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隋萧后-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上皇上又没来中宫,简儿、朴儿还站在门口张望,萧后说:“不用看了,肯定又是到宣华夫人那里去了。”说着,用手抚弄着旁边的帷幕。

    简儿笑道:“这帷幕旧了,也该换了。”

    萧后看着帷幕笑着说:“以前换帷幕,是因为皇上喜(…提供下载)欢。现在皇上不喜(…提供下载)欢来这里了,还换什么帷幕?帷幕是旧物,我是旧人。有了新人、新物,谁还想的起来旧物、旧人?就让我们旧物、旧人对着惺惺相惜吧!”正说着,外面通报:“皇上驾到!”萧后一听,连忙起身说:“快快出迎接驾!”简儿笑着轻轻在她耳边说:“这下,娘娘你不用对着帷幕惺惺相惜了吧?”萧妃一笑。

第四章 母仪天下 第三节 巩固帝位

    却说杨谅接到屈突通带来的诏书可没这么听话。当年太子被谗废,他就常常怏怏不乐,暗地里为自己图谋,利用老皇帝杨坚对他的宠爱以并州是军事重地为由加强了战务装备。后来蜀王杨秀因为罪废,愈加不安心了。这位杨谅,在一次与突厥的战争失败后,杨坚按律把他手下的将帅八十多人罢官发配边疆,杨谅因为和他们的旧情向杨坚求情。杨坚大怒,说:“你身为籓王,应当以敬报朝廷为己任,怎么能和臣下论私讲旧情,来破坏国家宪法!你这个小子,一旦我不在了,或者想轻举妄动,他们整你岂不是像在笼子里捉小鸡一样,不用费一点儿心思!”杨坚对杨谅的心疼,又怕他头脑简单最后不能有一个好结局,早在杨谅离京前就和他约好:“如果有玺书召你,敕字傍别加一点,又与玉麟印符合,那才是我真的召你,你才能出征。”杨谅这次接到诏书,看到不是父皇和自己约好的那样,知道这必有蹊跷,遣屈突通回京。接着生了反心,召集辅臣商议。

    总管司马安定皇甫诞劝阻,杨谅不听。皇甫诞哭着说:“我私下里评度,大王的兵力不是京师的对手;再加上现在他是国君,你是臣子,你是逆势,他是顺势,这里面的差别就大了,我们兵马虽强壮,难以取胜。一旦败了,就落得叛逆的名声,到时候就是想做一个平民百姓,恐怕也是不能够了。”杨谅大怒,把他关了起来。主

    杨谅派大将军馀公理,从太谷(山西省太谷县)出发,前往河阳(河南省孟县);大将军綦良,从滏口(河北省武安市西南)出发,前往黎阳(河南省浚县);大将军刘建,从井陉(太行八陉之五。河北省井陉县西)出发,夺取燕赵地区(河北省);柱国乔钟葵从雁门(山西省代县)出发。任命裴文安当柱国,和纥单贵、王聃、大将军茹茹天保等率军直指京师。到了距蒲津关一百多里处,杨谅忽然改变主意,命纥单贵破坏黄河大桥,坚守蒲州(山西省永济县),召回裴文安。裴文安返抵晋阳说:“军事行动,必须诡秘神速,为的是要出敌人意料之外,大王既不亲征,我又被调返,使敌人计成,大事就会永去。”杨谅不回答,任命王聃当蒲州刺史(山西省永济县),裴文安当晋州(山西省临汾市),薛粹当绛州(山西省新绛县),梁菩萨当潞州(山西省长治市),韦道正当韩州(山西省襄垣县),张伯英当泽州(山西省晋城市)州长。

    隋帝杨广派杨素率骑兵五千人,袭击王聃、纥单贵据守的蒲州,攻破。接着率步骑兵四万人直取太原。杨谅派赵子开守高壁,杨素击败他。杨谅得知消息大为恐惧,亲率大军在蒿泽(汾阳县北湖泊)布阵抵抗。不料下大雨,杨谅打算率军撤退,王頍劝谏说::“杨素孤军深入我方阵地,人困马乏,大王率领精锐部队,亲自出击,一定取得胜利。而今见到敌人就要退走,显示我们胆怯,使军心沮丧,更增加对方军队的气焰,大王千万不可回军。”杨谅不听,退守清源(山西省清徐县)。杨素进而发动攻击,杨谅与之大战,死了一万八千人,杨谅退保并州,杨素四面包围,杨谅束手无策,请求投降,文武百官上奏杨谅罪当死,隋帝杨广说:“毕竟是兄弟一场,到底不忍心,还是免他死罪吧。”于是削职为民,除去户籍,杨谅后来一直被囚禁到死。

    杨广即位三个月后,后主陈叔宝死了,杨广追赠为大将军、长城县公。杨广想他虽然已经亡国了,可毕竟是一代帝王,得有一个谥号。杨广翻阅了逸周书谥法解》,看来看去没有合适的,突然看到一个字:炀。谥法对这个“炀”字的释义是: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

    杨广和他的父皇杨坚一样瞧不起这个荒淫奢侈导致亡国的陈叔宝,觉得“炀”字很适合做他的谥号。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后世的人记住这个“炀”字,不是因为陈叔宝,而是他自己,十几年后,新朝大唐皇帝李渊借用这个“炀”字做了他的谥号,所以“隋炀帝”的印记陪他过了千年。历史,是惯会讽刺的,不管你愿不愿意。

第四章 母仪天下 第四节 初试锋芒

    公元605年,隋帝杨广改元大业,正月,赦天下,立萧妃为皇后,废诸州总管府,立长子晋王杨昭为皇太子。二月,下诏天下只有帝王能穿浅黄色的衣服,平民百姓不得着同样颜色的服饰。三月下诏,杨素和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在洛阳营建东都,每月服役的工匠民夫二百万人,大江南北的良材美石纷纷运抵洛阳,用以修建显仁宫;广泛搜罗四海之内的嘉木奇卉、珍禽异兽,以装点宫苑园林。一旦建成,迁徙洛州郭内居民及各州富商大贾数万户到东都居住,繁荣新都。

    不久又下诏:“听听民众的议论,为民生筹谋,才能审视刑政的对错;现在要恢复旧制巡视各省了解民生。”下令开凿大运河,命尚书右丞皇甫议,征调河南、淮北各州的男女民工一百多万人,开始夜以继日地开凿“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导谷水、洛水注入黄河;再从板渚(今河南荥阳市北)引导黄河水,经荥泽(今河南郑州市西北)注入汴河;继而又从大梁(今河南开封市)的东面引导汴水进入泗水,最终汇入淮河。同时又征发淮南民工十几万人浚通古邗沟,再从山阳(今江苏淮安市)引淮水南下,至扬子(今江苏扬州市南长江渡口)注入长江。至此,这条全长一千一百公里、连接黄河、淮河与长江的“通济渠”被全线灌通。位于淮南的这最后一段造得最为壮观。渠水宽约四十步,两岸修筑御道,遍植杨柳。从大兴(长安)到江都(今江苏扬州市),沿途建筑的行宫多达四十余所。

    九天后,杨广再命黄门侍郎王弘等人前往江南,负责制造大型龙舟及黄龙、赤舰、楼船等各种船舶数万艘。

    萧后听说了,对隋帝劝道:“这么大的工程同时进行,要耗费巨大的人工物力,恐怕会影响民生的正常生活。征用的民夫过多,会减少粮食收成,影响国力的发展。”

    隋帝不以为然:“先帝受禅让坐朝的时候,民户不到四百万,去年,已经超过八百九十万户。现在百姓是衣食都有盈余,国家的仓库也很丰盛。此时不趁热做一些大工程更待何时?你看父皇,前年还好好地,说不行就不行了,人生在世不过区区几十年,不加紧时间做事,岂不是死的时候要空留遗憾?”

    萧后说:“可是也不能太操之过急,不如一步一步的慢慢来要好一些。”

    隋帝说:“我要做的事情太多,以后的计划更为繁盛。现在压力虽大,可这些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想成大事,就不能前怕狼后怕虎。我的理想是要做千古一帝!什么秦皇汉武,统统的排到我身后去。”

    萧后说:“这些虚名真的很重要吗?”

    隋帝不满的说:“这怎么是虚名呢?这可都是实际的功业奠基起来的。现在南北的分歧大的很,相互敌对藐视,修了运河就可以便利南北贸易往来,加强双方的联系,慢慢的去除南北隔阂,利于国家统一;再者,修了运河也可便于转运物资,为战事做准备。而营建东都是因为现在的国都位置偏西,如果东面的高句丽起兵来犯,我们这里在准备战斗就晚了。在洛阳建都,可以熟悉东面的情况。这样东西南北都被掌握中,以免我们大隋再回到分裂的状态。没有过人的头脑和智慧,没有实施的魄力,历史是不会为你多留一笔的。”

    萧后良久不语,过了一会儿说:“你说的很有道理,可我还是害怕给民众造成的负担太。我小时候是在乡间度过的,深知一户人家少一个劳力对田间劳作会有多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