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那些地位虽低,但手上有实权的官员不用出去卖,自有人家上门来用重金收购。出的价钱竟比市价高出好多倍。这些官员拿到胡椒苏木折俸,竟比直接拿到俸银还要划算。只苦了老爷你这样的官,既无实权,又无显赫品秩,说起来是六品官,在京城里住了十来年,就没有人知道你是谁。我拿着胡椒苏木送到贴着告示收购的店家。人家开口就问:‘哪个府上的?’小的回答:‘礼部仪制司童大人府上。’人家嘴一瘪:‘什么铜大人铁大人,没听说过。’就再也不肯搭理。我站在一旁苦苦央告也无济于事。这一连十天,我处处碰壁。见到这般光景,倒真是绝望了。今天后晌,小人路过北玉河桥回来,在桥上站了一会儿
,想到这样被人瞧不起,心中像被捅了一刀。若不是要把这四斤胡椒苏木背回来,我真想一头跳进河中,寻个短见倒也省事。待小人回到院子里见到驴子,知道老爷已经回来了,心里头对小人存着指望,因此也就不敢进门。”
老郑说一下,停一下。待积蓄了一点力气再接着说。这样断断续续说了差不多小半个时辰,才把这段话说完,说到伤心处,大颗大颗的泪珠子巴嗒巴嗒掉在地上。待他吭吭哧哧说完,桂儿再也忍不住,呜呜地大哭起来。院子里的那头小叫驴受了惊扰,也跟着低一声高一声的嚎叫。
就在童立本合府哀嚎之时,位于棋盘街上的淮扬酒肆,正觥筹交错杯盘狼藉猜令划拳喧腾酬酢闹热得不可开交。这里是京城吃淮扬菜最好的地方。如果是白天,远远就可看见店前高高树立的酒望子上,赫然书写着“淮扬古风”四字,这是嘉隆转承期间内阁首辅徐阶的手书。这位鼎鼎大名的江南才子,笔意腴中含秀,柔里藏锋,极得江浙膏泽之地的文化韵致。京城还有一个酱菜名店叫“六必居”,招牌为严嵩所书。这严嵩虽为奸相,但却是嘉靖一朝难得的书法高手。因此,这两块招牌在京城极为有名,两个店子也因此兴旺发达。多少年来,生意一直红火不衰。
华灯初上,在淮扬酒肆二楼一间宽大的雅间里,一桌酒席刚刚开张。席面上坐了三位男子。其中两位是游七、徐爵,还有一个陌生面孔,只见他四十来岁年纪,穿了一件簇新的团花改机的杭绸衫,头上戴着时下流行的四片瓦的玉壶巾,手上摇着一把苏制的上等乌骨泥金折扇,乍一看,这装扮倒有几分儒雅,像是文墨中人,但若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此人一双猴眼眨巴眨巴总没个停的时候,手上还戴了一枚嵌着硕大一颗祖母绿的金扳指,仅此一点,便让他的十分斯文减了九分。且让人感到他是一个砍掉树儿捉八哥的厉害角色——这评论不假,此人就是京城最大的绸缎店七彩霞的老板郝一标。
这样三个人为何凑在一处?说起来有故事:
却说那一天,内阁差吏将三十多斤苏木胡椒亲自送到纱帽胡同张居正府上,交把游七签收,告知这是首辅本月的折俸。这是上午的事。到了下午,就有几拨子人转弯抹角攀亲扯友地来找游七,愿意用高出几倍的价钱来收购这批货物。游七虽然心动,但一想到堂堂首辅之家居然要靠变卖这些苏木胡椒来生活,说出去名声不好听,故都婉言谢绝了。直到前些天在积香庐的那个晚上,游七被张居正骂得狗血淋头,限令他即速卖出胡椒苏木时,游七再也不敢怠
慢。第二天,先差手下人跑到街上转悠,为的是摸摸行情。手下人走这一趟不打紧,看到多少人背着胡椒苏木卖不出去,心里头不免打鼓,回来向游七禀了,游七也不想上街丢人现丑,一心等着买主上门偷偷卖了完事,但等了两三天却是人毛也没等到一根。原来自那天下午他辞了那些买主之后,此事一传十,十传百,京城里那些想通过这笔买卖来巴结新任首辅的商人只当是张学士府家规极严,不屑与他们打交道,故都死了这份心。蝇营逐臭把心思用在别的炙手可热的大臣身上,反倒把首辅家晾了干鱼。这情形让游七焦急起来,由于张居正素来管教极严,不允许家里人在外牵藤放蔓惹事生非,故游七认识的人也不多,特别是做买卖的商人,他竟是一个都不认识,所以事到临头不免抓瞎。正在这时候,恰好徐爵来张学士府中有事,游七便说明情况求他帮忙。徐爵听了嗤地一笑,讥道:“瞧你这话说得多寒伧,堂堂一个首辅家的大总管,居然卖不掉三十斤苏木胡椒,这事儿交给我了。”第二天,他便领了这个郝一标来到府中。
对郝一标的大名,游七早就知道,用胡同里话讲,是个肚脐眼肥得流油,放屁都能打出金屑子来的人物。今天亲自见面,看他衣饰派头,那阔绰劲儿倒真是让人咋舌。即便这样,徐爵还惟恐游七看轻了他。刚一坐下,便数萝卜下窖把郝一标吹嘘了一番。
论籍贯郝一标是杭州人,其祖父本是府学生,中了秀才之后,一连两次乡试都未曾中举。遂弃文经商,来京开了一爿绸缎店,取名七彩霞。他因是读书人出身,凡事好动脑筋,不消几年,便把生意场上的沟沟道道阴阳八卦弄得一清二楚。加之他广结人缘,店里货色品种备得全,价格又总比别人低廉一些,这么着做了十几年下来,七彩霞居然就变成了京城第一大绸缎店。一应服饰面料,从数百两银子一疋的上等丝绸到丁门小户消费只七分银子一疋的中机布;从制裙的马尾丝到天鹅绒、琐袱等鸟纹布;从产自琉球、日本的兜罗绒到贩自暹罗、高丽的西洋布与高丽布,七彩霞店里是应有尽有。经过两代人的辛苦创业,七彩霞店到了郝一标手上,越发地兴旺发达,不仅仅在京城,在南京、扬州、苏州、杭州、荆州、番禺、洛阳、大同等四方通邑大都,都先后开上了分店。由于字号老名气大,每一个店都赚钱。单是设在
棋盘街的北京总店,门面就有四五十间,京城的达贵官人王公巨族,每年制作衣饰的一半面料几乎都购自七彩霞。京城人说起郝一标来,无不啧啧称叹。
郝一标虽然财大气粗,但在游七面前却表现出十二分的谦恭。略一寒暄,他就让随来的朝奉把那一袋子苏木胡椒拎走,留下两百两白花花的纹银。值价比市场高了好多倍,游七自是高兴不尽。送客到门口,徐爵又往游七手上塞了一张折纸,低声说道:“这是给你的二百两银票,上棋盘街宝祥号即兑即付。”游七一惊,慌着要把银票退还徐爵。徐爵挤挤眼说:“老游,你也不必客气,这张银票是他给你的。”说着指了指旁边站着的那位商人。游七一听此言,更是不敢接受,推推搡搡一定要原物奉还。徐爵看准了游七的心态:心里头既贪着这张银票,又怕其中有诈,便笑着说:“老游不要担心太多。咱这朋友花银钱像泼水似的,哪在乎这点银子。他只不过慕你老游的名声,想结交你,并不图你什么。银票收着吧,不会咬手的。”话既说到这个份上,游七也就不再坚持,半推半就地把银票藏进了袖子。
昨日里张居正散班回家,忽然记起了胡椒苏木之事,吩咐人把游七找到书房来,问:“胡椒苏木卖了吗?”
“卖了。”
“卖给谁了?”
“七彩霞的老板郝一标。”
“郝一标?”张居正知道这个人是京城第一富商,常在王侯勋戚间走动,于是又问,“卖出多少银子来?”
“二,二百两。”游七缩着脖子答。
“多少?”张居正似乎没有听清。
“禀老爷,二百两银子。”
“混账!”张居正顿时就爆了,一掀长须骂道,“这哪叫买卖,分明是贿赂,你给我退回去。”游七本以为办了件好事,谁知又招来了一顿臭骂。也不敢答话,只哭丧着脸倒退着走出书房。也难怪张居正火气忒大,这些时他的心情糟透了。皇上那两道旨下发之后,吕调阳即日就到内阁上值。户部那边,王国光有心上疏自辩,张居正担心有抗旨之嫌,故把他压下了。只一心谋划如何筹集银两度过难关。其间他用八百里驰传给殷正茂去了一信,望他以大局为重,能否从那二十万两银的军费中拿出一部份来,以解京城燃眉之急。信出去五天,尚不见回音。他如此做,也是不得以而为之,再说李太后那里,这些时对他依然不冷不热。张居正心底清楚,除了三位勋戚告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章大郎被杀。邱公公毕竟是李太后的心腹奴才啊!这事儿既然发生,若能够烟熄火熄偷偷处置也还罢了,偏偏一些官员纷纷上疏替王崧的儿子求情,说他这是替父伸冤孝心感动天地,伏望皇上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