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官,对于别人来说是很大,事实上,以叶秋的出身来说,这是一种远贬。因为他父亲是正一品宰相,百官之首,在官场上算是大巨头。
如果叶秋留在帝都,他父亲庇荫,他能混个正五品,这并不是一个难事。就算是不混个正五品,他继承他父亲地侯爵的爵位,也比从三品大。
更何况如果帝都出任官职,他父亲以前的部下,肯定有不少会投靠他,叶秋就很有可会营结一个不小的政党,如此一来,叶秋
光明地。
现在他分配到北疆来,封为禆将,从三品,而且是货真价实拥有兵权的裨将,看起来,叶秋是赚了,事实上,叶秋亏了。
他封为裨将,而侯爵位一直没有着落,更要命的是,远在北疆,叶秋身边没有他父亲的亲信,他难有作为。同时,在北疆这种地方,远没有帝都这种繁华的地方有油水,更重要的是,你在北疆,你有可能一辈子不能回到帝都,还有可能是战死在北疆。
叶秋父亲是宰相,也算是名门之后,在官场,绝大多数有能力的贵族或大员,都不愿意把自己儿子送到北疆这种危险的地方,就算想借军功迁升,也是去那种比较容易混的军队去,像北疆,是拼命的地方。
一个禆将,在场,只有时寒和四位护将比叶秋大,其他地将领没资格统他,所以,叶秋要么是在时寒手下当差,要么就是在四位护将部下任职。
护将号称是统一万士兵,事实上,这是其他的军队,像北狼军团这样的大军',护将实上统领的军队是有二万五千。因为,这其中有一万士兵是由护将直辖,其他一万五千,由三位裨将掌管。
也是说,一位护将手下,三位裨将,这三位裨将每人掌管一万五千士兵。和护将直辖地不同,护将直辖一万士兵,护将他对大都统以下的军职可以直接任免,而护将属下三位裨将所统领地军队,百夫长及以上,不论是护将还是大将军,都没有直接任免权,只有军部才有权任免,相反,不是直辖的裨将,有权任免小都统及以下的军职。
就比叶秋这裨将,他有权直接任免他管辖部下的小都统、百夫长,但是,他的上司护将或者是时寒,对叶秋辖下的士兵只能直接任免十夫长之类地军职。
造成这样的原因很简,这是帝国为了防止军队地一些重要将领完全架空军队的实力。在一定程度上限止了将领地权力,略为放大了中小将领权力,这样做避免一些大将军把整个军团的人换作自己心腹。
对在场地四位护将来说,叶秋是外来客,不是从军队中爬起来的,也不是和他们一同打滚过来,最重要的是,叶秋是从帝都来的,还是宰相的儿子,背景和在场的绝大多数人都不同,在场的不少将领都是东北本土将领,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小***,裨将以上,只怕多少都会排斥叶秋。
对于从帝都降而来的新将领,只怕没有谁愿意让叶秋呆在自己的身边,说不定这是给自己绑上一个定时炸弹,一出了事,他们身为上司,就有麻烦,叶秋的背景太特殊了。
这个时候,的将领都把目光投在时寒的身上,说白了,现在,时寒说了算,他把叶秋留在自己身边也可以,分配到四位护将中的某个护将部下也可以。
而身为主角的叶秋,却一点都不在意,很懒散地倚在椅子上,半闭着目,好像是睡觉了,好像和他没有关系一样,说的并不是他。
对于叶秋来说,在哪里都是一样,因为他的心并不在这里,他根本没有打算过在这北疆长久呆下去,现在他正想着怎么样离开北疆,回到帝都。
时寒当然知道这是一件不容易办的事,叶秋是个烫手的山芋,看起来,叶秋已经失势了,他父亲一死,就分配到北疆来了,但,时寒官场那一套见多了,谁都揣不清皇帝的意思,以帕斯生前和皇帝的感情,万一皇帝有一天思念当年交情,恩赐叶秋呢?那他身价就立即飙升。另一种情况,万一叶秋在这里出了事情,若闹到了帝都那边,只怕,也会掀起风浪。
实事上,叶秋就是一个烫手山芋,被人从帝都丢到了北疆,如果出了什么事,肯定是有人倒大霉。
时寒咳嗽了一声,最后对一位护将说道:“拓格将军,我记得你们后备巡逻队正缺人,那你们后备巡逻队就划给叶秋将军管辖,”
时寒话一落下,许多将领,不论是大都统还是正副裨将,都望向叶秋,许多将领脸色都十分古怪。
后备巡逻队,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队伍,有五千人,算是一个营旅,其实上,这是一个杂牌军,看名字都知道了。
后备巡逻队,事实上全名是战时后备支援团,这些士兵,都是新招的士兵,而且基本上是服役两年就退伍,和那种正规军不同。这些后备军,平时只做些烦碎的事,做一些无关要紧的巡逻,甚至有时候还会被拿来当作工兵使用。
不论是在装备上,还是在战斗力上,后备巡罗队都是三流的,和其他的正规编队没办法比。
现在时寒把叶秋调管后备巡逻队,这有一种把叶秋冷处理的味道,给了叶秋一个不痛不痒的职位坐下,虽然手中的确是有兵权,但是,这兵权作用并不大。
帝国册疆域狼嚎卷
第十章后备巡逻队
拓格是一个年纪四旬左右的汉子,脸目冷厉,有石雕一般,目光炯炯有神,是四位护将之一,在席间,他说的话很少,和其他的将领,似乎有些格格不入。
拓格点头,说道:“听从将军的吩咐。”
“不知道叶秋将军愿意否?”时寒问叶秋,事实上,这已经成了定局了,在他这地盘上,叶秋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都无可奈何。
大家的目光都叶秋的身上,很多的将军都以为叶秋会受不了这样的冷处理,多数的人将领都认为,叶秋是从帝都来的,而且还是名门之后,应该是一个心高气傲之人,现在时寒让他去统管后备巡逻队这种三流杂牌军,他不当场翻脸才怪。
然而,叶秋的态度出于所人的意料,只见他轻轻地撩了一下眼皮,然后又垂下去了,也没有多说话,只是说了一个字,道;“好。”
见叶秋没有:,时寒也是松了一口气,说道:“既然叶秋将军出任后备巡逻队的裨将,那你就随拓格将军去吧,有什么事,随时都可以向拓格将军请教。”
叶秋可有无的应了一声。
见到叶秋这样的态度,不少将领觉得奇怪,有些听到风声的将领,知道叶秋的父亲当朝的宰相帕死已经去逝了,现在叶秋被分配到北疆来,而且还总分配到后备巡逻队,由此看来,叶秋是失宠了,被打入冷宫,所以,有些将领在心中隐隐看不起叶秋,甚至不把他放在心上,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酒席已近尾声。也快散去。时寒向叶秋寒暄一下。说了些客套话。无非是祝叶秋早日高升为国立下汗马功劳之类地话。
一将军也纷纷向叶秋敬酒。不过。此时敬酒地人比刚开始敬酒地人少了许多。不少将领认为叶秋他们一家已经失宠了。没把他放在心上。
这种权在满堂客。失势车马稀地情况。在官场上。是常有发生。对于谁没有敬酒。叶秋也没有放在心上。他根本就没有打算在这里长久呆下去。
这种前后反差。倒是阿里和泰森为叶秋愤愤抱不平。但。在人家地地盘上。又能怎么样?
酒席散后。其他地将领都走了。留下拓格等候叶秋。
“叶将军可否有事?若是有事。就明天到北营来报道。若没事。现在就跟我一同去北营。我带将军去后备巡逻队。”拓对叶秋说道。
在这鄂尔城,叶秋也没有什么亲人,更没有落脚的地方,在鄂尔城也没有什么好停留地,也就点头说道:“我们现在就跟将军去吧。”
拓格是一个比较寡言的将军,也就点头带路。
出到府邸,拓格的亲兵已经等候着了,拓格让亲兵为叶秋三个人准备了战马,然后就出城前往北郊了。
在鄂尔城,就驻守了十万的军队,当然,并不是十万的军队都是驻扎在城里面,其中,有五万的军队就驻扎在城外,有五万地军队就驻扎在城内。
鄂尔城的北门是正东北座向,因为鄂尔城当年是为了抵抗游牧部落所建的,所以,以面鄂尔多草原地北门为中轴线。
因为拓格是左护将,所以,他统管的二万五千军队,是驻于北郊。他的军队驻扎在离鄂尔城有十里的丘陵谷中,从北门正方向,一直绵延到西北,整个驻军是在一条弧线上,相隔并不远,一共是五个营,营与营之间,随时可以相呼应。
在城外驻扎军队,这样是为了使战争时,城中地守军不会陷入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