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简直就是趁人之危嘛!做梦!朕偏不让你们如愿。皇上想着,愤懑之情已在脸上凸现,恨不能把那一天在雁门关对将士们做出承诺的那一页从记忆中抹去,宁可它是空白一片。萧后注意到了,问道:“皇上今天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吗?”皇上正在想找一个人做筏子好收回在雁门关上的承诺,心思锁定在内史侍郎萧瑀身上,见萧后问话,想到萧后知道了虽说嘴巴上不会说什么,心里难免会难受的,不禁有些内疚。皇上收敛了神色说:“没有什么,外面的雪刚停,天又放晴了,我们到苑中赏雪景,完了以后去一院夫人那里吃饭可好?”萧后点头答应了。
皇上和萧后乘辇,赵王杨杲及萧嫔等人作陪,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西苑。沿路上众人观赏着雪景边看边指指点点的议论着,很是热闹。走过一带长廊,那头出现了大片的腊梅花,开的争艳,嫩黄的映着雪,飘过来一阵清香。萧后对身边的简儿笑道:“还是这真花好,出自天然,虽不及假花艳丽,可总透露出那么一种无法复制的灵秀。还有这种若有若无的香味,是那种用香料熏出来绫绸做成的花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效果。”
简儿说:“可真花总是那么易败,欣赏不了多长时间色香都会褪去,不如假花来的长久。”
萧后笑道:“容易失去的才更令人去珍惜呀!如果花总能常开不败,那它的存在就不稀奇了,谁还会抢在它开的最艳的时候去欣赏,去赞叹呢?”
离了腊梅花林,又走了一段,前面到了龙鳞渠,两岸就是十六院夫人的院落。萧后问皇上:“到哪一处好?”皇上想了想说:“好长时间没到李夫人那里去了,到她那里去。”
李夫人和院里的宫女早在门外恭候,见皇上等人来了,忙迎入院中。院里花团锦簇、香气缭绕,一入室内,一大盆细炭火烧的旺旺的,使的屋里温暖如春,令人瞬间忘了屋外的严寒。皇上和众人坐上置好的席位,宫女们依次把菜上上。李夫人问皇上:“热的桂花酒和ju花酒两种,陛下想用那一种?臣妾为陛下斟上。”
皇上说:“朕喜(…提供下载)欢桂花的香气。”说完看看萧后说:“梓童呢?”
萧后说:“臣妾用ju花酒吧!虽说现在是冬天,这些天吃的都是容易上火的,需用ju花下下火。”李夫人亲自持了两只银质南瓜小酒壶分别给皇上和萧后斟上。
萧嫔注意到李夫人手中的酒壶说:“姐姐的酒壶好美,我怎么没见过?”李夫人忙举到萧嫔的面前,萧嫔细看这壶,壶身接近把手的位置还雕了几片南瓜叶,样子简单却很精致。最独具匠心的是壶盖,是一个带柄的南瓜头的形状,造型极其逼真。
萧后笑道:“是上回李夫人的酒好,皇上特地赐的。你若喜(…提供下载)欢,再叫他们打一对就是了。”
皇上说:“都一样的就没意思了,萧嫔喜(…提供下载)欢什么样子的,换一种来打。”
萧嫔笑道:“那臣妾就不客气了,臣妾喜(…提供下载)欢梅花,就作梅花造型的吧,再配几个同款小酒盅正好成一套。”
皇上答应着,看到席间有一道碎金饭,一下子勾起了对江都的一些回忆。李夫人注意到了,笑道:“臣妾知道陛下喜(…提供下载)欢扬州的菜肴,现在是冬季,很多食材都很匮乏,只好做这碎金饭一解陛下对江都菜的思念。”
萧后笑道:“还是李夫人心细。”
皇上看着萧后说:“还真是,这几年一直忙碌,一别江都好多年了,有时候做梦都是当年和你在江都生活的情景,真应该去看看。这碗碎金饭虽说谈不上多么难得贵重,却让朕想起来那时的温暖和惬意。”萧后见皇上这么说,猜他怕是又想南巡了,可在这个烽火四起的时候,做这种劳民伤财的事无疑是不合时宜的,于是连忙一阵劝菜把话岔了过去。
第六章 痛失山河 第十一节 食言
早晨上朝,谈起雁门解围将士的功勋,苏威说:“当时情况危急,为了激发将士的斗志,定下了奖格,现在冷静下来一看,奖格未免太重,宜加斟酌。况且现在国库吃紧,若按奖格赏赐,会造成很大的负担。这还是其次,关键是现在赏赐成风,造成官宦队伍臃肿,做事的人少,身居官位的人也没有相应的职责,使得朝廷官职秩序混乱不利于管理。”
一句话说到皇上心里去了,点头同意说:“朕也是这么想的,当时当时情况危急是定的太过了,这两天朕都在思考最近官职混乱的问题。还有高句丽出尔反尔,对我大隋不敬,必须平定。可在当时那种情形下朕没加深思,就答应了饶恕他们,也是不妥当的。”
樊子盖说:“陛下这样恐怕不妥!陛下为万乘之尊,一言九鼎,不应失信于民。如果这次不能兑现在雁门许下的承诺,怕将士们寒心,还请陛下三思。”
这话说的正说到皇上痛处,皇上自少年起就有专师教导,又饱读各种治国之书,如何不明白对将士食言是治军大忌这个道理?这正是连他自己都无法说服自己的,可现在他顾不得那么多了。第一,实力不容许。国家近年来连年征战,花费巨大,而国内反军四起,各项税收都不到位,正如苏威所说,是国库吃紧的时候。第二,这回雁门之战有功的人太多,如果按承诺加封的话官秩就会被打乱,不利于管理。第三,他要做的事太多了,相比之下,对将士食言这种事对他而言还算是小事。言必行行必果的他,一心只看到他的目标。其他的,他都当做拦路的荆棘,砍之、弃之,却不顾后果。书本上写的都是死的,我只拣对自己有利的用,那才是活学活用。他一意孤行的认为,成大业的人,必须有勇者无畏的魄力。他却不去想,勇者无畏也要看是什么事,什么都不顾只会把自己逼近绝境。现在樊子盖的话难以驳辩,换了别人也就无话可说了,可他不会,他是皇上,有无高至上的权力支撑,只能是他把别人说的无话可说,好面子的他又不能说出他无力实现诺言的理由。于是他冷冷的看着一向信任的樊子盖一个字一个字的说:“你——是——想——收买人心麽?”
这句话是最无力的,因为并没有把樊子盖的话给压下去;可这句话又是最有力的,立刻就把樊子盖给推到了叛逆的位置上去,于是樊子盖背后开始流汗了,一句话也不敢说了。
皇上宣布赏格,守雁门的将士万七千人,得到加封的才一千五百多人,都没有赏赐。接着,皇上又把脸对向萧瑀说:“突厥狂悖,能有什么本事?围了一两天城,萧瑀就夸大危情,动乱军心,这种做法实不可恕。现在遣出为河池郡守,即日离京前去赴任,不得延误。”
萧瑀坦荡的说:“谢陛下隆恩!”说完转身而去。皇上开始提出讨伐高句丽,众人也不敢说什么了。当天散朝不久,朝堂上的事就传开了,将士无不愤怨。有年轻的说:“什么玩意儿,用的着的时候什么好话都说的出来,用不着了就什么也不是了,把我们都当做什么了?”年老的说:“少说两句吧!什么都不是他们说了算的?上回平叛杨玄感还不是的,看透了,就那么回事儿。当官的都是穿一条裤子,有几个真为我们考虑的?相信他们是你天真,说多了叫他们知道还不是我们吃亏。”正说着,一个将官从这里过,大家都不说话了,可他走过去的地方,士兵们都对他白眼相向。其实这个将官都明白,也是有口难言,他自己也没有得到任何封赏,可是连士兵那样的抱怨话都不能说,他要是也跟着说,岂不更乱套了?
接下来皇上做的事更令将士们不理解了,当时杨玄感叛乱,龙舟水殿都被烧毁,皇上下诏江都更造数千艘,规模样式要比上次更大更上档次。于是这两件事合在一起又被将士们在私底下骂了个透,不外乎就是说搞这些破事儿就有钱了,答应我们的奖赏反而没钱了之类的云云。可这些议论皇上是听不到的,就是听到了他也不会当回事的。代沟不光上一辈和下一辈之间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也会有。
第六章 痛失山河 第十二节 大厦将倾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正月,皇上上朝接受百官朝贺,一眼看下去,大殿里所站的来朝见的地方官员还不及以往一半,想起往年接受朝拜的情景,眼前显得格外冷清。皇上心底一种凄凉的感觉油然而生,怒问左右,“今年是怎么回事儿?他们来朝见这么大的事儿都不来了,他们眼里还有没有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