“依照臣下的意见,萧何第一,曹参次之。”

刘邦非常称许鄂千秋的看法。于是以萧何之元功排行榜第一,特赐以可带剑上殿、入朝不必跪拜的特殊尊崇。

刘邦更公开表示:

“我听说‘推荐贤臣的人更值得受上赏’,萧何虽有大功,但如果没有鄂君的推荐,功劳也无法如此彰明了。”

于是再追加鄂千秋的食邑,并封为安平侯。

为确定表示萧何的功劳第一,刘邦在当天下令加封萧何父子兄弟十余人,皆有食邑,并追加萧何食邑二千户,和曹参、张良并列为万户侯。

由于萧何一直未参与前线战事,他对战局的影响力是透过刘邦发挥出来的,参与作战的官兵很难感觉他的重要性,他的功劳的确只有刘邦和幕僚后勤人员最清楚不过。因此,刘邦如果过分强调萧何的功劳,必遭到这些前线将领们强烈反弹。

刘邦到底是个聪明人,身旁更有张良、陈平这两大超级天才为之谋策,所以他采用了这种逐步让人接受的方法,以突显并确认萧何的重要性。

先是功人和功狗的辩论,设定萧何在功劳评鉴上的位置,再拿他和武将中的魁首曹参相比,并透过鄂千秋的说明,由刘邦肯定战场上的功劳只是一时,经营后方稳固国力才是万世之功。

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战时武将的表现固然重要,但天下太平以后,文官的经营功能更值得重视,也只有文官功能被肯定,制度也才能发挥其效率。

刘邦用心良苦地确立萧何的重要性,主要目的便在于此。

陈文德说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