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川军-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是曾万钟所部第三军,只要愿意打,战斗力也比较强。”
“孙连仲部负责什么位置,战斗力怎么样?”
“孙连仲部是从平汉路退下来的,原打算撤到太原去参加忻口防线,因为娘子关形势变化,被黄绍竑半路拉回去作预备队。前几天,日军从赵寿山和曾万钟军结合部的旧关突破,黄绍竑就把孙部调上去了。孙连仲是个老军务,他下面有三个师,师长冯安邦、赤峰城、张金照,如果用得好,也都比较能打硬仗。”
“旧关怎么就总是夺不回来呢?”赵渭宾问。
“这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日军武器占绝对优势,我们的部队打仗又不主动,更不策略,只是利用阵地进行固守,等日军进攻。阵地丢失之后,拼抢不积极,也缺乏手段,日军利用火力优势,很少的人就能坚守一个险要阵地。现在,东线日军实际上已经攻到晋阳了,娘子关防线可以说已经失守了。”
“我也刚听邓司令说了。”
“哦?邓司令消息很灵通嘛!他是怎么知道的啊?”
“邓司令和孙副司令在阎锡山那里,刚好碰到黄绍竑打来的紧急电话。”
“哦,原来如此。”
“平汉线上刘峙所部中央军撤到哪里去了?你们知不知道?”赵渭宾又问。
“这个闻风而逃的长腿将军,早已被一小股日军先头部队追赶到邯郸以南的安阳去了。”
“看来,这次娘子关失守,主要责任还是在刘峙他们中央军主力部队消极抵抗、积极逃跑。”
“你这个看法很有道理!我赞同!事实如此!”
“唉!想起来就寒心啊!”赵渭宾叹气道。
“这的确影响士气,好在绝大多数地方军抗战都比中央军积极。要是他们的战略战术再好一些,日寇也捡不了太多便宜。”
“哦?还是八路军最知己知彼!请问,对日军作战应特别注意哪些事项?或者说日军的战略战术有何特点?”
“我国军队往往只看重日军的装备优势,其实,日军的战略战术也很厉害。战略上的事,我也说不好,如果日后有缘,请周公和朱总司令给你讲。我只说说我所了解的两个日军常用战术伎俩。最近娘子关正面一直胶着状态,日军原本很难突破,但我们这边不主动作为,日军得以迂回到南边远处进行后路包抄,突破旧关和娘子关。我们注意到,日军很喜欢用包抄后路这一招。这招很厉害,一旦包抄到位,在后面打起来,我们前线的部队往往就会慌乱,不战自溃。日军只要觉得正面进攻困难,就会改变策略,进行迂回包抄,而国军总是不吸取教训,不注意日军的一贯伎俩,就知道死守阵地,坐以待毙。你们到前线后,要注意提防这一手。”
“谢谢您的提醒。”赵渭宾感激地说。
“还有,就是日军很善于抓住我国军队的防守薄弱环节进行突破。他们的突击重点,要么是两军的结合部,要么是两军换防的时候,这一点也很厉害。旧关失手,就是在结合部出的问题。你们刚刚增援上去,人生地不熟,对日军的火力优势缺乏经验,换防时候更要特别小心。”
“好的!日军在整个山西这边的情况又怎么样呢?”赵渭宾接着问。
“其实,日军先前的确没打算猛攻娘子关,只是在雁门关、平型关一带遇到重兵防守,后来又在忻口和平型关打得不顺,才采取迂回包抄的伎俩,恰恰又碰到刘峙的部队不堪一击,一溃千里。也就是说,日军进攻娘子关是一个大迂回战术,其顺利推进也有偶然因素。战前的时候,毛主席就说过,可以在山西利用有利地形主动出击,部署一次很大的歼灭战,但要特别注意娘子关方面的防守不能出问题。虽然后来在娘子关增加了一些部队,但从现在的情况看,我们担心最终出问题的可能还是在这边。所以我们也在尽量把部队往娘子关这边集中。”
“您觉得问题可能出在什么地方?因为日军还在大举增兵?”
“是的,日军拿下石家庄后,正在大量向娘子关增兵。但是,这还不是最危险的。”
“哦?”
“更危险的是,我们对东线的整个指挥感到担心,阎锡山是搞政治的,没有怎么指挥过打仗,指挥大战没什么章法,不晓得抢在日军援军到来之前主动出击、各个歼灭。黄绍竑虽有军事高参,但初来乍到,对东线的敌我双方情况都不熟悉,下面的部队派系复杂,有的未必听他的,如果不熟悉敌我情况瞎指挥,可能更糟糕。另外也可能有阎锡山瞎干预的问题。我们估计,娘子关方面关键是指挥和协调问题,你们要小心一些,特别是在换防的时候,不要被日军所趁。”
“好的,谢谢您一再提醒。日军作战,还有没有别的特点?”赵渭宾问。
“嗯,对了,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日军的武器优势非常明显,并且很擅长乘胜追击。而我们的中央军和一些地方军,恰恰又怕死,遇到日军猛烈进攻,飞机、大炮一狂轰滥炸,往往容易慌乱,阵脚一乱,就全完了。这些窝囊军,助长了日军的骄横,他们常常只有很少一点兵力,就敢追我们一大群逃兵几十里路。以至于我们在雁门关截断了他们的补给线,但他们在忻口的部队一点也不慌乱。火力不足和没有跟日军交过战,缺乏对日军作战经验,恰恰又是川军的弱点。你们也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那我们怎么办好呢?”赵渭宾很真诚地请教说。
“建议你们在进入阵地之后,尽快和我们的部队取得联系,相互配合,适当主动出击,多利用地形打伏击歼灭战,缴获日军的武器装备补充自己,不要坐等日军进攻。其实,日军骄横轻敌,又反过来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歼灭的机会。”
“对!这两点的确都很重要。”
“最后,还有一个是我们老生常谈的建议。你们千万不能向晋军和中央军那样扰民。须知,我国抗战的主力,都说是中央军,其实并非如此,而是所有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中国抗战的最大力量,在于民众,而不是长腿的中央军。只有不扰民,才能扎根于这种力量,也就能得到这种力量的支持,自己也就有了力量。也只有这种来自于中国大地的力量,才能真正抗击外国侵略者。”
“是的,这一点我在四川也很有感触。谢谢您!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今天实在是受益匪浅,回去后,我努力宣传!再次感谢!”
“不客气!团结抗战,是我们应该做的。只是我们也是刚刚得到参与抗战的机会,经验还很有限,先前那些,很多是友军的经验教训,仅供参考。”彭雪枫谦虚地说。
“彭先生,最后再请教您一点我个人很关心的问题。”赵渭宾接着说。
“不用客气,尽管说,我们共同探讨。”
“我个人没什么爱好,一是喜欢兰草,一是喜欢看书,我在私下里看过一些进步书籍,包括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邹韬奋的,对你们的政治主张深有感触,很赞成,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同路人。可惜,我患有慢性肺病,身体不好,又缺乏坚强的奋斗精神,要不然,我现在就不回去了,直接投奔你们去当八路军。”
“哦?”彭雪枫感到出乎意外。
“这是我的真诚想法。”
“具体有什么问题呢?”
“我很想请教先生,首先,你们红军对抗战的信心到底怎么样?其次,你们对民国的前景怎么看?”
“关于抗战的信心,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我们共产党人坚信,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这是我们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日本的国内、国际形势所决定了的。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不少宣传,说的是真心话,和蒋介石缺乏信心的宣传完全不一样。实际上,如果我们能指挥更多的部队,或者有稍微好一些的装备,一定能比现在打得还要好,并且还要好得多。至于你所关心的民国的命运,实际上也就是南京政权的命运,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是,仅仅从南京政府对川军的整编和换发装备问题就不难看出,他们自私自利,党同伐异,不顾全大局。这种政权,如果不及早改变作风,想要在日本侵略和国内民主浪潮的大背景下独断专行、苟且偷生,恐怕是没有出路的。如果赵将军个人愿意为我们的抗战事业和抗战胜利后的国家建设事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你的心意,我很理解,也很感激。我相信,我们合作的方式可以有很多,机会也很多,不一定非要现在就加入八路军。如果我们遇到什么困难、估计你又方便帮忙,一定会设法与你联系的。”
“谢谢您!彭同志!今天受益匪浅,不虚此行。谢谢!我还得赶回去驻地,准备今天下午到前线去。很希望能和你们再见面。”赵渭宾紧紧握住彭雪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