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治点头答应,却是又拽着李承乾的衣袖,要挟道:“皇兄,过几日再带我出宫吧,不然哪天我若是一不小心,把你私自出宫的是说出去就不好了。”
太子爷“哼”一声,一脚踢开李治,径直向御书房而去,却是理也不理李治。
这边唐太宗李世民正在御书房聚精会神的批阅奏折,旁边伺候的是德公公,也是伺候太宗皇帝的老人了。
此时的太宗皇帝李世民已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了,虽说天家的龙威犹在,但毕竟岁月不饶人,他宽阔的额头上已是爬上了几许皱纹,两鬓也已是为国事百姓,平添了几分霜白。
只见李世民穿着龙袍,半倚在龙塌上,腰间垫着一个金黄色绣团龙图案的腰枕,一手拿着一份奏折,一手拿着一只朱批御笔,在折子上圈阅。面前的炕几上,则是堆放着批好和待批的奏折。看得出这位盛世明君没有半点懈怠之心,才有如今的盛世贞观啊!
大约一炷香的功夫,李世民也许有些疲惫,多日来边疆的混乱的国事,一直在忧烦着他的心,让他吃不下,睡不着。这会又看了许久的奏折,许是有些力不从心,还是已经心力交瘁,李世民放下手里的奏折,闭目休息,他皱着浓眉,用一只手撑在额头上,另一只手则下意识的触动食指,不断的敲点在一份刚刚放下的奏折上,若有所思。
前不久他最得力的助手——长孙皇后刚刚仙逝,长孙皇后是太子李承乾的生母,性情贤孝俭朴,喜好读书。在世时,经常与自己商讨古事,并提出各种建议,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长孙皇后曾经采集古代妇女得失的事情,编著《女则》三十卷。还记得她在病重之时,曾与自己诀别,请求重新任用房玄龄,并肯请纳忠容谏,不要听信谗言,减省畋猎和营建,不要为她厚葬。
多好的贤内助啊!可惜辞世时不过三十六岁光景。太宗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长孙皇后在世之时,她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昨天,那样的生动。可如今……
若是长孙皇后还在,太子也许就不会这般放纵自己了吧!唉!如今朕真是分身无术,力不从心呀!唐太宗闭上眼睛,皱着眉头,往事历历在目。
身旁服侍的大太监德公公见万岁爷这般辛苦,也知趣的静候在一边,只轻轻的把条案上的香炉笼了笼,让淡淡的檀香氤氲,好给万岁爷的小憩增添一点安宁。
“父皇,父皇——”太子爷手拿沈小西给包裹的“香飘万里”,风风火火的从外面走了进来。
“嘘——参见太子殿下!”大太监德公公见太子这般咋呼,恐扰了太宗皇帝的清梦,忙做了一个手势,示意太子爷万万别惊着正在小憩的太宗。
太子爷这才注意到父皇的疲惫,唯恐刚才自己的声音打扰到父皇休息,轻轻的和大太监德公公打了个手势,示意自己先出去,一会儿再进来,转身就想悄悄的离开。
贞观十年 第二十二章 金口玉言2
许是刚才太子爷那般风风火火的声音过大,亦或是太宗李世民休息得差不多了,但也许是太宗李世民根本就没有睡着。正当太子爷转身要离开的时候,李世民忽然睁开了眼睛,用他那威严低沉的声音说道:“乾儿刚来,怎么这就要走?”
见太宗醒转过来,德公公忙上前去把太宗扶了扶,又加了个腰枕,给他垫在身后,好让太宗坐着更舒服些,然后悄然退到一边。
太宗皇帝直起身子,感觉舒服了许多,满意的看了眼德公公。
“父皇,您醒了呀!儿臣听说父皇今天又没用午膳,心下不安,特意从宫外给您寻了一味美食,给父皇开开胃,这可是全长安城老百姓排队都难求的美食啊!”太子爷给太宗皇帝行了个礼,小心的说着,然后拉开沈小西给包的那个漂亮的蝴蝶结,打开纸包,走上前去,双手奉上。
虽说这“油炸臭豆腐”有些凉了,但打开纸包的异香还在,再一听说这是长安城百姓都津津乐道的美食,不由龙心大悦,加之太宗皇帝此时也着实是有些饿了,刚才一直在看奏折竟不觉得,现在被这异香勾得倒还真有些想咽口水:“这味道,闻起来倒是好生的奇特。”
太子爷在一旁道:“父皇,这东西看起来平平无奇,闻起来或许有些奇怪,但若是尝上一口,便知道个中滋味了。”
“哦?是吗?那朕可要亲自尝一尝,也算与民同乐啊!”太宗皇帝眉毛一挑,刚才还郁结在一起的眉结,现在终于舒展了开来。他向前倾了倾身子,准备来感受一下这来自民间的美食了。
德公公见太宗心情大悦,也笑着走上前,接过太子爷手里的美食,赔笑着说道:“还是太子爷知道讨万岁爷欢心,太子爷您要是早来,万岁爷早就乐了!”然后又看着太宗皇帝道:“陛下,老奴此时腹中也有几分饥饿,斗胆请陛下赏赐老奴些许美味。”
德公公此言大是有深意。他是侍奉太宗皇帝的老人了,依着宫中的规矩,宫外来的食物自然是要银针试毒的了,但此物不同寻常,乃是太子爷亲自奉上,若是再以银针尝试,未免对太子不敬。故而,德公公开口向太宗皇帝求赏赐,也是老滑到极致了。
太宗皇帝听得德公公之言,明白他的一番深意,只不过心中却是父子情深,怕伤了太子的心,便欲开口拒绝。
太子爷自小在深宫长大,自是明白德公公心意,心中倒也不以为意,对太宗皇帝躬身道:“父皇,德公公确也是辛苦了,儿臣也代德公公向您讨这个赏赐。”
德公公闻言连忙向太子爷又施了一礼:“老奴多谢太子爷了。”
太宗皇帝看了太子一眼,心下甚慰,心道太子果真长大懂事许多了,于是开口道:“如此就依太子之言了。”
片刻之后,德公公未觉得有何不适,便用精致的碗筷,夹了一块“油炸臭豆腐”,送到李世民的面前。
太宗皇帝接过这美食,先是放在鼻下闻了闻,然后品了一小口。然后又靠在了龙榻上,闭上眼睛,细细的咀嚼品味。
这冷凉的“油炸臭豆腐”没有了烫嘴的油热,其实也是一道绝美的小吃,酥皮依然爽脆,葱香和盐香随着冷凉的时间,早已浸入豆腐的内里,绵软细滑的豆腐肉,融化在味蕾间,李世民居然吃出了甜甜的一丝酒香。
没有任何蘸料的搭配,食物原本的醇香,本就需要吃食物的人净胃才能品鉴。这些天太宗皇帝一直茶饭不思,嘴里早就空空如也,今天这浓厚的味道,浓烈的冲击着他的五脏六腑,让这位皇帝胃口大开,也许所有人都不及这位皇帝能了解“油炸臭豆腐”美味的精髓!
太宗皇帝吃得高兴,随即把碗里的这块一口吃下,又自己夹了一些,添置在碗中……
见太宗吃得如此开心,德公公添了杯清茶,送于皇帝面前,太宗皇帝喝了口清茶,茶香又进一步催化了食物的美味,二者在口中冲击着,舞蹈着,缠绵着……
“乾儿,这真是百姓喜欢的?叫什么名字啊?”太宗皇帝吃了一阵,停下筷子,看着眼前的李承乾,笑眯眯的问。看得出来,这食物很对他的胃口。
“回禀父皇,这正是最近长安城百姓排队难求的美食,名叫‘香飘万里’,是儿臣微服私访时发现的美食,故拿来献给父皇!”太子也见皇上胃口如此大开,心中也是大喜,忙回应道。
“好好好,味道独特,名字也雅致,朕还是头一次听说,赏!赏做着菜的人黄金百两!改天朕也要随乾儿一起去体察民情,还要去见见这位做菜人!哈哈哈哈!”太宗皇帝大手一挥,示意来人赏赐!
“不过乾儿,你身为太子,自然要安于宫中、勤于政事,也好替朕分忧呀!”李世民看着太子爷,语重心长的劝诫道。
本来太子爷是想把沈小西推荐给皇上的,他想把沈小西弄进宫来,放在自己身边,这样就可以天天,每时每刻都能见到沈小西啦!还能吃到沈小西做的美味佳肴,岂不两全其美?
但眼下,太宗皇帝似乎并没有传旨让沈小西觐见,还敦促自己要安心勤政。自己若强求,恐让太宗多心。还是等下次机会吧,正好还有出宫的理由——给沈小西赏赐去!正好弥补吃饭不给钱的遗憾。
唉!为什么宫里的人要怎么累呢?脑子每天都要转十万八千遍!一个想不到,就可能招来杀身之祸!难怪过去宫里的人都活不长,原来都是心眼太多了,殚精竭力。
太子爷领了赏赐,便向太宗皇帝告退,高高兴兴的回宫了,他再盘算着过几天出宫去给沈小西送父皇亲自给的赏赐去!
可一想到真要去的时候,太子爷又发愁了:这次自己的身份暴漏了,沈小西还能和自己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