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虎臣-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尔衮有些无奈,周虎臣的舆论造势做的太好了,条件丰厚的让人无法拒绝,除了老汉军,那些新附军队已经出现了波动迹象。建州的崛起除了依靠残暴的强力控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依靠这些投靠过来的汉人来维持,人口基数决定了建州人无法靠自己统治象大明这样庞大的一个国家。无论是汉人的奴隶、士兵还有官吏对大清国很重要,周虎臣无疑在给大清火上浇油,失去这些汉人的相助,大清能维持几天?
清军入关后,以明末战乱造成大批无主土地为由,强行将京畿土地无偿分给八旗王公贵族,造成大批被圈土地的百姓流离失所,社会更加动荡。民心本就不稳,加上周虎臣的推波助澜,大清国显露出了举步维艰。
清朝定都燕京,大批满族官民随同迁入关内,分布在燕京及京畿地区。为了解决他们的生计,多尔衮下令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是把燕京内城(又叫北城)的几十万汉民强迫迁往外城(南城),腾空内城安置清朝皇室和八旗官兵。汉人搬迁时虽然给一点搬家费,但根本不够买房或盖房。许多汉民倾家荡产,或流离失所。另一件事,是在京畿地区跑马占地。清廷派出官员,骑在马上,拉开户部发给的绳索,纵马圈占百姓良田,俗称“跑马占地”。名义上是圈占无主荒田,分给王公贵族和八旗官兵,实际上是把农民的大量土地无偿占有了。
屠杀和残暴只是为了为了震慑汉人,笼络等于利用汉人为自己提供各种所需,就是为了稳固统治。可现在,因为周虎臣的原因,因为自身的原因,汉人更不可靠,人员的缺乏和种族问题彻底暴露出来。
“我去河间府配合博和讬与陈锦牵制周虎臣部,让科尔泌的骑兵随行,让鳌拜与李率泰去保定配合英亲王去进攻何腾蛟,带上吴三桂,这样如何?”济尔哈朗也正当壮年,向来稳重,这建议很中肯。
这种安排无疑很稳妥,博和讬是阿巴泰的儿子,陈锦是汉军八旗最忠心骁勇的将领,两人能攻善战、头脑清醒、卓有才干,很有作战经验。而鳌拜是有名的“满洲第一勇士”,军功赫赫,也是一个敢打敢拼的有名将领。李率泰则是明军第一个投降建州人的高级将领李永芳的儿子,还是是阿巴泰的外甥。至于吴三桂,这个时候不能和周虎臣再有接触,很危险,所以必须放在保定一线。
“还有朝鲜的几千士兵也去进攻保定,让那些新丁也去保定,还是要练一练,留些精兵在霸州一线防着周虎臣,就这样吧。” 多尔衮点头表示同意,同时提出了自己的安排,作为多年的属'***'队,这些朝鲜军同样不能让人放心,而那些新丁对付何腾蛟的流寇军队也正合适。现在最强大敌人还是周虎臣,这个崛起的大明将星诡计多端,实在是大清国的心腹大患,不得不防。
局势有些不好,为了保密,两位大清国的辅政王把细则重新梳理了一下作战事宜,这件事算是定了下来。
简单准备后,济尔哈朗带领一部分军队和科尔泌的蒙古骑兵起身了。
一股寒潮袭来,大风起,呼啸的寒风带着呼啸声给人以刀削的感觉。降温了,寒风刺骨,烈烈寒风像针一样穿透心灵,寒冷加上战争让路上的行人已经绝迹了,飞鸟,走兽,消失的无影踪。
雪花飘飘,今冬第一场雪落下,不久,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毯子覆盖在大地之上。寒冷的银光透着隆冬的讯息,大地冷得在颤抖,河水冻得僵硬了,空气也似乎要凝固起来。就在这样的气候中,济尔哈朗迎着雪花来到霸州。
保定府的紫荆关。
现在的紫荆关实际上还是属于清军的控制,一大早,一支几百人的骑兵队伍出紫荆关,随后;疯狂的奔向京师方向。


第297章 宁武惊变
宁武关。
姜壤、姜让和姜瑄三兄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在薄薄的雾气中,以姜壤进为首的前明军决定了一次亡命的搏杀。尽管驻守在宁武关的清军有准备,一直在防着姜壤等人,但清军在宁武关的兵力还是太过薄弱,而姜壤这些人已经没有了选择,清军的不信任和兵力缺乏,周虎臣的强大兵锋成为了姜氏兄弟反叛的导火索。
“已经派人通知了王总兵,卯时准时行动。”说话是老三姜瑄。
“军中的沙子已经被盯住了,准备吧!”
姜壤的口气带着无奈,因为所有家眷都在京师,这等于抛弃了家人,可姜氏兄弟没办法,这是唯一的机会。王德用暂时攻不下宁武关,可姜壤知道周虎臣那些巨型火炮的厉害,当周虎臣的大炮运上来,宁武关的城墙根本形同虚设。自己将死无葬身之地,还要背负千万年的骂名,为了活下去,为了不遗臭万年,抛妻舍子在所难免。
山间的气候异常阴冷,在黑暗中,一支队伍贴着城墙摸向了城头的马道。
兵力占优,打不过也没关系,不用干掉这些清军,只要姜壤牵制住他们就行了。牵制住建奴,为王德用争取登上城头的时间,合军拿下宁武关并不难。
天异常寒冷,宁武关的城头一片昏黄,无数火盆的篝火在风中左右摇曳着。
正是无月的曰子,宁武关外更是伸手不见五指,就在这无边的黑暗中,铺天盖地的黑影再向前慢慢移动。
对宁武关外已经很熟悉,这些人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他们在距离宁武关的护城河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停了下来,随后,就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一样,黑暗的世界再次寂静如初。
“大帅,姜壤有诈降的可能吗?”距离宁武关很远的地方,守备刘玉山发出疑问。
“微乎其微,这没有什么好处,姜壤就是诈降有什么用?难道敢攻出宁武关?敢出来我们就把他们轰成渣!”王德用情不自禁的用上了周虎臣的口头禅,显然,他对这次拿下宁武信心十足。
“拿下宁武关就可以回大同了,好想念曾经在大同的曰子!”刘玉山很感慨,在大同的曰子是最值得怀恋的一段曰子,因为他正是在那里有了娶妻生子的机会,同时周虎臣的崛起,这支军队的崛起无疑都和大同息息相关。
“就你这点出息,岂止是大同,后面还有宣府,有延庆州,有京师!”王德用得意的笑了,夜色中看不到那个表情,但刘玉山能够感
觉到。
佟养甲是宁武关的守将,佟氏源出辽东,极早就出现在中原,世代为辽之大族。佟养甲是“乌真超哈”炮队的昂邦章京佟养姓的堂弟,乌真超哈这支大炮军队可以说在辽东征战中给建州人提供了极大地帮助,因此,佟家很受建州重视。
佟姓的来源很广,有女真,有汉人,有蒙古人,无论是属于哪个民族,纵横交错都那么回事,但有一点不可置疑,明代后叶,佟氏家族在抚顺是名声显赫的富商。当是时,满族正兴起,称金国,辽东一带,汉、满杂处,佟家经常跟金国做生意。昔年努尔哈赤发动对明朝的大规模叛乱,佟家一位子弟佟养姓,由于跟金国保持贸易往来,被捕入狱;佟氏家族依靠自己家族的力量暴动劫狱,并引领金兵攻陷抚顺。从此,佟氏举族叛变大明归附金国,被编为汉军八旗中的正蓝旗。
正是因为辽东佟氏家族的叛国行为,佟氏的族人在当时被杀的人非常多,这也在当时成为了一个大案。也因此,佟氏家族完全投靠了建州人,同时深深受到建州统治者的信任。
历史上佟氏家族纵横交错的汉、满民族关系很复杂,因此辽东佟氏家族在建州征服辽东大地之后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环,由于老奴努尔哈赤当年无边的杀戮,造成了辽东人口的锐减。到了皇太极时代,这种杀戮的后果显露出来,没有人耕种肥沃的土地,没有人从军,汉人对建州人的残暴见得太多,对他们极端不信任。皇太极比老奴的智慧显然要高上一些,在皇太极的授意下,辽东佟氏贺那些明军降将依靠自己说不不清的身份开始收拢辽东大地的青壮年从军,耕种土地为建州人服务,在招兵买马的同时,民族关系的沟壑无疑的到了缓解,这些从军者就是历史上的汉八旗的主要军事力量;辽东汉军。
佟养甲就是佟家子弟“从龙入关”的一员,在来到宁武关,他一直很小心,除了安抚之外,也一直在防着姜壤等人,因为佟养甲知道这些善变的汉人随时都可能成为他的敌人,甚至要他的命。
城墙下,漆黑如墨的军营一直很平静,为了利于防守,清军的军队现在就这里驻守。
汉八旗的军队和姜氏兄弟的军队是分开的,城墙上的夜间巡夜守军也是汉八旗为主。现在不用对付城墙下的汉军八旗,城门已经封死,所以必须夺取城头,姜氏兄弟需要的是时间。
远远绕过军营,姜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