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樊姬每天在兰台阁的二楼密室阁楼中,观察三十一位美女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的点滴细节。过了二个月,樊姬再一次在凤翔宫会见那批美女。下面还是那十二名女官。殿上的三十位美女衣着鲜亮,神采奕奕,以为今天就要册封她们。樊姬说道:“与生俱来的漂亮的体貌,是父母给的,你们都很漂亮。美貌固然是君王所喜爱的,但一个人重要的还是内心高贵的品质,否则只会像妹喜、妲己一样,让君王荒废朝政,祸国殃民。经过哀家和在座的十二名女官对你们两个月来的表现,做出考核。”
小珠拿着一张长长的丝绢,将三十一个人在这两个月的表现一一公布。
念完后,樊姬发话说:“对于哀家和十二女官的评定,你们有异议吗?”
台下一下子咿咿呀呀的喧闹开,樊姬没有言语,平静地注视着她们,给足够的时间让她们自我反省一下。热闹过后,所有的美女都表示心悦诚服。
这番筛选,留下了包括许姬在内的十人。第二天面见君王。楚庄王见十个美女,美得各具形态,美得精致典雅,美得媚而不妖,甚是满意,连连夸赞樊姬不俗的眼光。当即进行册封,入住后宫。
五】灭烛绝缨
楚庄王扬兵于周之疆界,问鼎周室,被周大夫王孙满以智劝退。楚庄王遂班师回国,不曾料想,后院起火,楚令尹斗越椒兴兵叛乱,楚王团结部众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才平息了叛乱。
楚庄王非常高兴,率嫔妃,聚集群臣在渐台举行了盛大的庆功会。六年没有听钟鼓之音的楚庄王在兴头上,群臣从早饮至日落仍方兴未艾,于是吩咐下人点上蜡烛继续把酒言欢,还把自己最宠爱的许姬叫来,让她为大臣们献舞敬酒。突然,一阵风把殿上的蜡烛都吹灭了。黑暗中,有人偷吃许姬的豆腐。许姬非常生气,却没有声张,狠狠地把那人系冠的带子揪了下来,许姬拿着带子来到楚庄王跟前,悄悄地把这件事告诉楚王,要楚庄王替她做主。哪知,楚庄王一听,立即吩咐正在点蜡烛的佣人停下来,大声对群臣说:“今晚难得高兴,君臣之间也不必拘束那么多礼节,大家把帽子都摘下来,痛痛快快畅饮,不醉不归。”
大臣们都把帽子摘了下来。楚王没有追究谁对自己的爱姬行无礼之举,群臣更不知有此事。为行不轨之人给足了面子。
许姬问楚庄王为什么不惩罚那人,楚庄王却哈哈一笑说:“今天大家都高兴,多喝了点酒,有点兴奋,见了你这美人儿,哪个不动心呢?非要把他揪出来,岂不是扫大家饮酒的兴致。”
事后许姬委屈地在樊姬面前嗔怪楚庄王,樊姬安慰她说:“妹妹,哀家知道你受委屈了,也对你当时沉着冷静的处理方式很赞赏。你是大王最宠爱的女人,他怎么会不在乎你的感受,可是你想,楚国令尹叛乱,大王是靠这帮人拼死血战,才渡过危难。那宴会大家都在兴头上,如果大王当天大动干戈,责罚那人也在情理之中,但小者大家败兴而归,大者伤了好多誓死效忠大王的人的心。你想想大王今后还要仰仗这些人稳定朝局,称霸中原。”
许姬听得在理,也就释怀了
几年后,楚庄王伐郑。一名战将主动请缨,率领部下先行开路。这员战将所到之处拼死力战,大败敌军,直杀到郑国国都。战后楚庄王论功行赏,才知其人是唐狡。他表示不要赏赐,向楚王坦承几年前宴会上,对许姬无礼之人就是自己,今日此举全为报当年楚王不追究之恩。楚庄王对此感喟不已。
曹植在《求自试表》上说:
“绝缨盗马之臣赦,而楚赵以济其难。”
其中的“绝缨”就是指这件事。至于“盗马”也有一个典故。据《史记秦本纪》记载:春秋时期,秦穆公丢失了好马,住在岐下的三百人共同捕得并把它杀死吃了。官吏逮捕了这些人,要依法惩治他们。穆公说:“君子是不会因为牲畜而伤害人的。我听说吃了好马的肉而不饮酒,会伤人身体。”于是赏赐酒给他们喝,并赦免他们的罪过。后来这三百人参加了秦穆公与晋惠公夷吾在韩原的大会战。当时晋惠公脱离主力,马陷入泥中而行动迟缓。秦穆公率领麾下军士急追晋惠公,试图捉住晋君,反而被晋军围困。就在这危机时刻,曾经偷吃秦穆公好马的那三百人冒死驰入晋军,不但救出秦穆公,还活捉了晋惠公。曹植说“楚赵以济其难”,显然应该是“楚秦以济其难”。“盗马”典故发生在秦国而非赵国。
“绝缨”、“盗马”充分显示了楚庄王和秦穆公都是睿智而气度不凡的君王。
当然能让唐狡不顾一切,连国王的女人都不顾了,妄图在黑暗中一亲芳泽,许姬该是何等的美貌!
六】
楚国的公族若敖氏叛乱被镇压,樊姬举荐孙叔敖,孙叔敖被重用,出任楚国令尹。
郢都的秋天落叶缤纷,樊姬修长的身影在高大的木棉树下,显得端庄而萧索。她的青春年华在楚宫的寂寞岁月里流逝。
有一次樊姬曾经问楚王,当初难道你不怕我徇私,选择一批普通的女子搪塞你。楚王可以有很多答案,他可以说:我相信你的贤德;或者是依你的为人,你不会那样做;或者说事实证明你值得我信任等等。这些答案都无可厚非。但是楚王却对她说:“我真希望你能自私,那样我就可以独守你白头到老。”
樊姬知道这话不是真的,作为君王命中注定会有很多美丽的女人,但只要有这句话,她就足够了。
23
23、文姜(上) 。。。
文姜:此情只待成追忆
一】
齐釐公在位,立诸兒为太子,诸兒与文姜为异母兄妹,文姜为姬夫人所生。齐釐公有多位夫人(正妻),姬夫人是其中一个。釐公好女色,在位三十二年,有爱妾无数。
姬夫人忽然得病,病情来势汹汹,太医轮拨来过,均表示病情已无力回天。晚间时分,姬夫人寝宫里,油灯摇曳,光线时明时暗。满屋子的人都在掩面而泣,空气中弥漫着生离死别的伤悲。姬夫人把太子和文姜叫到跟前嘱咐道:
“太子,哀家的大限到了。文姜年幼,哀家把她托付给你,以后你一定代哀家照顾好她,这深宫内院危机四伏,你俩要相互扶持,谨慎小心。”
“夫人自小一直袒护我。要不是您,我又怎能当上太子,您对我的关照和教诲我会时刻铭记在心。文姜是我妹妹,我一定会像爱惜自己生命般爱惜她,呵护她。”
姬夫人欣慰的笑了,接着说道:
“现朝中掌权的是哀家兄弟,哀家在齐国的势力盘根错节,不容小视。只要有他们在,太子不犯大的政治错误,你的地位就能稳如泰山。以后他们就是你的靠山,但你与他们只可在暗中来往,一则避免国君警觉你勾结外臣,二则防范你的政敌有预谋的削弱你的政治势力,切记!”
太子哽咽的不住点头,夫人缓了口气又说道:
“茀贴身服侍哀家多年,尽心尽力,他为人忠实可靠,处事老练,哀家希望太子能把他带在身边,把他当个长辈。这样哀家就能瞑目了。”
太子急忙说:
“我一定遵照夫人的话去做,请夫人放心!”
姬夫人交代完,已气若游丝,不久就撒手人寰。太子和文姜悲痛欲绝。齐釐公向全国发丧,厚葬姬夫人。从此太子和文姜形影不离,茀追随太子,成为太子府的总管。
二】
已到妙龄的文姜出落得犹如一朵饱含芳蕊,馨香四射的鲜花,芳华交积而明艳夺目。然而在娇艳中她又更显露出圣洁和端庄。文姜不仅美丽而且聪慧,因此很得父王齐釐公喜爱。
是年,北戎忽然袭击齐国,齐国求助于郑国,郑国派遣太子忽率兵救助。太子忽智勇过人大败北戎,齐釐公在王宫里设宴答谢。
茀急匆匆地跑来对太子诸兒说:“太子殿下,微臣听说,陛下要把文姜公主许与郑国太子忽。”
“什么,你的消息来得可靠吗?”
“宫里早已传得沸沸扬扬得了。太子殿下,你要想办法阻止这场婚事,郑国现任国君宠幸的夫人很多,几个公子势均力敌,对君位虎视眈眈,郑国未来的政治局势一旦出现混乱,文姜公主若嫁给太子忽,势必受到牵连。”
诸兒在宫中踱来踱去,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茀说:“太子殿下,风闻忽为人刚正,秉性率直。这样的人为人值得钦佩,但为君的话,定会四面树敌。”
诸兒在窗前伫立良久,转身吩咐茀请太子忽到太子宫来。
一炷香功夫,太子忽携三弟子昭如约而至,双方互相行礼寒暄过后,太子诸兒说:
“太子协助本国大败北戎,智勇双全。如今一见,竟是一表人才,气宇轩昂。难怪父王要将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