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资本大唐-第6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柯渲校胨钦箍髦置骋祝馐沟谜庑┎菰擞牒喝说慕涣魅找婷芮校乙丫谟镅浴⒎缢椎确矫妫枷蚝喝丝拷踔链筇聘卟阋丫伎悸牵急冈谡庑┕樗车牟菰酥型菩泻夯拖窭類衷谌莺唾林菽抢锿菩械暮夯谎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当初被大唐逼近的落云等部族走投无路,后来被李愔运到海外,成为他手中一把锋利的战刀。
不过草原人一向都是强者为尊,愿意归顺大唐的都是一些实力弱小的部落,另外像薛延陀这样的大部落,却并不甘心被大唐吞并,也正是因为如此,以薛延陀为首的铁勒诸部,以及一些不原归顺大唐的部落联合起来,推荐薛延陀可汗夷男为汗王,结成漠北联盟与大唐相对抗。
面对势力庞大的漠北联盟,大唐却表现十分淡定,该怎么修建道路还怎么修建,统治范围一点点的向北方扩展,好像根本没有看到漠北联盟的军力一般。
而夷男的实力虽然强大,但是在面对战无不胜的唐军时,却还是有些心虚,因此根本不敢率先挑起争端,对于大唐对草原的蚕食,也是一忍再忍,甚至还命令手下的各个部族,绝对不能擅自招惹唐人,以免给对方开战的借口。
不过任何退让都是有限度的,薛延陀汗国每退一步,大唐都会前进一步,同时将国境线也就向前移动一步,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贞观十七年的冬天,今天的冬天比往年要寒冷的多,而且漠北草原上遭到数次大风雪袭击,导致各个部落都是损失惨重。在这种情况下,漠北联盟终于忍无可忍,开始集结兵力,准备大规模南侵。
不过现在的草原各部早已经被大唐渗透,哪怕是在薛延陀内部,也都有大唐的卧底,因此在薛延陀的大军才刚刚开始集结时,大唐就已经得到消息,新丰县立刻做出反应。
贞观十七年十一月,薛延陀汗国组织同罗、仆骨、回纥等部族,共三十万大军,以夷男之子大度设为帅,大举入侵大唐的北方边境。而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刚刚归顺大唐的那些游牧部落,他们早就被大唐的边境驻军组织起来,借着堡垒层层抵御薛延陀的进攻。
不过这次薛延陀是真的被逼急了,一方面是这几年来受够了大唐的气,二来每个战士身后的部落都因为风雪损失惨重,无数老人和孩子冻饿而死,他们的家人也都处于生死的边缘。
怀着报复快感,以及生存的压力,这次薛延陀的大军显得格外疯狂,以归顺的游牧民族组成的第一道防线,很快就被他们攻破。而相比于贫穷的漠北各族,在大唐统治下的草原各族频繁与中原的商人交易,因此显得十分富足,但是在战争中,这种富足并不是什么好事,至少它激起了薛延陀大军的兽性,所到之处全都被抢掠一空,无数归顺的部落被灭族。
面对如蝗虫般的薛延陀大军,本来一些并不真心归顺大唐的部落也都被激起了同仇敌忾之心,开始积极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来,其中一些受到薛延陀大军抢掠的部落更是对其恨之入骨,几乎倾尽全族之力来截杀对方。
而直到这个时候,早就接到薛延陀大军动向,却一直迟迟没有动作的大唐终于派出了真正的大军。这次还是以李绩为主帅,率六万大军从正面出击。
而安东都护张俭率着一万铁骑,以及三万原来高句丽士卒,现在统称为扶余人,从东面向薛延陀包抄而去。本来以前安东都护府和营州等地还有不少契丹、奚人、靺鞨等胡族,但是这几年他和李愔合作,暗中大力支持捕奴队向这些胡族下手,结果使得契丹等族几近灭族,少数幸运的也已经逃到了后世的西伯利亚地区,在那片冻土中为了生存挣扎,后世强大的契丹或女真等民族,已经不可能再出现了。
另外右卫大将军李大亮为灵州道行军总管,领兵四万、精骑五千驻守灵武;右屯卫大将军张士贵为庆州道行军总管,率两万人出兵云中;凉州都督李袭誉为凉州道行军总管,率兵三万包抄薛延陀西部。
数面出击的大唐军队将薛延陀大军三面围住,但却并不急于反攻,而是以固守为主的政策,与薛延陀消耗时间。薛延陀这次主要是为了解决大风雪带来的物匮乏,可是现在被唐军拖在原地,不但无法抢掠,而且每天还要消耗大量的物资,这让薛延陀大军根本消耗不起。
在这种情况下,薛延陀统帅大度设果断做出决定,带领三十万大军返回漠北,毕竟他们在前段时间已经抢掠了不少草原部落,虽然南方的汉人更富有,但是被李绩的大军阻隔,根本就冲不过去,因此与其在这里消耗物资,还不如见好就收。
不过李绩却并不打算这么放过薛延陀,而是沿着对方的撤退路线一路追击,最后更是派出六千精锐骑兵,抄近道度过白道川,在青山下阻断了薛延陀的撤退路线。大度设无奈之下,只得在诺真水摆开战阵,准备与唐军一决胜负。
面对这种情况,李绩亲率大军与大度设展开决战,最开始是由李绩下属的突厥人与对方交战,但是却首战不利,突厥人被杀的大败,后来李绩的大军赶到,正面与薛延陀展开一场血战。
本来大度设以为三十万对六万唐军,肯定是必胜之局,但是没想到的是,唐军竟然放弃马匹,然后排着紧密整齐的队形,后方有火炮策应,打乱对方的骑兵队形,然后以手雷等火器近距离杀伤,当短兵相接时,又以长长的马槊应敌。
在这种火器与冷兵器相结合的战法下,薛延陀的三十万大军竟然发挥不出人数的优势,一时间两军僵持不下,战场呈现一种胶着状态。而李绩能凭借着六万步兵与对方的三十万骑兵杀的难解难分,也的确不愧是一代名将。(史实记载,李绩以六万步兵杀的二十万薛延陀骑兵连连后退,当时还没有火器的加入,可以说是冷兵器时代的一个奇迹。)而就在两方杀的能解难分之时,副帅薛万彻率领的五千精骑绕过战场,忽然从薛延陀大军的背后杀入,这支奇兵的加入,让薛延陀大军的军心不稳,而李绩也抓住时机,指挥大军全力攻击,结果使得薛延陀兵败如山倒,其中战死一万,七万人被俘,另外还有不少军队被打散,大度设逃出去后,只收拢了不到二十万军队,史称诺真水之战。
诺真水之战是大唐与薛延陀战争中的转折点,在强大的后勤保证下,张俭和张士贵、李袭誉各率大军,从东西两方抄了大度设的后路,切断了薛延陀大军与后方的联系。
薛延陀汗国这次是倾巢而出,绝大部分青壮都已经加入军中,所以根本无力援救,最后大度设的二十万残军退无可退,进又有强敌阻击,最后在粮草耗尽之时,终于向大唐投降。
另外张俭在与张士贵的大军汇合后,亲率一支骑兵杀入薛延陀汗国,结果内部空虚的薛延陀被张俭搅的是天翻地覆,汗王夷男虽然气的暴跳如雷,但却没有任何办法,而当大度设投降的消息传到他的耳中后,这位将薛延陀带上顶峰的汗王竟然气的吐血三升,最后一病不起,十几天后呕血而亡。


第四百九十一章 灭薛延陀之战(下)
夷男是一位雄主,正是在他的带领下,身为铁勒人一支的薛延陀部接替东突厥人,成为漠北草原的霸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夷男还是一个十分清醒的君王,他知道自己部族与大唐的差别,所以他在位时,一直尽量避免与大唐的冲突。
当年李世民亲率大军征伐高句丽时,曾用一种挑衅的语气对薛延陀派来的使者说:我和我的六儿子要对高句丽用兵,若是夷男认为这是个机会的话,那我欢迎他来!可是夷男听后却十分恐惧,不但又派出使者向李世民表示自己绝无南下的意思,甚至还希望能派兵协助大唐攻打高句丽,不过却被李世民拒绝了。
也正是夷男的这种性格,他才会对大唐蚕食东北草原的行动中,一再的忍让,可惜最后在退无可退之下,才不得不集结大军,为了生存与大唐开战,可惜三十万大军一去不回,大部分都成为了大唐的俘虏,国内更是被张俭以牙还牙,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结果夷男无法接受这种打击,最后气病交加而亡。
夷男死后,薛延陀大乱,两个儿子因为汗位的继承问题起了争执,而这时回纥、仆骨、同罗等依附于薛延陀的铁勒诸部,也开始对薛延陀失去信心,其中回纥部的首领吐迷度率先起兵,趁着薛延陀内乱,又暗中联络到了张俭,两人合兵一片,突然袭击土拉河上的薛延陀王庭,结果夷男的两个儿子被杀,而且所有王族成员也被吐迷度屠戮一空,薛延陀正式灭亡。
强盛一时的薛延陀被大唐一战而灭,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