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冒牌书生-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奶奶的,这小子现在还笑得出来!李大宝,你过来,给我进去揍他一顿。”面前的看守显然被我满不在乎的表情给激怒了,大声地咆哮着。

    另一个尖嘴猴腮的看守快步走了过来,扯着那看守往外走了几步,并轻轻地在那看守的耳边小声嘀咕着什么。

    我竖起耳朵,想听听他们有什么阴谋,心里却没抱什么希望,毕竟离得太远了些。

    可是当我凝聚精神时,那两个看守的话却清晰地传入我的耳里,令我吃了一惊。

    “刘护国,你难道不知道吗,这小子可是有武功的高手啊!我进去揍他,要是反过来被他打伤了,你赔我银子啊?”

    “你奶奶的,你是不是疯了?他有个狗屁武功!听兄弟们说,那天抓他时,把他打得象条死狗一样,然后五花大绑丢了进来。”

    “护国哥,我说的可是真的。我听说他曾在街上和十几个地痞打架,把他们的手脚全都打折了。他那天没反抗,可能是怕连累他的家人吧,要是敢打差人,那他就真是造反了,够得上满门抄斩。你要不信就尽管进去,我在外面给你把风。”

    “扯啥淡呢?那些没屁眼的谣言你也信?大宝,你真是个孬种,看我的。”那个叫刘护国的看守显然不信,脸上露出了鄙夷的神情,哗啦啦地开起铁锁来,并大声嚷道:“李信,老子这就进来收拾你,看你还能笑多久。”

    我偷听到自己是武林高手,心里顿时乐开了花。我想起在网上看过的一些文章,李岩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据史籍记载,李岩原名李信,是河南杞县举人,父亲是曾任明朝兵部尚书的李精白。但从清朝初期开始,就不断有人撰文指出,杞县并无李岩其人,李精白也没有这样一个儿子。因此有人认为李岩是位“乌有先生”,是一些同情李自成的文人们臆造出来的英雄。但也有记者考证,根据2002年在焦作博爱县唐村李姓家族发现的家谱,李岩确有其人,但他不是杞县人,而是焦作博爱县人。由于他在杞县开粮仓的嗣父也叫李精白,当时的文人因此搞错了他的家庭出身。李岩文武双全,他与二哥李仲、表兄陈奏廷(温县陈家沟人)共同开创太极十三式养生功、通臂功。靠!我既然是太极宗师,那就是和张三丰齐名的神仙人物了,还怕你们这些朝廷鹰犬?我先收拾了你,然后越狱,远走高飞,纵横四海。我想着想着,又露出了邪恶的笑容。

    但战略上虽然藐视敌人,战术上可得重视。我暗自凝神运气戒备,不禁暗叫不妙。读大学时我交了几百块人民币,加入过一个气功团,学了个什么少林达摩面壁内外气功,也不知那达摩功是真是假,反正我只学到了最粗浅的运气法门,两个月下来也没觉得有多少内息流转,后来就一直荒废了下来。现在我尝试调用李岩的内力,却觉丹田空空如也,莫非他练就的内功跟灵魂结伴旅游去了?再想到招式问题就更慌神了,我没学过什么拳术,只是因为以往老妈不肯跟男教练学拳,我就专门去学了简化太极拳来教给她,所以太极拳我略懂一二,但那拳法又慢又软,如何能用来实战对敌?

    慌乱中,我及时运用“好汉不吃眼前亏”的真理,脸上努力地挤出些笑容来:“这位刘大哥,有话好说,千万别动粗手。”

    话一出口,我就暗叫不妙。眼前的众人都是河南口音,活脱脱许三多的翻版,而我脱口而出的竟是现代普通话。

    刘护国已打开了牢门,听见我说的话,有些惊疑不定地看着我,喝道:“你叽哩咕噜地在说些什么?”

    “护国哥,这小子好象在说京话咧。”李大宝在一旁搭了句话。

    那刘护国将眉毛一竖:“嘿,跟老子打起官腔来了。”

    我见势不妙,连忙用半生不熟的河南话重复了一遍。同时在心里飞快地诅咒着那个该死的老头,为什么不象对待其他穿越者那样,将李岩的记忆与我的灵魂融合?现在我人生地不熟,连这世的父母都不认识;加上没有神奇武功,也没有古代文化,原来学的是哲学,现在做的是诗词歌赋和造反工作,专业严重不对口……没加任何包装、生存技能几乎为零的我,就这样被扔到了这个明末乱世里,不是要我闪电式挂掉吗?要不是我每年都去郑州的叔叔家混个一两个月,好歹会点河南话,今天就真会有出好戏看了。

    刘护国这回总算听懂了,他似乎有些意外,扬了扬眉,沉声道:“你叫我刘大哥?”

    我茫然地点了点头,不知这个称呼有什么不妥,难道应该文绉绉地叫一声刘兄?

    正后悔不该随便用词,那刘护国却大声笑道:“奶奶的,你居然也会叫我刘大哥,前几天不是还骂我是走狗奴才吗?嘿,还不是照样怕了老子这双拳头。中!老子今天心情好,权且饶过你这一回。”

    看着他得意洋洋地重新锁好牢门,和李大宝扬长而去,我又是一阵懊恼,看来这李岩的骨头原来还是挺硬的,我可别给这副玉树临风的身躯丢人。

    “李公子,你醒了?太好了,太好了。”对面监牢里突然传来一阵欢呼声。

    我望向对面的几座监牢,许多人将脸贴近牢门木栏间的缝隙,高兴地冲我笑着。那是些怎样的脸啊,一个个面黄肌瘦、萎顿不堪。但他们看到我,立刻神采风扬,就象快饿死的人看到了一张烙饼。

    我脑海里闪过了李岩的生平。明末旱灾四起,灾民满地,人们吃树皮和石块,甚至易子而食。而官员们见死不救,催租征税变本加厉。李岩变卖家产,在杞县买粮赈灾,甚至因此将其嗣父李精白在杞县开办的粮仓搞破产了,但仍属杯水车薪。于是李岩作劝赈歌》游说富户,并带一批灾民向县令恳求开仓放粮。县令见他人多势众,假意允诺,次日却设计将李岩与那些灾民捉拿入狱,诬陷他们是反贼,准备向朝廷邀功请赏。看来,眼前这些人就是被冤枉了的那些灾民们。

    想到那被活活饿死在监牢里的孩子,我不禁愤怒起来。要是这样的事发生在现代,网民们每人吐口痰就能把那些贪官污吏淹死。可明末腐朽的官员们,只顾自己享乐,将民众推向了火山口,这样的政权不灭亡,就真是没有天理了。

    “李公子,你要救救我们啊!”不知是谁带头喊了一声,顿时整个监牢中,都是这一句话在不断回荡着,还夹杂着一阵阵号啕声。

    我心中顿时涌出一股英雄豪情,于是学着伟人的经典姿式,左手叉腰,右手向上斜举:“乡亲们,乡亲们,静一静,听我说。”

    嘈杂声逐渐平息下来,只剩一个稚嫩的童音还在回响着:“娘,我饿,我饿啊!我要吃烧饼,我要……”声音蓦然中止了,想必是那孩子被她娘捂住了嘴。

    被那小女孩一提醒,我的肚子发出了雷鸣般的声音,这才惊觉自己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了。此时哪还有什么英雄气概,我捧着自己的肚子,呻吟了一声:“靠,我也很饿啊。”

    众人目不转睛地望着我。我想起红娘子将冒着生命危险来劫狱救我,心底突然有一抹温暖,患难见真情啊,烧饼会有的,而且会有很多。我高声叫道:“父老乡亲们,不要着急,马上就会有人来救我们了。我李信向大家保证,你们都会一个不少地活着出去的。”

    人群中暴发出一阵欢呼:“李公子会想办法救我们的,太好了,太好了。”

    这时我的胃已饿得开始抽搐了。怎么会这么饿?我疑惑地问他们:“这里什么时候开饭?还有,我睡了多久了?”

    人群又嘈杂起来。一条大汉粗声叫道:“这里一天只给一小碗野菜粥喝。李公子,你被那帮狗娘养的打得半死,昏迷了三天三夜,我们都急坏了。”

    我叹息一声,有气无力地说:“今天的饭开过了没有?我有点饿了。”

    一个妇女很快地接话:“李公子,现在是晚上,午时已开过饭了。”

    我严重郁闷了一下,这穿越可真穿得黑啊,连顿饭也没赶上。但我还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那么,谁还有吃的东西吗?”

    众人神情古怪地看着我。半响,一个老者摇头叹息道:“但凡还有一点吃的,那孩子也不会饿死了。李公子,三天来你水米未进,又生着重病,这可怎么办啊,你这样的大好人,可千万不能出事啊!”

    我脑中一黑,再也撑不住了,慢慢地抓着牢门坐到了地上。众人一阵哗然。

    突然一个清脆的女子声音响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