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杨家将九代英雄传-第4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金豹不知钦差话里有话,只当是高钦差看到自己伤痕累累,担心自己无力再统兵御寇,安保国门呢,就说:“承蒙大人体恤。我杨金豹只要一息尚存,就决不能让雁门关落于敌手。只是目前边城兵将伤亡太多,粮草所剩无几,而北番以十倍于我的兵力强攻城下,恐坚守难以持久,盼只盼朝廷快快遣援兵,送粮草支援边关,只要援兵一到,杨金豹愿以性命担保,必破敌于城下,保雁门之无虞!”

 杨金豹这番陈词让高仲轩百感交集,心说:杨将军,难为你对大宋国一片忠心、一颗赤胆,念念不忘国家安危,而置自己于不顾。援军?皇上早把这茬儿忘到脑后了,想的只是皇宫中一两个人的生死,他哪知道屁股底下的金銮宝座要坐稳得有多少将士为之而战,为之洒血捐躯。如今公主、太后遇刺而死,皇上便疑神疑鬼,听信谗言,竟怀疑到杨家身上。大宋天子真昏了头。如果今天徽宗皇上亲临雁门,亲眼看到杨金豹舍死忘生与番军血战,还会下这道旨意吗?只可惜皇上没来,圣旨难改,我这奉旨的钦差不能假传圣旨,必须据实而宣。身在宦海,不由自己,皇上给的差事谁敢不接?接了就得干,宣旨吧。高仲轩略略提高了一点声音,说道:“将军百战沙场,功不可没,日后必有回报。现在雁门关主帅杨金豹接旨——”高仲轩展开圣旨,慢慢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刚刚念个开头,耳边听得“扑通”一声响,高仲轩只见杨金豹扑倒在帅堂地上,面无人色,昏死过去了。

第八回

王怀女大闹王府

佘太君击鼓鸣冤

且说在东京汴梁城中小将呼延启鹏的房间里,孟威、焦猛、高禛、启鹏四人正在摩拳擦掌,商量怎样救出杨满堂。呼延启鹏说:“商量个啥?咱哥们联络点人,砸了天牢救人就是了。”

孟威说:“对,咱不能眼睁睁看着皇帝老儿把满堂哥给杀了。劫狱救人!否则,太冤了。”

焦猛一个劲儿地点头赞同,但又有些心里没底,说:“人是得救!可天牢不是好砸的,凭咱哥儿几个,能砸得了?”

呼延启鹏眼珠子一瞪:“砸不了也得砸!咱们几家是几代的世交,眼看着满堂哥含冤遇害不去救,还算人吗?你要是胆小怕死你别去,我们去救!”

“谁胆小怕死了?谁怕死谁就是龟孙子。要说现在就去砸狱救人,我要是说出个‘不’来,你们先把我给砸了!我是说这回要是砸狱不成,咱哥几个就是能万幸活着出来,以后再想救满堂哥可更不容易了。咱应该把事办稳妥点儿,一干就成不是更好吗?”

小将高禛说:“焦猛言之有理,咱是得把事情想得周密些,让它行必有果。”

焦猛说:“天牢肯定不好砸,劫狱救人不如劫法场救人。咱们再等待一时,等到法场行刑那天,在法场上把人救了,好不好?”

呼延启鹏说:“好啥?不好!那天要是救人不成,满堂哥就没命了!”

焦猛说:“启鹏哥哥,你以为劫狱救人不成满堂哥哥还能有命吗?救人只能是一把的事,没第二回!”

 “不, 我看救人的事还是赶早不赶晚。”

 “不对,不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救人关键是要能把人救出来。”

 高禛说:“两位兄弟先别争了,劫狱也好,劫法场也好,就算咱们把满堂哥哥救了,可别忘了,士亮爷爷还押在监狱,救了满堂哥哥,就害了士亮爷爷呀!”

几人一听,都傻眼了。是呀,士亮爷爷和满堂哥哥分押两处,得多少人才能在两处同时救人,哪凑合那么多人去?

高禛不愧是平南王高捷的后代,考虑事缜密周到,这时又说:“往好处说咱把人都救了,可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皇上能放过杨家吗?再者说,杨家历代忠贞不二,这次肯定是含冤获罪,咱们这样去救,岂不坏了杨家英名,让人以为太后和公主真是被满堂哥杀的。”

哥仨闻听这话确实在理,都没辙了。孟威说:“哥哥的话不错,可人不能不救吧?”

高禛说:“当然,必须救人。”

孟威问:“怎么个救法?哥哥你快点儿说,可别卖关子,我心里急呀!”

高禛说:“事急而心不可急。当务之急是为满堂哥哥洗刷冤屈。只有洗清罪名,使满堂哥无罪获释,才是真正救了满堂哥,同时也救了士亮爷爷。”

呼延启鹏说:“理是这么个理,但怎样才能给满堂哥洗清罪名?咱也没亲眼看见是谁杀的太后和公主。”

高禛问道:“有谁亲眼见到是何人杀害的太后和公主吗?”

“好像没谁看见。”

高禛道:“这就是了。皇上也是听信了谗言,单凭猜测给满堂哥定下了刺杀太后和公主的罪名。重要的是那把佩剑于满堂哥不利,咱们又都不知道公主的这柄剑怎会落到满堂哥的手中,必须先弄清楚这件事情。”

焦猛说:“这事弄明白很难,公主死了,死无对证,不行的话,咱们给编个缘由吧。”

高禛说:“万万使不得!咱们说的和满堂哥说的肯定不一样,人家两下一听,真话也成假话了。”

孟威说:“哪咱们先和满堂哥通通信儿?”

呼延启鹏说:“想与被打入死牢的人会面谈何容易?”

焦猛说:“我看最好是咱为满堂哥鸣冤,再想法请出一位刚直方正之人重审此案,也许就救得了满堂哥哥。”

高禛拍手称道:“对!我也正做此想。这事咱还得请位说了算数的人来办。我看咱就找八王千岁出面,千岁爷肯定能答应。”

“好,就找八王千岁。”哥仨异口同声。

八王赵宠也正在为杨家爷俩蒙冤获罪而焦虑万分。八王心里断定,杨家的人决不会妄杀无辜,更不会对太后和公主下手。杨满堂虽然还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但知书达理,不是莽撞之人,他怎么会因男女私情去杀人害命呢?更何况,这桩婚事是公主芷兰先看中了杨满堂,又不是杨满堂相中的芷兰。如果那样,杨满堂求婚不成,暗结私怨,进而杀人解恨,倒也顺理成章。可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此事别人不清楚,我可再明白不过了。

确实,这件事谁也没有少八王赵宠清楚。当初是公主芷兰亲口向少八王相求,请八王从中执柯促成婚事,以遂公主闺愿。后来是徽宗皇上太好面子,想调过来让杨家来上门求亲,还是我说服皇上,直截了当向杨家提的亲。至于婚事不成是太后的事,怨不得老杨家呀。说老杨家结亲不成反为仇,以致杀人解恨毫无道理。

少八王赵宠为杨家爷俩蒙冤入狱的事而寝食不安,正在寻思解救之法呢,有人来报:呼延启鹏、高禛、孟威、焦猛四员小将求见。八王想:正好,哥儿几个准是为杨满堂的事儿来的,或许哥儿几个能有解救杨家爷俩的好办法呢。八王对老家将说:“快请四位小将来见!”

哥儿四个进得屋来,见到八王千岁,一顺水“通通通通”给八王跪倒,齐声说道:“杨满堂冤枉,求八王千岁作主,洗清杨满堂的罪名。”

八王让哥几个站起身来,说道:“你们说杨满堂冤枉,可有真凭实据?”

呼延启鹏说:“满堂小时候见着蚂蚁都不敢踩,到现在看到姑娘还脸红呢,他能为那种事杀人吗?”

八王说:“你说杨满堂没有杀人不行,你得拿出凭据来证明他没有杀人。”

高禛接过话头说:“我们没有凭据证明满堂没有杀害太后和公主,但是他们也没有凭据证明满堂杀了太后和公主呀,凭什么就定了死罪?”

八王说:“不瞒你们说,我也觉得满堂是受了冤枉,可是芷兰的那把佩剑从满堂的房中被搜出来,对满堂太不利了。皇上头午还看到剑带在芷兰身上,傍晚芷兰就遇了难,剑怎么会落在满堂的手里呢?”

焦猛问道:“我满堂哥哥没说说这把剑的来历吗?”

八王道:“满堂说了,是芷兰送给他的,但找不到证人。”

焦猛急着说:“我给当证人!”

八王一阵高兴:“你看见芷兰把剑给了满堂?”

焦猛说:“没有。”

八王泄气了:“没有看见你怎么能当证人?”

“没看见这证人我也能当。”

“尽说胡话!这样你们是救不了杨满堂的。”

高禛说:“千岁爷,焦猛的确能作证人,且容晚辈细禀。”

八王说:“你说吧,我看看这个证是怎样的作法。”

高禛道:“公主送剑给满堂事出有因。公主在遇害那天的半月前,曾在得月楼邀满堂会面,其间说到飞鹰涧遇劫一事时,提到萧玉姣。千岁爷一定知道此人。”

八王道:“我知道,她是芷兰的好友、义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