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杨家将九代英雄传-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寇准正保荐他随军出征。八王心想,当年平城之战时,寇准曾荐我出征,不过那时夜访天波府,找出了杨六郎,我未到前敌,如今延昭已死,御敌无将,高王、郑王能挺身而出,我这宋室皇族还能有何异议?寇准的见解颇有道理,宁可出兵征战,决不割地求和,大来人要有大宋人的气节,孤王出征。想到这里,八王出班奏道:“陛下,辽寇猖獗,犯我疆土,三尺玩童,亦知卫国抗敌,何况我等须眉男儿,吾愿随军前往,亲睹沙场之壮景。”

寇准一听,忙说道:“陛下,八王出征,必使士气大振,臣愿随王驾间行,侍奉鞍马。摇旗呐喊,尽士卒之力。”

真宗皇帝一见几位斗志昂扬,情绪上也受到鼓舞,一一准奏,并且当殿议定出兵诸事……各部安排就序,只是少一个开路先行官,谁来当这个先锋官哪?寇准说;“这个事,只可兵部司马委派。”王强听到这里,皱了皱眉头,琢磨了一会,说道:  “陛下,有一人年轻有为,武艺精湛,可任先锋,只是须万岁降旨一道,方可委派。”  真宗皇帝说:“哪个?”  王强说:“杨延昭之长子杨宗保。”王强保荐杨宗保有他的用意,王强心想,杨延昭不在人世,此番高、郑带队出征,败多胜少,我把杨宗保保举当先锋,让他死于前敌,以绝后患。这王强用心可谓毒矣!

他一说出此话,八王说:“不可,宗保年轻,尚未成人,统带人马,智谋不足,更何况他丧服未满,丁忧在家,让他当先锋,恐不称其职。”八王这是耽心宗保出事。

王强闻听,狡黠地一笑说道:  “杨家不是世代的大宋忠臣吗?忠臣当以国为先,以家为后,以忠为先,以孝为后。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更何况簪缨后裔,名将之子呀!我听说,宗保有其父的遗风,当个先锋,适称其材呀!”

寇准说:“让宗保当先锋倒也无妨,有道是浪恶出水手,山深出猎户,不畏强敌者是豪杰,苟且偷安者是匹夫,让杨宗保去千军万马中闯练闯练,说不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会赶上他爹爹杨延昭,那样的话,岂不是大宋的福气,万岁就请降旨吧!”

八王听寇准一篇言词,也不说什么了,于是皇帝降旨,兵部发文,任命杨宗保为征辽先锋官。

准备几日,点齐十万大军,八王千岁御驾亲征,高王为帅,郑王随军,宗保为先锋,双天官寇准为随营军师,统带诸将,旌旗金鼓,号炮连天,踏颤地皮,扬翻尘土,直奔雄州而来。



兵至雄州,节度使刘茂将援军迎接进城,向王爷、高帅讲诉这次韩昌进兵路线,未及说完,忽听城外炮响……有军卒来报,韩昌人马已到雄州城外。

宗保闻听,忙向高帅说道:  “元帅,敌军奔袭至此,立足未稳,我军初到,求战心切,正好出兵,杀敌一阵,以壮军威。”杨宗保这次出战,虽有父丧,但却有一片赤诚报国之心,他急于想要驰骋战场,试试锋芒,用辉煌的战果给王强这样的“乞和派”一个有力的回击,所以他要求出战。

高元帅知道宗保之心,更知道这首战的重要,所以他除了传令给宗保,让他带队出征之外,又派鲁南王郑印给宗保观敌嘹阵。

宗保接令之后,点兵、放炮、开城、列队……宗保在马上向郑王说:“老伯父,我是初次出征,您可多关照点儿,您久经大敌,经验丰富,看有不对的地方,可要多指教。”

郑印说:  “孩儿呀!放心,该说的,我决不客气,不然的话,对不住你死去的爹,你小子这次出马,得打个漂亮仗,要首战告捷,不然的话,也对不住你死去的爹。让他们看看,杨延昭死了,他儿子也不白给。”这郑王爷,不识几个字,出言特直爽。

宗保说:“请伯父放心。”正说到这里,忽见远处辽天的马队,摇旗呐喊,拉开一线,从天际下,荡起黄烟尘土向雄州城杀来。杨宗保在马上高举大枪说道:  “三军听着!敌军犯我疆土,杀敌报国,尽在今朝,勇进者赏,后退者杀,随我迎敌!”杨宗保纵马摇枪率一部人马冲上阵去……郑印在后边带一部人马压住阵脚,观看战局。



两军相遇,一场厮杀,只听兵器相碰,叮当作响,马嘶人喊,杀声遍野……杨宗保乱军中驰马挺枪,寻找敌之主将,远见一杆大纛旗上绣着一个韩字,宗保催马奔来,见一人盔甲在身,手执三脸托天叉,跨下浑红马,正在指挥辽军。宗保飞马近前,用枪点指:  “辽贼何人?”

对面这人正是韩昌。韩昌从王强的密信中得知杨延昭已死,释去心中一块郁闷,所以此次进兵中原,绕开雁门关一线,置边关众将于不顾,竟深入雄州,所到之处,轻取易得,如入无人之境。没想到今天在此,遇到宋军人马。韩昌见来者是一位年轻后生,看上去,年岁不过二十,素袍银铠,白马银枪,眉目清秀,气度不凡,过去与来军交战多年,未见此人,听他一问,答道:“我乃大辽国,扫宋大元帅,韩昌是也,娃娃你是何人?”

宗保一听果是韩昌,乐得心花开放,暗想,早听说韩昌乃辽邦元帅,今天碰到他,我且试试我的武艺如何。只是听他称呼自己为娃娃,心里老大不痛快,遂答道:“你老爷,姓杨名宗保,乃杨元帅之后。”

韩昌一听,好大的一个老爷,原来这是杨延昭之子,待我擒他。想到此未等动手,见杨宗保已拧枪直刺向韩昌的面门,韩昌抬叉招架,宗保反把一枪又刺向他的小腹,韩昌一闪,又一枪刺向他的咽喉,韩昌架开这三枪,暗自佩服,果是名家真传,出手不凡。二人打在一处,战马盘绕,枪叉并举。

郑印在远处,见杨宗保与韩昌战在一起,忙命人搬过战鼓,亲自为他擂鼓助战,鼓声咚咚,又给战场增加了征杀气氛。杨宗保征战间,回首观瞧,见郑王正亲自为他擂鼓助战,更加精神抖擞.暗想今番如能战胜韩昌,爹爹在九泉下也能含笑瞑目。这时又听远处郑王不光擂鼓,还扯着嗓子喊起来:  “宗保啊!好小子,和你打仗的耶个混帐东西就是韩昌,杀了他,抓住他都行,可别放他跑了!”接着又是一阵催阵鼓响……

宗保听到郑王在远处呼喊,更增加了几分力量,抖开大枪,撒开战马,拼全力与韩昌厮杀。二人征战间,忽见韩昌露出破绽,亲保抖枪刺去,韩昌闪躲不及肩头绊甲绦被挑断,急拨马败下,辽军也随之败走,杨宗保见韩昌一败,心里好高兴,暗想这首战先打败了辽邦的元帅,还不算是旗开得胜吗?宗保毕竟是年轻,他没有看出来,韩昌的破绽是故意卖出来的,因而败兵也是佯败。

韩昌一败,宗保一追,观兵的郑王乐得手舞足蹈:  “哈哈,好小子,有出息,一朝面就把韩昌打败了,给你爹露脸了,追上他捉活的。”郑王高兴地叉使劲擂鼓,咚咚……擂着擂着郑印一琢磨……不对呀!韩昌这个人,武勇超群,智谋出众,是辽邦的人才。怎么被宗保一战就败啦!不对,方才辽军来得猛,撤得快,队形并非真乱,伤亡也并不惨重,这其中一定有诈,不好,得收兵。郑印马上停止了打鼓,命军卒鸣金收兵。呛啷啷……收兵锣响,可是如今已经不赶趟了,杨宗保追敌去远,已不能听到锣声。

郑印不由得埋怨起自己来,老郑啊!老郑,你岁数不小啦,怎么又冒失起来了,元帅让我观阵,为的是不让宗保出差错,可宗保追下去了,这要出了事,我回去怎么见元帅?怎么见八王,也对不住死去的延昭啊!干脆,我亲自接应他一下。想到这里郑印命令兵士:  “三军们随我去接应杨先锋。”说完话,他催开铁青马,端起虎头枪,向韩昌败走的方向追去。

正让郑王猜对,韩昌果然在黄土岗一带设下伏兵两万,这原是要对付雄州的守将的,今天他随机应变,把杨宗保引到了这里。当这两万伏兵杀出把杨宗保困在当中的时候,杨宗保他右手端枪,左手抽出银装锏,远了枪扎,近了锏打,杀得敌军不敢靠近。正此时鲁南王郑印带队伍来到,他抖动着大枪.喊杀着闯入再围,见到宗保说道:  “孩儿呀,快快往外冲,我给你断后。”

宗保见郑王带宋军杀开一条血路,他急催马,领宋军复师原路杀出,往雄州方向败走。郑印断后.边杀边走,但他与宗保带出来的五年宋军与二万多辽军相比,毕竟是众寡悬殊,更何况杨宗保已带走一部宋军。郑王想要撒出重围,却几次未能得脱,韩昌已知郑王是大宋朝的高级将领,指挥着辽军变幻阵势,把郑王围在当中,郑王毕竞是多年不上战场.养尊处优,心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