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拉登说:“如果谁杀死了一个美国士兵,那是比无所事事要好得多的事。”
拉登的此番讲话不能不令美国人感到“胆战心惊”。
拉登的“事业”也包括为伊斯兰极端组织训练新一代恐怖分子。
这些来自阿拉伯国家的恐怖分子,都在拉登的营地依据当今的国际高标准,即以实现最大规模的杀伤和破坏的要求,接受过高难度的特殊军事训练,尤其对携带和安放炸弹个个在行。
这些人办事机敏,具有掌握和使用各种现代化复杂武器的经验。
拉登大本营的军事教官们多来自埃及和巴基斯坦,训练的重要科目包括如何使用诱饵汽车制作汽车炸弹,以及怎样在远处用遥控装置引爆汽车炸弹。这些爆炸技术的实际应用有以下例证:1995年9月,埃及驻巴基斯坦大使馆被炸;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军驻沙特阿拉伯的哈巴尔营房被炸;另外,埃及前总理西德基和前内政部长艾勒菲的遇刺事件也是他们一手策划的。除了爆破技术以外,受训者还要学会熟练地使用威力强大的各种新式枪械。
据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者披露,这些在拉登大本营受训的人被称作“阿富汗的阿拉伯人”。他们对《古兰经》关于圣战和为真主献身的教诲刻骨铭心,并将其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准则。
这些笃信伊斯兰教的极端分子,决意要用战斗、厮杀乃至流血牺牲去捍卫伊斯兰。
在拉登营地的受训者中,沙特阿拉伯人最多。因为拉登的根基在那里,他在沙特的公司为他暗地里招兵买马十分积极。
目前,各国安全部门一致认为,拉登恐怖集团实施爆炸的材料、技术以及爆炸物的载体越来越新,并且先进和多变,很难预测和发现。这表明当今的反恐怖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另外,本·拉登还涉嫌是苏丹化工厂的主要投资者。西方情报部门认为这家化工厂是化学武器生产的一个前线地区。据说此化工厂是在伊拉克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做为扩散伊拉克化学武器的目的而修建的。以色列和美国的消息说该厂的主要产品是生产毒气的主要成分。
根据美国报界的最新报道,这一结论的得出部分取自于工厂周围的土壤样品中的化学成分遗痕。该化学成分是生产致命毒气的基本原料。发现该化工厂生产如此的武器使得反恐怖主义专家倒抽了一口冷气。因为由这些成分制成的致命毒气是恐怖分子的理想武器,它运输起来相对容易,而且一般的安检设备难以检测出来。
***
显然,进行恐怖主义战争,其每一步都需要耗费巨额金钱。昂贵的高效能的爆炸材料和装置、甚至需要用生化武器进行的这类恐怖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后盾。
在许多阿拉伯国家拥有投资项目、银行和产业的拉登,为资助恐怖活动舍得花大钱。据1998年的初步调查表明,仅在苏丹一地,拉登就注入项目投资5000万美元!
无人确切知道拉登究竟有多少财产。有人估计,1991年他接受了前人留给他的建筑公司,至少继承了25亿美元。然而,光靠遗产难以长期维持恐怖活动所需。拉登通过投资经商,并从慈善团体和富有的支持者那里不断得到大笔款项。
尽管拉登为资助恐怖活动舍得花大钱,但据估计他目前能够控制的资金仍在3亿美元以上。美国反恐怖专家说,拉登一方面为全世界的伊斯兰恐怖组织提供资金,另一方面也花费巨资建立了自己私人恐怖网络,并利用它展开各种各样的暴力恐怖活动。
有报道说,拉登在埃及、苏丹、阿尔及利亚、黎巴嫩、巴基斯但和克什米尔等地都有忠实信徒,组成了一个恐怖分子网络。
他的“伊斯兰圣战组织”战士除了在世界各地搞恐怖爆炸之外,还被派往北非、车臣、塔吉克斯坦甚至波黑等地参加保卫穆斯林的战斗。
拉登还在其中一些国家开有银行账户和金融机构,用来资助恐怖活动。
美国联邦调查局披露说,拉登设立了专门用于恐怖活动的基金。伊斯兰极端分子一方面可以从这个基金中提取资金开展恐怖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获得酬劳。
根据西方掌握的情报,在过去5年里,拉登在全球织起了一张巨大的恐怖活动网,准备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打一场十字军战争,以雪900年前十字军东征给伊斯兰世界所带来的切齿之恨。
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的黑名单上,拉登早已成为头号人物。慕后主使
1998年5月,全美广播公司的记者约翰·米勒在阿富汗的深山中采访了拉登。拉登说,美国陷入黑暗的一天将会很快到来,不久将有震惊世界的暴力事件发生。拉登做此宣布之后,美国设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基地风声鹤唳,一片紧张。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时隔不久,美国驻东非国家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两个使馆竟然同时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恐怖爆炸事件。美国情报机构目前已将拉登视为这两起爆炸案的幕后最关键人物之一。
8月7日,内罗毕美国驻肯尼亚大使馆院内的一声巨响,使馆主要建筑被爆炸掀起的冲击波削去了一半。几乎与此同时,达累斯萨拉姆的美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也遭到了炸弹袭击。
两起爆炸使数百人死亡,数千人受伤,美国朝野为之震惊。“山姆大叔”挨的这一“闷棍”着实不轻,白宫发誓要将打闷棍的“流氓”绳之以法。
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调查,对所有在案恐怖分子和组织逐一筛选。
于是,拉登——这个藏身于阿富汗山洞之中的神秘人物被挖了出来。
爆炸事件发生后,网上很快就出现了数十个关于拉登的网站。国际互联网,这个全世界都在参与经营的虚拟媒介,从各个侧面对拉登其人进行了介绍,使这个影子一般的人物一下子走到阳光之下。
网上消息说,拉登的追随者遍及全球,而阿富汗强硬派武装塔利班则是拉登坚定的支持者。这支由神学院学生组成的武装不仅能征善战,而且不乏玩新技术的高手,网上的“塔利班热线”成了拉登布道的讲坛。
美国国务院的官员们应该感谢上帝,拉登在网上只是“君子动口不动手”,要是他在网上发动一场“圣战”,情况又将如何?
来自网上信息透露,美国军方曾考虑发动一次小规模行动,重演推翻海地政府、擒拿诺列加将军那一幕,将拉登捉拿归案。但无奈阿富汗北部山高水险,而拉登的部下又装备精良,加上有塔利班的保驾,因此只好作罢。
据8月16日被引渡到肯尼亚的、参与此次内罗毕使馆爆炸案的萨迪克·欧登透露,目前本·拉登的组织至少有4000~5000人,仅他在阿富汗的贴身保镖就有近百人。每逢本·拉登出行,拎着AK一47冲锋枪和火箭筒的保镖们前呼后拥,煞是威风。在他遍及阿富汗各地的军火库中,从迫击炮、火箭、坦克直至先进的“毒刺式”地对空导弹都一应俱全。
萨迪克称,本·拉登的军力足以与任何一个小国相媲美。
然而,拉登的存在无疑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是一个巨大的威胁。然而,面对拉登的恐怖威胁,美国方面似乎有些技穷。
实际上,美国情报部门从1995年开始就对拉登进行跟踪。中情局和联邦调查局当时发现,他与索马里美国士兵受袭有关,他甚至还计划在海湾绑架美国的军事人员。1993年10月,美国特种部队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遭到伏击,损失惨重。数架美军武装直升机被火箭击落,共有18名美军官兵遇难身亡。
更重要的是,美国还发现本·拉登自1993年起一直在寻求购买核武器。一开始,拉登想在黑市上购买俄罗斯的核弹头,但是没有成功。
接着,拉登的手下开始在前苏联一些共和国内搜罗制造核武器的铀原料。所幸的是,他们被骗了,买到的只是低级的反应堆燃料,无法用于武器。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1995年底,克林顿总统签署了一个绝密文件,授权中情局对付本·拉登的恐怖体系。中情局的反恐怖主义中心专门成立了一个本·拉登工作组。这位沙特富翁说过的每一句话,写下的每一个字都由分析人员解读,他在十几个国家的上千同伙的资料都被输入电脑。
在西方记者眼里,拉登是一个阴郁、怯懦的恐怖分子。但在另一些人眼里,拉登却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圣战英雄”。别的不说,单就他在不到20年里,敢跟两个超级大国过招儿,就足以让人刮目相看了——立登曾扬言要把美国人装进棺材里送回老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