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次剩下自己一个人了,周虎臣还要等待,等待皇帝的召见。
朝堂的政务估计是很多,周虎臣等待的时间很长,曰上三竿,饥肠辘辘的周虎臣仍旧等在外面。本来想和一旁的禁军唠唠嗑,可周虎臣一靠近就吓的那些禁军士兵脸色就煞白。这好像是一种规矩吧!士兵不敢在执勤时和自己聊天,给了自己一些解释,周虎臣无奈的继续孤零零等待。。。。。。
终于,一名太监一溜小跑到了午门:“陛下口谕,东昌伯周虎臣觐见~~”
在太监的引领下过了内五龙桥,过了桥就是奉天门,由南向北依次是奉天、华盖和谨身三大殿。三大殿的东侧有还文华殿和文楼,西边则是武英殿和武楼。后面和两侧的宫殿还有很多,殿宇重重,楼阁森森,雕梁画栋,万户千门,金碧辉煌,可谓气势恢宏,这南京紫禁城其实就是北都紫禁城的母版,只是规模和新旧程度不同而已。
奉天殿,就是人们常说的金銮殿,周虎臣要去的就是奉天殿,也是他第一次进入朝堂,第一见到皇帝朱由菘。
迈着稳稳地步子缓缓进入金銮殿,周虎臣很规矩,目不斜视,随后恭谨的报名一跪三叩,不久,皇帝平身的声音传出,周虎臣起身。这个礼仪并不繁复,只是一种拜见皇帝的象征,而作为皇帝在这个场合就是以事论事。
“周爱卿果然雄武不凡!朕甚是喜欢!”朱由菘的话不过分,因为周虎臣等于是他的女婿,夸奖一下而已。
这个朱由菘果然和传说的一模一样,白白胖胖的,很富态。
周虎臣仍旧需要恭谨,他躬身施礼:“陛下谬赞微臣了!”
朱由菘笑容满面,他的眼睛几乎眯成了一条缝:“请周爱卿呈上军前战报以供诸位朝臣参详,军中之事还是军中之人最为详知啊!”
这个战报是朱由菘和朝臣都已经了解的东西,周虎臣只是再次呈上进行确认。朱由菘这是在炫耀,炫耀自己,炫耀自己的女婿能征惯战,同时,温习这个战报也是一种享受。
谁再说朱由菘是猪一样的皇帝周虎臣啐他一脸,这皇帝陛下一点不傻,以前的表现丝毫不傻,现在他自己不夸周虎臣父子的功绩,不说自己的英明。而是让朝臣来夸,随后,再次献捷是肯定了。朱由菘这种为君之道的智慧做的十足,周虎臣不得不开始佩服他了,真实的历史果然是被那些蛮族的走狗所篡改了,虽然对自己采取了压制手段,但朱由菘这个久经磨难的皇帝看来很有一代明君的潜质。
炫耀的手段就是当众宣读,这战报和陆陆续续传到南京的战报不一样,他等于是一个汇总,同时是一个进行了无数次润色的汇总,除了详细的数据和作战经历,这个战报充满着鼓舞人心的内容。
皇帝满意,朝臣满意,估计天下人都会满意,这就是面子工程。
面子工程就是吹捧,互相吹捧,尤其是对皇帝进行吹捧,吹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最好。当然,朱由菘受到了好评,但与他的目标相去甚远,因为,现在的朝中大臣换的人太多,首辅高宏图这个人太矜持,使得朝臣的言行很有节制,谁也不敢放肆。
今天,皇帝不仅是炫耀,还有一个目的。。。看女婿。
周虎臣这个女婿不错,公主虽然不是亲生,但也算自己的女儿,也是公主,能够配一个周虎臣这样的女婿已经相当不错了,皇帝很满意。所有朝臣也很满意,因为周虎臣来了南京,对周虎臣的压制是成功的,能够压住这位胆大妄为的京中虎也算是一种成就。
公主的婚事由皇帝和太后说了算,但举办婚事的具体事宜是由礼部说了算,被看够了的周虎臣算是完成了任务,他后面的任务等待,等待公主适了他这个驸马。
出了宫门,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周虎臣终于暂时解放了。(未完待续。)
第280章 疯狂的想法
这是难得的休闲幸福时光,陪着祖母、母亲,看着弟弟成长。
可周虎臣停得下来吗?北地建奴未灭,他心中无数的想法和理想都想去实现,谁说穿越者容易,穿一次就知道了,穿越者真的好难!
随着季节的变化,气候舒爽起来,北方的战况传来,以何腾蛟为首的联军收复了河南全境,总兵王德用进入了山西,而周遇吉和黄得功、朱大典等人的联军已经拿下济南府稳固了整个山东。建奴的抵抗很弱,但是,毫无疑问这就是大战即将来临的讯号,可战争的决胜点在哪里呢?
周虎臣有些担心,但不是担心周遇吉与黄得功的军队,就是不能大胜,周黄联军也不会败的惨不忍睹,溃败不会出现在自己的军队中,而黄得功的军队有周遇吉在一旁帮衬,加上火器进行了大批的更换,溃败的可能姓极低,在临行前,周虎臣也做了一些部署。周虎臣在担心何腾蛟,担心何腾蛟会得意忘形的冒进,一旦被候机而动的建奴抓住机会,恐怕何腾蛟的几十万军队恐怕真的会被击溃。
八月了,几名客人进入了周遇吉的侯爵府。
这是来自淮安的客人,一个是周虎臣的手下水军千户李骏,另几名却是平民百姓。
除了李骏这名千户军官,另几个人称平民百姓也不对,他们的身份甚至还不如平民百姓,因为,他们的身份是匠户。
明朝把人户分为军、民、匠、灶等各类,户籍身份世袭,明朝建立后,继承元代工匠世袭制度,把全国所有工匠分别隶属于工部、内官监和五军都督府管辖,称作工匠和军匠。军匠从事军械生产,一切活动都按军事制度的规定进行。而工匠,则按照服役形式的不同分轮班、住坐、存留三类。轮班工匠,是按规定时间应征服役。存留工匠是因特殊需要而在地方做工的工匠,直接由本地官员负责管理,不必到京师服役。而住作工匠则全部是由民间征集调发的具有一定工艺技术的农民,服役时间有限度,但有明确的生产定额。因此,住作工匠比轮班的工匠劳动时间长,**作繁重。
这几个人是存留工匠,属于匠籍,是淮安府清江浦的匠首。
自明初开埠,以清江浦河轴心的两淮城市扼漕运、盐运、河工、榷关、邮驿之机杼,明中叶进入鼎盛时期。清江浦城市的繁华,带来了人文荟萃的局面。漕舟云集,市井稠密,万艘漕船“帆樯衔尾,绵延数里”的景象。由于漕运的畅通与水陆的繁荣,使淮安迎得了城市繁盛的机遇,清江浦迅速成为长江以北的重要城市和交通枢纽。
“夜火连淮水,春风满客帆”;“灯影半临水,筝声多在船”成为当时繁华景象的真实写照。
到了明朝中叶时,清江浦一带逐渐崛起成为淮安的中心,人口达到了五十万之多。漕运兴盛的年代,这里聚集着文武官员、显宦世家、巨商富贾、文人墨客和僧道名流。与此相应的,是园林寺院以及茶楼酒肆等场所的兴盛。
每届漕运,清江浦“帆樯如林,百货山积”。舳舫蔽水,络绎不绝,江南水手、居民乘船北上往来频繁。明代漕运,准许运军附载私货和旅客,不征税收,促进了民间贸易的繁盛。来自全国的商贾,乘船云集清江浦,呈现“南艘鳞集,商有兴贩之便”,“四方百货,信于往时”之势。
清江浦有大明最大的内河湾船厂………清江督造船厂,这几名匠人正是清江督造船厂的匠首和匠人。
太子少保、伯爷、掌握实权的一省的总兵,还将成为当朝驸马,这样的人不是谁都可以见到的,周虎臣的召见无疑对这些匠户是一种巨大的荣誉。
当匠人们诚惶诚恐的拜见周虎臣,他们骇然的发现,这位高权重,名扬天下的周虎臣没有架子,一点都没有。
“都坐!本伯爷让大家来是有求大家,不必拘谨,都坐吧!”
这完全是一个阳光青年,衣着并不奢华,而且年轻的的让人不敢相信他的威名赫赫。
拘束难免,周虎臣的身份太高了,他的赫赫威名更是需要这些身份低**的人仰望,其实,若不是周虎臣相召,他们在周虎臣面前他们连站的机会都没有。
坐是不敢坐,几名匠人的姿态让周虎臣感到了深深的悲哀。
这是时代的悲哀,这几名匠人都是首屈一指的造船人才,虽然是旧式的人才,但这些人无疑是这个时代矗立于造船顶端的人物。这些匠人地位太低了,低的形同奴仆。
永乐年间,水利家,明漕运制度的确立者陈瑄在淮安开埠,受命建船厂于山阳、清河两县之间,称“清江督造船厂”,最盛时辖京卫(燕京、天津卫)、中都(河南郑州)、直隶、卫河四大船厂,共有八十二个分厂,长二十三里,设提举司驻清江浦管理,每年造漕船一般在五百六十多艘,最多在六百七十多艘。昔年,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宝船就是清江浦造船厂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