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好女婿-第6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说着话,就有人来报:“禀苏大老爷、胡大老爷,陕西镇指挥何指挥前来求见。”
苏木哈哈一笑:“泰山大老爷,大鱼到了。”
陕西镇的何指挥前阵自带兵进宁夏,本来也没想过要凭一己之力平定安化王叛乱。
开玩笑,宁夏叛军有三万人,就算再不济,五六千精锐总是抽得出来的。而且,这群军坯又是打老了仗的,可不是自己手下那群地方镇军可以与之比拟的。
自己这次来宁夏,手头也不过三千人马,看起来好象不少。可自家肚子疼自家知道,这三千人当中,真正能够上阵杀敌的,大概也就两百个家丁。
为什么来宁夏呢,实在是,陕西镇与宁夏毗邻,宁夏叛乱,他若不来意思意思,到时候,只怕这指挥使也当到头了,搞不好还要被朝廷给砍了脑袋。
当然,力量对比实在太悬殊。进入宁夏之后,何指挥索性将军队驻扎在黄河东岸,借口黄河天堑易守难攻,裹足不前。
其实,他心中在打鼓,整天烧香念佛:阿弥陀佛,佛祖保佑,安化王你千万别打过来啊!
如果叛军真的过禾,何指挥已经打定主意,到时候逃他娘的。将来朝廷追究下来:不是我军不出力,实在是敌人太狡猾!
却不想,周昂的大军在黄河渡口只呆了一日,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倒将何指挥给弄迷糊了。
花了一天时间,他才打听清楚。如今宁夏的叛乱已经被翰林院编纂,巡按陕西学政苏木和锦衣亲军衙门经历司经历胡顺给平定下去。
如今,周昂、仇钺已经被人砍了脑袋,安化王也被苏木给关进牢房里。
听到这个消息,何指挥也顾不了那么多,带着一队侍卫,揣了钱票,骑快马之奔宁夏城拜见苏木:宁夏叛乱已经平定,可以说,都是苏木和胡顺一己之力。这个时候正该前去讨好,或许还能分一点功劳。否则,汤都捞不到一口喝的。
何指挥这人看起来不像是一个军人,倒如同一个长袖善舞的商贾。
见了苏木之后,立即跪在地上一下属的身份见礼,并说自己姓何,与陕西学政何景明大人八百年前是一家人。论起辈分来还得叫何学政一声叔老爷。这么算了,苏大人就是我的叔了。
“叔,这是小侄的一点孝敬,还望赏个面收下。”
看到一脸胡子,都快五十岁的何指挥喊自己叫叔,苏木有些苦笑不得。
不过,何指挥的手面却大,一出手就是两张一万两的钱票。
还说,等下去之后,另外还要拨款子过来犒赏士卒。
苏木知道,这人是要花钱买功劳。
看来,这个报捷折子可以发出去了。
过得几日,宁夏逐渐平静下来,一切都恢复成以前的模样,就好象这场叛乱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何指挥的军队开进宁夏来,又派人送了十车银子,总数在四十万两之巨。
当然,这笔开销将来也是要记在朝廷头上,让兵部给补上的。
如此算来,扣除给士卒们发的军饷,和安抚百姓所用。还剩五十万左右。
苏木命人解送了三十万两随捷报一道送去京城,充入皇帝的内库。
剩余二十万两,自然是和胡顺二一添着五分了。
“我现在还真像一个贪官啊!”苏木忍不住苦笑摇头。
不过,带兵这种事情就得有钱,你要想做清官,廉洁自守,根本就办不成什么事。
“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天下可定。”军队本就是吃钱的怪物,而廉洁也不是武官应该有的操守,你只需要不怕死,能够打胜仗就可以了。
后来的一代军神戚继光可富裕得紧,可也不影响人家身上民族英雄的光彩。反之,如果让海瑞带兵个倭寇做战,即便他一文不贪,也未必是敌人的对手。真到那个时候,怕是反要坏了大事。
捷报一出,立即以八百里加急发了出去。
按照时间,最多半月就能送到正德皇帝手头。
安抚好军队上层,苏木考虑到宁夏经过这一场变乱,人心浮动,也需要安抚。
就下了一个公告:从即日起,朝廷清丈土地,改革军制的弊政彻底废除。宁夏一地,无论士、农户、工匠、商贾还是军户,各安本位。
一句话,新法不在实行,有什么事情,他苏木知道向朝廷负责,大家以前怎么过,现在还怎么过。
这条命令一发出去,别的不说,单就军户而言,都同时大松了一口气,齐呼“苏青天的,青天大老爷啊!”
军心,民心这回是彻底地安稳下来。
接下来,整个宁夏城的军政大事都由苏木一人主持,倒有些些一方诸侯的意思。
苏木不觉感慨:“主持一地,身系万千子民,果然有些滋味,这滋味却不是做京官时所能体会到的。”
“猛将出自沙场,宰相发于州郡。恩师迟早都是要入阁的,只不过欠缺主政一方的经验,如今也算是一笔拿得出手的资历。”
“君服说的是。”苏木点头。
“不过,恩师,学生有一句不吐不快。”
“说吧。”
“恩师不经过朝廷就尽废新法,或许陛下那里不会说什么,但怕是要被刘瑾给记恨上了。”没错,这简直就是在打刘瑾的脸。
大家都知道,宁夏叛乱实际上就是刘公公闹出的乱子。
只不过,忌惮刘瑾的权势,没人敢说罢了。
苏木来这么一手,直接将宁夏叛乱的原因***。
只怕,从现在开始,苏木和刘瑾的矛盾就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了。
“我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却不得不为之。”苏木淡淡一笑。
谢自然:“学生不解。”
“君服,若我不废除新法,士卒就不会安心,甚至还有人担心朝廷会清算他们的叛逆之罪。前一阵子,我收了反正军官的银子,算是稳定了军队上层,可下面的士兵却不能不安抚。这次叛乱的始作俑者是刘瑾,我这次废除新法,摆明了要为他们撑腰,这下,士兵算是彻底安心了,宁夏从此无事。”
谢自然恍然大悟:“学生明白了。”
“至于刘瑾。”苏木一笑,再不说话。
如果历史不发生大的改变,刘瑾的政治生命结束了。
杨一清和张永好不容易逮住这个机会,会放过刘瑾吗?
不会的,这次,文官系统和张永都想让他死。
宫里宫外,朝中野中都想要刘瑾的命,即便正德皇帝出马,也救不了他。


第七百七十章 谁是主角

苏木和胡顺在宁夏做出这么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再加上为了平稳军心,苏木也是缓了几天才将报捷的折子以八百里加急送出去。
所以,等到消息传到山西的时候,杨一清才和张永在平阳府会合。
集合宣、大两军兵力,大军前行,事务繁杂,队伍走得很慢。
不日,就来到黄河渡口,过了河对面就是延绥镇。
整合两镇、协调相互关系,甚至给养配给,都是一件令人头疼之事。
队伍乱糟糟地集在河边,用二十几条羊皮筏子一船一船地朝西送。
人叫马嘶,渡口堵得厉害,让张永看得一阵揪心。
作为监军,张永负责整个军事行动的最后拍板。
他身为皇帝身边的宠臣,又是司礼监秉笔,御马监管事牌子,在京城里自大惯了。这次带兵平叛,本有意在军事上有所作为,也不枉掌管御马监这么几年。
但一但接触到日常事务,却是千头万绪,恰如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今天是部队来找他要兵器粮秣、明天有人为争宿营地发生争斗、再后天却是有人为了争道起了冲突,林林总总,莫名其妙的事情总是在你不经意间找上头来。
可怜张永在京城高屋建瓴惯了,什么时候接触过这种烦琐杂务,整天纠缠在这种具体事务之中,只感觉一阵心浮气躁。
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做一军之统帅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也不是随便发出一道指令就能解决问题的。
相比之下,杨一清做起事来却是游刃有余,好象任何事情一落到他手头就不算是什么难题。
也因为有了杨一清在,军队终于收束完毕,顺利地出发了。
若非有他,估计整合两军还需一个月时间,到抵达宁夏前线,黄花菜都凉了。还谈什么平定叛乱,为国立功?
到这个时候,张永这才对这个相貌丑陋的文官刮目相看,进而大为佩服。
看来,文官中还真有不少人才啊!这个杨一清人情练达,又知兵知人,倒是一个可以做同盟的。
张永心中一动,想起自己竭力争取这个监军位置的目的。
之所以放在京城滋润的日子不过,跑山陕来喝风吃沙,张永想的就是摆刘瑾一道,看能不能找个机会将其拿下。
众所周知,安化王叛乱是因为宁夏边军不满刘瑾的军制改革,给了他可乘之机。
只不过,刘瑾如今在朝堂里一手遮天,要想走上层路线,挑出他的错来,几乎没有可能。
因此,这盘棋要在棋盘外下。
如果能够在宁夏那边找到一些不利于刘瑾的证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