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好女婿-第5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已经进入了四月十日,按照朝廷的制度,殿试定于四月二十一日,距离现在还以后十一日。
只要过了殿试一关,就是正经的进士了。
任何人都知道,殿试其实跟复试一样也就是走个形式,其目的是综合考生会试的成绩给大家定个名次,你是状元,你是榜眼,你是同进士出身,你……成绩差点,就赐个同进士出身吧!
有种说法,殿试,其实考的是中会举人的书法。至于文章嘛,也就是那么回事。
所以,说起来,科举之路走到现在,基本算是告一个段落。三尺之水,一跃而过,即将功德圆满。
还以后十天,又没有考试压力,于是,中会举人们就开始互相邀约着吃酒玩乐,互相认识,建立自己进入官场的人脉。
自然,拜会两个大总裁也是必须的。


第六百三十六章 苦主来了

苏木自然也不能免俗,早早地就叫小蝶做了准备。刚开始,小蝶还买了不少东西,苏木想了想,一样也没有带,只揣了一百两盐票。这玩意儿已经在顺天府流行起来,可以直接当现银使。
没错,苏木打算直接向大总裁送钱。
其实,这也是明朝科举制度的潜规则之一。一般来说,考生考中了功名,都会拿一笔银子出来谢师,朝廷也允许考官收这笔谢礼,当成他们的合法收入。
无论是乡试还是会试,有资格做考官的基本都是翰林学士。翰林院是有名的清贵之地,学士们身份虽然尊贵,却穷得厉害。因此,每三年一次的考试,乃是他们的一大笔入项。
按照官场的规矩,各级考试的中式考生的谢礼也有一定之规。比如乡试的谢礼最少得二十两,而会试则三十两以上。
一场科举录取三两百个考生当不成问题,一人二十两,十几个考官一分,每人也有四五百两,抵得上十多年的俸禄银子了。
因此,每到大比之年,翰林院的人为了去当考官常常会争得打破头。
后来为了同事的团结,朝廷又出了个规矩…………要想当考官?好说,考,按照考试成绩来定。…………这就是明清翰林院有名的大考差。
……
苏木先去的是焦芳的府邸,焦侍郎家如今是人满为患,挤满了来谢师的考生,一个个争着要在焦大人的跟前露脸,也好引起他老人家的注意。
毕竟,焦芳现在是吏部侍郎,直接管着大家的官帽子。考生们一旦中了进士,派到什么地方去做官,做什么官,可都得人家说了算。
进得府中,却见焦芳家专门开辟出一间屋用来堆礼物。
考生们见了面,自然要互相报上名号,然后约着下来到什么地方吃酒做文会。苏木如今也算是文化界的名人,又得了头名会元,对大家来说可谓是如雷灌耳,刚报出名号,立即就引起了轰动,一大群考生同时拥上来,“年兄”“年兄”地叫得亲热。
段炅也在焦芳府上,见苏木如此受人拥戴,面上自然带着一丝嫉妒。
苏木并不知道这家伙曾经还对自己起过歹毒之念,大家毕竟同年一场,又是同事,就笑着上前见礼,问他考了第几。
却不想,段炅一脸的不快,冷冷说知道子乔拿了头名,想必是来炫耀的,段某不才,得了第三十四,殿试的时候还是有机会被选馆进翰林院的。
此人心胸如此狭窄,苏木自然不肯同他多说废话。
不片刻,就有人喊:“焦总裁出来同大家见面了!”
然后,考生们依次上前行礼,焦芳神色很是恬淡。他是早已经知道苏木此人的,但神色却并不显出任何异样。
苏木早就感觉到焦芳已经和刘瑾走到一起了,同自己只怕热切不起来。不过,表面上他还是依足了礼数。
焦芳同众人说了半天话,一一问清楚姓名,这才叫大家都散了。
苏木今天过来本来存着寻找康海的心思的,却不想在焦芳这里呆了半天,却没看到他的影子,无奈之下,只得回家去了。
第二日,苏木又揣了钱去王螯那里。
王螯是个清流,虽然说是文坛领袖,可年纪却大,估计再干几年就要致仕回乡荣休,自然不能同焦芳这种手握实权的新贵相比。
所以,他这里的考生却要少许多。
苏木同老王可是老相识了,一想起当初在西苑随侍正德皇帝是。王大人给太子讲课,一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无论他和正德在下面怎么胡闹,老先生只装着看不见的样子时的情形,苏木就忍不住想笑。
苏木也没同王螯客气,同门房说了一声,就径直朝里面闯,直接闯进人家的书屋里。
王螯正在书房里接见几个考生,见苏木笑眯眯地进来,眉头一皱:“苏木你可算想着来老夫这里了,老朽本以为你不想认我着大宗师的。”
苏木一笑:“大总裁这话叫苏木任何承受得起,晚生这几日不是在给总裁你准备谢师礼吗,故尔耽搁了。”
王螯一笑:“又有什么好准备的,左右不过是黄白之物。”
苏木“虽说不过是阿堵物,可也得看多少。”
说着就将一叠盐票用双手奉上去,王螯一看数目不少,就点了点头。
君子有通财之友谊,而且王螯乃是宗师级,帝王师那样的人物,说起钱来比起常人多了一份洒脱,也不避讳。
然后就对旁边一个士子道:“康海,你不是想见苏木吗,如今人已经到了。”
听到康海这个名字,苏木心头一凛,定睛看过去。
却见着一个二十七八岁的风雅书生站起身来,一把抓住苏木的胳臂,两只眼睛全是精光,“康海见过苏年兄,原来你就是苏木苏子乔,叫康海好找!”
声音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
苏木也没想到竟然在这种场合碰到康海,他心中有鬼,听康海这么说,顿时一颤,想:难不成这个康海已经看过我苏木的卷子,知道我抄了他的文章,要兴师问罪?
康海年纪轻轻就和李梦阳等人名列,乃是正德年文坛的领袖,真说起来,还算是苏木的前辈。
苏木压住心中的混乱,深吸一口气,回礼:“苏木见过康年兄。”
康海突然大叫一声:“人说苏子乔身形奇伟,大有盛唐古人刚健之风,今日一见,果然如此,非此等人物,不能写出那样的诗词。人说苏子乔诗词无双,你的作品康某早已读过,心下叹服之。不过,依在下看来,相比起诗词,你的文章才是真的作得好啊,真真是深得我心,想不叫人佩服都难!”
听他将话题扯到作文上面,又想起今年春闱,苏木突然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心中顿时起了一个念头:苦主来了,苦主来了!
苏木强忍着转头逃跑的冲动,故意用镇定的语气道:“康年兄谬赞了,苏木后学晚进,怎么当得起!”
他心中却是奇怪,这一期的邸报都还没出,这个康海怎么可能看过我的文章?


第六百三十七章 安稳了

“当得起,当得起!”康海继续用夸张的语气叫道:“科场有先后,文学无老少。况且,你我同为本年恩科头名次名,本就是同年。看了苏年兄弟文章,康海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心中对你的敬佩却是无以复加了。想不到这世上竟然有人能将文章写成这样,真真是每一字每一句都说到康海的心坎里去了。”
说到这里,康海连比带画,表情显得十分夸张。
“不对,不对……”苏木这个时候突然意识到这个康海并不是故意讽刺,而是他说话本来就是这种味道。一说起话来,肢体语言丰富,神情也极尽生动之为能事。这情形倒又些像后世日剧中的演员,有的时候固然有强烈的感染力,可用的地方不对,却让人感觉可笑。
看来,这个康海说的是真心话。
苏木大觉疑惑,忍不住问:“康年兄,你什么时候读过在下的八股文章……哦,对了,晚生以前参加乡试和院试时的卷子也有收进时文集子的,可是在那上面读到的?”
“不是,不是,不是,不是!”康海说起话来如同爆炒豆子一样:“却是今年恩科会试的题目。”
“啊,今年春闱,邸报不是还没有出来吗?”苏木一呆。
“哈哈,哈哈!”康海大笑着一把拉住苏木的手,就走到王螯的面前:“王总裁,可否借稿子一观?”
王螯微笑地点了点头,将一份卷子递了过来。
苏木眼神锐利,只一瞬间就看出那上面的文章正是自己考场上的作文。
忙接了过来,飞快地翻看起来。
没错,正是这样,包括五道八股文和策问等所有文体在内,一共十五题,竟然是一字不差。
看了几眼,又是当着康海的面,苏木心脏一阵剧烈跳动。他又是奇怪,忍不住问:“这不是苏木的考卷吗,怎么就拿出来了?”
话刚问出口,苏木才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这却不是考卷,而是一份抄本。
上面的字苍劲有力,乃是一手漂亮的行书,不用问,正是王大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