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虞世基、启民等人好不容易挤了出来,向前走,不远处和刚才那家门口情况相似,只是牌子上写的是以文会友。这是虞世基擅长的,本想去凑凑热闹,又想启民等人对这肯定不感兴趣,只好罢了。启民感概的对虞世基说:“不到中原来,如何知道天底下的繁华可以到这个地步!”
第四章 母仪天下 第二十三节 计划北巡
三月,隋帝从东都洛阳回到西都长安。四月,隋帝下诏安抚河北,开始北巡。这一天的萧后,正和萧嫔准备着杲儿一周岁的生日。中宫里热闹非凡,搬东西的人络绎不绝,好不容易忙的差不多了,皇上还未回宫,萧后和萧嫔坐下来聊聊天。萧嫔说:“听说皇上又要北巡,我们都得去?”
萧后点点头说:“是的,就这几天就要动身了。”
萧嫔说:“北方比不得南方,道路又难走,又相对贫瘠,为什么非要去呢?”
萧后说:“皇上说北方的突厥等小国,不知道我们大隋的实力,时常骚扰我大隋边境。以前就是因为双方缺少交往,相互不了解,才战事不断。这回北巡,就是要和他们面对面,让他们知道我大隋有多强大,从此不敢再侵扰我大隋。”
萧嫔说:“那为什么非要让我们后宫也去呢?边境的安危不是驻守大将的责任吗?”
萧后说:“皇上是想让突厥看到,就是我隋后宫想到边境上来,也是随时能来的,何况百万大军。再者国与国之间交好,他们知道了只要他们敬重我大隋,我大隋既会以诚相待,岂不胜过兵戎相见?皇上认为用建交的方式解决边境问题比用兵力去解决更能取得长久的效果。”
萧嫔说:“可是去北方没有船可坐,怎么去啊?只能骑马,我们在西苑骑马游玩儿还行,真要是骑马跑那么远的路,谁受得了啊?况且北边一直荒凉,万一走到一处没有人呆的地方,到时候连居住休息的地方都没有,我们岂不得站到荒郊野外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后宫里对这件事早就议论纷纷了,都害怕的不得了。娘娘何不劝劝皇上,不去不行吗?”
萧后说:“能劝我早劝了。皇上他说的话句句有理,我怎么劝?他常说自古成大事者需不拘小节,前怕狼后怕虎什么也做不成,我细想也是。如果真是有皇上说的那样有效果,我们后宫吃点苦倒也无所谓。而且皇上也想到这些,已经命人制造临时可以居住的设备,以便随时可以安营扎寨,料想也没有什么大碍,应该比他们行军打仗舒服多了。”
萧嫔说:“娘娘不是一直反对皇上巡游的吗?怎么现在到好像开始支持皇上了?”
萧后说:“此一时、彼一时。以前我一直守着先帝先后在时的观念看待问题,总觉得皇上过于奢侈了。现在看到皇上继位的这两年,大隋并没有像我预料的那样衰退下去,反倒繁荣了起来,国民生产总值连年提升,国力也在快速发展。我就想是不是我的思想太保守,做人有时候不应该总执着于最初的观念,而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皇上他精力充沛,敢想敢做,认定了目标不松手,正是做大事首领必备的魄力,我现在只是在担心皇上他做事时对度的把握。凡事过了度就该走向反面了。”
萧嫔笑道:“娘娘一向谨慎,有娘娘在皇上的身边,应该不会怎么样的。”
萧后笑笑,一想说:“咦!奇(提供下载…)怪了,往日这个时候皇上早应该散朝回中宫来了,今天怎么到现在还没回来呢?”说着,扭头对张公公说:“你去看看皇上怎么现在还没回来。”
张公公答应着,正要离去,皇上身边的王公公来请萧后:“启禀娘娘,圣上命小的来请娘娘去大殿前。圣上命宇文恺等大人制造的观风行殿和行城制造好了,摆在大殿前,圣上请娘娘去一起观看。”
萧后对萧嫔笑道:“我说呢,怎么现在还没回来。圣上高兴,我不能扰了他的兴头,我去看看,你带着杲儿先在这里等着,我们很快就回来。”萧嫔点点头,抱过乳娘怀里的杲儿,向萧后行拜别礼。杲儿还在牙牙学语,学着萧嫔教他的话说:“送——母——母!”引得周围人都笑了,萧后笑着离开。
第四章 母仪天下 第二十四节 北巡
萧后来到大殿前,那里已经竖起了两栋装饰豪华的新建筑,周围围了好多人在指指点点的观看,萧后还是一眼看见了皇上。萧后走到皇上面前盈盈下拜,皇上拉起她一脸的兴奋,指着前面的建筑说:“朕命宇文恺制造‘观风行殿’,这宇文恺真是个人才,制造出来比我预料中的还要好,你看看。”萧后细看,这是观风行殿是一座活动性建筑,上面为宫殿式木构建筑,可以拆卸和拼装,可以容下六百多个卫士;下面设置轮轴机械,可以推移。皇上又拉着萧后去看后面那座建筑——行城,周长二千步,以木板做成墙体,以布包住做围墙,用丹青描画出美丽的花纹,楼观、门槛齐备。萧后看罢说:“我们这么大的巡游队伍,北面官道有限,终不似南方好走,若是践踏了百姓庄稼,岂不是影响了民生?”
皇上听了笑道:“这个朕早想到了,下了敕令——百司不得践暴禾稼。其有须开为路者,有司计地所收,即以近仓酬赐,务从优厚。”
萧后笑道:“皇上只为了北巡的大事高兴,却忘了后宫还有令皇上高兴的小事吧?”
皇上疑惑的看着萧后说:“什么小事?”
萧后说:“今天是杲儿周岁的生日,萧嫔和杲儿还在后宫等着呐!”
皇上拍拍头说:“瞧我,把这么重要的事儿都忘了,现在我们就回后宫,为我们的杲儿过周岁。”说完命众人都散了,携萧后回到后宫。
经过了充足的准备,隋帝带着王公大臣、后宫嫔妃及五十万大军在四月一个阳光明媚的天气浩浩荡荡的上了北巡的路,第一站在赤岸泽停顿。这赤岸泽是有来历的,原是华山、中条山为中心的西起陕西宝鸡、东至山西临汾一带的一个新月形湖泊。黄河(渭、洛、汾、涑)等五水交汇于此,久聚成大湖传曰“赤岸泽”。后来因为地壳运动和人类在“赤岸泽”南北两岸的繁衍生息,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大量泥沙随着五条河流汇聚沉积于“赤岸泽”。时至约上万年以前“赤岸泽”已被泥沙填。
安顿好了以后,皇上同萧后带上众人登高处眺望风景,只见万顷白沙似白水,沙城百里绕城郭。皇上豪气登生,对萧后笑道:“你看这里的景色比之江南如何?”
萧后说:“北方壮,江南秀。”
皇上说:“你总是不赞成巡游,如果不巡游,可惜了这大好山河,虽是名为朕的天下,若不亲自来看一看,竟不知其真面目,那身为天下之主还有什么意义呢?”萧后笑而不答,遥望这苍茫天地间,霎时间感到自己是那么渺小。赤岸泽处在天地间几千年不变,可是千年前是谁站在这高岗上向下望,千年后站在这里的又会是谁?自己不过是这几千年赤岸泽过客中间的一个。
下面来了一队人马,着突厥骑装。有将士来报:“启禀陛下!突厥启民可汗遣其子拓特勒来朝。”皇上一笑,说:“宣!”
拓特勒拜见了皇上,又说:“我父汗要亲自出塞来迎接圣驾!”
皇上说:“他有这个诚意就行,不用来了。朕这回北巡,就是要各方走走,不必这么在意。”
第四章 母仪天下 第二十五节 狩猎连谷
六月,北巡的队伍到了榆林郡,皇上准备到涿郡(北京)去,途经突厥,怕启民可汗惊恐,先派遣武卫将军长孙晟传达旨意。长孙晟快马加鞭到启民可汗大帐,启民得到消息,连忙出迎,拥长孙晟走到大帐中宣读了隋帝旨意。启民接了旨,立刻召集归属于他的各部落酋长国奚、室韦等几十个人到此集合。酋长们到了大帐,启民说:“现在大隋皇帝要来我草原巡视,我等需以礼相待。”
众酋长问:“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正说着,长孙晟见牙帐中有杂草,指着草说:“这草很香啊!”
启民见说弯腰闻了一下说:“这草不香啊。”
长孙晟说:“皇上乃天子,天子行幸之处,诸侯需亲自打扫,去除挡天子路的杂物,来表致对天子的尊重。刚看到的杂草,我还以为是留香草呢!”
启民这才明白长孙晟的意思,说:“这是奴的罪过呀!奴身上的骨肉都是拜天子所赐,需要动动筋骨效力的时候,哪有推辞的道理?这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